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就闭路球磨和立磨2种粉磨系统制备的矿渣粉基本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立磨还是球磨矿渣粉,其粒度分布均符合Rosin-Rammler表达式,但是,球磨矿渣粉的粒度分布范围比立磨矿渣粉宽,均匀性较差.在粒度表征参数中,比表面积和中位径都可以很好表征2种矿渣粉的总体粗细程度.立磨矿渣粉的内摩擦角小于球磨矿渣粉,因此其流动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测试了不同球磨时间所得钢渣粉的比表面积、粒度分布和活性指数,研究了不同掺量钢渣粉和钢渣粉与硅粉复配的胶凝材料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时间越长,对应的钢渣粉的粒径越小,活性指数越高。钢渣粉掺入量的增加会降低其对应水泥砂浆的强度。比表面积为467.8m2/kg和平均粒径为26.89μm的钢渣粉在10%掺量时其28d活性指数可高于100%。硅粉的加入可提升钢渣粉的活性指数。  相似文献   

3.
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LPS)对球磨和立磨粉磨的矿渣粉粒度分析,旋转粘度计对矿渣水泥流变性能的测量及胶砂强度测定。结果表明:球磨机所加工的矿渣粉比立磨加工的矿渣粉颗粒尺寸分布宽、细颗粒含量高:矿渣粉比表面积相近时,两种矿渣水泥的流变性能相差不大:球磨矿渣水泥的强度比立磨的稍好。  相似文献   

4.
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行为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试粉磨不同时间后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然后利用Origin软件拟合得到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方程参数,探讨废弃玻璃粉粉磨动力学行为特征.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较大粒径废弃玻璃粉颗粒粉磨效率逐渐降低,120min后粉磨效率趋于0.废弃玻璃粉等效粒径及比表面积与粉磨时间双对数都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可采用RRB(RosinRammler-Bennet)分布模型描述废弃玻璃粉累计颗粒粒径分布特征.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废弃玻璃粉比表面积与颗粒粒径分布分维值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粉磨时间越长,废弃玻璃粉颗粒粒径分布分维值越大,越不容易破碎.  相似文献   

5.
矿渣粉磨方式对矿渣水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成分析仪(LPS)研究了球磨和立磨粉磨矿渣粉形貌和粒度分布。结果表明:球磨加工的矿渣粉比立磨加工的矿渣粉颗粒尺寸分布宽、圆形度高;在矿渣粉比表面积相近(约430m~2/kg)时,球磨矿渣水泥的强度比立磨矿渣水泥的强度高。利用矿渣粉取代30%~40%的硅酸盐水泥,其水泥浆体的强度差别最大,通过对矿渣粉颗粒群与水泥强度之间的灰色关联分析发现:球磨矿渣粉的颗粒8~32μm时对强度的影响是正关联,且影响程度大;立磨矿渣粉的颗粒为4~8μm时对强度是正关联影响,且影响程度大。  相似文献   

6.
文中通过采用激光粒度仪对不同粉磨时间的铜矿渣的粒径分布进行测试,测试不同粉磨时间铜渣粉的比表面积及各等效粒径,选取粉磨120min的铜渣分等量替代0-40%普通硅酸盐水泥,测试铜渣粉复合胶凝体系3d、7d和28d时的抗压强度。结果表明:随着粉磨时间的延长,铜渣粉比表面积增加,各特征粒径减小,在粉磨过程中存在粗颗粒易磨,细颗粒难磨现象。铜渣粉复合胶凝体系抗压强度随着龄期的发展而提高,随着铜渣粉掺量的提高而降低,但这种降低趋势随着龄期的增长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的粒度对其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实验利用气流分级机分级制备的不同细度的粉煤灰粉体,分别用勃氏比表面积仪、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量其比表面积及颗粒粒度分布,通过计算其均性系数n及特征粒径De,研究了粉煤灰中不同粒度区间组分的粉体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分级机分级制备的不同细度的粉煤灰粉体粒径分布基本符合RosinRammler-Bennet方程分布模型。随着分级机转速的增大,粉煤灰的特征粒径De减小,均匀性系数增大,分级的效果也越好。  相似文献   

8.
以多孔膨胀珍珠岩为载体,三乙醇胺、乙二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三聚磷酸钠为助磨剂复配了一种矿渣粉磨用多孔膨胀珍珠岩复合助磨剂,研究它对矿渣的助磨效果.将不同加入量的复合助磨剂在相同的粉磨条件下与矿渣共磨20~95 min,测定各矿渣粉的比表面积和45 μm筛余量,并与空白样品对比;然后对粉磨65 min所得的矿渣粉用图像分析仪和扫描电镜进行了形貌分析,用激光粒度分布仪进行了粒度分析;同时又研究了此复合助磨剂对矿渣-水泥体系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等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的复合助磨剂的助磨效果好,对矿渣水泥的性能无损害且能够提高胶砂强度;矿渣的小磨试验中此复合助磨剂的最佳用量为矿渣质量的0.04%~0.08%,粉磨时间应大于35 min后矿渣粉中10~20 μm颗粒的含量相对空白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球磨和立辊磨的高炉矿渣粉磨效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间歇试验球磨、闭路球磨和试验立磨三种粉磨系统对高炉矿渣的粉磨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前二种粉磨系统,粉磨产量的相对变化与粉磨细度之间有相近的关系规律,而立磨则有所不同。当粉磨细度在200m^2/kg~300m^2/kg,随着粉磨细度的提高,立磨产量下降最快,当粉磨比表面积大于400m^2/kg时,随着粉磨细度的提高,立磨产量下降速度最小。随着粉磨细度的提高,立磨的节能优势将更加显著。闭路球磨系统即便是采用高效选粉机,对于制备600m^2/kg以上比表面积的矿渣微粉,在技术上是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
《四川建材》2017,(2):43-45
采用机械球磨法对不规则形状碳化硅粉体进行了整形研究。分析了三种不同粒径碳化硅粉体在不同球磨时间下,碳化硅粉体的形貌、圆度、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变化,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整形前后碳化硅粉烧成坯体的表观形貌变化,确定了碳化硅粉的最佳球磨时间。结果表明:随着机械球磨时间的延长,碳化硅粉体的粒径先减小后缓慢增大,即碳化硅粉体团聚程度加重,出现了球磨极限;碳化硅粉体的圆度值有所减小,即整形后碳化硅颗粒球形度更高;碳化硅粉体的粒径分布变窄,粒径更为均一;且整形后烧成坯体的颗粒外形更为圆滑;因此,碳化硅粉机械整形的最佳球磨时间为40 h。  相似文献   

11.
通过粉磨、分选等操作,制备不同粒径范围的矿渣粉,并将其部分替代水泥用于水泥砂浆的配制,研究矿渣粉的粒径特征对新拌及硬化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比表面积160~1 102 m2/kg之间,随着颗粒群细度增大,掺矿渣粉的水泥砂浆流动度降低,抗压强度增大,28 d硬化砂浆抗渗性先增大后降低。  相似文献   

12.
磨细矿粉改性及其助磨剂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永太 《混凝土》2006,(2):47-48,56
通过试验小磨研究了助磨剂石膏、早强剂三乙醇胺对矿渣粉比表面积、粒度分布、活性指数、颗粒形貌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石膏3%掺量下对高炉矿渣有明显的助磨效果,矿粉平均粒径下降到4.02μm。最大粒径13.5μm。三乙醇胺在0.8‰掺量下对磨细矿粉有较明显的早期活性增强作用,其机理与其能加速水泥早期水化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不同粉磨时间下水泥的比表面积及颗粒分布特征对不同龄期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结合水化热测定仪探究了水泥的早期水化放热规律,并运用SEM对水泥颗粒细度对其水化进程不同阶段展现出的微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等量助磨剂下,随着粉磨时间的增加,水泥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靠近,水泥颗粒细度与水泥颗粒的比表面积变大,且水泥颗粒细度的增加,可提高水泥胶砂的抗压强度;从SEM图像分析得,无论是3 d还是28 d,颗粒细度较大的水泥水化产物越多,水化程度越完全,微观结构更加密实。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超硫酸盐水泥(简称SSC)胶凝材料体系中矿粉、石膏和水泥熟料的粒径变化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分析粉料粒度分布和SSC试件的微观形貌,得出从粉料粒径角度提高SSC力学强度的相关方法。研究表明,矿粉粒径对力学强度影响最为明显,随着矿粉粒径变小,力学强度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矿粉比表面积为545m2/kg的试件相对于比表面积为227m2/kg的试件28d抗压强度增加31.8%;石膏粉磨至比表面积为350~450m2/kg比较适宜,不磨或粉磨时间过长对力学强度均有不利影响;水泥熟料粒径对力学强度影响相对较小,粉磨至比表面积高于350m2/kg就可以满足SSC的配制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矿渣超细粉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Horsfield模型,讨论了超细粉的填充效应,利用水化程度与颗粒粒径,水化深度的理论关系,结合矿渣粉体实测的粒径分布,计算了超细粉的水化程度。用压汞法测量了超细粉比表面积,并讨论了其对水化水泥浆体孔结构的影响。研究了水泥砂强度随矿渣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据Horsfield模型确定的超细填充粉,具有良好的填充效应,能有效地改善硬化水泥浆体的孔径分布,计算所得的矿渣水化程度与矿渣水泥强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球磨机对钼尾矿进行机械活化,考察了不同粉磨时间对钼尾矿粒径分布、筛余、等效粒径以及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将活化后的钼尾矿用于制备硅酸钙板,研究了机械活化前后钼尾矿对硅酸钙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粉磨初期,随着粉磨时间增加,钼尾矿粒径分布范围变窄,筛余明显降低,等效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加,制备的硅酸钙板水化产物托贝莫来石衍射峰强度和硅酸钙板抗折强度增加;当粉磨时间超过15min后,钼尾矿粒径和硅酸钙板性能变化不明显。机械活化过程等效粒径及比表面积与粉磨时间双对数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建筑废弃物除尘粉的组分和工程特性,对除尘粉的粒度分布、化学和矿物组成、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对掺加除尘粉后水泥净浆的抗压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除尘粉颗粒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粒径分布较均匀;除尘粉的化学组成和粉煤灰相近,但CaO含量较高,Al2O3和Fe2O3含量较低;掺加除尘粉后,水泥净浆的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在水化早期,掺加除尘粉对水泥净浆的抗压强度影响较大,但随着龄期的延长,除尘粉对水泥净浆抗压强度的影响逐渐减小。同时,随着龄期的延长,抗压强度增长速率随着除尘粉掺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
矿渣微粉对水泥砂浆泌水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比表面积、不同掺量的矿渣微粉,取代水泥配制水泥砂浆,研究磨细矿渣粉的比表面积、水泥取代率对砂浆泌水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磨细矿渣粉比表面积大于400m 2k/g时,随着比表面积的提高,水泥取代率的增加,砂浆的泌水量减少,和易性增加,水泥砂浆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从比表面积、筛余、粒度分布等方面研究了5种助磨组分对粒化高炉矿渣粉磨的作用效果,并探讨了助磨组分对矿渣微粉活性、流动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磨剂对矿粉的粉磨均有一定的助磨作用,使矿粉的颗粒分布呈宽化分布,<3μm和>60μm颗粒数量均增加;同时使凝结时间缩短,标准稠度需水量增加。掺入0.02%改性多元醇的1、7、28d活性指数较空白样增加了7.45%、8.25%和5.33%。  相似文献   

20.
高炉矿渣的粉磨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工作采用5 0 0mm× 5 0 0mm试验球磨机对高炉水淬矿渣进行了粉磨动力学的研究 ,导出了高炉矿渣的粉磨速度方程。试验结果表明 :磨后粉体的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和均匀性系数与粉磨时间的对数或双对数呈线性关系。本文还就矿渣粉磨研究的工程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