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城市化建设逐步加快,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近年来国民的生活质量与物质文化不断提高,人们对商业综合体空间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及美观性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更好地满足大众的实际要求,与进一步推进城市商业综合体长期稳定的发展,积极提高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基于此,主要对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探讨了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主要设计特点,希望可以为未来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空间的设计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何纪庭 《城市建筑》2014,(15):52-52
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电气设计的要点为建筑的供电以及安全提供了保证,并且对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商业发展和进步有着十分积极地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住城市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电气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也更加重视城市建筑问题。在城市发展中商业综合体建筑成为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为城市商业活动的开展创造了理想的运营平台。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功能较多,是集娱乐、购物、餐饮及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建筑,能够显著增加当地商业的经济效益。因为大量商业活动多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内进行,该类商业活动涉及面广且活动关联性大,所以在设计上要求较高。本文主要分析了商业综合体的发展现状,根据新时代特点,提出了优化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设计方案,加快城市商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综合体越来越成为城市商业的主流建筑类型,为了更好的发挥现代城市商业建筑的作用,本文通过总结商业综合体的空间特征,对这一类型的建筑设计提出了几点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综合体——商业对城市空间的整合叙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综合体是基于商业与城市复杂关系的一种新的建筑表现形式,它复合了处理商业与城市关系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对当今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商业是整合城市空间的主导要素,其叙事特征主要表现为对街区混合功能的整合、与环境文脉的结合及开放空间的营造。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是城市用地紧张状况不断加剧。为了缓解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建筑投入施工建设,商业综合体建筑也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新地标。商业综合体建筑具有多元价值,既能够彰显城市建设水平,同时又能够带动地区消费,拉动城市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就要基于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基本特征,本文探讨了商业综合体建筑规划设计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的出现为城市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维度,过去平面化的发展扩张模式不再是城市发展的首选,人们在城市的上空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而高层综合体建筑则把这种在新维度的拓展与扩张发挥到了极致。高层综合体建筑的功能是呈现出多样化的,居住空间作为高层综合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地被推向新的高度。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4年中国城市综合体行业发展现状浅析》数据显示:针对全国重点城市已经开业的城市综合体指数,将综合体区域属性和物业类型进行交叉分析后可以发现,城市核心区的综合体以商业+办公+酒店为主流;城市副中心区的综合体以商业+办公+公寓组合为主;城市新区的综合体以商业+办公+酒店组合为主,可以发现公寓类居住物业在综合体建筑的占比较为突出,综合体建筑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商业、办公、居住为支柱功能的发展运营业态。目前,高层综合体的居住空间主要被用作为公寓住宅、酒店、SOHO(Small Office,Home Office)等居住类物业。相较于低层和多层住宅的居住空间,高层综合体居住空间具有明显有别于前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6)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商业主体在不断扩大,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城市建设中商业综合体建筑日益增多,其不仅满足人们对城市建筑使用功能的需求,同时也提升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当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相关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铁军 《城市建筑》2013,(7):137-140
万达商业综合体建筑形式在中国诸多城市中都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同时形成了属于万达的建筑形式创作语言。本文以位于哈尔滨的两代万达商业综合体为例,从城市空间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建筑形式创作的策略和手法。  相似文献   

10.
李铁军 《城市建筑》2013,(4):137-140
万达商业综合体建筑形式在中国诸多城市中都具有较高的辨识度.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同时形成了属于万达的建筑形式创作语言。本文以位于哈尔滨的两代万达商业综合体为例,从城市空间文化的角度探讨其建筑形式创作的策略和手法。  相似文献   

11.
夏志刚 《城市住宅》2022,29(2):192-194
商业综合体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代表城市经济、商业、文化发展水平,故优化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意义重大,应结合商业运营招商计划,优化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为商业综合体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商业综合体建设效益.围绕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阐述设计原则、要点,并结合项目设计时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某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其在建筑总体布局、建筑外立面设计等方面所展现的城市文化融合和传承方式,以此来探索一条符合现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也在近些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商业空间建筑上,基于此,论文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并且对商业建筑空间设计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商业综合体如今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在各个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作为新兴的商业建筑模式,源于传统商业建筑,却又区别于传统商业建筑,其入口空间形态特征有着从普遍到特殊的辩证关系。文章通过对成都万象城的实例分析,初步明确了商业综合体入口空间的特性、作用和形态要素,并提出了反思意见。  相似文献   

15.
赵婧 《城市住宅》2022,29(3):164-16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规模和种类不断增加.商业综合体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满足了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为此,以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作为分析和研究对象,分析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主要特征,探析其具体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能有效解决城市产业结构拥挤杂乱的问题。而且,作为一个以商务、商业为核心而发展的建筑模式,为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用地紧张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而空间集约化则是在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策略。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集约化设计在能推动城市的前进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函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对话卢济威     
彭礼孝:现在对于综合体有很多名词,像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建筑综合体等,而且每个人对于它们的理解都不一样,您是如何看待的?卢济威:综合体的概念是非常混杂的,开发商也提,建筑师也提,政府也提,做规划的人也提,都称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与建筑综合体是两回事。城市建筑综合体与城市综合体也是不一样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实际上还是建筑综合体,而所谓的城市综合体它必须具备以下5个特征:1.它是多种城市要素的整合——城市要素不单是建筑要素,还有道路、桥梁、轨道和自然山体、河流等要素;2.这些要素是有机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相互穿插的,并且靠步行体系把它们联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核心,是影响大型商业综合体设计的深层次因素。文章以法国VP规划设计的海口国际免税城项目为例,探讨地域文化与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的融合方式,结合海口的城市发展战略,分析其作为海口的新地标建筑对地域文化的具体阐释,以期为现代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的地域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川 《新建筑》1991,(3):43-46
商业建筑在现代城市中的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趋重要,其建设任务之大,是有目共睹的。由于商业建筑是多元素、多层次的综合体,且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因此商业建筑总体环境秩序的建构对周围环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商业建筑总体环境特征商业建筑作为一个经销商品的基本营业单元,虽然必须具有自身独立的建筑空间,但是,在城市中  相似文献   

20.
孙源祥  戚迪  李喆  房文博 《城市建筑》2023,(7):180-184+188
商业综合体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化和功能复合化,在城市中具有特殊的区位价值和高度整合的功能。如何充分发挥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结构引导作用,打造绿色生态城市空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建筑周边人行感受为出发点,对商业综合体周边人行高度风环境进行系统分析。利用Butterfly软件,对不同商业综合体总体布局的各风环境指数进行了整理和比较,以研究不同布置模型下能否提供更佳的城市及人行风环境设计策略,从而提供对商业综合体建筑形态与建筑布局方向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