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也不断推进,"翻转课堂"这一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也逐步受到教育工作者们的青睐。"翻转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循规蹈矩,将微课引入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先学",教师"后教",从而使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逐渐向学生过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在中专语文教学中,这种"后教"的方法对学生"先学"过程中的不足给予补充,加之有吸引力的课堂设计和丰富的课堂活动,使中专语文教学发挥更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9)
新课改下,先学后教、以学促进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作者以岳麓版《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一课为例,先学后教,实现课堂教学中心的转变,即从以教师"教"转变成以学生"学"为中心;以教师"教学行为"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学习行为"为中心;从以教师"教会"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学会"为中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5)
成尚荣教授讲到:"让学成为教学的核心;让学走在教的前头;让学贯穿教学的始终;让教永远伴随着学生的学、让指导永远伴随着学生的学"。特级教师黄国才说过学生要先学,并且在各个阶段都要先学,即使是"完全依靠教师的阶段",学生也要、也能先学。因此,"先学后教,多学少教"教学模式是新课标的需要,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30)
作为微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微课也正在开启教育的"微"时代,微课作为新型事物,以其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的特点,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热衷。作为教师,我们应科学利用微课为学生的"学"服务,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精选教学主题,设计教学活动,锤炼教学语言,注重设计细节,实实在在提高微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5)
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模式的设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为目的。本文通过课例分析,从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知识点入手,探索了初中生物教学课堂设置的四个原则,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以兴趣教学为先导,紧紧抓住学生兴趣;以先学后教为主项,紧紧把握启发功能;以多元教学为契机,紧紧牢记寓教于乐。同时,也探索了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模式的设置应注意的问题,展望了初中生物教学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Z2)
<正>"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假如在教学前,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无所知,就做不到以上几点。教师把第二天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小研究——实际上是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小研究"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因此如何设计布置"前置性小研究"就成了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一节好课,前置性研究这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0,(38)
随着教改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很多创新。很多教师在运用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后,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阐述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细节,深入讨论了先学后教模式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如何应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
"先学后教"是近十年深受广大教师喜欢的教育教学理念。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最终目标是学会学习,用课堂上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与能力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运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文章基于作者教学经验,以"一元二次方程及应用"教学为例,积极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技术,利用课件问题(内容)进行课前预学,课中深度学习,课后巩固学习,以期有效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一种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模式。文章将探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
针对材料专业物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微课引入物理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中,通过紧密联系材料专业知识和日常生活现象进行理论教学的微课设计,并采用细化式分阶段进行实验教学的微课设计,使教和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微课短小、精悍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