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渝昆高铁八家村2号特大桥采用(70+128+7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既有沾昆铁路,该桥21,22号墩连续梁T构采用水平转体法施工.既有繁忙铁路上跨新建铁路施工,受既有铁路运营与工期等因素影响,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以八家村2号特大桥转体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施工难点,对转体球铰选型、转体过程中的受力、牵引系统牵引...  相似文献   

2.
杨景霜 《建筑》2022,(1):79-79
最近,黑龙江省百大建设项目、我国高寒地区高速公路首座同时跨越区间高铁及普铁的宽幅、大吨位转体桥重达34吨的转体球铰安装顺利完成,标志着绥(化)大(庆)高速公路跨哈齐客专及滨洲电气化铁路立交桥的关键节点工期取得突破。绥大高速公路跨哈齐客专及滨洲铁路立交桥位于黑龙江省安达市境内,是制约全线工期的控制性工程,其中主桥跨越哈齐客专及滨洲电气化铁路区间的4条既有线路。主桥结构形式采用2孔80米T型刚构,于滨洲铁路下行侧支架法现浇,平转法转体施工,平转角度为88.11度,转体部分重量高达2.44万吨,为目前我国高寒地区高速公路首座同时跨越区间高铁及普铁的宽幅、大吨位转体桥。跨越区间既有铁路线水平转体施工,其技术难度、科技含量、安全风险在我国高寒地区施工史上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3.
王敏鉴  刘全孟 《四川建材》2013,39(2):127-128
本桥为郑州市解放路(106+248+106)m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上跨郑州市中心区多条客运线、货运线及车辆维修段,为减少对客运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跨客运线部分梁体采用转体施工。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斜拉桥的转体结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铁路网随之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新建桥梁需要跨越既有高铁线路。为解决跨高铁营业线T构桥转体施工的安全、精准、高效难题,结合桥址处多风且风速大、距离营业线近、体系转换要求高、高铁运营繁忙等特点,本文以郑万铁路跨京广客专T构转体桥为依托,研究了T构转体桥精细化施工控制技术,通过利用全过程控制理念,明确了转体施工总体控制流程;采用精细化控制方法,分析了转体施工的受力、结构响应以及不平衡重的识别;运用信息化控制手段,促成了转体桥梁质量安全评估方法及相关体系,保障了郑万铁路T构转体的安全实施。通过工程实例的应用,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传统架梁施工,转体桥施工技术在确保工程施工及既有线行车安全、最大限度减小对既有线正常运营影响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目前通常运用于大型市政桥梁上跨既有铁路工程项目。人行立交通道由于体量小,穿越既有铁路时大多采用下穿框架桥施工。结合襄渝下行线K717+478增设人行立交转体桥工程施工,对非对称转体桥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工程特点,详细介绍了上下转盘、牵引系统、非对称桥梁施工等关键施工技术,为以后非对称桥梁转体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摘要:近几年,桥梁转体施工逐渐发展起来,并在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跨公路、铁路等正在运营线路条件下,采用桥梁转体技术可更好的确保运营线路的运营安全和顺利施工,减少相互干扰。我国的桥梁主要以拱桥为主,以转体方向为依据,可将转体施工技术分为竖转、平转以及竖转结合平转三种形式。在转体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确保转体稳定性是施工重点。本文主要分析大跨径跨既有铁路转体桥梁平转的具体施工方法与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马建军 《四川建材》2013,(5):98-99,101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环渤海大陆架,多为冲积淤泥质填土地质。津汉高速公路上跨津山铁路转体立交桥处于天津滨海新区内,上跨铁路转体主桥为2×50mT构,采用两幅同时转体的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位于淤泥质填土路基的铁路转体桥下部结构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的探讨,既保证铁路设备安全,又能保证转体桥施工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谢承健 《山西建筑》2024,(8):162-165+177
为减少施工过程对营业线的影响,现在跨铁路营业线桥梁施工中越来越普遍地采用转体法施工。而称重试验是转体施工中重要的一步,通过称重试验获得相关力学参数,为后续转体指挥决策提供依据。通过跨既有焦柳线铁路(56 m+56 m)T构桥梁转体施工称重试验施工实践,介绍了转体桥梁施工中称重试验的一般方法及原理,提出了相应配重方案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邹城市跨铁路转体桥长1 200m,双向4车道设计,标准桥宽为23.2m,其设计行车速度为50km/h。主桥采用墩塔梁固结结构体系,为独塔双柱型预应力斜拉桥。双柱平行双索面技术复杂,属于转体桥施工领域首创。主梁截面为箱型"π"型。大桥转体质量为21 000t,转体角度93.3m,转盘直径4.2m。其多项技术指标均处于亚洲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1.桥式结构介绍本桥主桥为混合梁独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桥跨径布置为200m(主跨)+70m+44m+26m(锚跨),全长340m。桥面宽29m,设1.5%双向横坡。斜拉索为双索面,主塔两侧各34对索,全桥共68根拉索。塔为"宝石型",主跨为钢箱梁,下跨2条运营铁路,锚跨为混凝土箱型梁,下跨1条城市内河及2条城市主干道,主锚跨之间采用钢混结合段过渡,梁体底板采用流线型。2.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11.
《建筑机械》2015,(2):52
<正>近日,邹城30m桥上跨铁路立交桥2.24万t的主桥顺时针转身97.3°,与两端引桥梁紧紧贴合在一起,精确合拢,跨越京沪铁路14股铁道线,这标志着我国桥梁专项技术再创世界之最。据悉,该转体施工斜拉桥转体桥长度198m,转体重量2.24万t,刷新了比利时的本·艾因桥1.96万t的原世界纪录,是目前全球转体施工桥梁的最大重量。桥梁转体施工是桥梁施工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跨越深谷或激流、公铁立交、风景胜地、自然保护区等施工受限制的现场。建设时在偏离桥梁纵轴线的位置先浇筑或拼装桥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金甬铁路跨诸永高速40m+72m+40m连续梁施工实例,对转体连续梁上下承台临时固结、防过转装置、转体过程控制及合龙轻型吊架等重难点工艺进行深入研究,详细阐述施工中采用的“提前计算、过程控制、绝对制动”转体桥施工过程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天津站枢纽工程李公楼立交桥主桥上跨既有4股运营铁路,采用顶推法施工,一次性顶推长度达到41m。文章重点介绍跨铁路28.9m×41m钢箱梁全断面悬空多点同步顶推施工技术的具体研究与实施控制并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8月27日凌晨1:20,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转体胜利完成。这是京雄城际铁路全线第一个跨既有高速铁路转体,也是雄安新区第一个桥梁转体,对京雄城际铁路按期通车及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据京雄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施工采用(48+80+48) m旁位支架大节段现浇+墩底逆时针转体工法,转体梁长78m,转体总重量8 900t,转体角  相似文献   

15.
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加密,跨越既有线时桥梁的转体施工法被广泛采用,为确保桥梁在转体施工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桥梁转体施工前进行不平衡称重试验至关重要。文章以某(40+56+40) m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转动体的偏心距、不平衡力矩、摩阻力及摩擦系数等参数,制定合理的配重方案,最后总结了大吨位铁路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不平衡称重的现场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在1~#墩边跨距离梁端4 m处需配重3.64 t,偏心距为2.5 cm,偏向边跨侧;2~#墩梁体系原偏心距为0.96 cm,偏向中跨侧,理论偏心距很小,但为了确保转体过程的安全,将目标偏心距定为2.5 cm,偏向边跨侧。该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桥梁实施不平衡称重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齐林 《山西建筑》2014,(11):187-189
通过对合蚌高铁(76+160+76)m连续梁拱组合结构的研究,介绍了主桥结构设计要点和施工方法,指出采用"异位拼装,纵向就位"的主拱架设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中拼装时间长,给桥下既有铁路带来安全隐患的难题,降低了运营风险。  相似文献   

17.
新建武汉至十堰高速铁路云安特大桥与既有汉丹铁路线交汇,故采用(60+100+60)m转体连续梁桥上跨穿越既有铁路。为解决转体施工过程中仅有50 min"小天窗"点带来的难度,通过对转体施工难点进行分析,同时对转体施工的配重试验、转动速度、制动距离等进行研究计算,并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安排,最终用时48 min精确地实现了小天窗点转体施工。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在建横跨铁路特大桥与铁路左右线相交,为了减少对既有铁路线运营的影响,采用在平行既有铁路线一侧挂篮浇筑2~64 m混凝土T构,再以主墩为中心将箱梁转动到桥位的转体施工方法。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T构转体结构进行了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了转体施工过程中结构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并与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T构转体结构整体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局部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可通过加强局部构造的方法保证转体结构的力学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从而保证转体施工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某公路跨既有铁路转体桥工程为双转体现浇梁,转体施工是该项目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实际,介绍了创新设计球型转体支座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对转体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转体施工是新建上跨桥梁的主要施工方法,目前的DG/TJ 08-2220—2016《桥梁水平转体施工技术规程》对转体施工技术做了一些相关规定,由于其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尤其在跨越既有运营铁路或者公路的施工中,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精心施工[1]。以延崇高速公路钢-混混合连续梁桥上跨大秦铁路及京新高速公路转体施工项目为依托,针对该桥大吨位不对称、转体滑道半径较大、工期短等工程特点,在转体体系安装及精度控制、纵向倾斜配重及二次配重、现浇T构施工顺序、转体施工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保证了该桥转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