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国家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氛围较为薄弱、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健全、创新创业教师团队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和成长。为此,高校应多管齐下,从氛围营造、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创业活动等多方面着手,着力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从而推动国家、社会、民族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2)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培养工作成为本科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搭建、资助体系构建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构建等方面探讨了本科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和承接高等教育的使命下,高校应该建立融创新创业于学科专业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课题组从背景和需求出发,全面分析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必然性,然后提出"创新创业+专业"即基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特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最后进行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以及课堂与实践教学的设计,包括一体化培养模式、分层教育模式,即"面上覆盖、点上突破"分层教育,以期既迎合创新创业的趋势方向,又体现出专业教学的改革导向。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33):30-3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目前各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呼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本文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工程学院为例,对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为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面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高校人才自主培养体制机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多样化、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人才,进而推动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积极探索并构建了以“专创交叉融合”为基础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从课程建设、教学方法、师资培养、评价机制等方面,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强知识运用能力,以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该体系对促进中国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8)
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时代发展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人格特征表现为目标明确、意志坚韧,思维活跃、理念新颖,善于学习、知识丰富,乐于实践、能力突出。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应该加快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努力推动创新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
创新创业教育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创意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为培养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人才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模式。如何转变我国高校固有的专业教育模式与机制,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成为我国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主要探讨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与机制,希望能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号召和引导下,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针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0)
国家当前高度重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大力实大学生"双创"(创新、创业)活动,教育部也将"双创"活动纳入到各地高等教育学校综合改革范畴,推出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双创"活动的政策,意在鼓励和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热情和激情,培养出具有创新型的人才,为国家的各行各业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缺陷,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其自身教育改革深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内在要求。因此,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当要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创新人才。为此,本文主要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