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880年建造的吉林市机器局是东北第一家军工厂,也是1901年成立的我国最先采用机器铸造银币的工厂.通过文献查找、实地调研、调查问卷方法获得基础数据.利用yaahp软件进行AHP法的运算获得因子层权重,并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处理获得的调查问卷数据,对吉林市机器局进行建筑价值的评价,进而为吉林市工业建筑遗产的建筑价值评价提供新的依据,也为我国的工业遗产的建筑价值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中的旧建筑改造,特别是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工业遗产建筑的特殊性已形成一种新的遗产保护理念,其价值值得我们从城市建筑学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去思考这个现象的现实意义。针对工业遗产中庭院的价值进行探讨,以期对目前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以文创产业为导向的工业遗产再利用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工业遗产更新的第一选择。长春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其旧工业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同样丰足。文章对长春市主要的文创产业与工业遗产相结合的改造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长春市工业遗产在文创产业导向下的保护利用的发展规律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范建红 《工业建筑》2012,42(10):21-24
创意产业与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相结合,是保护与复兴旧工业建筑、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形象的一种良好的方式。广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保留着较多的近现代工业遗产。以广州太古仓为例,分析了其历史发展、价值意义及现状特征,探讨创意产业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复兴的情况,提出旧工业建筑遗产的复兴是延续城市文脉的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工业的飞速发展,“中国制造”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所遗留下的旧工业建筑也成为城市记忆中的重要物质遗产。习近平主席曾经提到,“应该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因为它们承载着区域发展的历史文化。面对我国巨大数量的就工业建筑资源,探索其再利用策略并将其拓展应用到其他旧建筑再利用项目中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工业发展的历程,分析中国大量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驱动力;其次,提出“物质性工业元素”的新概念,以探索旧工业建筑功能置换的思考策略;最后,针对建筑改造的可持续研究提出关于“遗产循环”的新理念,为相关领域的长远发展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6.
莫畏  郑士涛 《建筑知识》2014,(3):198-199
2012年11月25日,中国第三届工业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集中了近百位国内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的专家学者、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共同研究中国工业遗产保护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遗产保护是当前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起步较晚,工业生产现今面临着转型、更新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自新中国成立开始,吉林市作为现代工业基地,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成员,其始终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发展相随相连。改革开放后,吉林市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工业体系初步完善,国营工业企业闻名全国。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的转型,吉林市的许多大型工业企业纷纷停产,老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常常采取“推倒重来”的办法进行开发建设,大量有价值的工业建构筑物和设施设备被拆除。这一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论文正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笔者从2012年开始,对吉林市现代工业区工业建构筑物遗产的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和深入研究,借此机会对吉林市现代工业遗产的现状与特点做出整理和总结,希望对吉林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工作提供价值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3)
从民国时期开始,"汉阳造"就是武汉市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与经济都成熟发展的后工业时代为武汉保存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工业文明遗产。但随着现代化发展老旧的工业区已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因而被现代社会生产所淘汰。遗留了大量的旧工业时期的建筑并且废弃掉了,而有的城市中心工业用地在开发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因为不注重工业遗产的保护,有些开发商为了利益不惜毁掉一些历史工业遗产保护,许多城市遗留的旧工业产地都被无情的推掉了。也有一些开发商开始了模仿建造古建筑的商业之路。本文主要针对旧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生利用,从工业遗产保护视角考虑因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根据工业遗产保护与再生的方法与要求,结合武汉"汉阳造"文化创意园的设计进行实例分析。分析了如何更好的将现代建筑与遗留的工业建筑融合,为丰富社会生活和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可再生的资源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蒲培勇  唐柱 《工业建筑》2012,42(6):29-33
西南三线建设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旧工业建筑,不仅具有物质功能,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分析攀枝花三线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提出保护与再利用构想,并指出延续工业建筑遗产价值是西南三线工业城市文脉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旧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作为我国西部地区近代工业的发祥地,重庆拥有大量的工业建筑遗产,它们正面临着遭到破坏的危险,抢救工作已刻不容缓。本文在介绍重庆工业建筑遗产概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进行保护与再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希望藉此加强全社会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意识,为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城市中出现了一些因搬迁或废弃而空置的工业厂区。这类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当今文化场馆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工业建筑遗产用于艺术类展示成为较流行的改造方式。本文从工业遗产的产生及其价值出发,以工业建筑遗产中的艺术类展览为中心,以工业遗产合柴1972创意园区中以旧工业厂房为基础进行改建的安徽名家艺术馆设计方案为案例,阐述分析了这类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方式及这类特殊工业空间中的展示设计方式。  相似文献   

11.
彭正斌 《山西建筑》2022,(19):27-29
中国文化遗产充满绚烂和魅力,工业遗产是其中重要的种类之一,见证了城市的发展进程,记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工业遗产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建筑文脉的表达和传承是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核心,它们自身蕴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价值,是对过去工业辉煌时代的记忆和保存。从工业建筑遗产文脉传承的必要性、价值分析入手,以淄博旧工业建筑为例剖析城市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现状,探索工业建筑遗产改造中建筑文脉表达与传承的途径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对城市旧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一直是工业遗产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尤其是在城镇化模式从"增量发展"至"存量发展"的背景下。文章以泉州工艺美术工业公司的改造再利用实践为例,通过对其改造背景、理念和策略等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了基于闽南地域特色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新思路。文章从闽南独特的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和建筑文化三个方面入手,总结了改造过程中的得失经验,以期为当下工业遗产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经历工业化时代后,由于资源枯竭等原因,乌海地区出现了工业"退化"热潮,并导致大量工业建筑甚至工业遗产的废弃。因此,在乌海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合理地解决废弃的旧工业建筑变得不可忽略。为解决这一问题,乌海地区需要将工业文化,如已存的旧工业建筑,通过研究其价值体系,反向得出在旧工业建筑改造过程中的策略。这使得乌海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适当处理原有的旧工业建筑,为同类建筑后续转型提供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建筑改造的大规模实践,近代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也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首先对旧工业建筑遗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工业建筑及其成功改造实例的分析,对旧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价值作了初步分析和总结,以期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能够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实践,使这一城市灰色空间的记忆得以留存.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大量旧工业建筑纷纷退出历史舞台,面临着被拆除的情况,其中不乏一些承载城市历史记忆并具有极高保留价值的工业遗产建筑,对此国内也兴起一股对工业遗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热潮。基于遗产建筑所具备的多重价值,提出适用于工业遗产建筑的适应性节能改造策略,并对"适应性"进行解读,梳理了适应性节能改造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论述,以期为我国工业遗产建筑的节能改造再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3,(1)
作为一项具有重要遗产价值和文化意义的改造模式——"旧工业空间的改造性再利用",引起建筑文化保护工作者高度重视。文章以"四川美术学院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的改造为例,将旧工业空间的文化历史前身与改造设计结合作为重点探讨对象,寻求适宜体现旧工业空间特色的设计之路。  相似文献   

17.
城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结构的重组,城市旧工业区进入改造、整合阶段,工业遗产何去何从引发广泛关注,工业遗产属于文化遗产范畴,是物化了的人类工业文化。按照文化遗产的分类,工业遗产包括可移动的工业文物、不可移动的工业建筑群和工业遗址、非物质工业文化等。就城市改造、更新过程中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保护性再利用的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结合南京地域文化的特点,对南京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和文化再生的策略进行探讨,分析工业建筑遗产合理保护的模式,探讨工业建筑遗产在文化再生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再生的类型及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工业建筑遗产后期保护提供合理的建议与意见,让推动人类工业文明的工业建筑遗产在世界上各地再次重生。  相似文献   

19.
济南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其工业建筑规模和品质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济南也是我国首批创建创意产业园的城市之一,伴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相当一部分旧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章以济南啤酒集团旧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为创意产业园为例,从设计背景、设计理念、改造方案等方面进行阐释,为以更新保护再生利用为主的建筑改造,提供一些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杨曦 《重庆建筑》2016,(12):14-17
随着《无锡建议——注重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工业遗产保护》和《杭州共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等一系列文件的起草,近代旧工业建筑的转型保护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之一。苏州是我国近代轻工业发展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城市产业转型、城市功能定位改变的背景下,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调整。至此,大批旧工业建筑被遗弃,多数面临推倒重建的命运,研究苏州城市旧工业建筑转型的可行性变得尤为重要起来,该文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