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1)
通过对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艺术院校的走访,发现基于"互联网+"的交互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相对薄弱,均未形成成熟的教学模式。鉴于此,本文从"互联网+"入手,以"双导师制"项目教学模式为例,通过双导师制、"五级进阶"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目的是培养更具专业素质的交互设计人才,提高数字产品的品质,增强竞争力,也为艺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领城和就业空间,并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交互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自身形象要求越来越高,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越来越紧迫。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创业之路也要发展创新,与数字化时代接轨。在此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在数字化社交平台上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创业的新思路,旨在将这类实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落到实处,取得规模化发展。引言在数字化信息化社会中,一些传统业态被淘汰,许多业态也受到不小的冲击。但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需求量却越来越大,这是与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0)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校企"双导师制"逐渐在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中推行。基于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在国际贸易专业实施中的问题,从制度、管理、保障和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了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体系,以期培养更多的国际贸易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2)
文章通过对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探索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和校企合作等提供借鉴,以促进高职院校培养出更优秀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行业用人需求的技能型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21)
文章以环境设计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为基础,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类课程教学发展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建构"问题导向式"景观设计教学模式(简称PBL模式)的设想。通过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导师制工作室教学运行模式,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教育问题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团队合作和互动交流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多元化评价、一体化评价为主要评价观,建构"问题导向式"景观设计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0)
职业院校以"工学一体,德技双优"为创新驱动式人才培养目标,将专业导师制作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引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中,大力推进以订单式培养、工学一体为主要形式的校企合作深度合作,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7.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中在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东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四年级导师制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通过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基地的培育和建设,探索以工程为背景、以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和工程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研究型"毕业设计教学新方法。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3)
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人物形象设计因其专业的特殊性及行业发展变化迅速的特点,使其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及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方面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在我院形象设计专业"企业技师+学校导师"双导师制研究背景下,尝试探索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以期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本科生导师制"已成为国内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在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中潜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办法,提出创新健全的管理机制、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以保证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并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9)
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可以根据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从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实行"双导师制",构建校企联合培养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入手,探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