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夏热冬暖地区某居住建筑的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计算,并分析建筑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指标的特征。对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各阶段占比和碳排放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占居住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比重最大,其次是建材生产阶段;加强运营阶段碳排放的管理监督,以及增加建筑使用年限是降低建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既有居住建筑超低能耗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分析,简化各阶段计算公式,结合示范项目测算碳排放量,确定了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后既有居住建筑碳排放量可节约57.95%,并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3.
针对公共建筑低碳设计和碳排放计量的需要,构建了基于BIM的公共建筑低碳设计分析方法和碳排放计量模型。建立了公共建筑低碳设计分析流程,以一栋样本公共建筑为实例,进行了建筑地理环境影响分析和建筑本体节能效果分析,包括建筑热工性能和建筑光环境分析,提出了低碳设计的优化对策。建立了公共建筑碳排放计量清单构成和分析流程,分别对样本建筑的建造、运营和拆除三个阶段的碳排放量进行了计算,进而得出了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数值,分析了公共建筑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贡献比例,指出降低公共建筑生命周期运营阶段的能耗是控制和减少公共建筑碳排放量的最重要措施。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开展公共建筑低碳设计和建立公共建筑碳排放计量标准提供了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测算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将建筑全生命周期分为建材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运营使用和维护更新、废弃与拆除 5 个阶段,分别分析各阶段碳排放的来源,运用碳排放因子法确定各阶段碳排放计算方法,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模型,结合广州市某高校办公楼改扩建工程案例,分析各阶段碳排放特点与强度,为建筑碳排放测算研究提供参考。测算结果表明,建筑材料生产和建筑运营维护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最大的阶段,分别占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 30.03%和 68.00%。同时也是减排潜力最大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以新乡市某住宅楼为例,结合BIM技术计算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结果表明,该住宅楼建材生产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碳排放量最大,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的99.34%,应视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阶段。利用BIM技术在运营阶段对住宅楼朝向、玻璃材质等环节进行改良,使运营维护阶段碳排放量成功降低347t,证明将BIM技术与建筑碳排放相结合,能快速直观的反映碳排放量并在设计阶段及时作出参数调整。  相似文献   

6.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沈丹丹 《建筑施工》2021,43(10):2162-2166
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定量研究生产、运输、建造、运行、拆除和回收不同阶段的碳排放量,并以上海某公共建筑为案例,进行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计算,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单位面积碳排放量指标为2.72 t/m2,运行期间的建筑碳排放量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占比最高,其次为建材生产阶段.降低运行阶段的能源需求,选择可再循环和碳排放因子小的建材、减少建筑材料的使用和浪费有助于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提供依据,为优化设计方案、建造方案和运行方案提供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建筑工程碳排放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核算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将建筑生命周期分为设计阶段、物化阶段、使用维护阶段与拆除回收处理阶段,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活动归结为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的碳排放,在求出每单位能源、建筑材料、机械的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运用碳排放因子方法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并给出具体计算公式,构建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模型。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实证应用,简要分析了各阶段的碳排放量比例,为建筑业的碳排放核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建筑楼宇碳排放量的计算模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评估建筑楼宇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对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了探索,通过对建筑物材料及所耗能源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获得不同建筑材料及能源碳排放系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建筑物碳排放量的计算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得到建筑使用和维护阶段中的碳排放量占到全生命周期的比例最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模块化钢结构建筑为研究案例,通过碳排放因子法对该类型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情况进行测算,以年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强度作为碳排放计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工阶段的碳排放较传统施工方式有显著降低。模块化钢结构建筑采用新型施工方式,降低了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是一种绿色的新型建筑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1、建筑建造与施工阶段:城市重要碳排放源头之一建筑物从其原材料生产、运输、施工安装、运营使用到拆除处理整个全生命周期内都会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建筑领域一直是世界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估内容主要关注在设计阶段与竣工后的运营阶段,在绿色建筑建造施工阶段指标也没有明确需要全面控制碳排放量的要求~([1])。  相似文献   

13.
为了降低建筑运营阶段的碳排放量,以BIM技术为基础建立了建筑节能分析的方法和建筑运营阶段碳排放量的计算模型。以杭州市某别墅建筑为例进行碳排放量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50年的运营阶段,选用双层Low-E玻璃减少了碳排放量140 t,约占初始方案的4.7%;建筑朝向的改变减少了碳排放量40 t,约占初始方案的1.4%。玻璃材质的选取比建筑朝向的改变作用明显,得出建筑材料的选取是运营阶段降低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为今后同类项目的碳排放量研究和节能减排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晓丹 《绿色建筑》2022,14(1):12-15
我国建筑行业碳排放在总碳排放量中约占48%,其中住宅建筑碳排放量占主要部分.因此,住宅建筑碳排放研究对我国城市实现碳达峰目标至关重要.以天津市某住宅楼为研究对象,对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进行分析,结合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北方地区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特点.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城市的住宅碳排放测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并开展了对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碳排放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木结构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较少。建筑物在运营维护阶段的碳排放占建筑生命周期总碳排放比例最大,为95%左右。因此,通过减少这一阶段的建筑能源消耗来减小碳排放是建筑节能减排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16.
城市铁路交通枢纽地区建筑空间集约度高,交通承载度高,碳排放量大,对城市能耗影响很大.该文以武昌火车站交通枢纽区为例,采用建筑群体能耗模拟与交通出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域内的建筑和交通的碳排放量及排放结构进行揭示.在城市铁路交通枢纽地区,建筑运营的碳排放量指标远高于交通碳排放.其中,居住建筑产生的年碳排放量最大,且制冷...  相似文献   

17.
选取湖北省恩施市某绿色建筑为例,对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建筑物使用和建材生产阶段,其中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占比达80%以上,而建筑建造阶段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较少。同时,由于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折算后的建筑单位面积年碳排放量,均低于恩施同期设计建造建筑的年单位面积排放水平,节能减排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建筑物运营阶段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其全生命周期总排放量的60%~80%,本文对计算该阶段碳排放量常用的排放系数法进行了分析,指出:排放系数法简便直接,结果的精确性取决于能源碳排放因子和能源消耗量。  相似文献   

19.
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构成,提出基于碳排放系数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理论计算方法;构建并分析建筑信息模型,并按照理论计算方法设计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度量平台,在此基础上指出其在建筑设计、建造、运行及拆除阶段的应用优势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太阳能技术的引入在建筑使用阶段达到了低碳减排的目的,然而"低碳"不能依靠末端减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正实现低碳建筑要靠系统减排。该文以"零能耗太阳能住宅产品"为例,通过核算建筑全生命周期(主要是建材开采、生产阶段和建筑使用阶段)的碳排放,客观、真实地反映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应用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影响。结论:由于使用太阳能系统,使用阶段的碳排放量降低了90%,然而太阳能系统在建材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也是不容忽视的,太阳能光电板生产的碳排放占总建材碳排放量的41%,必须纳入到建筑碳排放的全生命周期中去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