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北方地区"煤改电"清洁供暖改造,提出了电直接利用,空气源热泵与地源热泵等3种复合太阳能"煤改电"供热方式。计算了不同复合供热方案的设备造价,运行费用和费用年值。给出了优化供热方案的太阳能集热面积比。结果表明,计算条件下空气源热泵复合太阳能供热系统的方案经济性较好。预期使用年限小于7年时,热风型空气源热泵复合太阳能供热系统单位供暖面积费用年值为20.5元/m~2,推荐集热面积比为7%。预期使用年限在15年内时,热水型空气源热泵复合太阳能供热系统供暖面积费用年值为14.4元/m~2,推荐集热面积比为10%。  相似文献   

2.
针对内蒙地区农牧民居住建筑设计了一套户用太阳能-空气能高效供暖系统,使用TRNSYS软件搭建了供暖系统模型,模拟供暖季供热系统运行情况,从系统能耗、太阳能集热效率、供热性能系数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该系统与太阳能复合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与太阳能复合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相比,该系统的太阳能集热效率、太阳能转化总效率、供暖季制热性能系数分别提高了34.65%、51.15%、22.62%,该系统利用蓄热水箱低品位热源实现了太阳能高效供热,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针对青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建筑供热情况,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相结合的集中供热系统,介绍了系统的运行原理,结合当地的气象条件和建筑情况对复合系统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广泛的运用前景,即在热负荷需求较低的情况下,以太阳能供热系统为主、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为辅,可以节省运行费用;在太阳能利用受限制的气候条件下,以水源热泵供热系统为主、太阳能供热系统为辅的集中供热系统,这样达到既能保持最佳的运行效果又能获得最佳的节能性。  相似文献   

4.
刘杨 《区域供热》2022,(1):122-126
文章对潍坊某医院生活用热水改造提出了三种方案:地源热泵供热系统、地源热泵—太阳能集热器复合供热系统、燃气热水锅炉—太阳能集热器复合供热系统。通过对三种系统的初投资、运行费用、优缺点对比、静态回收期以及环保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系统使用年限为9年以内时,方案三总运行费用最低;在系统使用年限为9~20年内时,方案二系统总运行费用最低,且符合当今社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号召。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利用技术与空气源热泵的结合,可缓解太阳能利用率与空气源热泵供热效果随自然条件变化的波动,弥补单一热源供热系统存在的缺陷。本文对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进行叙述,分析太阳能光伏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太阳能光热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光热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的特点和运行特性,从能源耦合角度出发,探求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耦合供热系统的运行特性,为推动清洁能源耦合供热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蓄热型空气式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复合供暖系统.该系统具有太阳能供热、太阳能辅助热泵供热和热泵供热3种运行模式,可根据环境工况及供暖负荷的变化自动切换运行模式,保证室内供暖的稳定性.在通辽市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供暖季内,该系统可持续提供42.6 ℃的热水,维持室内温度在21.3?24.1 ℃之间;平均C...  相似文献   

7.
结合欧洲太阳能应用的经验及国内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小型太阳能复合供热系统(包括生活热水和供暖)常用形式的流程和特点。介绍了集热器、蓄热水箱、辅助热源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基于新型复合热源换热器,将水冷式微热管阵列光伏光热(MHPA-PV/T)集热器与空气源热泵相结合,提出了1种新型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系统,并对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10℃、太阳能热水温度15℃、循环流量250 L/h时,复合热源供热的热泵平均COP约为3.26,比相同环境温度下空气供热模式的热泵提高了9.4%,缩短了13.3%的加热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利用太阳能与风能解决建筑能源供应问题,实现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提出综合利用太阳能与风能的供热系统——太阳能与风力发电联合供热系统。探讨了太阳能热利用装置及其局限性,研究了太阳能与风力发电联合供热系统的流程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吐鲁番地区某太阳能区域供热供冷工程的设计实践为例,对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节能效果、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说明了通过提高规模,发展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技术可在满足建筑供暖空调需求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太阳能供热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此外,太阳能能量密度低,不稳定,大型太阳能供热供冷系统复杂,需要通过科学细致的计算分析,设计,安装和调试实现。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北方太阳能供热的特点,提出了冷凝式锅炉辅助太阳能热水器供热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特点;并与其他两种热源辅助太阳能热水器供热系统(电加热器和家用燃气锅炉辅助太阳能热水器供热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和环保性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以天石公寓楼工程为例,介绍了太阳能供热系统的组成部分,阐述了太阳能供热系统的施工方案,并总结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及创新点,指出太阳能供热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高效清洁,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推广太阳能供热采暖的工程应用,提高太阳能供热采暖在建筑节能中的作用和地位;首先应积极建设太阳能供热采暖综合系统的试点工程,而且必须做到全年综合利用。应开发太阳能供热采暖综合利用“绿色建筑”的评估检测技术,建立太阳能供热采暖综合利用“绿色建筑”性能评估体系,进行建筑物能效标识认证。应增加与建筑相结合的太阳能供热、采暖市场份额,积极推广试点工程的成功经验,提高与建筑结合的设计水平和系统整体技术水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供热效果,分别建立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空气换热器)、蒸发器(直膨式太阳能集热器)、冷凝器、房间的数学模型,通过Simulink模拟仿真对比分析两种供热系统的动态供热过程。搭建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试验平台,对空气源热泵系统供热过程相关参数进行测试,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源热泵系统压缩机吸气压力、压缩机排气压力、室内空气温度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接近,证明数学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供热过程。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热泵系统能效比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至平稳,空气源热泵系统能效比最终稳定在2.25左右,太阳能热泵系统能效比最终稳定在2.81左右。空气源热泵系统和太阳能热泵系统供热墙温度及室内空气温度均由10℃开始逐渐上升,然后逐渐稳定。空气源热泵系统供热墙温度维持在27.1℃附近,室内空气温度维持在18.6℃附近;太阳能热泵系统供热墙温度维持在34.1℃附近,室内空气温度维持在21.7℃附近。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应通过科研攻关大力提高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与建筑结合的设计水平和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开发我国的太阳能供热、采暖综合系统的适用技术,加强能力建设。积极建设太阳能供热、采暖综合系统的试点工程,必须做到全年综合利用,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包括优化设计、智能化控制、蓄能技术等。应对试点示范工程的实施投入必要的资金,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重点扶持太阳能供热采暖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6.
于国清 《暖通空调》2007,37(4):117-120
结合欧洲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常见大型太阳能供热系统的方案和特点,以及集热器、集热环路、蓄热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太阳能建筑供热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内容,该系统用太阳能来替代常规能源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分析了太阳能供热空调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北方寒冷地区分布式,低密度村镇冬季供热问题以及电力负荷的高峰低谷现象,围绕济南地区节能65%的居住建筑提出了蓄热水箱式电力辅助太阳能供热系统和相变地板结构电力辅助太阳能供热系统。利用折算采暖期计算费用,在不同太阳能保证率下比较了一个采暖期内采用蓄热水箱和相变地板结构蓄热的电力辅助太阳能供热系统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在济南的太阳辐照和电价情况下,当太阳能保证率为10%时,蓄热水箱蓄热的电力辅助太阳能供热系统折算采暖期计算费用最少为5596元,比城市集中供暖系统节省13.5%,是最适于济南地区的供热方式。两种蓄热方式对采暖期计算费用的变化趋势影响不同,设计使用电能辅助太阳能供热系统需要考虑初投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雾霾污染已经成为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冬季燃煤锅炉污染物的排放是雾霾发生的主要原因.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不产生污染,采用太阳能资源代替燃煤锅炉是解决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本文在介绍了国内外对太阳能区域供热系统应用的现状之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太阳能区域供热系统在中国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太阳能区域供热在中国的适应性,并预测了太阳能区域供热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本文总结了太阳能区域供热技术发展的建议,期望可以为中国太阳能区域供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本文建立了太阳能—燃气热泵系统供热模型,对系统内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进行耦合。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太阳能-热泵系统的两种供热运行模式:单一太阳能模式,太阳能-热泵联用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模拟得到系统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系统特性,从而得出了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