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中国石油云南1 000万t/a炼油工程地基处理实践为例,介绍了强夯置换+半置换双层地基处理方法的施工过程,采用重型动力触探和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检测了底层、顶层强夯半置换的效果;另外还采用复合地基和夯墩静载试验方法,对顶层强夯半置换处理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场地底层、顶层经强夯置换后,有效加固深度、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满足设计要求;依托工程地质条件下底层6 000 kN·m和顶层8 000、10 000 kN·m强夯能级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不小于4、6.7、8 m;顶层强夯半置换有效加固深度大于底层强夯置换顶面,实现了加固深度的连续,克服了单层处理达到相等有效加固深度需更高能级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型石油工程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开展了15 000、12 000 k N·m两个高能级强夯的单点强夯和群夯的现场试验。利用旁压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分析了施工前后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工程特性变化情况;以平板载荷试验结果验证了地基的承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面积施工时每遍夯击的击数宜控制在8~9击,2个能级强夯后有效消除了地面以下10、11 m左右范围内砂层液化的可能性;软弱夹层对强夯效果有明显的隔断效应,其影响起点为软弱夹层以上1 m左右;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2个能级强夯后地基承载力能达到设计要求,2个能级强夯有效加固深度均为11 m,有效加固深度修正系数比规范建议值略小。  相似文献   

3.
目前强夯地基处理中多采用单层强夯法,少有涉及双层强夯法。岩溶地质条件下地基存在溶洞时,单层强夯加固处理后地基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可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双层强夯加固处理地基。以中国石油云南1 000万t/a炼油工程地基处理实践为背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和重型动力触探方法,分析了底层强夯加固效果;采用多道瞬态面波、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及静载试验方法,对顶层强夯加固处理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如下:场地底层强夯后,除少数测点和部分深度外,有效加固深度、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满足设计要求;顶层强夯后,有效加固深度、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满足设计要求;依托工程地质条件下底层和顶层3 000、4 000、5 000、6 000、8 000、10 000、12 000和15 000 kN·m强夯能级有效加固深度分别不小于3.5、6、6、7、8、10、12和14 m。期望上述结论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型石化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十分复杂。以中石油广西石化1 000万t/a炼油工程为背景,详细介绍了中间原料罐区、污水处理场及循环水场等典型石化建筑区域的强夯法地基处理方案,在多道瞬态面波、重型动力触探及静载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强夯能级下强夯加固处理效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不同区域不同夯级的有效加固深度,场地经过强夯加固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满足设计要求;此外,在实际施工中,针对检测结果反映的软弱区域,建议适当补充后续加固措施,以达到工程设计及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5.
大型石化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十分复杂。文章以中委广东石化2 000万t/a重油加工工程为背景,详细地介绍了全场地强夯+关键建筑区域桩基(CFG桩或钻孔灌注桩)处理的联合地基处理方案,并对已经强夯处理的地基进行了检测,基于平板载荷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静力触探试验结果,对强夯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此外,提出要根据实际地层情况和检测结果适当地补充后续措施,以达到地基承载力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哈拉哈塘试采原油处理工程在设计中遇到了场地地基土的稳定性较差,且拟建场地10m以上均为液化土层,各土层均不能作为建构筑物天然基础持力层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人工地基处理.本项目确定场地处理方案为强夯置换结合强夯法,强夯处理深度为10m,处理目标为置换淤泥层并消除地基液化沉降.置换采用碎石墩,墩体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等坚硬粗颗粒材料.施工要求清除表层全部腐殖土,第1遍以边长8m的正方形中心为夯击点,能级8 000 kN;第2遍插夯,能级8 000 kN;第3遍插夯,能级4 000 kN;第4遍满夯,能级2 000 kN.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80 kPa,压缩模量为15 MPa,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亚洲第二大天然气净化厂场平施工为实例,介绍了山区复杂地形、复杂地质条件下大型场地强夯地基处理的设计思路、试验方法和施工工艺。对山区、复杂、大型场地强夯的加固深度、夯击能、间歇时间和夯点间距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强夯试验采用试验性施工+分期检测试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以确定设计参数;强夯施工强化回填、粒径、技术、质量、安全五项重点控制。通过大型天然气净化厂场平施工效果验证了国内先进强夯工艺、技术的成熟可靠性,展望了高能级强夯、多孔介质理论、土动弹塑性本构模和土体液化破坏理论是今后强夯加固地基法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吴起—延安炼油厂输油管道工程的末站6座5万m3储罐的地基处理,分析了黄土梁及黄土斜坡区域的复杂地质条件和地形特征,探讨了在该区域场地上建造大型储罐时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理论计算,结合规范要求,确定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和钻孔灌注桩法相结合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工程验证,该方法针对性强、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行之有效,合理地解决了黄土湿陷性、地基承载力、变形及均匀性等方面的问题。孔内深层强夯法和钻孔灌注桩法相结合的复合地基处理方法的成功运用,为黄土地区大型储罐地基处理提供了一种先进、经济、安全可靠的组合技术方案,也为避免大量占用耕地而充分利用大斜坡场地作为大型工程建设用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强夯置换法在沿海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置换法是一种经济而简便的地基加固方法,施工前应在现场选取典型的试验区域进行试验性现场施工,以确定其适用性及加固效果,指导大面积的工程施工。文章结合某工程地基加固的实例,通过对典型试验区的强夯置换试验,以及对静载荷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强夯置换法加固填土地基的施工参数,验证了强夯置换法用于该填土地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些大型建筑工程地基软土地质发育,下卧地层常为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低强度土层的情况,开展了砂土地基强夯的现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地下水位、软土夹层、满夯遍数及振动碾压对砂土地基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探讨了不同能级强夯振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位对强夯加固深度和效果有明显影响,砂土地基强夯时,若地下水位过高,需将地下水位降至地面下2~3 m后再施工;加固深度内若有软土夹层,则会明显减小强夯夯能向下传递效果,因此需提高单击夯能来提高强夯加固效果;第二遍满夯的加固效果不明显,可与第一遍满夯合并,或者用具有相同加固效果的振动碾压方式来替代;通过对不同级别强夯振动的现场试验,提出了不同能级强夯振动的三向加速度峰值衰减系数和当量系数值,并给出了不同能级强夯振动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