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油品的低温流动性是指油品在低温下使用时,维持正常流动、顺利输送的能力,评定车用柴油低温流动性的重要指标是凝点和冷滤点。冷滤点与车用柴油的低温使用性能直接相关,而凝点主要是与车用柴油的储存、运输有关。如果柴油中含蜡量高,在低温环境下,柴油更容易凝结成固体蜡块,导致油品失去流动性,引发过滤器堵塞和发动机启动困难,其次低温环境也会因柴油析蜡限制柴油运输和储存。为了降低柴油的凝点和冷滤点,一般在柴油中加入特定降凝剂,增强其低温流动性,减少结蜡现象。为了提质增效,减少降凝剂使用,有没有一种可能通过低温析蜡工艺把柴油中蜡结晶去除,从而降低柴油凝点和冷滤点。以加工长庆原油生产的柴油组分为实验对象,研究低温析蜡前后其凝点和冷滤点变化。  相似文献   

2.
选择直馏柴油馏分的20℃密度、馏程、20℃运动黏度、苯胺点4个常规物性参数及其之间的10个交互作用因子作为逐步回归因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到柴油馏分12个组分含量的预测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预测残差基本小于模型的最大偏差,模型可用于直馏柴油的组成预测。  相似文献   

3.
预测轻柴油冷滤点和凝点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一种以柴油组分油的恩氏蒸馏数据为基础的数学关系式,用于预测柴油调合油的冷滤点及凝点。对炼油厂的柴油调合油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ANN方法预测柴油调和的凝点和冷滤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南京炼油厂所提供的柴油稠和凝点和冷滤点基础数据,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的反向传播BP算法对凝点和冷滤点进行预测,提出了适宜的人工神经网络后拓扑结构,讨论了BP算法中学习速率,动量系统及过拟合现象对网络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的检验,证明了用ANN方法建立的柴油调和模型能有效地给出预测信息,研究表明,ANN方法比常用的调和系数模型,凝点指数模型,凝点换算因子模型等更能准确地关联和预报调和柴油的凝点  相似文献   

5.
筛选低温流动改进剂生产低凝点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颖  何丽萍 《石油商技》2002,20(3):26-28
研究了不同工艺、不同原油炼制的0号柴油的化学组成与7种低温流动剂感受性的关系,筛选出添加天津产TS-1低温流动改进剂,在生产工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柴油冷凝点可由0号柴油标准降到-0号以至-20号柴油标准。  相似文献   

6.
食用植物油所制备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我国常用的7种食用植物油为原料,采用碱催化酯交换法制成纯植物油生物柴油.并测定了各种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分布、凝点、冷滤点、倾点和粘度。通过比较发现.当植物油制成生物柴油后其凝点和倾点显著升高,但冷滤点降低。从凝点看,其中菜籽油生物柴油能满足我国-10号柴油的要求,葵花籽油、玉米油、芝麻油和大豆油的生物柴油能满足0号柴油的规格,花生油生物柴油的凝点则较高。纯植物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主要与生物柴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和分布有关,饱和脂肪酸甲酯的含量越高,饱和脂肪酸甲酯中的长链脂肪酸甲酯含量越多,该生物柴油的低温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7.
加剂柴油凝点及冷滤点反弹回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生产的低凝柴油,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凝点、冷滤点反弹回升现象,因此对辽河原油的常压柴油、加氢裂化柴油进行了加剂研究。在低温储存条件下,实际加剂柴油的凝点、冷滤点反弹回升幅度比常规测试的反弹幅度大,在0℃下放置6小时直接测定的加剂常压柴油的凝点回升幅度已经达到或超过在室温下放置35天的回升幅度。研究发现,加入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能减缓蜡晶生长速度,但不能从根本上阻断蜡晶的生长。加剂柴油长时间处于低温时,柴油中的蜡晶逐渐长大,当蜡晶长大到某一定临界稳定尺寸时,会形成较大三维网状骨架,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就失去降凝作用。  相似文献   

8.
AEM—101柴油降凝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由α-烯烃-顺丁烯二酸酐-醋酸乙烯酯三元共聚物与一种蜡晶分散剂组成的二元复配体系构成的AEM-101柴油降凝剂实验室和中型试验研究的情况。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AEM-101柴油降凝剂具有较好的柴油感受性,降凝效果已达到国内外降凝剂的水平。中型试验结果表明,AEM-101柴油降凝剂对胜华柴油具有良好的感受性,加剂量在700-900mg/kg时能大幅度降低柴油的冷滤点,可以将0号柴油调合成-10号柴油。  相似文献   

9.
直馏柴油碱洗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膜分散技术进行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直馏柴油碱洗脱酸工艺研究。讨论了溶剂组成、脱酸温度、剂油质量相比、连续相流量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连续相流通截面积为0.2cm。的膜分散萃取反应器,当脱酸溶剂中氨,乙醇,水的质量比例为4/40/50,试验温度65℃,连续相流量450g/min条件下,剂油作用比0.07时,能够将直馏柴油酸度降低到7mgKOH/100mL以下,并同时抽出粗酸值在170mgKOH/g以上的石油酸,石油酸纯度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低凝点柴油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中利用原油不同加工工艺的产物进行了低凝柴油研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使用降凝剂的情况下,以常二线和三加氢柴油为原料可试制出-20#柴油产品;以润滑油加氢装置副产物为原料可试制出-20#和-35#柴油产品。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三种市售柴油低温流动性改进剂(T1,T2,T3)对两种催化裂化柴油(柴油A、柴油B)的低温流动性的改善效果。在T2添加量为1 000 μg/g的条件下,两种柴油的冷滤点分别下降了21 ℃和12 ℃。在T2 添加量为1 000 μg/g的基础上,加入酰胺化物助剂D,当助剂D的添加量为100 μg/g时,柴油A的冷滤点上升了3 ℃,柴油B的冷滤点下降了4 ℃。采用XRD、气相色谱方法对柴油B以及蜡晶的碳数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流动性改进剂及其与助剂D复配均可以促进低碳数正构烷烃的析出,助剂可与部分蜡晶形成小晶粒的共晶体,使柴油低温流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2.
以十四醇、十六醇和甲基丙烯酸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混合酯-苯乙烯-油酸丁酯三元共聚柴油降凝剂,以正交实验法确定的最佳聚合条件是:n(甲基丙烯酸混合酯):n(油酸丁酯):n(苯乙烯)=8:1:1、引发剂加量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3 h.评价结果表明,加...  相似文献   

13.
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复配使用是提高柴油在低温下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考察了复配型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3个复配单元以不同配比复配后对0号柴油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冷滤点来评价改进剂的降凝效果,并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一步分析蜡晶在低温下的结晶过程。结果表明:聚富马酸烷基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FVA)与聚乙烯-乙酸乙烯酯(EVA)、二(氢化牛脂基)邻苯二甲酸酰胺(Tab)复配产生一定的协同作用,当总加剂量为500μg/g,PFVA,EVA,Tab质量分数分别为46%,46%,8%时,冷滤点降低了19℃,析蜡高峰值温度降低,蜡晶相变热ΔH的绝对值降低,有效地延缓了蜡晶的析出,从而提高了柴油的低温流动性。  相似文献   

14.
冷滤点是衡量柴油低温性能的重要指标,最为接近柴油实际的最低使用温度。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炼油厂2015年2套柴油加氢装置精制柴油冷滤点受到原油结构变化影响而出现的阶段性偏高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大量数据统计与分析后,采取了降低常减压蒸馏装置常三线油95%馏出温度和对减压塔塔顶油进行脱蜡的措施,优化了柴油加氢装置的原料组成,最终有效地降低了精制柴油的冷滤点,为储运厂成品柴油合格出厂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PMA型柴油降凝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分子结构与降凝效果之间的关系入手进行分子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芳烃且为交替共聚结构的三元PMA降凝剂,并应用多种柴油测试其降凝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单体的链段分布、侧链的烷基长度和空间疏密程度是影响PMA降凝效果的主要因素。在n(马来酸酐):n(醋酸乙烯酯):n(苯乙烯)=2:1:1、理论量的十八醇进行酯化、w(BPO)=0.65%、硼(二甲苯)=49.74%、80℃、6h的条件下合成的PMA对不同油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凝效果,特别是对三种蜡含量较高的0号柴油表现出明显的降凝效果,在降凝剂加入量为1000mg/L时,这三种柴油的冷滤点分别下降4.0,7.0,5.5℃。  相似文献   

16.
通过大量低温储存试验,筛选出一种具有降低冷滤点和抗蜡沉积的复合降凝剂。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济南分公司生产的0号轻柴油中加入750~1000μg/g该复合降凝剂,可使0号轻柴油的冷滤点达到-10号轻柴油的标准,并改善了蜡沉积分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利用红外光谱法(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动态光散射法(DLS)初步探讨了马来酸酐-醋酸乙烯酯-高碳胺三元共聚物降凝剂(MV-a)对柴油的降滤机理。柴油中加入MV-a降凝剂后,其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面积比A1363/A1377、A722/A733增大,表明蜡晶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MV-a分子与柴油蜡晶分子发生共晶作用是MV-a降凝剂降滤的主要机理;加MV-a降凝剂前后柴油DSC曲线的峰面积和斜率减小明显;MV-a降凝剂分散在柴油中的粒径小于1000 nm,易形成胶体分散体系,降滤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