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彭博  王琳  陆帅 《电气技术》2010,(6):31-34
本文研究了单相桥式正弦波逆变电源产生直流偏磁的原因,对输出变压器产生偏磁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地考虑了控制电路,主电路开关管特性不一致,驱动电路,调理电路以及负载扰动对变压器的影响。针对基于DSP的全数字化三闭环控制逆变电源直流偏磁进行研究,并加入了数字高通滤波器进行抗直流偏磁控制。该偏磁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已经在单相2kVA400Hz逆变电源实验样机上得到证实。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很好地对直流偏磁进行抑制,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DSP生成SVPWM在逆变电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DSP生成SVPWM波对逆变电源实现全数字化控制的一种方法;在分析TMS320LF2407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设计的软、硬件结构.实验表明,系统电路简单、可靠性高,可升级性强。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平衡负载三相逆变电源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相逆变电源一个最重要的性能是维持三相电压的对称输出,本文提出 了一种新的针对不平衡负载三相逆变电源控制方法,其通过对逆变电源交流中性点的控制,使得主电路中三相电压可以独立控制,所提出的方案在1KW,400Hz的三相逆变电源实现,在不平衡负载下,逆变电源能够维持很好的对称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4.
新型单相逆变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单相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该电源将集成电感变压器应用于主电路,消除了传统电源由于输出滤波电感引起的噪音。控制电路以AT89C52和专用SPWM波产生芯片SA4228为核心,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  相似文献   

5.
中频逆变电源的主电路设计和多环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元均 《电气技术》2007,(1):25-26,29
介绍了单相全桥式的400Hz中频逆变电源主电路中主要器件参数的设计过程,为了提高输出波形质量,文章采用了多环控制策略,并分析了其控制原理,最后用MATLAB软件对该系统做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逆变电源输出波形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6.
新型双单端正激式IGBT逆变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双单端正激式IGBT逆变电源的设计方案。通过检测输入滤波电容电压,并配合PI调节闭环控制,使遢民压保持了平衡。设计了新型的续流电路和缓冲电路,实现了IGBT尖峰电压的无功耗吸收。实验证明,该设计可提高逆变电源的工作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单相逆变电源及其调制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单相逆变电源。通过对其谐波产生原因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并研究电力系统处于三相平衡状态和三相不平衡状态对逆变电源工作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谐波消除脉冲宽度调制方法,从而简化了逆变电源主电路结构,可以大大减小甚至去掉了传统逆变电源的直流侧滤波电容。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新型逆变电源及其脉冲宽度调制方法的良好特性一一网侧电流畸变率低、输出电压谐波小及响应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中频发电机用单相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全数字式、低成本、较高精度的逆变电源,在双极性正弦脉冲宽度调剂SPWM控制部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将中频发电机三相中频电压变换成单相工频电压,并确保输出电压稳定,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CPLD的,用于大功率航空逆变电源的,触发电路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实验表明,该逆变电源设计合理、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输出响应特性,明显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集成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三相逆变电源不能满足任意不平衡负载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组合式三相逆变电源,其电路和磁路完全解耦。各相电压独立调节,相位分别采用锁相环进行闭环控制,使输出电压的相位跟踪各自的基准相位,保证了输出电压和相位的对称性。实验证明了电路设计的正确性,该方案已应用到SFC—D系列逆变电源中。  相似文献   

11.
开发了一套用于换能器的逆变电源装置,该装置采用辅助谐振电感与换能器并联构成负载的并联谐振逆变器.分析了电路工作原理,讨论了在保证电路电流断续工作情况下辅助谐振电感的选取原则;给出了电路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由于功率管工作在软开关条件下,所以电路工作效率较高.实验表明,该设计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高频链技术使逆变器中变压器趋向于小型、无噪声化,但增加了控制电路的设计难度。因此,针对移相PWM控制高频链周波变换型逆变器设计了一套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FPGA)的控制电路。详细介绍了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电路的设计方法,其中控制电路带有电压反馈闭环,具有故障检测保护和参数显示功能。控制波形的生成、保护电路和显示译码电路全部集成于FPGA内部,大大降低了电路复杂程度。实验结果表明,电路运行稳定,适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机驱动系统中逆变电路的故障类型多样、故障检测与诊断诊断(FDI)方法复杂的问题,详细地分析了电机驱动系统中逆变电路的故障模式。系统地阐述了现阶段国内外逆变电路开路故障检测与诊断的研究进展。对逆变电路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进行归纳分类,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简要提出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MOSFET管的电压型逆变器电流质量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基于MOSFET管的电压型逆变电路 ,从MOSFET管的特性和逆变电路两方面深入详细地探讨了它们对电压型逆变器电流质量的影响 ;同时深入分析了在带负载情况下 ,MOS FET管和逆变电路的耦合作用对电路的综合影响。并就此提出改进方案 ,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表明 ,改进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5.
多数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在直流母线间串联分压储能电容来为谐振电路提供能量,其缺点是分压电容所形成的中性点电位可能发生变化。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拓扑电路。该拓扑电路不需要在直流母线之间串联储能电容来均分直流电源电压,没有中性点电位的变化问题,提高了软开关逆变器的可靠性,并且辅助电路结构相对简单,有利于降低硬件成本和简化控制策略。详细分析了逆变器在不同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建立了辅助电路的功率损耗数学模型,并制作了一台3 k 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软开关逆变器的开关器件实现了软开关。该新型软开关逆变器能有效降低开关损耗和改善效率。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适合于低压输入且实现了电气隔离的推挽正激式高频环节逆变器,并对构成这种逆变器的电路拓扑、SPWM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以及关键电路参数的设计准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这种高频环节逆变器由推挽正激DC/DC变换器和DC/AC逆变桥级联而成.其前级采用SPWM控制技术,使后级逆变桥基本上工作于低频开关状态.实验结果表明,该逆变器具有结构简洁,开关损耗低,电气性能好的优点,是中大功率低压输入逆变器的理想拓扑.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n energy rebound circuit for the 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controlled rectifier, an improved current source gate turn-off thyristor (GTO) inverter system capable of producing sinusoidal inputs and outputs is presented. The energy rebound circuit in the inverter is used to turn off the thyristors in the rectifier for applying PWM control techniques and also to clamp the spike voltage produced in the inverter circuit. The principles and circuit operations of this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requirements for PWM control of the rectifier are investigated. The conditions for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energy rebound circuit are analyzed by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methods. The PWM-controlled current source GTO inverter system is used to drive an eight-pole 400 Hz 5.5 kW induction motor. Analy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tor drives,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串联蓄电池组供电的谐振极零电压过渡 (RPZVT)逆变器改进电路。该电路克服了传统的RPZVT逆变器电路正常工作时需要一个谐振电感电流阈值的困难 ,并且电路中所有的开关器件都能得到软开关条件 ,谐振只发生在主功率器件状态过渡的瞬间 ,控制简单 ,效率高 ,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19.
提出一种新型充电泵高功率因数准半桥逆变器拓扑结构。该逆变器具有电路结构简单和采用普通的PWM控制方式的特点。分析了电路的工作过程及取得高功率因数的条件,给出了电路参数设计指导,并通过仿真与实验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达到了不用专用控制芯片实现高功率因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A voltage-source inverter without dc-link components is an ac-to-ac converter having dual bridges of a pulsewidth-modulated (PWM) rectifier and a PWM inverter that can be controlled independently. While conventional matrix converters have disadvantages, such as a complicated commutation scheme and necessity of a large-sized clamp circuit, commutation, and protection of our inverter can be implemented easily.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WM rectifier and the PWM inverter independently, snubber circuits for the PWM rectifier are required to assure the path of load current during dead time. In this paper, analytical method of a snubber circuit and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snubber circuit are described when a 0.75-kW induction motor is driven by our inver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