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十五”时期 ,是我国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做好这一时期的水利工作 ,直接关系着 2 1世纪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了确保“十五”时期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 ,我们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指导 ,按照市委“千方百计把经济搞上去 ,一心一意为人民办实事”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市委十届四次全会确定的“建立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一座名城”的战略目标 ,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为主攻方向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2.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内容、目的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实质是解决中国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水利工作尤其要全面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水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12年,全省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步伐,改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在防汛抗旱、水生态环境治理、严格水资源管理、依法治水管水、重点领域水利改革、进一步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2013年,我们要继续遵照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的全面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准确把握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分析当前水利面临的新形势,按照"广开源、重节水、强治理、惠民生"治水方针,着力抓好防汛抗旱、项目建设、水资源"三条红线"制度落实、水生态建设工作,加快构建河道现代管理体系,继续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加强水利法治化建设,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为服务"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建设、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进入新时纪,发展水利水保事业,推进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既要考虑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又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用水、环境用水,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目标。结合柳林县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的实践,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持水土、水资源统一管理、科技兴水、水利改革几方面论述了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陈美章 《中国水利》1996,(12):46-47
一、水利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内涵 转变经济体制的实质是要建立新的水利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是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那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确切内涵是什么呢?一是从外延型为主向内涵型为主的转变。也就是“外延扩张”和“内涵拓展”是经济理论界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概括和定式。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方式属于外延型或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利》2011,(16):9-9
把水利发展作为全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措。以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加快发展民生水利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水利建设,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产能.促进农民致富,美化生态环境,走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水利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赵新 《山东水利》2002,(1):43-43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做到一方面突出水利事业的公益性,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效益为主,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和防洪安全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壮大水利行业实力,走自我发展的路子。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实践问题。本文拟从振兴水利经济的角度,对水利事业发展的出路作粗浅探讨。 水利经济,宏观上反映了水利  相似文献   

8.
陆兵 《水利天地》2011,(9):8-13
8月9日至1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水利建设工作会议,这是我省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措施最实、影响最广的一次水利工作会议。 会议全面贯彻落实近期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将出台强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我省凝聚全社会治水兴水合力,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序幕全面拉开。全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备受鼓舞,精神振奋,坚定信心,下定决心,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水利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在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征程中,不辱使命,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9.
纪平 《中国水利》2011,(8):I0006-I0006,I0007
近日,在由中国工程院和水利部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水战略与水安全高层论坛上,水利部部长陈雷强调,要加快夯实水利基础,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努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  相似文献   

10.
陆兵 《中国水利》2011,(17):10-12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水利大省。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比较丰沛,水土资源相对丰富,总体匹配较好,具有建设大农业、大水利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水利投入严重不足,黑龙江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滞后、农田抗灾能力弱、水资源调控能力不足等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1.
低碳经济时代加快水能资源开发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保合 《中国水利》2011,(10):52-55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降低碳排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识。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目标,走低碳经济之路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时代是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水能作为清洁能源加快开发意义重大。阐述了我国低碳经济与水能资源开发的关系,分析了我国水能资源开发优势,并就低碳经济时代科学开发水能资源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广西水资源管理取得的成绩和当前面临的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用效率低、江河湖库水质恶化、社会惜水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保障广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面临的水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国务院决定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应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保障社会经济全面协调的发展。对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内涵和要求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在长江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的差距,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山东黄河水资源及水环境与沿黄经济发展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山东省最大的客水资源。本文阐述了黄河下游洪水给沿黄带来的危害、综合利用黄河水资源给山东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以及黄河水资源及水环境对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推进水资源信息化建设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晓冰  石玉波 《中国水利》2007,(1):52-54,58
水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资源定量化与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各地陆续开展了省级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水资源监控与管理系统试点建设。下一阶段在试点工作基础上将启动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搭建覆盖全国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平台,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天津市1992~2007年的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发展的协同情况进行评价,预测2008~2010年的协同趋势,并对协同趋势做出预警。模糊综合评判法中涉及的权重问题采用离差最大化法确定。研究发现,天津市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发展的协同度在1999年前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之后协同度在总体上显示出下降趋势,2007~2010年已经亮起预警危险信号,整个社会经济与水资源的协同发展很不理想,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系统协调的重要障碍,而南水北调工程的新增水量在未来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缓解天津市缺水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农卫红 《广西水利水电》2004,18(2):41-42,52
根据全国统一部署,经过3年的辛勤工作,广西水力资源复查工作已全部完成。综述了本次复查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主要成果,通过对比第3次全国水力资源成果,分析了广西水力资源的特点,提出了广西新的水力资源量数据成果。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以后,水利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立了一大批防洪、灌溉、排涝、发电、城镇供水等工程设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及乡镇企业兴旺发达,水利的社会责任日趋繁重,水利已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要改变现状,必须在宏观上进行调整并制订其发展战略,微观上对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进行同步配套改革,激活内部的潜在活力。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水利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海河水利》2002,(1):27-29
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针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问题,全面阐述了水利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分析了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水资源“S”型曲线过程,构筑了城市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水量、水质、水害防御、水政策调控4大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0.
陈琦 《中国水利》2012,(7):65-68
浙江省永康市通过构建七项体系、强化七个机制、创新七种模式,积极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试点建设,以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体制与机制创新,以水利信息化建设促进水利现代化,积极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有效保护与循环再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永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