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10多年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布点试验,以及在陕、晋、宁、蒙、青等省(区)在面积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山地水平沟具有拦截径流、提高地力、以地养地、蓄水保墒、挡风抗寒之功能.在年均坡面径流12mm的情况下,每公顷可减少水土流失1300m ̄3和650t,由于山地水平沟水肥供应充分,产量较一般坡耕地提高35—300%,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具有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3.
在介绍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地理、水气象和水土流失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遥感技术和GPS技术的发展方向,针对过去遥感和GPS技术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今后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中应用遥感技术和GPS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分区的修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信宝  周杰 《人民黄河》1999,21(8):33-35,39
对“黄河流域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分区图”进行修改。新的分区考虑了人文因素对水土流及其治理措施配置的影响,将人口密度作为主导因子之一,对黄土高原,丘陵水蚀区进行了二级分区。  相似文献   

5.
根据黄土高原脆弱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现状,指出造成这一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水平低,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根源在于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实施,作为一项区域性水土保持典型代表项目,对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振兴区域经济等都将产生巨大的作用,是一项有效改善环境和建设环境的工程。  相似文献   

6.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耗水量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水利水土保持工程现状减少入黄泥沙约3亿t,减少入黄水量约10亿m^3。通过按径流组成分析、水土保持规划措施预估、减沙目标分析等,黄土高原地区2010、2030和2050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需耗水约为20亿、40亿和50亿m^3。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黄土高原的第四纪环境,黄土特性及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地区包括黄土高原及其北部毗邻地区,随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化进展加快,城市数量与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城市化既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新问题,虽然其对减轻水土流失区人口压力、调整产业结构方面的正效益大于负效益,但它对增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形成新的水土流失源方面的负效应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水文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土区大面积、高强度的植被营造工程和各项水利工程虽充分利用了有限的水资源,减少了入黄泥沙,但同时也人为的切断或籽水分循环的途径,对水环境产生不同方向和程度的影响,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水土保持的水环境效应已进行了不少研究,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单项措施,特别是林草措施下的水环境效应研究比较深入;在水环境研究内容上,多注重对地表径流减水减沙的分析,而对水量平衡水文情热等研究较少,在研究尺度 ,多集中  相似文献   

10.
王晓平 《中国水利》2005,(12):i001-i018
黄土高原——一片沧桑而充满传奇的土地。黄河母亲的召唤和曾经的郁郁葱葱,让无数炎黄子孙投奔到这里,黄河、黄土地养育了一方黄种人,也造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当岁月的风雨将这里剥蚀得千沟万壑、满目疮痍,他们依然对这片土地不离不弃。然而,黄河在流淌,黄土在流失,随着黄土一起流失的还有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的百姓的期盼和希望。这毕竟不是一片平凡的土地,无数的目光始终关注着这里的兴衰变化,再造秀美山川、重塑黄士高原一直是中华民族不变的期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1g91年,在中国政府的邀请下,世行官员到黄土高原考察:广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利用径流量的宏观分析,结果表明,在水土保持治理较高水平下,水土保持径流利用率最大为63%,最大利用径流量约40×10~8~50×10~8 m~3.研究指出,水土保持措施利用径流量问题,涉及降水、下垫面、治理程度、措施构成、土壤水运动、水的回归等许多动态因素,相互作用情况十分复杂,如遇暴雨,水土保持利用径流量将会减小.建议对这一问题进行长期持续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人类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天然林草植被开垦前后土壤侵蚀变化进行的研究表明,无论林地或砍伐基地地形图因素如何,基本上不发生侵蚀或侵蚀极微弱;而相同地形情况下,开垦地或裸露休闲地年侵蚀模数多在1万t/km^2以上,且受坡度及雨强因素的影响最为明显。人类开荒作用的结果,北洛河上游,延河中上游地区1950-1984年间年均新增产沙模数3000t/km^2。晋陕蒙接壤区大型煤田的开采,使得土壤侵蚀进一加剧。如不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到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沟壑区沟道提取时阈值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沟道是水文信息的基础要素,准确地提取流域中沟道信息,是水文模型的构建、流域的划分等的必要条件。目前提取沟道通常采用河网识别法,但在阈值的选择上,往往是根据不同的流域而确定,阈值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流域。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不同流域为例,分别选用不同分辨率的DEM,按不同阈值进行沟道提取,讨论了DEM的分辨率对沟道提取的影响,得到适用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提取沟道的合理阈值范围,最后根据实际沟壑密度对得到的阈值范围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沟壑区,不同流域提取的沟道,其沟壑密度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4.
首先根据天然小流域特点概化出原型条件,然后按照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方法,设计和制作出几何比尺分别为240及960的两座模型,并通过原型资料及预备试验修正了产沙量比尺。最后,利用较大模型的试验结果对较小模型进行验证,表明提出的黄土高原沟道坝系模型设计思路及以原型和模型的产沙量之比作为产沙量比尺的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地区引洪漫地典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水分高效调控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黄土高原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总结出黄土高原农业调水技术主要有 7大类 :培肥地力以肥调水 ,轮作倒茬调水 ,间隙休闲调水 ,抗旱育种调水 ,节水灌溉调水 ,径流农业调水 ,化学技术调水 ;指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 ,利用农业调水技术是粮食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不同农作物用地土壤团粒结构稳定性,揭示种植模式和作物生长对土壤质量的作用与影响,以晋西黄土丘陵区主要农作物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分形维数D和矩法参数为指标,分析不同种类农作物用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基于表层土壤团粒分形维数,土壤结构稳定性变化由强到弱依次为土豆、黍子、绿豆、黄豆、苹果、玉米、向日葵、核桃;基于表层土壤水稳性团粒分形维数,土壤结构稳定性变化由强到弱依次为绿豆、黄豆、土豆、向日葵、黍子、玉米、苹果、核桃;比较不同农作物用地0.25~3 mm粒径土壤团粒含量,得出土壤肥力变化由大到小依次为黍子、绿豆、黄豆、土豆、玉米、向日葵、苹果、核桃。用矩法的理论和特征参数评价得出:农作物用地0~20 cm深度的土壤偏度系数CS普遍小于20~40 cm土层;核桃地表层土壤偏度系数CS甚至转为负值;峰凸系数CE差异不大,均为负值。研究成果表明:人为干扰对表层土壤结构破坏作用明显,农作物用地土壤结构稳定性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是黄河粗沙集中来源的核心,是我国沙暴扬尘两大策源地之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黄河下游河床粗沙淤积的危害,制止沙暴扬尘弥漫性扩散范围,实现该区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基岩产沙区的集中治理起着决定的作用。本文在砒砂岩地区植物“柔性坝”拦截粗沙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可操作的治理模式,实施这一模式,可以加速该区生态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成因及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陕西省合阳王村—皇甫庄公路改建工程,分析了黄土高原这一特殊地貌条件下的公路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形成机理。在详细论述水土流失预估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公路工程建设中土壤侵蚀模数、建设区域内扰动原地貌面积、破坏土地和植被面积、建设区域内破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新增水土流失量、弃土和弃渣量、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了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高原公路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主要是不利的自然条件(降雨、地面坡度等)与工程开挖、填筑等建设活动互相交织产生的;②弃渣场是高原公路建设中新增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弃渣场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量为3.19×104t,占新增水土流失总量的99.71%;③公路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呈线形,影响范围广,应加强施工期的临时防护工程。  相似文献   

20.
适宜黄土高塬沟壑区种植的林草品种有油松、侧柏、沙棘、刺槐、黑核桃、美国白蜡、多年生香豌豆、牧场草、黄兰沙梗草和康巴早熟禾等。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林草措施配置模式主要有油松沙棘混交、侧柏沙棘混交、刺槐与沙棘混交、美国白蜡与沙棘混交等,牧草栽培模式包括多年生香豌豆与作物或林木间作、禾本科与豆科牧草混播、天然草场改良、黄兰沙梗草护坡草皮、康巴早熟禾+果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