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前言我国机械行业标准JB7112-93规定:“将适当容量的电容器单元装于一个充满绝缘油的容器(油箱)中构成的并联电容器”称为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电容器单元的定义是:“由一个或多个电容器元件组装于单个外壳中并有引出端子的组装体”。由较大的电容器元件直接组合后置于油箱中的大容量并联电容器称为箱式并联电容器,两者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中的电容器单元有金属小外壳,而箱式并联电容器中的电容元件无小外壳;第二,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油箱中的冷却介质与电容器元件的液体浸渍剂是两个不同的品种,而箱式电容器油…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国外电力电容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技术的目前水平,阐述了进一步发展国产高压全膜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集合式及箱式大容量电容器的若干设计、工艺和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乾业 《电世界》2001,42(7):11-13
该文综述了20世纪末高压并联电容器及成套装置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情况。高压并联电容器包括高压全膜介质并联容器、高压自愈式金属化膜并联电容器、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和全密封箱式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包括用于直流输电工程的230kV并联电容装置和用于500kV变电站的大容量电容器组。我国高压并联电容人器已实现国产化,其中集合式并联电容器,迄今为止全世界只有我国有产品,而且品种很多,能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已经挂网运行十几年,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成套装置我国也已有成熟的制造、应用和运行经验,并已有大量的国产大容量电容器组投入500kV变电站运行,经长期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上接本刊 2 0 0 3年第 4期第 5 4页 )4 电力电容器“十五”期间 ,电力电容器行业优先发展的重点产品有全膜介质高压并联电容器 ,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箱式和集合式特大容量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CVT)。行业将限制发展膜 /纸复合介质电容器 ,禁止生产油浸纸介质电容器。(1)全膜介质高压并联电容器电容器的固体介质为双轴定向聚丙烯薄膜。它具有良好的电气、物理性能 ,有很高的耐电强度和很低的介质损耗角正切。用它生产高压并联电容器具有体积小、质量小、损耗低、发热少、温升低、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高压并联电容器约占行业…  相似文献   

5.
4 调整及发展重点4 1 产品结构调整目标(1)在“十五”期间应大力发展高压全膜介质电力电容器 ,使其逐步取代性能较差 ,材耗、能耗较高的膜 /纸复合介质电容器。并进一步提高全膜电容器的性能和标准化水平 ,改进其比特性和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使国产全膜电容器占领国际市场。(2 )开发和研制单台容量达 2 0 0 0 0kvar的箱式和集合式电容器 ,使这种特大容量电容器的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单位千乏电容器重量下降到 0 5kg/kvar,并进一步发展内部带放电线圈和可调容量的特大容量电容器 ,以满足市场和用户的要求。(3)大力发展和开发为冶…  相似文献   

6.
西容厂研制成功BFM38.5/—3334—1W型全密封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由西容厂研制的BFM38.5/-3334—1W型全密封集合式并联电容器于1994年年底通过了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组织的专家级鉴定。我国集合式并联电容器自八十年代中期生产以来,一直...  相似文献   

7.
日本高压电力电容器技术的发展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710082)石春让日本电力电容器技术最新的发展是开发了大容量电容器单元组成的全密封密集型电容器,罐式电容器还在制造并运行,金属化膜电容器也迅速发展。日本电容器组由大容量、箱式电容器单元组成,并配有串...  相似文献   

8.
我国电力电容器制造业近年升起一颗新星——合阳电力电容器厂。15年前这个原是70多人的小厂,因为只会制造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而面临倒闭,当时他们并不气馁,在厂长贾志革带领下,艰苦奋斗、很抓技术进步,用5年开发成功我国第一台高原关联电容器;用4年开发成功我国第一台密集型并联电容器;用7年开发成功我国第一台全密封大  相似文献   

9.
我国35kV绝缘等级大容量产品的开发状况西安电力电容器研究所刘水平大容量并联电容器这里指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和箱式并联电容器。它们的出现是我国电力电容器制造技术方面的一大进步。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发以来,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市场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大容量并联...  相似文献   

10.
1概述我们知道,电力电容器的无功容量与其尺寸长度的三次方成正比,而散热面积仅为尺寸长度的二次方,所以电容器的单台容量一直未能做得很大,我国电容器的单台容量多在334kvar以下,近些年来由于电容器行业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绝缘材料进行了更新换代。介质损耗也越来越小,最早的膜纸复合产品tgδ≤0.12%,而全膜电容器的介质损耗可以做到0.03%,仅为膜纸产品的1/4,所以箱体散热已不是阻碍单台大容量产品发展的问题。目前并联电容器66-77kV的大容量直接落地式箱式产品,其单台最大容量已达到20Mvar。2箱式并联电容器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陆欣  雷鸣  金石 《湖北电力》2014,(10):18-20
集合式电容器是由若干电容器单元集装于一个外壳中构成的并联电容器。与传统的框架式电容器相比,具有故障率低、占地面积小、维护工作量小、噪声低以及抗震性能好等特点。集合式电容器在我国变电站和铁路系统的6~66kV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分析研究集合式电容器的产品结构和特点,并结合集合式电容器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给出集合式电容器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Air-TightHighCapacityShuntCapacitor1引言全密封大容量并联电容器是我国第二代大型并联电容器,由合阳电力电容器厂、石家庄供电局、北京供电局联手7年开发成功.1992年7月机电、能源两部鉴定通过。开发全密封大容量并联电容器的n标:把密集型并联电容器所用小单元的小铁壳剥掉,缩小体积,比特性下降1/3。把密集型的半密封结构改为全密封结构,使冷却油的绝缘性能不受大气侵扰,日常对冷却油不用监测,进一步简化大型产品的维护。2开发工作的三个中心ZI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所谓可靠性指产品在应有寿命荆门内能可靠地工作。所谓安…  相似文献   

13.
再谈生产干式全膜电力电容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耀明 《电力电容器》2004,(2):12-13,24
目前,元件为扁平状,油浸式全膜电力电容器和自愈式金属化膜电容器已生产多年,唯有元件为扁平状,干式全膜电力电容器,因压紧系数K难于控制,至今尚未生产。本人曾在2002年第一期《电力电容器》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在电力电容器生产过程中,可以控制压紧系数K=1,从而可以生产干式全膜电力电容器。  相似文献   

14.
周存和 《电世界》2006,47(12):8-9
1集合式电容器损坏率高的原因 根据不少电力公司的初步统计,城乡电网改造以来新上电容器项目中,集合式电容器的选用比例已超过总量的一半,有的还要高一些,个别地区达三分之二以上,甚至对集合式电容器情有独钟,非它不用,以致滤除谐波时也要采用集合式电容器。当然,也有少数地区发现了集合式电容器不少问题,因而开始限量使用它。不论各地如何面对集合式电容器,它本身结构上以及制造工艺方面的缺陷是不容忽视的。年损坏率之高也应引起注意。据有关方面统计,国产单台铁壳式全膜电容器的年损坏率早已降至1%(在我国习惯上允许的界限以下),  相似文献   

15.
简述单台大容量全密封(箱式)并联电容器的发展过程以及该产品的特点,介绍了北京供电局使用该型产品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经验,并对该产品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集合式产品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合容电气是中国第一台集合式电容器制造厂家,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曾在电容器领域取得辉煌的业绩。随着国家电网迅猛发展,电网用户不断提出新的需求,集合式电容器优势逐渐突显,现就集合式电容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及其技术发展做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7.
1全膜介质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设计思想1.1概述八十年代以来,国外电力电容器的发展较快。固体绝缘介质由二膜一纸向全膜发展;随之出现了性能优异的浸渍剂──二芳基乙烷、异丙基联笨、苄基甲苯、二甲苯醚异构体(BAYLECTROL4900)等;在结构上采用了铝箔电极折边、外凸、压花等新技术,改善了全膜电容器的性能。使单台电容器的体积和能耗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显著。1980年前后,水电部进口的并联电容器有日本日新公司的334kvar、西德西门子公司的225kvar、英国BICC公司的200kvar等,其绝缘介质均为二膜一纸,设计场强为35~40kVhan…  相似文献   

18.
35 kV级箱式并联电容器的内部故障采用电压差动保护,为满足保护整定的要求,这类电容器上下段电容的制造偏差须加以限制,但这种限值应与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限值有所区别.文章根据箱式并联电容器的结构特点,讨论了这类产品的保护整定原则,通过对不同规格典型产品的计算分析,归纳出确定这类电容器上下段电容制造偏差限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温度是影响电容器运行性能及寿命的关键因素,为了获得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内部的温度场分布,论文分析了集合式并联电容器内部结构及热量的产生和散失机理,在ANSYS Workbench 15.0中建立了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温度场三维仿真模型,并利用有限体积法进行了求解,得到了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内部温度场分布、外壳温度和最热点温度,仿真结果及方法可以为集合式并联电容器散热结构的优化设计及内部最热点温度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开始,高压全膜并联电容器在国际上得到大力发展,许多著名的公司和厂家目前已停止生产高压膜纸并联电容器,转向全部生产高压全膜并联电容器。全膜电容器有如下特点: 第一,低损耗。全膜电力电容器的损耗仅为膜纸的40%纸介的10%以下,对节约电能作用很大。第二,年损坏率极低。根据多年运行实践,优质的全膜电力电容器,其年损坏率可低达0.04%至0.1%。第三,寿命长,由于全膜电力电容器的损耗耗特低,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