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工程》2016,(7):11-14
为确定工业甲基叔丁基醚(MTBE)中的有机硫化物的种类和含量,文中采用GC-MS、有机元素分析仪和微量硫气相色谱仪对某厂MTBE中有机硫化物种类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探索研究了硫化物类型对MTBE脱硫过程的影响。由结果可知:二甲基二硫醚、乙基甲基二硫醚、甲基叔丁基硫醚、二乙基二硫醚4种高沸点硫化物为MTBE中的主要硫化物,其中二甲基二硫醚和乙基甲基二硫醚2种硫化物的含硫质量分数为97.4%。采用精馏方法脱除MTBE中的硫化物,关键在低沸点硫化物的控制与处理。  相似文献   

2.
气-质联用法检测韭菜中香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莉  张平 《广东化工》2005,32(7):67-68
运用GC/MS条件,研究了韭叶石油醚提取物及氯仿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共发现10种含硫化合物,其中4种化合物首次从该植物中找到。其中主要香味成分为甲基硫代亚磺酸甲酯,通过仿生合成和探讨其波谱性质验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3.
聚二(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硫醚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雷  吕九琢  徐亚贤 《精细化工》2004,21(5):370-373
介绍了四步法合成聚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①以异丁烯和间甲酚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并将剩余釜底液继续与间甲酚反应使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的收率接近100%;②硫磺与氯气反应合成二氯化硫,收率80%以上;③3 甲基 6 叔丁基苯酚与二氯化硫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采用加入辅助溶剂法收率达到92%;④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同氧气发生氧化偶联反应合成聚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氧化偶联反应的最佳条件:n〔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n(氧气)=2 5~3 0,n(氯化亚铜)∶n〔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1∶140,n(氯化亚铜)∶n(四甲基乙二胺)=1∶1 3的铜 胺络合物为催化剂,温度50℃,压力0 2MPa,反应时间2~3h,然后减压蒸出溶剂,最后得到淡黄色的聚二(2 甲基 4 羟基 5 叔丁基苯)硫醚,收率>99%。  相似文献   

4.
王雅东  廖美德  张竞立  徐汉虹 《农药》2006,45(11):744-745,75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海芋的不同部分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等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海芋叶、茎和叶柄的甲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稻瘟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等有一定的活性;在10mg/mL的浓度下,海芋叶、茎和叶柄的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3.45%、43.15%和41.14%;海芋叶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8.52mg/mL。海芋叶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活性研究表明,氯仿层的活性最高,抑制率为89.12%。海芋叶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2.13mg/mL.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5号中批准以下食品用香料名单甲基3-甲基-1-丁烯基二硫醚1-巯基-2-丙酮苦艾提取物刺柏提取物乙酸正戊酯胡薄荷酮甘草提取物(粉)4-甲基联苯-戊基肉桂醇1-苯基丙醇-14-苯基丁基-2-醇1-苯基-3-甲基-戊醇-3庚醇-35-苯基戊醇对-!烷醇-23-乙酰氧基己  相似文献   

6.
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滇韭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出95个组分,占峰面积的71 50%,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其主要挥发性成分为:w(三甲基磷化硫醚) =0 15%,w(丁基丙烯基硫醚) =0 03%,w(1, 2 二乙硫基乙烯) =0 38%,w(烯丙基甲基硫醚) =0 79%,w(二烯丙基硫醚) =0 11%,w(2 甲氧基茴香硫醚) =0 15%,w(甲基乙基二硫醚) =0 02%,w(二甲基二硫醚) =0 08%,w(二烯丙基二硫醚) =0 10%,w(二丙基二硫醚) =1 03%,w〔(甲硫基)二甲基二硫醚〕=0 17%,w(甲基1 丙烯基二硫醚) =0 32%,w(二2 羟基乙基二硫醚) =0 11%,w(二甲基三硫醚) =0 02%,w(甲基2 丙烯基三硫醚) =0 06%,w(二2 丙烯基三硫醚) =0 45%,w(二丙基三硫醚) =1 54%,w(二甲基四硫醚) =0 39%,w(4H 噻唑) =0 02%,w(4, 5 二甲基噻唑) =0 50%,w(4, 5 二甲基异噻唑) =0 06%,w(5 甲氧基噻唑) =0 24%,w(3, 4 二甲基异噻唑) =0 22%,w(3, 4 二甲基噻吩) =0 27%,w(4H 2 乙基噻吩) =0 02%,w(1, 3 二噻烷) =0 03%,w(1, 3, 5 三噻烷) =0 03%,w(1, 2 二硫戊环) =0 09%,w〔2, 4 二硫杂戊烷〕=0 98%,w(3, 5 二乙基1, 2, 4 三硫戊环) =0 55%,w(二甲基亚砜) =0 05%,w(3 甲硫基丁醛) =0 02%,w(2 甲基硫代乙酸) =0 37%,w  相似文献   

7.
日本花柏心材外缘正己烷提取物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日本花柏心材外缘的基本化学组成,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其心材外缘的正己烷提取物化学组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16种化合物。日本花柏心材正己烷提取物中主要化学组分是萜烯类和萘衍生物。其中,相对含量最高的(22.396%)组分是7-甲基-4-亚甲基-1-(1-异丙基)-(1.α,4a.α,8a.α)-1,2,3,4,4a,5,6,8a-八氢化萘。  相似文献   

8.
龙葵绿果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龙葵绿果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5种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而且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升高.质量浓度为50.00 g/L时,72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7.62%,LC50值4.798 g/L.5种萃取物对小菜蛾杀虫活性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分,石油醚和氯仿萃取物72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33%和73.33%.  相似文献   

9.
邓凡锋  黄星亮  于晨  侯亚博  曾菁 《化工进展》2015,34(8):3044-3048
以Al2O3作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多种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考察其低温选择加氢脱硫醚活性。以1-戊烯和叔丁基甲基硫醚的环己烷模型化合物为反应原料,考察助剂的添加对NiMo/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筛选出选择加氢脱硫活性最优的催化剂;接着以FCC全馏分汽油进行150h的长周期实验考察最优催化剂的性能;通过SEM、XRD、H2-TPR、C4H4S-TPD、硫碳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适当组合的三组分催化剂的选择加氢脱硫醚的性能有所改变,其中以NiMoZn/Al2O3催化剂的选择加氢脱硫醚性能最好,并在长周期试验中表现出很好的活性和稳定性。表征结果证实Zn的加入起到了分相作用,促进NiO向表面迁移;降低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有利于组分的还原;适宜的Zn含量有利于催化剂表面的活性相均匀分布;Zn促进催化剂对硫化物的吸附。  相似文献   

10.
最新消息     
第 2 1批FEMAGRAS化合物 :美国香料和萃取物生产商协会 (FEMA)日前公布了第 2 1批GRAS化合物 ,共 4 5个 ,它们是 :乙醛二异戊缩醛、戊基甲基二硫醚、己酸苄酯、丁基乙基二硫醚、β-环糊精、二乙基三硫醚、(+ / - ) -顺 /反 - 3,5 -二乙基 - 1,2 ,4 -三噻烷、(+ / - ) -二氢金合欢醇、(+ / - ) -二氢薄荷内酯、二羟基丙酮、2 ,5 -二甲基 - 3-呋喃硫醇乙酸酯、2 ,5 -二甲基噻唑、顺 - 4-十二烯醛、4 ,5 -环氧 -反- 2 -癸烯醛、(+ / - ) - 3-乙酰氧基 - 2 -甲基 -丁酸乙酯、2 -乙酰氨基乙酸乙硫醇酯、乙基甲基二硫醚、乙基丙基二硫醚、…  相似文献   

11.
以丙硫醇和甲基苯基硫醚为模型底物,来研究水中硫醇和硫醚的催化氧化消除。比较了空气和H_2O_2这两种氧化剂对Fe_2O_3/AC和Nb_2O_5/AC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反应结果表明,以H_2O_2为氧化剂,Nb_2O_5/AC为催化剂,可实现水中丙硫醇和甲基苯基硫醚的高效催化氧化消除。在室温条件下,当H_2O_2用量为4.5 equiv.时,丙硫醇转化率为99.5%,甲基苯基硫醚转化率为99.9%。  相似文献   

12.
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的抗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各部分的抗癌作用。采用系统溶剂法从芳樟树叶得到一系列提取物,运用MTT和集落形成实验法考察各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95-D 细胞、人口腔表皮样癌KB 细胞和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发现石油醚部分A1、氯仿部分A2和乙酸乙酯部分A3对3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和集落形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给药量与细胞抑制和集落形成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芳樟树叶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且抗癌有效组分很可能在它的石油醚部分、氯仿部分以及乙酸乙酯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方法]为寻找环境友好型杀线虫剂,测定了不同溶剂苘麻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对甲醇提取物进行生物碱粗分离,并对杀线虫活性强的碱水层进一步用极性从小到大的溶剂萃取,同时进行生物活性检测.[结果]12个萃取组分中氯仿与甲醇体积比为4∶1(A5)和1∶2(A8)两组分具有极强杀线虫活性,干粉质量浓度125g/L时,A5组分48h的线虫校正死亡率达100%,A8组分达932%.[结论]可对A5和A8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和生物活性追踪.  相似文献   

14.
两种万寿菊提取物对枣尺蠖毒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万寿菊根为材料,以水为对照,分别用甲醇、氯仿作溶剂进行索氏提取,并用提取液对枣尺蠖幼虫进行杀虫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氯仿提取物的毒力比甲醇提取物的毒力强;同时。在光照条件下,甲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对幼虫的毒力都比无光照条件下显著。  相似文献   

15.
开发了一种绿色环保的标题物质制备工艺。第一步,用碳酸二甲酯对正十二硫醇进行单甲基化合成中间产物正十二烷基甲基硫醚:以碳酸钾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既为甲基化试剂又为溶剂,反应温度105℃,正十二硫醇与碳酸二甲酯投料质量比1︰5,催化剂用量7%,反应时间16 h,产率达89%。第二步,用过氧化氢对中间产物正十二烷基甲基硫醚进行选择性氧化制备标题物质:以四氢呋喃为溶剂,以少许浓硫酸为催化剂,正十二烷基甲基硫醚与过氧化氢(质量浓度30%)按质量比1︰4投料,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30~40℃,反应时间为6~8.5 h,产率达70%(按原料正十二硫醇用量计)。通过熔点测定和质谱分析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甲基氯仿的开发应用与稳定化的关系以及甲基氯仿稳定化的特殊性;介绍了一些甲基氯仿稳定化的专利文献,对其参考价值进行了评估,并就稳定剂组成及其它因素对甲基氯仿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16,(10):1995-1997
优化了气相色谱分离韭菜主要成分的条件。用质谱法对韭菜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OV-1701中极性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i.D.)×0.25μm],氢火焰光度检测器(FID)对4种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二烯丙基硫醚、二甲基三硫醚、叔丁基甲基硫醚和烯丙基甲基硫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8~0.18 g/L,0.024~0.24 g/L,0.018~0.18 g/L和0.016~0.16 g/L,且相关系数r在0.999 5以上,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5%,99.0%,98.7%和96.8%,RSD分别为3.5%,1.0%,1.3%,3.2%。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等特点,不仅能满足韭菜中4种挥发性硫醚检测的要求,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农药》2016,(4)
[目的]研究一种合成2-[2-(4-氯苯基)乙基]-2-(1,1-二甲基乙基)-环氧乙烷过程中替代二甲基硫醚的方法。[方法]用难挥发的甲基硫醚代替二甲基硫醚合成硫鎓盐,然后与1-(4-氯苯基)-4,4-二甲基-3-戊酮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用正辛基甲基硫醚合成2-[2-(4-氯苯基)乙基]-2-(1,1-二甲基乙基)-环氧乙烷,收率达90.5%,操作过程气味小。[结论]用正辛基甲基硫醚替代二甲基硫醚进行硫叶立德反应,可以克服反应过程的恶臭气味,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煤中含硫醚键的模型化合物萘基苄基硫醚的热稳定性.计算得到的微观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函数表明,萘基苄基硫醚中各化学键的稳定性顺序为:苄基亚甲基上C与S之间的键在热解时最容易发生断裂而形成更加稳定的具有p-π共轭体系的苄基自由基;其次是萘基上的C与S之间的键断裂;再次是苄基亚甲基C上的H脱除;接着是苯基脱除;最后才是六元环上的H脱除.萘基苄基硫醚的热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热裂解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20.
阴香叶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骆焱平  郑服丛  谢江 《现代农药》2005,4(2):31-32,43
用不同溶剂对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 (Nees) Bl] 叶进行提取,以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阴香叶的氯仿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好;氯仿提取物对西瓜枯萎菌、芒果炭疽菌、香蕉枯萎菌和香蕉炭疽菌的EC50分别是0.3193mg/ml、0.1552mg/ml、0.0226mg/ml、0.019 2 mg/ml,其中提取物对香蕉炭疽菌的毒力最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