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金灿 《城乡建设》2012,(6):44-4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经济飞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一方面,珠三角地区不仅受到资源、环境的约束,还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严峻挑战,因此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以腾出空间和资源来寻求新发展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水平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区域协调发展的任务日渐紧迫。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广东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2.
<正>广州南站并非单一的高铁枢纽地区,而是具备多种属性的地区,包括华南地区枢纽、珠三角城际中心、广佛联系纽带重要节点等。南站地区未来应积极发挥核心要素优势,提升其在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格局中的价值。全面认知广州南站地区发展方向以及战略价值有助于合理谋划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城市密集地区规划的困境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京祥  殷洁  何建颐 《规划师》2007,23(12):5-8
在全球化时代日趋激烈的竞争型环境中,城市密集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意义日益突出.在当前我国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密集地区规划面临诸多困境,对此,各地对城市密集地区规划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近年来,我国城市密集地区规划呈现出的发展趋势表现为战略目标与区域营销相结合、注重以空间政策为主的引导方式、创新区域治理模式、推动区域一体化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彻底重构了区域空间模式。在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三重因素影响下,传统生产基地和经济增长点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区域中心,出现了以多中心为主的都市绵延区或多中心城市群。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区域空间转型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分析港珠关系的历史地理,揭示了港珠在区域发展中角色转变的三个时期,并从经济关系、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贸易.跨境人流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港珠空间关系的发展。自1970年代后期,港珠关系经历了质变。短短20几年,珠三角不仅已经取代香港成为亚洲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也迅速发展成地区服务中心与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市场。珠三角的崛起将港珠关系重新定位。本文的主要论点是,港珠关系的这种变化不能简单理解为政治或政策因素,而是深深植根于大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5.
香港与珠江三角洲空间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彻底重构了区域空间模式.在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三重因素影响下.传统生产基地和经济增长点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区域中心,出现了以多中心为主的都市绵延区或多中心城市群.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区域空间转型的典型案例.本文通过分析港珠关系的历史地理,揭示了港珠在区域发展中角色转变的三个时期.并从经济关系、跨境资本流动.跨境贸易、跨境人流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港珠空间关系的发展.自1970年代后期,港珠关系经历了质变.短短20几年,珠三角不仅已经取代香港成为亚洲的世界制造业基地,也迅速发展成地区服务中心与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市场.珠三角的崛起将港珠关系重新定位.本文的主要论点是,港珠关系的这种变化不能简单理解为政治或政策因素,而是深深植根于大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6.
在辨析区域创新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利用长三角区域41个城市在2009—2018年的属性数据与关联数据,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以测度长三角各市的创新能力与一体化发展水平;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探讨长三角区域创新和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演进特征。总括而言,研究时段内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趋势较好,但各市创新能力仍偏低,致使区域内创新和一体化耦合协调程度相对较低;空间格局演化方面,长三角各市创新能力和一体化参与度的耦合度变化较大,而耦合协调状态呈现出长三角核心地区较高、安徽省边缘城市较低的状态,总体上是在核心城市上海和各中心城市引领下向着区域协调均衡的格局演进。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投入合理配置、创新产出高效共享、创新环境协同优化等建议,以期对长三角区域创新和一体化协调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7,(10)
珠三角传统产业镇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但城镇更新、产业升级与城镇空间品质提升并不同步,根本原因是以经济最大化为价值导向的粗放式发展路径无法协同空间的经济属性和品质属性,导致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及空间品质滞后于经济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总结珠三角地区以公共休憩空间引导城镇更新的经验,提出在村镇工业化地区产业升级及城镇更新过程中应从转变设计理念及范式、创新空间设计路径和建立休憩空间运营管理新机制等方面提升空间活力及品质,推动珠三角村镇工业化地区产业转型与品质提升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双循环”新格局下,创新产业体系的构建完善是我国培育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文章基于“场所空间”与“流动空间”的视角,从创新投入与创新链要素空间分布、创新企业联系网络与创新要素空间变迁等方面对我国创新产业体系布局的总体特征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新格局下的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创新一体化市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要求,提出新格局下创新产业空间治理的建议,即推动区域创新空间协调发展,促进创新要素有序转移;以城市群与都市圈为核心载体,推动创新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建立完善创新型城镇化体系,实现创新要素流动的分层有序组织;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提升创新要素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珠三角巨型城市地区区域格局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珠三角大城市地区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2005年分县(市、区)1%人口调查数据和五普分县(市、区)人口资料,对珠三角巨型城市地区当前区域格局,包括空间格局、经济格局进行分析,并对2000年以来的区域变迁特征进行解析,其主要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和聚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整体上而言,珠三角巨型城市地区"核心-外围-边缘"三大地带空间格局依然显著.核心地带主要是分布在珠江口两岸,即传统的都市连绵区;外围地带则主要集中在广东省沿海地区:边缘地带则主要是广东省内陆地区.②在三大地带格局基础上,珠三角地区仍显示出一定的"多中心结构"特征;③2000年以来珠三角地区区域趋向总体而言呈现"核心一边缘强化"特征.多中心化态势虽有进展,但不显著,且主要集中在濒临连绵区和沿海的外围地带内,边缘地带则相对而言愈加"边缘化".  相似文献   

10.
张润朋  马向明 《规划师》2009,25(8):49-53
产业结构升级转型、产业转移、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当前珠三角地区发展最为重要的特征.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应抓住珠三角区域转型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在总体规划中重点处理好工业发展与城市服务业发展空间、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区域一体化和城市特色保持的关系,通过实施"精明增长"策略、产业的"平行推进"策略和"特色提升"策略,克服区域转型发展带来的产业规模扩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城市特色同质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珠三角城镇群规划的重点和难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耿 《规划师》2006,22(3):19-21
珠三角城镇群规划的重点是突出规划的地域个性,引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协调区域性公共产品和公共资源,制定务实有效的规划管理措施;难点是与港澳地区的协调工作难以全面展开,内部发展水平有较大差异,制度创新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2.
《世界建筑导报》2003,(4):102-105
广州市位于珠江三角洲,是这个星球上城市化最迅速的地区。珠江三角洲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工业区,她从原来的主要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一个工业化的区域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而这种转变的结果使城市的各种系统、土地使用和环境资源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省政府已经着手进行一个区域规划的计划,以使珠江三角洲内的发展更加协调。 这个规划的一个结果就是连接了广州市东南方向的一片370平方公里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红卫  王建军  彭涛 《规划师》2005,21(5):96-99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研究可划分为3个阶段。根据众多学对珠江三角洲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群研究、区域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研究,提出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对外竞争主要体现在区域竞争力上,应走区域经济一体化台作的道路,即应选择全球城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商业规划研究——以珠三角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高速工业化过程中,亦提升了高速城市化发展进程,城市商业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技术、社会资源向大型商业地产、零售业、百货业流动,并不断由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向周边二级、三级城市快速扩张。但是由于许多商业项目缺乏科学规划,分散布局,市场集聚不够,品牌塑造乏力,在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配置、整合不均的巨大压力下,出现了大批商业项目并不景气的局面。因此,尽快完善珠江三角洲商业规划,加快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实行差异化经营、错位经营,减少盲目竞争,才是实现珠江三角洲商业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Metropolitan areas under different regional contexts show different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aths.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 characterized by having multiple cores and strong connection,in which cities used to be "geographically connected before interactive with each other." And during the functional interaction,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emerged in different stage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By analyz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it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 among cities within the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In the early stage,it was featured by the industrial expansion benefiting from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on.And then it was shifted to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public services based on the demand of "people." Now it is in a new stage of spatial reconstruction driven by agglomeration of service industries and innovation forces.Finally,th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 summari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ransportation,mechanism,shared value,relationship,and topography.  相似文献   

16.
谢涤湘  江海燕 《规划师》2011,(1):16-19,24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我国近年来推出的重要区域规划之一,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区域协调发展.珠三角地区应以该规划纲要为指导,在城乡规划编制中体现公共政策性和法律约束性,建立以城乡规划为核心的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积极推进区域治理和区域整合,构建多中心的城市区域结构,努力建成资...  相似文献   

17.
著: 《风景园林》2019,26(9):23-30
聚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景观动态演变,重点介绍影响该区域在未来变化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驱动因素。三角洲的景观形成以自然动态和过程演替为特征,而土壤沉积是形成其景观格局的关键性因素。人类的活动极大程度地改变了珠江三角洲的景观格局。数百年前,大规模的原生林被急剧砍伐,致使其遭受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泥沙沉积,直至20世纪末实施"植树造林"计划,毁林导致生态恶化的情形才有所缓解。在低洼的冲积平原,农业和水产养殖业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堤防系统和地下水位的管理。珠江三角洲具有得天独厚的基塘农业系统,但伴随着高强度的城市化进程,其蚕桑生产逐渐萎缩,而高度集约化的现代水产养殖正在这些区域蔓延。近几十年来,珠三角都市群已拥有1.2亿居民。伴随着人口膨胀,采砂和疏浚常被用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基建需求,水坝和水库的建设也大量减少了珠江所携带的泥沙沉积,这些因素都致使珠三角的沉积物呈负平衡的状态。与此同时,湿地资源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诸多问题如土壤侵蚀与采砂工程,进一步加大对滨海和河口湿地的负面影响。上述这些互相牵制且高度复杂的环境问题,亟须通过多尺度、跨学科协作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寻求解决方法,进而为实现更加可持续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历了城镇化启动、快速发展和稳定发展三大阶段,目前仍面临土地粗放利用和生态破坏、半城镇化地区发展滞后、分配与民生服务供给失衡等问题;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编制背景、规划内容、空间结构演变等分析了珠三角历次区域规划;针对珠三角新型城镇化呈现双核心空间结构、内外圈层和东中西部差异大、中心区和新城区的新型城镇水平较高等特点,提出对珠三角城镇群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19.
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面分析了构建沈阳经济区的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明确沈阳经济区未来发展的总体定位及发展目标。提出,沈阳经济区应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北”地区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建设城市布局合理、市场高度开放、制度建设完善、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基本构架。  相似文献   

20.
文章梳理了近现代甘蔗制糖业在广东省的发展兴衰过程,总结了珠江三角洲近现代甘蔗机制糖厂的选址特点、比较了典型糖厂平面布局、扩建过程等,对珠江三角洲现存的机制糖厂工业遗产的组成、利用现状进行讨论,并对其遗产价值和保存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