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探究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PSPCC)的生理活性,提高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钙螯合量,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优化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制备工艺,并通过体外实验评价了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对成骨细胞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三聚磷酸钠与大豆多肽的质量比1:2,磷酸化反应温度52 ℃,磷酸化反应pH7.0,磷酸化反应时间9.7 h,磷酸化大豆多肽与氯化钙的质量比2:1,螯合反应pH8.0,螯合反应温度50 ℃,螯合反应时间1.5 h,钙螯合量最大为107.25±0.10 mg/g;MTT法结果显示,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组(D组)成骨细胞相对增殖率是大豆多肽组(A组)的1.6倍(第3 d);ALP染色实验表明,D组染色阳性率是空白组的33.6倍。采用ALP试剂盒对各样品第7 d的ALP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D组ALP活力是空白组的6.2倍。通过茜素红染色实验发现,D组钙结节数量是空白组的94倍。本研究使用响应面法对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制备工艺优化合理,并初步证明了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对成骨细胞具有显著的促增殖、分化作用(P<0.05),且作用效果高于其它样品,为后续磷酸化大豆多肽螯合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蚕蛹蛋白提取及其多肽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蚕蛹蛋白是一种优质纯天然全价蛋白质,目前已有很多有关蚕蛹蛋白研究;该文主要对蚕蛹蛋白提取技术(脱脂、脱色、除臭)和蚕蛹多肽生理功能(如抗疲劳、抗氧化、降血压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补钙制剂在人体肠道环境中必须保持可溶状态,才可被吸收利用。以CaCO_3、葡萄糖酸钙为对照,利用体外模拟消化法测定蚕蛹多肽螯合钙在胃肠道环境中的可溶性钙含量,评价其生物可及性。结果发现,在模拟胃消化环境中,蚕蛹多肽螯合钙的可溶性钙释放率达90%以上;在模拟肠道消化环境中,其钙沉淀量显著低于CaCO_3、葡萄糖酸钙;在食物共存成分草酸、植酸、膳食纤维的影响下,其可溶性钙含量显著高于CaCO_3、葡萄糖酸钙。综合考虑,蚕蛹多肽螯合钙稳定性较好,生物可及性较高,具有补钙制剂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5.
6.
蚕蛹蛋白多肽液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动物及细胞实验研究蚕蛹蛋白多肽液的抗肿瘤作用。蚕蛹蛋白多肽质量浓度增加可使两肿瘤细胞存活率降低;肿瘤细胞总蛋白质含量随多肽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p<0.01),且在0.5~1.5g/L内呈剂量依赖性;对A549和Ketr-3的周期阻滞分别为G2~M期和G0~G1期;蚕蛹蛋白多肽液在150~600mg/g内,对小鼠S180和H22的抑瘤率分别达到28.72%~58.18%和27.64%~63.88%,明显延长EAC小鼠的生存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蚕蛹蛋白多肽液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蚕蛹为原料,研究蚕蛹抗疲劳多肽的响应面提取工艺及其运动饮料的研制。研究结果表明,蚕蛹抗疲劳多肽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181.6 Hz,超声提取时间为18.9 min,液料比值为13.5(m L/g),酶用量为8.08%,该工艺条件下蚕蛹抗疲劳多肽得率可达0.37%。 相似文献
8.
钙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常量元素。然而,我国居民膳食中钙的摄入量仅为推荐摄入量的一半,传统补钙制剂存在生物利用率低等缺点,因此开发安全高效的补钙制剂势在必行。食源性钙结合多肽因其天然性更为安全可靠,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常见的食源性钙结合多肽及其分离纯化、鉴定方法进行综述,以寻找食源性钙结合多肽的新路径,以期为食源性钙结合多肽的制备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超临界CO2萃取蚕蛹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蛹油中富含α-亚麻酸和其他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蚕蛹油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收率低和溶剂残留等问题。研究了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从蚕蛹中萃取蚕蛹油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适宜的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时间2h,萃取温度35℃,在此试验条件下萃取率可达89.9%。 相似文献
13.
以桑蚕蛹为对象,研究其在贮藏过程中及缫丝后蛋白质、脂肪酸变化及蚕蛹油的抗氧化活性,为缫丝副产物深加工提供理论支持。按照蚕蛹的形态变化,将贮藏期分为4 个阶段,对各阶段蚕蛹进行基本化学成分析;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桑蚕蛹蛋白质组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蚕蛹油脂肪酸组成;此外,对蚕蛹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对蚕蛹基本化学成分总体有显著性影响(P<0.05)。蚕蛹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约30 kDa和约70 kDa处,且表达量随着蚕蛹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蛹油含有16 种脂肪酸,相对含量较高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在贮藏期内变化显著(P<0.05)。贮藏期蛹油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0.93~52.00 mg/mL和33.32~156.81 mg/mL,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可能与其总酚含量(15.95~77.50 mg/kg)变化有关。经缫丝加工后,蚕蛹蛋白质和脂肪酸组成发生明显变化,且蚕蛹油体外抗氧化活性降低。综上,蚕茧的贮藏时间、缫丝工艺能够影响蚕蛹蛋白质、脂肪酸组成和蛹油中总酚含量,并对蚕蛹油的抗氧化活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可根据目的产物的表达水平或生物活性有针对性地收集各贮藏阶段的蚕蛹应用于加工生产中。 相似文献
14.
蚕蛹蛋白营养面包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蚕蛹蛋白应用于面包的生产.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蚕蛹蛋白、水、酵母以及面包改良剂添加量对面包品质影响较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蚕蛹蛋白营养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蚕蛹蛋白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蚕蛹蛋白2%,酵母1.2%,面包改良剂0.1%,水55%,在此工艺条件下,蚕蛹蛋白面包风味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5.
以鲜蚕蛹为原料,采用漂烫灭酶、脱衬模拟、脱衬模拟+烘干三种方式对原料进行处理,通过酶解及美拉德反应制备蚕蛹呈味基料,研究不同处理对蚕蛹的脂肪酸、酶解产物的水解度及氨基酸、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感官风味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处理方式均能提高蚕蛹呈味基料的感官风味,但不同处理方式的风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漂烫灭酶处理的产物风味最好,其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不大,酶解液水解度最高(23.88%),肽类鲜甜味氨基酸占总鲜甜味氨基酸的比例亦在三种处理方式中最高(高达76.90%),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肉香味有所增加,苦味和蚕蛹本身的腥臭味均被除去,共鉴定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26种,其中醛类9种、吡嗪类6种、呋喃类3种、其他化合物8种。 相似文献
16.
17.
18.
对木薯蚕蛹的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进行研究。采用急性毒性试验和遗传毒性试验,其中遗传毒性试验包括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表明: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木薯蚕蛹的最大耐受剂量16g/kg獉bw,属无毒物质;遗传试验表明,与阴性对照相比,浓度在250mg/mL以上的木薯蚕蛹溶液可以极显著增加蚕豆根尖微核率(P0.01);木薯蚕蛹溶液的剂量为5g/kg獉bw和2.5g/kg獉bw时,可以分别显著性增加雄性和雌性小鼠的骨髓微核率(P0.05);剂量为5g/kg獉bw时,可以极显著增加雄性小鼠的精子畸变率(P0.01)。木薯蚕蛹在试验条件下未观察到急性毒性,在高剂量时有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雄蚕蛾与蚕蛹中的油脂,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在雄蚕蛾油中分离鉴定出15 种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α- 亚麻酸(36.71%),其中直链饱和脂肪酸(SFA)54.52%;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89%;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38.63%。在蚕蛹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4 种脂肪酸成分,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39.03%),其次是α- 亚麻酸(33.22%),其中直链饱和脂肪酸(SFA)占25.7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占2.12%;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72.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