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砂泥绘是一种用紫砂泥浆来代替画于宣纸上的墨水颜料,用不一样的物料及不一样的器物来作画的装饰手法.作品"秋栖玉露微"由两幅泥绘画面组成,有着它独有的装饰语言及手法,在古朴中透露着别样的韵味.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松、竹、梅这三种植物都有特殊的寓意和代表,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还有着"岁寒三友"这一美称,松、竹、梅中所蕴含的东方审美韵味,在文学、绘画以及其它各种艺术领域中都能够体现出来,而它们之所以能够代表着东方艺术,是因为它们生物形态的特殊以及精神中的儒、释、道,而紫砂艺术作品中,以松、竹、梅为主题进行创造和制作的艺术品数不胜数,且不断出现具有创意的作品,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本文便主要以紫砂壶"松竹梅"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创作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上许多的名家大师都曾经创作过关于竹的许多器型,陈仲美的"束竹柴圆壶"、杨凤年的"竹段壶"、邵大亨的"八卦龙头一捆竹"等等都是其中的佼佼之作,到近代的紫砂花货塑器大师朱可心、汪寅仙等等,直到今天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创作.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双线竹鼓壶",把紫砂竹器的优雅大气和整体的和谐展示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花器技艺的处理方面,各种工艺手法的运用都是炉火纯青,再加上作者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自我要求,可以说是典范的代表之作,用这样的紫砂茶具冲泡茶叶,不仅仅可以把茶叶最纯正的滋味发挥出来,更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中浓浓的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4.
竹,一种高大的禾草类植物,在世界各国均有分布。其外形高大纤细,终年翠绿,经寒不凋。在中国,竹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植物,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竹文化,竹因此被称为"岁寒三友"与"花中四君子"之一。在中国的诸多传统工艺品之中,竹是经常出现的装饰。紫砂壶也不例外,作为一种较有文化气息的工艺品,紫砂壶与竹的结合凸显出中国人对于高雅文化的重视,本文将通过分析这件"竹鼎"紫砂壶的自然文化特征来说明竹文化与紫砂壶文化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为了延续紫砂中的文人气息与人文底蕴,艺人一直在紫砂壶的造型与装饰中下功夫,力求作品能将壶中的人文韵味与风骨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就像紫砂作品《高风亮节》一壶,艺人将竹的形象与"诗书画印"中的"印"结合在一起,使得一股浩然气韵铺面而来,一如清风竹林带来的美妙感受,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6.
将两种传统手工艺融合在一起,用一种手工艺的"巧"来体现另一种手工艺的"美",进而呈现出传统手工艺的精神文化内涵,这或许是一条可以探寻的创新路子。潮州手拉壶作品"竹韵"就是这种创新方式的体现,它用手拉壶技艺和陶瓷雕塑技艺的"巧",体现了竹编技艺的"美",进而在一把手拉壶上展现出竹的韵味和精神,让手拉壶的文化内涵提升了一个高度。  相似文献   

7.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品中的珍品,所谓"一壶冲古意,千秋有同心"讲的便是紫砂壶古朴的韵味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其外表与内核都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此件"逍遥竹"以返回自然为其主旨,在造型上参考了自然界中的植物,由此既显示出独特的造型感,其内核也有了依托,形成了古朴典雅而又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在自然趣味之间凝结着人类的美好愿想。  相似文献   

8.
爱竹说     
<正>与竹风雨相伴一生的辉朝茂,除了在校园内授课,照常上竹山,下竹海,无时不在实践着"学非报国枉为儒,竹不富民羞成业"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正>自然界的竹高耸挺拔、摇曳多姿,一年四季苍翠欲滴,虽经雪压仍坚韧,虽经风霜不改色。古代文人多喜咏竹,并把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曾作《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诗中歌颂了竹的品质,观赏竹则诗韵顿生,并感悟到竹的品质的正直有节、坚强挺拔、风骨凛然。诗的最后两句用了一个典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文明古国,已经有着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到处都是竹子的踪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雅士都喜欢竹,喜欢用竹来自我比喻,比如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中就表达到:"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洛先生就认为竹文化是中国文化之一;国外也有著名学者进行过研究,也认为竹子文明可以代表中华文明。竹子一直都是品德、品行的代表,为人要像竹子一样,拥有竹子的品德与坚韧不拔的精神,就能成为谦谦君子,与圣贤者一般。这种竹文化的思想尤其是在古代是深受文人阶层的喜爱与追赶的,在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高峰,随着明清时期紫砂的盛行,竹文化与紫砂文化也有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也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们有着深刻的关系,这也就是经过了几百年,竹文化依旧盛行为紫砂创作元素题材的原因了。  相似文献   

11.
蒋芳仙 《山东陶瓷》2020,43(1):47-47
在紫砂壶的创作中有很多用竹作为形象装饰的作品,这些创作有些是基于竹的外形,有些是基于竹的想象,还有的是基于历史文化所赋予竹的内涵,它是以"简"为核心的紫砂的表达,"三脚乳竹"就是基于紫砂本身的特性,让"竹"这一题材回归,在物质形象上描绘紫砂的润,在意念装饰上凸出"竹"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竹为我用     
<正>可赏心、可造物日本人的生活与竹子息息相关。在《古今集》中收有这样的短歌:"不树不草如竹,如同筷箸应由刀破。"歌中所唱的竹,在植物学上属于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大约有350余种竹类分布在整个亚洲,而其中只有几十种适合用做竹工艺的材料。和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气候和地理位置条件较占优势。日本人经常使用的竹材(箬竹),占日本全国竹林面积的  相似文献   

13.
陶瓷绘画中,竹是重要的表现题材。古诗云:"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满堂皆君子之风,万古对青苍翠色。有兰有竹有石,有节有香有骨,任他逆风严霜,自有春风消息","值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颇无妖治,雅俗共赏",竹的天性让它成为高洁的象征,"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竹、菊;"五瑞图"中竹、松、梅、月、水,竹在中国文化和陶瓷艺术中有重要的地位。当我们用青花、粉彩、颜色釉等手法描绘竹之时,欣赏的不仅是它四季长青、亭亭玉立、清秀素雅、天姿俏丽的外部特征,也寄托了个人情感和时代审美。所以我的青花竹系列作品,是表现竹的气节,也是意在笔先,通过山乡野竹、青花幽靓表达个人的出世情怀。  相似文献   

14.
正竹自古与松、梅并列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苏东坡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郑板桥又有诗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们画竹咏竹,因其高风亮节而喜爱竹。宜兴素以竹闻名,有"竹的海洋"之美誉,竹文化与紫砂文化自然也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把把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紫砂壶,如邵大  相似文献   

15.
"梅兰竹菊"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又被称为"四君子",其形象带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韵味,用紫砂陶刻来演绎"四君子"更赋予了其独特的韵味。  相似文献   

16.
竹有凌云意,竹有君子心,或许竹的萧瑟幽绝更贴合当下东阳竹编的状况,清幽、偏安,却不攀附、谦逊……2004年,故宫启动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修复工程,工作人员意外发现尘封几十年的倦勤斋,内部装潢集绘画、木雕、玉雕、织绣、竹编于一体,尤其是大面积的竹编营造出低调的奢华,为宫内其他建筑所罕见。不多久,所有工种修复人员均已找到,唯独竹编技师没有着落,只因其竹编非同寻常,尤其具有"竹象牙"之称的竹簧器物,制作技艺在民间已近失传。最后只有一个人勇揭"皇榜",并目通过专家组考核,进入故宫修复竹编。这个人,是东阳竹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福礼。  相似文献   

17.
张珍英 《江苏陶瓷》2012,45(4):62-62
江苏宜兴多山、多水、多竹,有"陶的世界"、"竹的海洋"之美称。竹,宜诗、宜画,唐代李白的诗赞曰:"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让人由诗联想到美景。清代袁枚的咏竹诗云:"竹性不耐染,志在干青云,蒙茸依附者,都非贤子孙。"以竹喻人,意为人的青云之志、高风亮节,非趋炎附势者可比。古今的制壶  相似文献   

18.
"风雨后,百花折处,惟立一抹碧绿,沾新露."这便是竹,这也是一直以来徘徊于脑际而挥之不去的感动.从业于紫砂艺术,不可谓不爱,然而独爱竹之风骨的情结,未曾因任何因素而减淡.  相似文献   

19.
紫砂陶艺作品"寒香竹韵(八件套)"中的壶、杯及砚台、笔架、笔筒,均以仿生象形工艺进行设计与制作。本文围绕"寒香竹韵"的设计创意、造型特征与文雅格调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以揭示取源于大自然中的梅、竹形态在紫砂艺术创作中所呈现的意境和韵味。整套作品茗壶韵与翰墨香交融,既可作为陈设的文具雅玩在案头摆放,又可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更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蕴涵其间。高雅的格调,清新的美感,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竹的自然属性受人们的偏爱,并用来寄寓高尚的情感。竹,中空有节、坚韧常青,外形潇洒飘逸,常常被人们喻为坚贞操守、有气节的象征,千百年来为我国文人醉心相向。在流传至今的咏竹、画竹的历史传说中,不乏著名的例子:文与可、苏东坡二人是最早将竹子入画的人,苏东坡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而"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更是一生喜竹爱竹、痴竹迷竹,指竹作诗、写竹入画、咏竹言志、画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