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博  胡静云  史秀志 《爆破》2021,38(3):62-66
地下矿山多个爆破区域同时爆破时,爆破总药量大,尤其爆破区域相距较远时,爆破网路组网困难,且组网后网路较为复杂.导爆索-导爆管复合起爆网路具有起爆能大、传爆速度快、传爆距离长、网路结构简单、连接可靠等优点,可有效解决多个远距离爆区同时起爆的爆破网路组网问题.某矿山两个分段的三个爆破区域需同时起爆,爆破矿石量6.1万t,采...  相似文献   

2.
汪小艳 《爆破》2014,(1):82-83,127
为有效解决土屋铜矿露天开采爆破施工过程中大块率高、边坡安全、损失贫化率严重等技术难题,通过对深孔控制爆破中大块率控制、爆破振速控制以及损失率、贫化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一种最优的方案:设计合理的爆破参数、采用间隔装药、选择合适的爆破器材、运用逐孔起爆技术、边坡控制爆破、采取分钻分爆的工艺方法施工、在矿岩接触带采取弱松动爆破。这一方案在实际采矿中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长城 《爆破》2023,(1):57-61+76
针对高寒高纬度地区不同冻土厚度下爆破块度大块率高的难题,在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冬季低温下进行爆破漏斗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利用利文斯顿爆破漏斗理论确定了冻土装药参数与爆破漏斗参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冻土层的变形能系数,分析了不同冻土层厚度的爆破漏斗特性曲线。在装药量为4 kg时,冻土临界深度为1.3 m,最佳埋置深度为0.84 m,变形能系数为1.06;在装药量为8 kg时,冻土临界深度为1.7 m,最佳埋置深度为1.2 m,变形能系数为1.05;在装药量为12 kg时,冻土临界深度为2.2 m,最佳埋置深度为1.34 m,变形能系数为0.95。根据爆破立方根定律,推导出适用于现场冻土区的最佳装药参数,经过对不同冻土层厚度多种爆破参数下爆破效果对比分析,采取“分区域,分阶段”原则优化爆破效果,对于弱冻层区域采用减小堵塞长度并增加装药高度的方法提高爆破质量;对于强冻土区主爆孔周围增加辅助孔来降低冻土层大块率。总结出适用于高寒地区随冻土层厚度变化的爆破参数优化方案,爆破效果改善明显,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冻土层爆破后的大块率产出,提高供矿率。  相似文献   

4.
冷振东  刘亮  周旺潇  周桂松  杜华善 《爆破》2018,35(2):50-55,100
爆堆形态是评估台阶爆破效果的重要指标,为研究起爆位置对台阶爆破爆堆形态影响,采用3DEC离散元软件,建立岩体强度参数服从Weibull分布的台阶爆破三维模型,通过考虑爆轰传播方向的荷载施加方法,模拟不同起爆位置下台阶爆破的动态破碎和抛掷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台阶爆破爆堆形态数值模拟中,不能简单地将爆炸荷载简化为瞬态爆轰,需要考虑爆轰波的传播方向。不同起爆位置下的爆堆形态存在显著差异,起爆点位置会影响鼓包运动最先发生的位置,从而影响岩块的抛掷方向和速度,影响爆堆的最终形态。孔底起爆时,爆破开挖方量最大,抛掷距离最远,堆积高度适中,松散系数最高,具有最好的铲挖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台阶爆破中,根底率是评价爆破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爆前、爆后岩体声波降低率,计算爆后保留岩体的损伤大小,确定临界破碎状态对应的损伤阈值。基于LS-DYNA的二次开发爆破损伤模拟技术,采用拉压损伤模型,对台阶爆破不同起爆点位置的爆破损伤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并重点比较正向起爆和反向起爆条件下,相邻炮孔之间爆破根底的分布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起爆点位置能够影响能量和应力的分布状态,导致不同的爆破效果,正向起爆对孔底岩体有较好的破碎效果,能够有效地消除爆破根底,提高爆后台阶面的平整度。  相似文献   

6.
周俊汝  卢文波  蔡路军  吴亮 《爆破》2023,(4):20-26+36
爆破作为大规模、高效益的破岩方法,在隧道工程中广泛应用,但不可避免地给邻近建构筑物和围岩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其中以爆破振动为首。电子雷管起爆延时精确、安全可靠,可以实现对爆破振动强度与频谱的主动控制,是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有效手段。为探究电子起爆条件下雷管位置和数量对爆破振动频谱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了起爆点分别位于靠近装药段底部、装药段顶部、装药段中部、装药段顶部底部同时起爆、装药段均匀分布两起爆点同时起爆五种不同起爆条件的爆破振动主频特征;基于黏弹性介质爆破振动频谱表达式,从爆源叠加的角度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中的爆炸荷载特征,研究了不同起爆点工况下爆破振动的频谱特性,从机理上揭示了雷管布置对爆破振动频率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结果表明:装药段均匀分布两起爆点同时起爆条件下爆破振动频率最高,中点起爆和顶部底部同时起爆次之,顶部、底部单点起爆最低。改变雷管位置或数量实质上是将整个装药段分段同时引爆,等效为多个子爆源叠加,分段越多,子爆源装药长度越短,爆轰过程缩短,炸药在孔内的能量释放率提高,爆炸荷载上升速率越快,爆破振动频率越高。随着爆心距的增大,雷管位置对爆破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7.
赵根 《爆破》2010,27(2):14-17,35
采用数码雷管起爆技术进行了深孔台阶爆破精确起爆试验,并进行了爆破振动测试。通过对实测爆破振动波形的分析,分析了爆破振动特性,探讨了爆源的空间位置对振动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深孔台阶爆破精确起爆的合理段间时差建议值。  相似文献   

8.
在露天矿山开采过程中,矿石损失与贫化反映了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是评价矿床开采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露天台阶爆破推进至矿岩交界处时,损失、贫化都会相应增加。通过应力波相互作用关系和自由面形成所需的时间对矿岩分离爆破毫秒延时间隔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矿岩分界线两侧的孔需要同时起爆,与其相邻孔的延时间隔时间设定为100 ms的爆破方法。现场试验应用表明,在矿岩分界线处可以形成明显的拉沟现象。  相似文献   

9.
浅孔落矿爆破损伤直接影响到回采的损失贫化率和采场安全。采用ANSYS/LS-DYNA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研究矿山回采浅孔爆破落矿时炮眼沿矿体走向和垂直矿体走向布置的2种爆破方案。模拟研究浅孔落矿不同时刻围岩的有效应力云图和矿柱、顶板不同位置监测点的有效应力时程曲线,并引入爆破荷载下岩石Von Mises屈服准则,分析了顶板、矿柱的损伤范围和破坏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装药量和炮孔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当炮孔沿矿体走向方向布置时,爆炸动荷载对矿柱的损伤范围在距离矿房侧帮5 m,爆炸动荷载对矿柱的破坏范围在距离矿房侧帮2~3 m。当炮孔垂直矿体走向方向布置时,爆炸动荷载对矿柱的损伤范围在距离矿房侧帮4~5 m,爆炸动荷载不会对矿柱产生破坏作用;两种爆破方式对顶板的损伤范围在1~1.5 m,对顶板不会产生破坏作用。爆破数值模拟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反映爆炸应力特征,为寻求最优的爆破施工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爆炸冲击波的作用时间与水塔的着地时间对比分析入手,讨论了定向爆玻与水压爆破联合拆除水塔的起爆时差和水压爆破用药量,并介绍了一个爆破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