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易尧华  刘磊  刘菊华  梁正宇 《包装工程》2017,38(23):192-198
目的为了解决传统多尺度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会导致半色调结果图像阶调变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提出一种顾及边缘信息的多尺度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方法根据当前像素邻域内像素点的处理状态,设计动态非时序误差扩散滤波器;利用图像局部平均灰度与空间变化率提取图像边缘信息,结合图像边缘信息与灰度信息确定半色调处理顺序。结果半色调处理结果视觉效果均匀,阶调信息和边缘结构信息与原图像一致性良好,峰值信噪比、加权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分别提高了0.7~1.2 d B,0.9~1.5 d B,0.11~0.18。结论该算法解决了多尺度误差扩散算法的图像阶调变暗和边缘模糊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半色调输出质量。  相似文献   

2.
印刷品水印图像的半色调算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Bayer抖动、误差扩散和绿噪声3种半色调算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将水印信息嵌入宿主图像,采用峰值信噪比对3种算法生成的半色调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用归一化相关系数衡量半色调图像提取的水印质量;以Matlab程序运行时间判断3种算法的计算效率;同时,结合人眼视觉对半色调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综合各种评价,结果表明:误差扩散是最适合小波水印图像的半色调算法。  相似文献   

3.
王俊平  刘真  卢亮 《包装工程》2012,33(23):137-140
针对误差扩散算法输出中边缘易被模糊的问题,对该算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认为原因是误差扩散改变了未处理像素在量化中的取值倾向。据此设计了一种对图像纹理敏感的误差扩散滤波器。因该滤波器在平滑渐变区域输出质量较差,为此又设计了基于局部傅里叶分析的滤波器选择算法,分别使用该滤波器与传统滤波器处理纹理丰富区、平滑渐变区。通过对该算法输出的测试图进行评价,证明了算法对提高半色调输出质量有较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晓红  刘丽丽  陈豪  肖颖 《包装工程》2017,38(13):199-203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半色调算法产生的图像边界模糊以及视觉蠕虫等问题,研究一种视觉效果较好的半色调图像。方法提出一种在半色调过程中动态分配误差扩散系数的数字半色调方法,减少由固定误差扩散系数和固定扩散方向带来的边界模糊、视觉蠕虫以及结构性纹理等现象。结果文中提出的算法相较于传统的误差扩散算法其PSNR值提高了约0.5,SSIM值提高了约0.06,NSME值下降了约0.06。不仅解决了传统误差扩散算法中的边界模糊现象,同时也更好地表达了半色调图像的细节纹理信息。结论依据提出的算法产生的半色调图像视觉效果较好,并且算法简单易行,运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阶调划分的网点重组型复合半色调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啸  史瑞芝  李少梅  李胜辉  曹朝晖 《包装工程》2015,36(13):104-110,150
目的 针对调幅和调频加网在本质上的不同, 过渡区域容易出现网点衔接不平滑和不均匀, 造成明显跳变, 影响印刷品质量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阶调划分的网点重组型复合半色调算法。方法 在分析复合半色调阶调划分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过渡区域网点重组方法, 通过建立过渡区域平滑衔接模型, 构建了网点重组算法模型和分配方案, 列举了几个典型实例, 并对算法模型的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生成的过渡区域网点实现了调幅和调频等2类不同性质网点的平滑过渡, 提高了半色调图像的输出质量。 结论 提出的算法能够改善复合半色调图像的印刷质量, 消除过渡区域的视觉干扰, 是一种有效的半色调方法, 为网点生成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Am/Fm半色调的混合加网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王成林  唐正宁  高松 《包装工程》2008,29(3):15-17,26
分析最新的数字加网技术,对混合加网的算法进行了改进.首先根据图像阶调变化快慢对待加网图像进行区域分割,对阶调变化平缓的区域采用点聚集态抖动加网,对阶调变化剧烈及细微的层次采用AM/FM半色调方法.利用了调幅、调频加网各自的优势,改善了调幅与调频半色调之间的过渡,实现了在较低分辨率的设备上得出高精度的输出图像.  相似文献   

7.
周奕华  卢健 《包装工程》2007,28(7):59-60
通过把新的随机打印机模型与经典的误差扩散算法结合,以解决误差扩散算法对打印机变形敏感,造成的人工纹理和输出半色调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随机打印机模型的误差扩散算法,通过实验验证获得了较好的输出质量.  相似文献   

8.
数字加网图像的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介绍了两类典型的数字半色调算法以及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传统的半色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基于VisualC#编程语言建立了加网算法实验平台,并根据所得图像质量参数对各算法在再现图像的质量、运行时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决现有半色调算法产生的半色调图像边界模糊以及视觉蠕虫等问题,获得一种人眼视觉感知较好的数字半色调图像。方法在原始经典滤波器的基础上引入α-截尾均值滤波器,得到一种新的基于邻域像素灰度值相关的误差扩散滤波器。结果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误差扩散算法能更好地再现半色调图像细节,同时其边界也得到了较好的保持,并且客观评价参数PSNR值、SSIM值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NSME值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不仅解决了传统误差扩散算法中边界模糊现象,同时也更好地表达了半色调图像的细节纹理信息。结论依据提出的算法得到的半色调图像人眼视觉感知效果较好,并且算法简单易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10.
《分数倒谱及其在机械故障诊断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分数倒谱的定义和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倒谱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并与倒谱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研究表明,分数倒谱优于传统的倒频谱分析方法,分数倒谱能有效抑制干扰,提高图谱质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喷墨印刷网点扩大的加网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进  张逸新 《包装工程》2011,32(7):103-106,121
应用喷墨印刷中网点扩大的物理和光学扩大模型,对误差扩散加网算法进行结合改进,提出了结合喷墨网点扩大效应的误差扩散算法加网模型,在图像加网处理过程中对网点扩大进行抑制,从而改善印品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刘艳鹤  苏海 《包装工程》2017,38(21):199-203
目的由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得到的二值图像存在明显的规律性纹理,针对该问题提出随机中心聚集半色调算法。方法利用蓝噪声半色调阈值矩阵算法生成随机均匀分布的种子点,采用三角网生长算法构建Delaunay三角网格,在确定三角网像素成员后,根据像素点在三角形区域内的分布位置得到该位置像素的阈值,最后通过将连续调图像与阈值矩阵的阈值比较得到半色调图像。结果同误差扩散算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可以减少半色调图像的人工纹理,图像视觉效果较好。结论文中算法可以改善半色调图像质量,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视觉反馈误差扩散半色调算法。首先,对原图像进行误差扩散,然后采用LOG算子提取原图像和半色调图像的边缘信息;接着计算原始图像边缘信息与半色调图像边缘信息之间的视觉差,并将该视觉差利用反馈函数传递到原图像,得到新的连续调图像;最后,对新的连续调图像进行误差扩散,得到最终的半色调图像。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标准误差扩散和快速误差扩散,所提算法在主观感受和客观评价方面都有较大提升,是一种有效的半色调图像生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真  刘长鑫  严爱国  杨晟炜 《包装工程》2012,33(9):117-119,125
详细分析了多级误差扩散(MED)半色调数字图像中出现伪轮廓现象的原因,提出了一种二级多次半色调图像叠合成多级半色调图像的方法,并利用其结果图像对多级半色调图像进行修正补偿,最终获得的半色调图像基本消除了伪轮廓现象,并且保留了多级误差扩散的原有优点。  相似文献   

15.
Ordered dithering and error diffusion are the two most popular processes to produce halftone results for printing industry. Ordered dithering inherently has the benefit of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error diffusion has high quality and reasonable complexity.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watermarking that adopts the ordered dithering to produce the referenced halftone image, then applying the noise‐balanced error diffusion to embed the watermark. A low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low memory demand, and good embedded image quality are achieved with the proposed technique. 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is technique can guard against the cropping and print‐and‐scan two major degradation processes in halftone images. © 2008 Wiley Periodicals, Inc. Int J Imaging Syst Technol, 17, 303–314, 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