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讨论了欧洲电信标准委员会ETSI提出的分布式语音识别系统的抗噪前端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融合多种抗噪技术。结合汉语语音的特点,进行了汉语语音识别整体框架下的算法实现,并进行了实验和分析,典型噪声环境下的识别结果证明,相对于基线MFCC特征提取算法,稳健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不变集多小波的语音特征参数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不变集多小波理论的基础上,借鉴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的提取算法,用多小波交换代替傅里叶变换及Mel滤波.构造了一种新的语音特征参数MWBC。汉语数字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语音特征参数MWBC的识别性能和抗噪性能均优于MFCC,为提高语音识别系统的噪声鲁棒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阎福智 《中国新通信》2013,(21):127-128
语音特征提取的常用方法有LPCC、MFCC、PLP等,这些方法都是基于语音信号短时平稳的特性。利用二次特征提取可以通过对原始特征实施加权、微分、组合、筛选进一步提高识别率。本文介绍了语音识别和说话人识别中特征提取的常用方法以及最新发展,最后介绍了Hilbert- Huang这一新兴理论成果以及在特征提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彪 《电子设计工程》2011,19(21):59-61
为了提高语音信号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语音信号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在MFCC参数的基础上,增加每帧信号的短时能量和短时过零率,使得新参数能够更为准确地表征语音信号。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了新特征参数取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
将小波变换的多分辨率特性用于改进Mel频率倒谱系数MFCC的前端处理中,给出了一种新的语音特征参数——小波MFCC。其特点在于采用小波变换、分层FFT和频率合成代替原来MFCC中的FFT部分,使频谱分辨率提高了一倍。试验证明,小波MFCC特征参数在噪声环境和较大词汇量情况下,其抗噪性和识别率均优于MFCC特征参数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王兴斌  徐望  王炳锡  马治飞 《信号处理》2005,21(Z1):204-207
语音识别中,语音信号能量是一个重要的识别特征参数.在噪声环境下,语音信号能量产生的畸变是导致识别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本文依据RASTA-PLP分析的增益参数和最小均方误差估计准则,给出了带噪语音能量和干净语音信号能量的线性映射关系.在中文连续语音识别中的应用表明,利用该映射关系得到的干净语音能量估计,可使信噪比为5dB的白噪声环境下的识别正确率提高21.36%.  相似文献   

7.
在语音信号分析的理论基础上,考虑了语音识别系统的实际应用要求,提出了小波去噪技术的研究。文中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选取了最佳小波基,有效去除了语音信号中大部分噪声。采用了MFCC参数和HMM算法,最终建立了噪声环境下语音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8.
高阶MFCC的话者识别性能及其噪声鲁棒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一个以MFCC为特征参数的语音识别系统中,人们通常采用低阶的MFCC系数作为语音帧的特征矢量.本文对MFCC的高、低阶系数在与文本有关的话者识别中体现出的识别性能和噪声鲁棒性分别进行了实验分析,发现高阶的MFCC系数在干净环境下对于话者识别而言具有与低阶MFCC系数相当的识别性能,并且当环境信噪比恶劣时,高阶的MFCC系数表现出比低阶MFCC系数更强的噪声鲁棒性.基于这个结果,本文将高阶系数的取值范围进一步向低阶拓展,只滤除最易受噪声影响的几个系数,并与Delta参数相结合形成新的特征矢量.实验证明,这种经过适当选取的MFCC系数同时具有良好的话者识别性能和噪声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短时TEO能量算法抗噪性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强噪声下的端点检测新算法.该算法在短时TEO能量端点检测的基础上,增加Mel倒谱距离判断环节,采用先粗判后精判的互补性两级判决机制.首先利用强抗噪性Mel倒谱距离进行端点粗判,然后再利用体现语音信号时域特征与语音共振峰特性的短时TEO能量进行端点精判.实验表明,在信噪比相对较低的环境下,该改进算法与传统的双门限法和短时TEO能量相比,在没有增加运算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说话人识别进行的加权小波去噪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改进的小波去噪方法对含噪语音进行了前端处理,并针对说话人识别的特点,在小波重构之前对各小波系数进行加权处理;识别过程采用GMM识别算法。实验结果显示,相比纯粹使用MFCC作为识别特征的说话人识别提出的方法对于含噪说话人识别有明显的优越性。该方法对实时说话人识别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感知频域滤波的语音特征参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提高语音识别系统对环境噪声的鲁棒性,本文通过对几种特征参数的噪声鲁棒性的研究,在感知倒谱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多分辨率小波分析技术,利用小波变换的时频局域性并结合感知频域上的滤波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语音特征参数,该特征参数对于环境噪声具有很强的耐噪性。  相似文献   

12.
噪声环境是语音识别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端点检测作为其关键技术,其性能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识别率的高低。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倒谱特征的带噪端点检测方法。在传统基于倒谱距离的算法上综合利用短时过零率和短时能量多特征作为最终判决的门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低信噪比下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董桂官  沈勇 《电声技术》2011,35(4):51-52,66
通过分析由32人录制的143段汉语耳语语段的耳语频谱,发现同一人的耳语频谱之间的差异远小于不同人的耳语频谱之间的差异.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通过比较耳语语段的耳语频谱差异,可用于话者识别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基于连续M元高斯混合密度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的非特定人孤立词语音识别仿真系统。通过研究模型状态数、训练时间以及特征参数选取对语音识别率的影响,得出HMM状态数取4,训练次数为20次,特征参数选取48维LPCC和MFCC的混合参数,可使语音识别系统对于汉语孤立词的识别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5.
一种改进的基于倒谱特征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红丽  曾毓敏  王鹏 《通信技术》2009,42(2):156-158
环境噪声是语音识别和说话人识别性能下降的原因之一,端点检测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性能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识别率的高低。文章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倒谱特征的带噪语音端点检测方法。在传统基于倒谱距离的算法基础上,该算法进一步综合利用短时过零率和短时能量作为最终判决的门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低信噪比下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6.
训练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匹配是造成实际情况下语音识别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深入研究语音识别的噪声环境和Mel域倒谱系数(MFCC)流程的基础上,基于累计分布函数匹配思想,给出了3种通过减小训练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匹配度来提高系统在不同环境下适应性的鲁棒性特征提取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理论基础、基本算法,并在Aurora2.0数据库上进行了实现,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语音识别系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孙静  陶智  顾济华  赵鹤鸣 《通信技术》2007,40(12):394-396
文中针对带噪的耳语音提出了一种LMS自适应滤波的耳语音增强算法。首先采用谱减法得到一个增强耳语音信号,取得较好的谱包络后对增强信号进行LMS自适应滤波,消除由谱减法产生的音乐噪声。结果表明,采集到的耳语音信号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即使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信噪比也能提高20dB左右。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EBF神经网络的特定人语音识别方法。提出了该语音识别方法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上的应用并给出详细的工作流程图。采用LPC和MFCC2种特征分别建立系统,并对2个系统的识别性能作比较后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9.
An improved method based on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short time spectral amplitude (MMSE-STSA) is proposed to cancel background noise in whispered speech. Us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 of whispered speech, the algorithm can track the change of non-stationary background noise effectively. Compared with original MMSE-STSA algorithm and method in selectable mode Vo-coder (SMV), the improved algorithm can further suppress the residual noise for low signal-to-noise radio (SNR) and avoid the excessive suppression. Simulations show that under the non-stationary noisy environmen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not only get a better performance in enhancement, but also reduce the speech distor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