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对大质数斜齿齿轮及大质数直齿齿轮滚削加工,分齿挂轮计算提出了新的计算方法,快速可行;滚齿机型号较多,本文对两种不同类型机床差动挂轮计算公式作了统一,并对计算公式中正负号的确定规则作了详尽阐述,以利挂轮计算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2.
在空域内将图像之间的光度对应假设为线性的、或一些简单的非线性模型进行处理.配准后的图像仍存在较大的光度差异。将支持向量回归技术应用到光度配准中,利用支持向量回归估计图像问的光度对应关系,再根据估计得到的回归曲线对图像进行光度变换,消除图像间的光度差异,针对实际图像的对比实验表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光度配准算法。优于常用的空域内回归估计光度配准算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MATLAB对超声波检测的自动判伤以及简化图像处理过程,以火车轮对为例,对火车轮对的超声检测B扫描图进行了分类处理。运用基于互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对复杂背景图像进行处理,并对基于互信息配准得到的结果进行求补集,最后经过MATLAB工具实现对图像中缺陷的判别并予以标示,显示缺陷的位置信息,成功地实现了超声检测中缺陷的自动判伤,提高了超声检测中的判伤效率。  相似文献   

4.
加工误差对齿廓重迭干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锡和  石辉 《雷达与对抗》2001,(2):46-49,65
应用具体实例,研究了加工误差对少齿差内啮合齿廓重迭干涉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少齿差行星传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少齿差行星传动的原理、分类以及少齿差内啮合的限制条件和国内发展概况。就实际使用中所出现的因加工误差引起的齿廓重迭干涉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NN型少齿差行星传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比较说明少齿差行星传动的优缺点 ,并应用具体实例分析其设计方法及思路 ,具体分析其效率和齿廓重迭干涉等问题 ,重点研究了加工误差对齿廓重迭干涉的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齿轮的齿面质量,是影响齿轮精度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对滚齿加工中引起齿面缺陷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图像成像的基本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调整核回归函数作为正则项的序列图像重建算法。该算法是对已经提出的核回归算法的改进,减少其在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时的运算量。而且在图像配准过程中针对图像间只存在平移和旋转变换,采用了基于矩形像素值的亚像素配准方法,以提高配准的速度和精度。利用此算法对序列图像进行重建仿真,并通过结论得出其在噪声严重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边缘保留特性。  相似文献   

9.
陈宝安 《电子世界》2014,(14):145-146
一、前言我公司为解决减速机跑合问题,引进DZ42型四闸流管又回路齿轮电火花跑合电源,该电火花跑合电源主要用于齿轮减速器跑合工艺,提高了齿轮减速器的接触精度,使齿长和齿高接触率均达90%以上,因而提高了减速器使用寿命,降低了噪音,代替金刚砂研齿,空载跑合、人工刮齿、砂轮修磨等老工艺方法,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为提高齿轮减速器接触精度提供了新的工艺方法。经试用,实际验证,跑合工效,接触率均有显提高,齿长和齿高接触率均能达90%以上,噪音降低,为我公司采用新的工艺手段,提高减速器接触精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我厂今后生产硬齿面减速器跑合工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MATLAB环境下的图像配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伟林  方卫红  刘倩 《信息技术》2007,(10):127-129
图像配准技术常常用于医学图像对比分析,遥感数据分析以及目标定位、测量和分析等领域。阐述了图像配准的定义,采用人机交互的方法在待配准的图像间选择配准点,利用空间几何变换关系对输入图像进行几何变换,使用MATLAB软件提供的图像处理工具对图像进行配准。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简便,易于实现,能消除图像之间的位置差异,进行有效的配准。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实践中对损坏的无图纸齿轮进行重新制造时,测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在齿面已被严重磨损的情况下,如何准确地得到齿轮尤其是变位齿轮的各项参数是本文所着重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抗干涉齿轮集(CMG)机构是一种复杂的密码鉴别机构,可用于确保要害系统保证性的机械组合锁中。CMG机构的密码鉴别功能取决于由多层密码齿轮堆叠而成的2个复合齿轮。在满足同样的密码鉴别功能的前提下,复合齿轮层数的最小化有利于应用CMG机构的机械组合锁的小型化、可靠性和制造性。复合齿轮最小层数的问题是CMG机构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迄今为止却未见相关报道。介绍了证明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概念,包括CMG机构的密码鉴别原理、CMG机构编码问题的定义和CMG机构优化编码的分层判据;证明了第一类CMG机构的复合齿轮的最小层数为3,也解释了此前报道的“3色循环着色编码方法”原理;当解锁符号序列仅有1次“AB”或“BA”的跳变时,第一类CMG机构存在一种退化特例,其复合齿轮齿的最小层数为2,由于退化特例不具有实用性,在工程应用中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3.
受器件老化、随机噪声等因素影响,晶振频率变化较复杂。以GPS秒脉冲作为测量标准,构建了晶振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测量系统,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一元回归统计处理,分离出了晶振实际频率与其标称频率的相对偏差及晶振的各种随机误差,并分析了这两种误差对晶振准确度及稳定度的影响。该方法可为频率源误差测量分析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用于人体牙齿色度测量的分光光度计及用于龋齿诊断的激光荧光龋齿检测仪(DIAGNOdent)和定量激光/光感应荧光检测仪(QLF)的光学系统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光学技术在牙科医疗领域的重要应用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5.
孙社利  薛鹏  刘宁晖 《应用激光》2002,22(3):353-354
目的:探讨激光冠内漂白治疗死髓牙变色的治疗作用。方法:漂白基本操作同激光活髓牙变色的漂白操作程序。先将牙龈及口唇有效防护,将漂白药物放在唇舌两面并同时封入根冠内。结果:所有牙齿的灰暗变色均有3~5级的色度提高。平均治疗次数为3.4±0.75,脱色85%以上的占89%。结论:牙齿创伤和牙髓分解是冠内变色的常见原因,激光冠内漂白是治疗这种变色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活髓牙的激光牙齿漂白术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讨论激光漂白术对活髓牙漂白的临床效果和负作用。材料与方法:于双侧第二双尖牙放置像皮障以保护牙龈,在牙唇面涂上漂白凝胶,用氩离子激光照射,凝胶作为催化剂漂白牙釉质。结果:所有过程为两小时,无疼痛和其它不适。漂白效果明显,有3-5级的增白。结论:激光漂白疗程短,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漂白方法。对长期饮咖啡、喝茶、抽烟等染色、四环素染色、增龄性黄牙等漂白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对拔牙创愈合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勤  冯殿恩 《应用激光》2003,23(1):49-50
目的:观察激光照射对拔牙窝愈合的疗效,对100例拔牙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方法:采用低功率氦氖激光对50例拔牙病人在拔牙后的三周照射10次,另50例对照组拔牙病人则仅作常规处理。观察两组病人拔牙窝的愈合和牙槽骨的重建并做比较。结果:激光照射组的拔牙窝愈合速度明显较快,但牙槽骨的重建则差异很小。结论:研究表明拔牙后低功率氦氖激光照射拔牙窝能促进拔牙创的修复。  相似文献   

18.
利用局部直线段模糊投票的低SNR海天线提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采用“假设-检验”策略的海天线提取新方法。在假设阶段,提出了一种新的直线段Hough变换检测疑似海天线。首先,以局部直线段为整体估计直线参数,理论推导证明此时估计误差方差远小于各边缘点独立估计时误差方差的平均值。其次,针对残余估计误差,设计了局部直线段模糊投票策略,实现全局直线段的投票聚类。最后,检测峰值点形成疑似海天线假设。在检验阶段,提出了三类新特征描述海天线与海杂波的属性差异,并采用SVM分类器识别海天线。该方法提取低信噪比海天线准确,识别正确率高,仿真和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文中阐述了一种新型双自由度电机,以及它相应的齿层参量的建立,同时介绍了数据库的应用方法,即同新型电机的磁路网络联合通过非线性方程组的拟牛顿法求解,得到的电机特性曲线再与电机直接3D有限元求解的方法比较,探讨出简化电机设计与分析的办法.3D齿层参数数据库的建立,为这种新型电机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海宁市广电网络已发展到光缆到镇、到村、到组的3级光缆传输阶段,在实施广播电视共缆传输中尝试了3种方案,第一种方案为基本配置方案,适用于现有电视网络,第二、第三种方案为网络升级改造方案.第三种方案关键在于光波分复用,技术含量要求较高,为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带来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