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非等温DSC法探讨了酚醛树脂与双马来酰亚胺体系的固化反应,在30 ℃~400 ℃范围内以不同升温速率(5 ℃/min、10 ℃/min、15 ℃/min、20 ℃/min)进行动态固化行为分析.应用Kissinger、Crane和Ozawa法求得了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固化反应级数、凝胶温度和固化温度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固化体系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109 kJ/mol,反应级数为0.94,凝胶温度Tgel为79.68 ℃,固化温度Tcure为121.93 ℃,表观活化能E是固化度α的增函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氰酸酯及氰酸酯/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复合材料的固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下,POSS对树脂体系固化行为的影响.运用Kissinger法和Flynn-Wall-Ozawa法对杂化树脂固化反应活化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POSS对氰酸酯树脂固化具有催化作用,能显著降低树脂固化温度,含10%POSS的杂化体系固化温度可降至212℃;两种不同模型计算的活化能分别为83.30kJ/mol和85.68kJ/mol,与纯氰酸酯相比,杂化树脂的固化活化能和反应级数均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酚酞型双马来酰亚胺(PBMI)和芳香二胺(DDE)为原料,经迈克尔加成反应制备出新型环氧树脂芳胺固化剂(PBMIDDE),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分析方法证实了新型固化剂的分子结构。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该固化剂和环氧树脂的固化工艺并对固化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采用Kissinger方程、FWO方程计算出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6.7 kJ/mol,49.1 kJ/mol,并结合Crane方程计算出反应级数为0.88。动态热机械分析表明,完全固化的树脂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53℃;热失重研究结果显示,新型环氧树脂体系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等温DSC法研究聚醚胺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环氧树脂(DGEBA)/聚醚胺(T403)的实际固化工艺提供指导,在等温条件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该体系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Kenny图像分析法得到了动力学参数,建立了kamal动力学模型;在考虑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多次运用非线性拟合法得到了扩散系数(C)和临界固化度(αc),进一步建立了带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总反应级数为2.04~2.40,且随固化温度升高而下降。固化反应的两个速率常数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2.99和54.23kJ/mol。研究发现不带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固化过程的前期阶段,而带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则可以更好地描述固化全过程。随着固化温度升高,αc增大,扩散影响减小,而带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越好。固化过程属三分子反应,具有明显的自催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尹术帮  赵凯  杨杰 《化工新型材料》2019,47(2):180-183,187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一种核壳橡胶纳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酸酐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依据该树脂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DSC曲线,通过Kissinger法、Flynn-Wall-Ozawa法和Crane法等方法得出了该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并对该树脂体系固化物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树脂体系的表观活化能为79.18kJ/mol、频率因子为1.2741×10~9s~(-1)、反应级数为0.9331;树脂体系的凝胶化温度为115.4℃、固化温度为139.4℃、后处理温度为156.05℃,其最佳固化工艺制度为"90℃/2h→115℃/2h→140℃/3h→160℃/5h";其固化物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优良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芳胺固化双酚S环氧树脂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分子材料动态力学谱仪研究了芳香二胺固化双酚S环氧树脂(BPSER)的固化过程,讨论了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及固化剂的摩尔比等因素对固化物玻璃化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理论固化剂用量条件下采用变温固化过程有利于反应的控制,并可以有效提高固化产物的玻璃化温度,文中进一步研究了利用双酚S环氧树脂对双酚A环氧树脂(BPAER)/芳胺体系的改性作用,表明BPSER与BPAER/芳胺固化体系能在较宽的比例范围内很好地相容,并能显著提高固化物的玻璃化温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磺化聚醚醚酮(SPEEK)对苯并噁嗪(Ba)进行催化固化。通过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SPEEK对Ba的催化固化反应影响。进一步采用Kissinger、Ozawa和Crane法对Ba/SPEEK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SPEEK可明显降低Ba的固化温度。升温速率为10℃/min,SPEEK用量为0.1%时,Ba的固化起始温度和固化峰值温度分别降低26.1℃和9.7℃。用量增加到0.5%后,催化固化效果趋于平缓。0.3%的SPEEK使Ba固化反应活化能降低12 k J/mol。  相似文献   

8.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双马来酰亚胺-三嗪树脂(BT树脂)及其改性氮化硼(BNOC)填充复合体系的固化过程,分析了不同升温速率下BNOC对树脂体系固化行为的影响,计算了固化体系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BNOC的加入能显著降低BT树脂固化反应温度,加入15%(wt,质量分数)BNOC能使BT树脂固化峰值温度降低50℃以上;BT/BNOC复合体系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平均值为58.53×10~3J/mol,比纯BT树脂体系表观活化能降低了24.5%;通过T-β外推法获得BT/BNOC复合体系的凝胶温度为390.84K、固化温度为429.57K、后处理温度为454.22K。  相似文献   

9.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对多官能团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环氧树脂所用固化剂为甲基纳迪克酸酐(MNA)。对AG-70/MNA/2-乙基-4-甲基咪唑(EMI-2,4)环氧树脂体系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反应进行测试,根据DSC曲线,用温度-升温速率外推法,求出环氧树脂体系的三个特征温度,温度参数能为...  相似文献   

10.
840S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在动态条件下对840S 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根据所测量的不同升温速率的DSC 曲线, 运用温度升温速率( T-β) 图外推法得到该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参数, 即凝胶化温度、固化温度、后处理温度, 这些温度参数为制定合理的固化工艺提供了理论基础。采用Kissinger 方程和Crane 方程计算该840S 环氧树脂体系的动力学参数, 即表观活化能Ea 、表观频率因子A 和反应级数n 。根据所计算的动力学参数, 建立了该840S 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动力学模型。利用所建立的固化动力学模型分别预测了等温和动态条件下840S 环氧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   相似文献   

11.
张丽娟  陆企亭  侯一斌  应卫勇 《功能材料》2012,43(24):3341-3345
在3L的高压磁力搅拌釜中通过催化胺化三官能团聚醚多元醇,研究了活化后雷尼镍催化剂的组成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端氨基聚醚合成反应催化剂的铝含量约为20%(质量分数)时活性较高,产品的总胺值可以达到340mg KOH/g,这与传统雷尼镍催化剂的铝含量(<10%(质量分数))不同。应用X射线衍射(XR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其化学组成则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进行分析。反应原料、中间产物、胺化产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分析,反应原料、产物和尾气用气相色谱(GC)进行分析,并推测了反应路线。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制备大分子型受阻胺光稳定剂,利用1,2,2,6,6-五甲基-4-哌啶醇与酸酐在甲苯中进行反应,生成了含有酯基的三级胺盐,用FT-IR及1H-NMR对该胺盐的化学结构进行了鉴定,并利用TG-DTA技术考察其热性质.用该胺盐在甲苯-乙醇混合溶媒中与经胺基类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二氧化硅粉反应,通过共沸蒸馏及在130℃真空干燥得到了含有受阻胺构造的光稳定性复合微粒子,探讨了受阻胺光稳定复合微粒子的合成路径,推测了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三苯胺衍生物是构建光电功能材料的关键中间体,采用条件温和、产率较高的合成路线,对三苯胺母核进行官能团化修饰,制备了三苯胺单酰基、双酰基、三酰基及二溴代、三溴代衍生物及化合物双{5-(4-叔丁基苯基)-[1,3,4]-嗯二唑-2-苯乙烯基-4-苯基}-苯胺,并讨论了三苯胺Vilsmeier-Haack甲酰反应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介绍一种聚醚膦酸酯胺化物的合成 ,并进行了模拟和台架对比试验 ,研究证明No .3合成物具有优良的抗积炭性能及较好的清净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氧乙烯长链烷基胺(PAE)等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一系列兼具阳离子特性和非离子特性的新型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分析,研究了其侧链烷基碳数、环氧乙烷加合数及外加电解质对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AE侧链烷基为C_(18),环氧乙烷加合数目为5时,其聚氨酯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综合性能优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9.600 mg/L,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最低可达33.131 m N/m。  相似文献   

16.
证实了胺不是RTV硅橡胶缩合催化剂,但在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存在下,伯胺或仲胺是RTV硅橡胶的促进剂。当二烷基胺用RTV硅橡胶硫化时,其活性随烷基碳原子数增加而增加。为了弄清楚胺加速硫化作用的机理,笔者用~1HNMR和IR研究了二已胺与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胺加速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生成二丁基二羟基锡,而后者正是RTV硅橡胶硫化的真正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叔胺结构的聚醚醚酮单体,其结构经1H NMR1、3C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同时讨论了影响反应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工业生产的二甲醚有异味且水含量较高,其异味主要是由有机胺引起。对开发的二甲醚脱胺吸附剂和脱水吸附剂进行了实验室评价,考察了其使用条件和性能。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交联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的表征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叙述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阳离子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讨论了多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当V(12.5%PAE):V(15%CPAM):V(2%chitosan)=1:1:5,加甲醛轻度交联,制得壳聚糖改性复合阳离子絮凝剂,对造纸污水具有明显的絮凝作用。适宜的应用条件是pH值3.0-7.0,絮凝剂加量10mg-15mg,絮凝剂可以桥联作用在各种颗粒及纤维间形成硬絮凝体,用扫描电镜观察絮凝物时,可发现在纤维间形成多个物理吸附点,网络编织致密,其间有大量颗粒状,说明桥联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水性环氧耐核辐射涂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氧改性胺乳液为A组分,环氧树脂为B组分,制备了性能优异且环保的水性环氧耐核辐射涂料。研究了环氧改性胺乳液、耐核辐射颜填料及颜料体积浓度(PVC)等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环氧改性芳香胺为固化剂,配合功能性填料钛酸钾晶须制备的水性环氧耐核辐射涂料具有优良耐辐照性能及去污性能,经过8.5×105GY(累积剂量)辐照后漆膜完好,附着力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