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本文详细介绍了二种条件下显示管的工作特性,并指出其优缺点、相互转换及应用前景,同时又给出了不同的调制方式下工作特性的相互转换。最后推荐了一种新条件下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2.
3.
联合研制的31 SG 2 S(2 J)型单色高分辨能力显示管于1982年12月在上海通过了设计定型。该显示管采用静电聚焦、磁偏转(偏转角90°);铝化屏结构。屏幕发光颜色为绿色,中长或中短余辉。可用于电子计算机终端字符显示,也可用作医用仪器、微处理机终端显示。该管性能水平与日本320 ATB 39管型相当。主要技术指标: 1.荧光屏特性  相似文献   

4.
于保春 《光电技术》1996,37(4):47-51
本文对19SG31系列单色显示管的结构,主要技术性能以及与产品分辨率,亮度有关的工艺问题作了一些叙述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5.
方莉 《光电技术》2004,45(2):59-62
本文以14SG31Y43-DC02型单色显示管组件为例,简述了单色显示管组件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技术指标及用途。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显示管特性测试中的信号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在高分辨率显示管的屏幕特性测试中信号处理的处理过程——从信号的采集、转换存储到最后得到的计算结果,对信号的采样问题、噪声的抑制问题及设计过程中碰到的一系列问题,都加以探讨并最终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荧光显示管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传递信息用荧光显示管(VFD)经历了由一列到多列、由一行到多行显示向全点平面显示和增大显示量的方向发展。实现了从图解到图象、由单色到多色显示的过渡。显示深度浅的反转视野型或无排气管的无蕊型等显示器已能够实际应用。从有源矩阵驱动的超小型显示器到室内、外应用的超大型显示器正在开发中。  相似文献   

8.
荧光显示管     
前言荧光显示管(真空荧光管)与其它显示器件不同,是在日本发明、发展而完成的显示器件。因此也被显示界称作日本荧光。这种荧光显示管自研制成以来,在20年中经历三次大的变革:第一阶段,1967年的单管式,它把陶瓷阳极板封入玻壳内,适用于桌上显示。第二阶段是横向多位显示,陶瓷阳极条板被封入长形玻璃管中,或封入金属壳内而成为多位荧光显示管。1972年出现的玻璃圆形多位管(12mm)更引人注目。第三阶段,在1972年圆形玻璃多位管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平板型玻璃多位显示管,  相似文献   

9.
荧光显示管     
荧光显示管自1967年发明以来,已进入市场二十三年了。其结构由最初的圆筒型逐步发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平板型。其显示內容由笔段数字显示,发展到5×7点组合显示、点阵显示以及复合显示等。目前,使用MOS场效应管芯片制成的超高精细有源矩阵型荧光显示管,正在发展之中。荧光显示管的显著特点是驱动电压低、功耗小,发光亮度高。发光颜色由最初的单一蓝绿色,发展到几乎能显示各种颜色,如红色、橙色、柠檬色等。因此,荧光显示管在显示器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叙述了荧光显示管的发展过程、构造、工作原理、特性、种类以及今后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荧光显示管     
《显示器件技术》2003,(2):49-49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在开发显示管的过程中 ,将原用于显像管的铆接式阴极用于显示管时发现 :显示管的短期特性很差 ,即在开机初期亮度跌落严重 ,如图 1所示 ,工作电流为 50 μA时 ,开机 3分钟与开机 2 0秒相比亮度可跌落 30 %以上。如此大的亮度衰减 ,用户无法接受 ,为此我们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自行开发了悬吊式阴极 ,使亮度衰减由 30 %以上降到 1 0 %以下 ,极大地改善了显示管的短期特性 ,完全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填补了国内的空白。本文仅就悬吊阴极是如何改善显示管短期特性的原理进行了简单地分析。图 1 不同型阴极的初期特性 (实测 )1 同样的阴极…  相似文献   

12.
单色电磁波通过栅网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谱分析技术推导出单色电磁波的入射功率以及它通过栅网后的反射功率及透射功率,并将它们应用到高斯波束入射时的情形,得到高斯波束的入射功率以及它通过栅网后的反射功率及透射功率公式,其结果与基本平面波(EPWS)叠加法得到的一致.文中还具体计算了高斯波束入射到纯导体和实际栅网的反射功率系数及透射功率系数,并且与平面波入射时的情形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荧光显示管(VFD)自60年代末由日本首先研究出来以后,已从单位管经过圆形多位管发展到现在使用玻璃基板的平板型多位管。平板型荧光显示管在抗振和抗冲击性能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发光强度和分辨率等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还可作成任何显示图形,且具有高可靠性等优点。在记时、音响设备、家用电器、电子计算机终端显示、汽车和磁带录象机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荧光显示管已从单色显示发展到多色显示。现已研究出能发各种颜色光的低压荧光粉,可显示蓝色、深绿色、绿色、柠檬色、黄色、橙色和赤橙色等,并能进一步得到良好的显示效果。可以说荧光显示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荧光显示管(VFD)自1967年由日本研究成功以来,已进入市场二十三年了.随着显示设备的小型化和显示内容的多样化,VFD 的结构不断改进,由原来的单位园筒管经过多位园筒管发展到目前普遍使用的用玻璃作底板的平板管。显示内容也由原来的段型数字显示,发展到5×7点组合显示,点阵显示以及复台显示等.目前,使用 MOS  相似文献   

15.
日本电气公司成功地研制了薄型平面发光型荧光显示管。这种显示管使用了薄型技术,把电极设在平面玻璃上,做成平面结构,看起来非常方便。过去的荧光显示管,发光电极单独设在显示管内,因此看上去好象带了眼镜一样,而新的显示管是  相似文献   

16.
现在显示设备已经成为包括公共福利、业务办公部门和工业系统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中人机之间相互联系的手段。从测量仪器到电视接收;从数字通信到计算机终端输出;从空中交通管制到雷达及其相邻信道的信息识别以及现在正发展中的电子办公装置(一般称为OA办公自动装置)等,都要求有一种实时的显示器件。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电子束器件的显示管在这类显示器件中起了主要作用。尽管与此同时,场致发光板、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气体放电显示板等新型显示器件也在质量、集成密度和价格等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并且这些显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的工业革命的到来,微机日益普及和发展,对高分辨率显示管的需求日趋增加,但高分辨显示管在我国都是空白。经过近三年的研制和试生产,我厂已完全能生产高分辨率显示管了,并采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工艺。根据电子光学原理,首先采用了小孔减薄调制极,特殊形状的加速极等措施来提高分辨率和改善分辨率的均匀性。为了减少外来光的干扰,提高对比度和减少对人眼的刺激还采用了自己研制的防眩荧光屏。同时,为了使显示管的分辨率能充分表现出来,他们还专门为显示管研制了高分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光点尺寸和荫罩节距对数字显示用CRT分辨能力影响的一些基本考虑。对于字符能清晰易辨所要求的调制度亦给出一个数值 在这个数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分辨能力定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67年日本伊势公司中村正等人利用ZnO(Zn)荧光粉低压发光的特性首先制成了荧光显示管。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因此很快地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与液晶、发光二极管和等离子体显示并驾齐驱的显示器件。我国在七十年代初期,由杭州大学葛世潮首先制成荧光数字管。接着在有关厂形成大批生产的能力,满足了国内仪器仪表数字化发展的需要。荧光显示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单位管、园形多位管和平板形多位管三个阶段。特别是平板管由于引入了厚膜技术,可实现生产工艺的自动化,扩大显示信息容量,提高了耐振动和冲击性能,使它几乎适用于各种用途的小型显示。  相似文献   

20.
显示管的市场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显示管市场作了介绍。目前彩色显示管以14英寸屏、1024×768点为主流。彩色显示管的需求量逐年增长,而单色显示管产量将逐年下降。单色显示管技术趋势是大屏幕、管子与线圈一体化、抗静电防眩涂层,还对彩色显示管内各个部件的要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