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铿 《住宅产业》2007,(12):80-84
政治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在《苏格拉底的困惑》一书中说,“哲学不仅是思想,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被思想所充满、所改变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
"做哲学"是新近出现的一种看待哲学和进行哲学研究的新鲜方式,并构成引起学界热烈反响的讨论话题。英美多部相关做哲学的经典著作的引入,更使做哲学的性质、意义和如何做哲学的讨论引向深入。与传统哲学研究不同,做哲学是一种依照内在的哲学性的思维方法训练以探究事物和世界本质性问题而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实践、哲学操作、哲学活动,展示的是一种哲学性思考和论辩的过程。实际上,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以及现代语言逻辑分析哲学已触及到做哲学问题的思考并予以了一定的论述,只是这种认识和理解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说,一种理论的哲学性思辨活动过程屈位于一种思想理论的提出和判断结论的意义。要做哲学和做好哲学,内在地蕴涵着人类的惊异之心、实践与生活本身、哲学性思维与写作训练、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的四大面向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周末逛书店时,偶然在翻阅中看到一个词叫作"LAGOM"。"LAGOM" 一词源自瑞典,用中文解释其含义,大概可以理解为"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一直以来,瑞典生活方式给人的印象就是简约而注重品质,张弛有度、懂得节制是瑞典人崇尚的生活态度。因此,相比其他城市的快节奏,瑞典人似乎更享受慢生活带来的从容安稳,这种群体共识也慢慢成为了瑞典的一种文化标签。其实"LAGOM"的生活哲学,更多是指向一种平衡之道,一种刚刚好、自如有度的生活态度。以其经典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为例,简约中蕴含知性,具有自然写意的质感。瑞典人的家居风格是克制而又热情的,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而如今也颇为被现代人所喜欢。本期挑选的单品,从某种意义上也与"LAGOM"生活哲学不谋而合,例如Kelly Wearstler品牌的季度产品系列,每一件都看似"平平无奇",但细节中蕴藏着小惊喜,使用时间越久或许会越为喜爱,也希望它们能获得读者钟爱。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4)
<正>周末逛书店时,偶然在翻阅中看到一个词叫作"LAGOM"。"LAGOM" 一词源自瑞典,用中文解释其含义,大概可以理解为"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一直以来,瑞典生活方式给人的印象就是简约而注重品质,张弛有度、懂得节制是瑞典人崇尚的生活态度。因此,相比其他城市的快节奏,瑞典人似乎更享受慢生活带来的从容安稳,这种群体共识也慢慢成为了瑞典的一种文化标签。其实"LAGOM"的生活哲学,更多是指向一种平衡之道,一种刚刚好、自如有度的生活态度。以其经典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为例,简约中蕴含知性,具有自然写意的质感。瑞典人的家居风格是克制而又热情的,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而如今也颇为被现代人所喜欢。本期挑选的单品,从某种意义上也与"LAGOM"生活哲学不谋而合,例如Kelly Wearstler品牌的季度产品系列,每一件都看似"平平无奇",但细节中蕴藏着小惊喜,使用时间越久或许会越为喜爱,也希望它们能获得读者钟爱。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6)
自从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表达了对传统西方思辨哲学的失望态度,消解了传统哲学问题后,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界弥漫着哲学危机论、终结论之类的悲观情绪,寻找当代哲学的出路成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拯救哲学危机的努力使当代哲学走向了多元化的场景。但这是一种哲学的转换、转向,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方式,这种转向表明哲学不仅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而且在寻找新出路中开拓发展,研究的领域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研究空间也更加开阔更加自由了。实践理性转向和实践哲学的繁荣,便是标志。与此同时出现的生活哲学的复兴,标示了重新回归实践和生活已是当代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活哲学与哲学生活的关系、生活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和生活哲学的涵义与特征是深入开展生活哲学研究的三个具有前提性基础性的问题。生活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本身,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关注当下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5)
施特劳斯的自由教育理论是理解其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切入点。施特劳斯认为"古"、"今"政治哲学的变化导致了在现代社会里,传统的自由教育逐渐被带有普及性的以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大众教育"所取代。施特劳斯试图通过在现代社会中复兴以阅读经典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教育,来化解当下民主政治所面临的种种危机。斯特劳斯的自由教育思想启发我们,对经典的阅读也可以成为一种思考与解决当下问题的方式,并为我们预防现代化带来的种种弊端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谈学与思     
《Planning》2019,(3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习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与方式,更是一种哲学。通过论述学与思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得出学而思与实事求是和知行合一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
在对"思想的前提批判"的理解中,有三个应予以回答的重要问题:一是"思想的前提批判"与对哲学的"多元理解"的关系问题;二是"思想的前提批判"与哲学的"理论创新"的关系问题;三是"思想的前提批判"与对"前提"本身的解释问题。这三个问题的实质是"思想的前提批判"能否集中地表达哲学的活动方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5):50-54
前期王国维在从哲学、美学向诗学的转捩过程中充满了内心矛盾:因久治康叔哲学而产生了对哲学"可信"与"可爱"不可兼得的"最大烦闷";究竟为哲学家还是诗人又使他面临"为学"选择上的困惑。这与席勒的生存经验十分相似。事实上,前期王国维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以席勒为思想导师的,但在《静庵文集》和《静庵文集续编》的"自序"中并不直接认同自己与席勒的精神联系,这构成了另一种矛盾。思想表述中对席勒的"遮蔽"是王国维诉求独创这一特定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0)
"吾与点也"历来被众多研究者定义为体现了孔子思想中的"仁政"、"大同"、"知时"、"隐逸"、"美学"等思想。这些思想在学术界中至今无法定论。鉴于此,笔者欲以另一种视角去体味孔子此言的意蕴:孔子作为一个为声名所累的积极入世者,在身心疲惫之时,因受曾点所描绘的纯净的自然生活的触动,于困顿苦痛中获得了心灵的片刻宁静那是他毕生努力所为人们寻求的乐园。片刻愉悦的思绪停留后,他还是要继续为之而奋斗。"吾与点也",启示着人们在困顿之时应适当把握好调整身心的方式与尺度。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1)
<正>中国文化遵循的是一种自然的文化,即把自己生活、思想之中所遇到的各式各样的困惑放到自然文化中思考。程颢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1我们的先人将自己看成自然中的一体,以儒道释文化为基础理念,进行自我梳理、自省与体验,而这种体验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知行合一"的方式来实现的。"知"和"行"强调的是"真知"与"必能行"的文化体验,注重人生经历、知识结构与心体、自然的圆融,所以中国文化有一种注  相似文献   

12.
喜牖     
<正>设计师解析这套样板房的设计主题是"喜牖"。"喜"字代表了中国人对于美好生活的最高追求,也是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所拥有的一种生活哲学。我们通过图案化,使它成为带有文化标志的设计符号,以含蓄的方式融入到空间中,让业主置身于现代都市的环境中却能感受到清晰的中式魅力.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22,(6):27-31
柏拉图的理想国及其"哲学王"思想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是以理念论作为哲学基础的。柏拉图认为,世界分离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即可感世界和可知世界。真实的世界是在具体事物之外的存在,是人类理性才能把握的抽象的理念的世界。知识的获取过程是对理念世界的认知和接近,是灵魂对迷失的理念的"回忆"。最高的理念是"善",它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理,只有在"善"的理念引导下的城邦才会具有正义的品质,而拥有这种最高智慧是哲学家的天性。"哲学王"是在政治生活领域中的理性治国的体现,是柏拉图政治思想中最核心和最有独创性的地方,是一种知识与权力相结合的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作为本体论的理念世界中的理性国度。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1)
谢林晚期哲学和海德格尔后期思想有着许多相近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两人都对克服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努力,并都在此基础上进行过新的思想可能性的尝试。谢林通过"否定哲学"与"肯定哲学"的区分,建立了一种不同于柏拉图传统的历史性存在概念,为一种新的存在意义和存在谱系学铺平了道路。海德格尔则更为明确地通过现象学的解释学跳出了传统的存在概念,并在作为"存有"的"本有"概念中以另一种方式补充了由谢林提出的新的存在理解方案;这一点同时也构成了两人间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2)
<正>什么是生活方式?《现代汉语辞典》中没有"生活方式"这一条目。只好拆开来解释,"生活"条目中的第四种解释是: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方式"的解释是: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可见,生活方式就是指我们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所采取的行为、做法。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良生活方式病"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无论是生产劳动的方式,还是日常生活的方式,与二三十年前相比,都发生  相似文献   

16.
作为晚期现代主义设计师迈耶设计的一所宗教建筑,这座教堂本身不同于传统教堂形式,千禧教堂从外形上看是一座巨大的白色雕塑,幽静而神秘,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却超出了教堂本身的传统信仰。哲学与宗教建筑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在建筑中体现哲学的意味,本身就是一种抽象象征,但这也正是我们在宗教与哲学之间所追求的存在于内心的高尚而又纯洁的信仰,是"理性"与"调和"的碰撞,下文将具体阐述哲学对宗教建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1)
哲学通论》作为一部专著性教材,其总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的提出、论证和破解,蕴含着"历史的内涵逻辑"及其方法论原则。这主要体现在《哲学通论》对哲学原理教科书、"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以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实历史的反思与批判等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中。《哲学通论》所彰显的"历史的内涵逻辑"及其方法论原则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哲学就是哲学史"的哲学史观为核心理念,融通"中外哲学史",容涵"从抽象到具体"、"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史论结合"等方法论原则的内涵逻辑。沿着《哲学通论》所开辟的哲学理论空间和思想道路,在新时代,我们只有继续坚持这一方法论原则,张扬和彰显哲学创新的主体自我意识,才能在人类文明形态变革中推动哲学理念创新,继而推动"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新时代中国哲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咖啡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认为"咖啡馆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场所,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场合,一种哲学理念"。由此可以看出,咖啡馆不论是哪种风格的设计,都展现出其文明精粹。咖啡馆从来都不是一个功能单纯的场所。萨特和波伏娃在花神谈哲学谈恋爱,白先勇在明星踏上了写作之路,哈利波特也诞生在咖啡馆,梁文道打趣地把作家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5)
哲学观变革是高清海先生思想成果的重要主题,他明确提出和阐发了"人是哲学的奥秘"的新哲学观,形成了以人为核心的思维方式与价值理想。在高清海先生关于人的思想中,"做人"是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他阐发了"做人"是人优越于动物之处,但没有深入阐释"做人"也是一件"麻烦"事的思想。在"接着讲"的意义上对高清海先生"做人"思想的哲学内涵及其哲学观意义进行深入阐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是展示设计乃至在艺术设计中在计划与实施阶段主要的思维方式,二者有着各自的特点。当谈到思维人们很自然就会联系到"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必然发展","感性认识阶段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等一系列的哲学论题。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所谓的纯艺术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纠葛一直是设计师所面临的课题之一。人们通常孤立地看待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认为前者过于理性,是哲学家的思考方式,而后者比较感性,才是真正的艺术思考方式。然而将两种思维在展览展示设计中有机结合,提供一种处理理性与感性之间关系的较为正确的科学方法,定能产生出具有优秀的思想与创造力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