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某套泥水处理系统在上海软土地区某越江隧道的实施效果,选择盾构推进过程中,某5环通过泥水分筛及泥水压滤干化处理的实际出土量与理论计算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套泥水处理系统泥水分筛中实际出土量小于理论计算量,进而导致后续泥水压滤干化处理的压力增大.在后续工作中该套泥水处理系统中的泥水分离设备可针对软土地区黏性土作进...  相似文献   

2.
越江隧道盾构泥水处理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阐述了上海人民路隧道工程在复杂环境和特殊地质条件下,为确保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泥水处理系统能安全、经济、高效的满足盾构施工需要而研究制定的各种技术措施,较详细的分析了MS泥水处理系统的性能特点、泥水的输送和泥水处理系统浆液的综合管理等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排泥水前端工艺优化和排泥水处理方式的选择,阐述了对排泥水进行综合控制和处理的方法。采用优化砂滤池、炭滤吸附池、浓缩池、脱水机的系统设计和运行方式,可减少排泥水的排放量。结合多年的工程经验对排泥水处理方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为类似项目选择合适的排泥水处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大丰市二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为例,针对在运行过程中综合排泥池存在严重淤积进而导致排泥水处理系统相关设备故障频发这一问题,对原排泥水处理系统设施进行改造,采取水力搅拌和冲刷、增设扰流搅拌设备、对综合排泥池及配管进行改造等措施,使得排泥水处理系统相关设备故障发生频率大幅降低,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以ATmega169PA作为微处理器,设计了一种重型汽车总成仪表,实现了车辆指示信号和警报信号的集成化显示.采用模块化分层设计,将系统按逻辑功能划分为4大模块,各模块工作时互不干涉,又紧密配合,共同实现了车辆状态信号的"输入-处理-显示"流程,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元器件的利用率.此仪表设计结构层次清晰,可靠性强,既能使功能集成化,也能实现功能拓展,便于仪表的升级.  相似文献   

6.
环保疏浚的关键在于疏浚泥水的妥善处理与处置。为解决异位处理存在的能耗高、占地面积大、容易引发二次污染以及工程投资效益低等问题,采用水力旋流器对疏浚泥水进行原位处理,探讨了疏浚泥水性质、操作条件和结构形式等对疏浚泥水固液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力旋流器处理疏浚泥水具备运行负荷高、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显著特点,是疏浚泥水原位处理的适宜装备。试验条件下,当处理负荷为1.3 m~3/h时,分离效率可达75%以上,相应的水力停留时间仅为4~5 s;疏浚泥水中固体颗粒粒径越大、含固率越高,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也越高;水力旋流器的最佳处理负荷为1.3 m~3/h,最佳分流比为0.13~0.15;水力旋流器的最佳锥体锥角与处理负荷有关,当负荷为1.3 m~3/h时,最佳锥角为5°;适当增大溢流/底流管管径,有助于分离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低温干化板框压滤脱水技术应用于某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中,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日均供水量为35×104 m3/d,生产过程中产生排泥水约2 000 m3/d,原泥水含水率约99.4%,干化后污泥含水率为43%,出泥量约为10 t/d,排泥水处理系统运行成本为264元/tDS。研究表明低温干化板框压滤脱水技术在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中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析总结了净水厂排泥水污泥量确定原则、排水排泥池及脱水机械类型选择等工艺设计要点。以陕西省渭南市某水厂排泥水处理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排水排泥池、污泥均衡池以及污泥脱水间等排泥水处理系统建、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和工艺特点,以期为类似项目选择合适的排泥水处理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集成化是对现代建筑模块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对贝聿铭、阿尔多·凡·艾克以及路易斯·康典型作品的分析,提出集成化在建筑模块中的运用,以优化功能和效率为导向,进而发展出包容性结构、特定空间性质等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臧小龙 《建筑机械》2012,(23):122-124,20
针对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施工产生的泥水处理问题,介绍了可全部出干土的新型泥水分离系统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分析了MAB泥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技术特点。根据工程应用情况研究了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为直接出干土的新型泥水分离系统的应用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泥水盾构掘进时,在江中冲槽段等复杂条件下,泥水压力很难设定,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泥水劈裂,甚至导致泥水喷发危及工程安全。为观察并研究劈裂伸展现象及其力学机制,在研制现场泥水劈裂仪并进行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建立泥水劈裂伸展模型,给出防止泥水劈裂的泥水压力上限设定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泥水劈裂伸展的力学特性不仅与地层性能有关,而且与所选用的泥浆特性有关。实际工程中,在地层性能不易改变的条件下,增加泥水重度、提高泥水黏性有利于阻止劈裂进一步伸展。劈裂发生后出现的泥水压力降低现象将有利于阻止泥水劈裂进一步伸展。在劈裂发生后,不能因为泥水压力下降而急忙增加泥水压力,这样不但泥水压力不能增加,反而会导致泥水劈裂的迅速伸展,加快泥水喷发的发生。绝大多数情况下,在泥水劈裂伸展的过程中泥水和地层的组合抗劈裂能力会逐渐变小。因此,预防泥水盾构开挖过程中的泥水喷发问题,要从预防泥水劈裂入手,对泥水压力的上限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大直径长桩钻孔泥浆制备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直径长桩钻孔泥浆的制备和控制是关键工艺。通过对滨江大桥桩基施工介绍钻孔灌注桩在复杂的地质情况下的施工技术,特别着重介绍了聚丙烯酰胺(PHP)钻孔泥浆制备、新浆制备、泥浆循环系统以及钻孔过程泥浆指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对桩基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钻孔灌注桩护壁泥浆的功能以及对桩基承载性能影响的机理。通过对国内某大型公路桥梁大量的桩基静载试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护壁泥浆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桩端沉渣厚度和桩侧泥皮厚度,进而影响桩基承载性能,因此在计算分析时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考虑。最后,总结了优质泥浆的配置原则、配置方法、泥浆施工管理和安排等经验。  相似文献   

14.
泥水平衡盾构开挖面稳定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崇明越江隧道为背景提出了泥水平衡盾构动态开挖模型试验的可行试验方案,并通过该试验对泥水平衡盾构开挖面平衡的机理,盾构推进时沉降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泥水平衡盾构开挖面导致的地表沉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挖过程中泥舱压力的浮动范围。通过将试验结果与楔形体模型理论计算的极限泥浆压力进行对比,得出了更加合理的极限泥浆压力浮动范围,有利于指导将来实际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15.
泥浆渗透是泥水盾构开挖面成膜的关键过程,土体电阻率表征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反映泥浆渗透状态。采用二电极交流电法电阻率测试仪对泥浆 土体混合物的电阻率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孔隙水、CMC(羧甲基纤维素钠)、电极间距和泥浆浓度等因素对土体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土体电阻率随泥浆浓度增大而减小;海水和CMC的掺入将降低土体电阻率,但两者对膨润土颗粒的作用机理有所不同,海水的掺入导致膨润土颗粒发生絮凝和团聚,而CMC的掺入将使泥浆中离子的定向迁移能力增强;接触电阻亦对土体电阻率产生影响,为了获得可靠的土体电阻率测试值,应进行多次不同电极距离的测试。  相似文献   

16.
魏正标  蔡业华 《山西建筑》2011,37(30):167-169
总结了开挖面稳定性的各种分析方法,对高水压小覆土泥水盾构开挖面稳定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泥水平衡机理,提出了泥水压力设定的方法和适用条件,分析结果为完善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理论及指导现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泥浆渗透对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针对泥水平衡盾构工法遇到渗透性较大的砂性土体,或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出现泥浆与土体性质不匹配的情况,泥膜不能有效的阻止泥浆对土体产生渗透,泥浆的有效压力以渗透力的形式作用于开挖面土体,形成了开挖面稳定性的泥浆渗透模型.结合村山公式,考虑泥水的渗透区域与滑动面之间的几何关系对有效泥水压力进行折减,得到了泥浆渗透模型的开挖面稳定性安全系数,并采用此渗透模型探讨了泥浆渗透对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实际工程算例的对比分析,表明该渗透模型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泥水盾构泥浆输送渣土时对弯管的冲蚀磨损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泥浆弯管输送含粗渣土(≥20mm)泥浆的冲蚀磨损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采用单因素方法分析了泥浆流速、泥浆黏度和渣土体积分数3种因素对弯管冲蚀磨损的影响规律。通过室内试验对泥浆磨损性能进行探究并验证模拟仿真的正确性。研究表明:泥浆流速对弯管的磨损率和磨损位置均影响显著,并且与磨损率呈正相关;渣土体积分数主要影响磨损率;泥浆黏度对弯管磨损状况影响不大;主要磨损区域均集中在弯管30°附近。  相似文献   

19.
温世游  陈云敏  唐晓武 《工业建筑》2003,33(5):46-49,65
在指出规范、规程中关于泥浆论述的不合理性和某工程失败的基础上 ,提出采用有限元方法来模拟泥浆护壁的过程和效果 ,既可以节省大量的前期试验费用 ,又能给泥浆护壁提供合理的浓度范围。通过实例分析发现 ,钻孔过程中泥浆的浓度变化在不断地改变钻孔的受力状态和变形规律。在前期钻孔阶段 ,泥浆浓度比重可以在 1 3~ 1 4范围 ;在后期清孔阶段 ,尽可能地控制在 1 1~ 1 2范围。  相似文献   

20.
朱美英  边广军 《福建建筑》2009,(12):126-127
近年来随着我国设计单位、施工企业对管桩产品认识的加深,管桩的市场得到了很大的开发,但随之产生的余浆污染,也着实让管桩行业为难,如何处理余浆已成了各个生产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是通过把余浆作为一种掺合料着手,通过对其成份的分析,经过大量的试验及实践验证,成功的把余浆用于管桩再生产过程中,既变废为宝,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企业增加效益开辟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