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娟 《四川制冷》1999,(3):20-22
住宅环境质量是一个国家经济、文化和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据统计,人的一生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生活在住宅中。住宅室内热环境质量,室内空气品质,对人居环境,人类的健康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重庆地区气候特征,对底层居室环境现状测试,提出了用温度,湿度,不适指数,细菌污染等主客观3指数评价室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2.
室内环境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现行室内环境质量相关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该文综合考虑了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化学性、生物性、辐射、声、光、室内用水等因素,提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室内环境质量标准,包括6大污染类别,共计185项指标,为保障室内环境更加健康、安全、舒适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及对健康的概念的定义,阐述了基于室内空气品质来评价健康的住宅室内环境存在的弊端,就国内外专家在探讨健康的室内空气品质所做出的努力及其成果,及未来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方面,提出了可感受的室内个人环境,并总结出了实现可感受的室内个人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本研究通过探索有关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相关内容,了解在质量监测和评价过程中的规范原则以及当前的主要问题,希望能将这方面的问题解决得更好。这对于环境质量的提高、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目前室内装饰工程环境质量的现状,对室内装饰中材料对起居环境的影响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解决,较详细地阐述了如何解决或降低装饰材料对室内环境污染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住宅声环境的要求,问题和改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市住宅声环境的要求、问题和改善秦佑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住宅声环境的要求和标准住宅声环境是城市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住宅声环境是指住宅内外各种噪声源在住户室内形成的对居住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产生影响的声音环境。它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工作和...  相似文献   

7.
民用建筑环境是最重要的人居环境,对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有重要意义,建筑环境综合评价是采用客观测量加主观感受对建筑环境多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西安某民用居室建筑环境进行客观测试和主观问卷,分别得出评价结论,再主客观相互结合得出民用居室环境多因素综合评价结论,提出一种评价等级并进行定量描述,最后得出一种可操作性强、通用且简便的综合评价方案和权重分配。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采用的声环境监测和评价方法,是有一定科学理论支持的,符合当时监测技术水平条件的声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随着环境科技的发展,该方法已不能很好满足环境管理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用城市声环境地图法来衡量声环境的质量,在技术上是先进的,成熟的,在我国实施的条件已经具备,可使声环境质量评价更密切地与判定和改善市民的生活质量与城市的宜居水平结合起来,足声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展开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室内空间环境的氛围营造也越来越重视.从室内设计的两大元素光与材质入手,分析两者合理结合在住宅室内空间中的作用,探讨两者在空间层次塑造、氛围营造、艺术性方面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0.
数据中心热环境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据中心是集中放置并管理数据处理设备的空间,热环境是保障数据处理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连续运行的关键。这里在回顾并分析现有数据中心热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定义掺混指数参数,来评估数据中心空间发生冷热气流混合对设备安全性的影响,并评价其热健康程度。与现有的以设备平均进风温度为基础的评价方法不同,掺混指数侧重对热环境安全性的评价。通过考察掺混指数的空间分布,不仅可以了解数据中心气流组织的分布特性,还可以找出数据中心存在热环境安全隐患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借助热量加权后的掺混指数,可以对不同规模、布局、气流组织模式的数据中心热环境质量进行直观比较,从而指导新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已有数据中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数据中心是集中放置并管理数据处理设备的空间,热环境是保障数据处理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连续运行的关键.这里在回顾并分析现有数据中心热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定义掺混指数参数,来评估数据中心空间发生冷热气流混合对设备安全性的影响,并评价其热健康程度.与现有的以设备平均进风温度为基础的评价方法不同,掺混指数侧重对热环境安全性的评价.通过考察掺混指数的空间分布,不仅可以了解数据中心气流组织的分布特性,还可以找出数据中心存在热环境安全隐患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借助热量加权后的掺混指数,可以对不同规模、布局、气流组织模式的数据中心热环境质量进行直观比较,从而指导新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已有数据中心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重庆市具有代表性的20户住宅进行室内环境测试,分析了重庆市居住建筑在测试日期内的室内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及空气品质状况,为重庆市居住建筑室内环境状况的进一步改善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环境要求也越要来越高。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要对室内的环境进行有效地检测,并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各种物质和因素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以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公共的利益。本文主要就室内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问题,提出一些检测技术,并论述总结出一些污染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改善工作以及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室内环境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置换通风因其舒适度高、空气品质良好、节能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不同送回风方式对主动式置换通风的效果具有很大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针对某住宅建筑三种通风方式下的室内速度场、室内CO2浓度、室内PM2.5浓度等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单送单回方式通风时,通风效果明显弱于多送单回与多送多回方式,而室内CO2浓度和室内PM2.5浓度均较高;冬季室内CO2浓度较高,夏季室内PM2.5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住宅置换通风室内人员舒适性的全面调查与评价目前还不是太充分。本文通过现场测试和入户调查对无锡某住宅小区住宅采用置换通风系统的房间舒适度及居民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研究采用主观投票及客观生理参数测试两种方法,共有54名受试者参与现场实验。未入住房间受试者生理参数测试结果和主观投票结果一致,结果显示舒适度水平较高;已入住房间的住户夏季工况下的热感觉有点偏凉,对湿度环境表示满意;冬季工况下的热感觉有点偏暖,湿度和风速合适,住户对室内热环境整体表示满意和舒适,若室内新风量能有所增加则更能增加满意度。研究结果对住宅置换通风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前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建筑的环境质量和卫生设施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建筑已从单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转变为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住宅建筑户型实用、结构安全、环境卫生、绿色节能等居住条件的改善。为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总结以往多层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经验,结合近年来的点滴设计体会,浅谈多层住宅室内给排水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我国总体经济实力高速崛起 ,人民生活质量以历史最快速度飞速提高 ,人们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 ,已经把目光的焦点注视到各类关系到自身健康的方面。除了个人健康问题 ,居室作为人生命中三分之二时间活动的场所 ,其环境质量自然成为大众关心的主要内容。其实 ,室内环境质量低下即化学污染物超标对于老居所 (居住时间不小于 10年 )是极少存在的 ,通过长期通风和人体自身吸收消解作用 ,已基本没有有毒有害物质 ,即使原来有的污染源也已基本丧失释放污染物的能力。而新装修居室和新建写字楼 ,由于内装修材质中含有机添加剂 ,会产生直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影响室内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品质)各因素的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模糊数学理论,确定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利用多级模糊变换方法对室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引入实例来验证评价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环境的振动污染水平是衡量环境质量的指标之一,正确评价振动污染的各种影响及危害,是制订环境振动标准的主要依据。当然还要考虑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可能性、合理性等,即应具有一定的弹性。目前振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内外尚未充分开展工作,本文提出质量指数法评价振动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住宅建筑夏季室内热湿环境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切实掌握目前上海市住宅建筑夏季室内热湿环境的现状,于2003.8.1~8.5在上海地区对100户5年内新建住宅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并对其中10户进行了室内温湿度实测.以此分析室外气候条件、住宅形式、人员活动等因素对室内热湿环境的影响,考察住宅建筑的室内热舒适性.问卷调查包括建筑概况、空调设备、生活方式、能源消费及舒适度等内容.调查结果发现上海地区的空调普及率较高,以分体壁挂为主;室内舒适度较差,温度偏高,湿度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