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分布及铀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华南地区越来越多的印支期花岗岩被发现,许多学者对其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华南印支期花岗岩的分布主要受一些区域性断裂构造控制,呈线性分布,主要与晚二叠世(约256 Ma)开始的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有关。印支期花岗岩的平均铀质量分数为10.34×10~(-6),远远高于世界酸性岩平均值,且其分布与华南铀成矿带的分布有一定的耦合性,华南印支期花岗岩可能是华南铀矿非常重要的铀源岩。  相似文献   

2.
研究花岗岩中铀的存在形式和铀的配分状况,对探讨产于花岗岩内的铀矿成矿机理是一项基础工作。花岗岩中的铀可分为原生铀(铀矿物、含铀矿物等)和再生铀(吸附铀、粒间铀和裂隙铀等)两大类。产铀花岗岩中晶质铀矿可占全岩铀的40—60%以上。晶质铀矿在表生和蚀变条件下不稳定。随着蚀变作用的加深,岩石中晶质铀矿被溶蚀,其数量减少,而裂隙、粒间铀的比例则往往增加,显示铀的活化。举一实例说明铀配分研究在追索铀源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华南陆壳的地层结构、岩性组合及其含铀性,各个构造旋回对铀的活化、迁移和富集作用.指出富铀花岗岩的源岩特征是:具有高硅、富铝、富钾的富铀陆壳.岩石组合主要以陆源泥砂质碎屑岩建造为主,夹中酸性、基性火山碎屑岩建造和碳酸盐岩建造等所组成的岩石.岩石经受了多次构造运动,使其发生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花岗岩化,最终形成富铀花岗岩.  相似文献   

4.
马岭花岗岩体铀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马岭花岗岩体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岩体及外围地层含铀性、岩石地球化学和已知铀矿化空间分布规律及控矿构造的基础上,提出了4点认识:即(1)马岭复式岩体属S型重熔花岗岩;(2)富铀地层重熔导致了区域矿物质汇聚区的形成;(3)岩浆演化是热液富铀的物质基础;(4)NE向主导断裂导矿和旁侧陡倾斜断裂(裂隙)及地层破碎构成了有利于铀供源和聚沉的成矿系统。查明了该地区矿石类型为酸性矿石。分析了马岭花岗岩体的找矿潜力,指明了进一步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5.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整装勘查区之一,处于祁漫塔格复合构造岩浆带的乌兰乌珠尔复式岩体是已发现铀矿化的主要聚集地。研究阐述了乌兰乌珠尔复式岩体不同期次侵入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黑山铀矿床矿化特征等,从铀源、岩浆活动、构造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乌兰乌珠尔岩体的铀成矿条件。研究表明,乌兰乌珠尔复式岩体具有产铀岩体岩石化学特征,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与铀矿化关系最为密切,岩体地表出露范围放射性背景高、异常多、构造控矿明显,岩体北缘的黑山铀矿化具有明显的构造、蚀变等控制因素,NE和NW向剪切断裂是有利赋矿的断裂。综合上述因素认为乌兰乌珠尔岩体具有很好的铀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许多国家多年来的铀矿普查实践表明:绝大多数有经济价值的铀矿床都与所谓“高铀区”有关,不是产于其中,就是产于它的边缘。对世界主要工业类型铀矿床来说,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近几年来,对我国产铀花岗岩体的研究表明,一般含铀丰度在10—30ppm之间,比正常含量高2.5—7倍之多。虽然花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锆石特征及铀含量在铀成矿远景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两方面研究了锆石特征及其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表明锆石晶体颜色与铀含量有关;在普平的锆石群型研究法基础上,设计了锆石群型分区图,得出产铀矿岩体的锆石群型主要在Ⅱ区,其次为Ⅳ区;锆石中的U和Th,Hf,Ta呈同步增长趋势;产铀矿地质体中锆石铀含量明显增高,其灵敏度远大于岩石铀含量;锆石铀含量高的时代往往与该地区该时期产出铀矿的情况较好有关。统计了1785个数据的锆石平均铀含量,得出了明显的规律,即锆石平均铀含量在产铀矿好的地区、岩类、地质体及成矿带均高于在成矿不好或非产铀矿的地区、岩类、地质体及成矿带者。由此可见,区域上锆石平均铀含量实际上反映了区域含铀的原始背景值,其高低直接制约着尔后铀成矿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评述了已知铀成矿带和远景区的铀源条件,并对81片地区岩浆岩的锆石平均铀含量作了对比分级,提出了值得进一步工作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与花岗岩类有关的接触变质作用对各种成分围岩改造的化学作用问题,并指明接触变质作用在热液铀矿化富集时起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两方面研究了锆石特征及其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表明锆石晶体颜色与铀含量有关;在普平的锆石群型研究法基础上,设计了锆石群型分区图,得出产铀矿岩体的锆石群型主要在Ⅱ区,其次为Ⅳ区;锆石中的U和Th,Hf,Ta呈同步增长趋  相似文献   

10.
11.
铀丰度在线监测仪是对铀浓缩厂工艺管道中UF6气体235U丰度进行在线监测的装置,本底是其核心关键技术指标,直接关系到丰度值的测量精度。原有本底测量方法需监测仪停止工作,人工将容器内的气体抽空进行测量。而本底自动测量方法通过改变测量容器内UF6气体的压力,用Na I(TI)探测器测量容器内UF6气体中235U发射的特征γ射线,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容器内UF6气体的压力值,最后对不同压力下的数据进行拟合获得监测仪的本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底自动测量方法,监测仪铀丰度在线监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0%,与气体质谱计测量结果的最大相对偏差小于0.25%,表明该方法测量本底的准确度高;监测仪本底测量由软件自动完成,提高了监测仪的自动化程度,增强了监测仪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核技术(英文版)》2016,(1):166-169
The activity levels of long-lived radionuclides in minerals have received more and more concern for the public health. Th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uranium and thorium in 60 minera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16 mines of seven provinces in China. The contents of uranium and thorium ranged0.17 ± 0.04 lg g~(-1)to 15.3 ± 2.39 lg g~(-1), and 0.19 ± 0.04 lg g~(-1)to 19.6 ± 7.56 lg g~(-1), respectively. The highest levels of U and Th contents were found in aluminum ore,whereas the lowest was found in antimony and copper ores.  相似文献   

13.
谢添  贺萌  李婷  朱君  石云峰 《辐射防护》2020,40(6):605-612
选择某铀尾矿库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尾矿坝中的铀尾矿样品、含水层砂土样品及隔水层粘土样品,研究U在关键地层土壤样品上的等温吸附规律及降雨条件下U的浸出过程,得到U在关键地层的吸附迁移参数及源项释放规律,并运用FEFLOW6.2软件建立铀尾矿评价区地下水三维模型,模拟U的迁移行为及浓度分布。实验结果表明U在砂土与粘土上的吸附符合线性等温吸附模型,分配系数Kd分别为20.41 L/kg、45.92 L/kg;实验周期内酸雨淋浸与去离子水淋浸条件下U浸出平衡浓度分别为0.83 mg/L、0.79 mg/L,浸出率分别为46.07%、20.92%。模拟结果表明经过30年的迁移,U污染晕峰值浓度为0.595 mg/L,峰值浓度迁移距离为36.44 m;经过50年的迁移,U污染晕峰值浓度为0.440 mg/L,峰值浓度迁移距离为42.93 m。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法国贝尔纳尔丹花岗岩型铀矿床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矿物生成顺序等矿化特征基础上,对矿床的蚀变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探讨。该矿床含矿围岩分别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G型)和中-粗粒过铝质二云母浅色花岗岩(L型),其中L型花岗岩为含矿围岩。矿床中与铀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类型较多,最典型的当属由富18 O流体进入花岗岩裂隙形成的变正长岩化蚀变,使花岗岩更为碎裂,增加了成矿空间并在之后的流体作用下发生再次蚀变,形成伊利石-蒙脱石并吸附了铀石,伊利石化-蒙脱石化越强烈,铀矿化程度越高。铀矿化是两次蚀变的产物,矿体的形态不仅受变正长岩中形成的裂隙构造所控制,同时矿化还受流经变正长岩的流体和表生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二连盆地铀矿床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铀矿勘查的一种有效方法 ,20世纪放射性水文地球化学找矿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以二连盆地中东部地区放射性水化学资料为基础,通过解析努和廷铀矿床及赛汉高毕铀矿床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放射性水化学异常特征,探讨了二连盆地沉积成岩型及古河道砂岩型两种不同成因类型铀矿床的放射性水化学异常晕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寻找对急性贫铀中毒具有促排及较好解毒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给予Wistar大鼠贫铀,20mg/kg体重,立即给予含邻苯二酚基团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QU、F1、F2、T1、T2、MY、BA),10mg/kg体重,连续3d,并设邻苯二酚类化合物8102及DMSO作为实验对照。观察大鼠在3d内的死亡率;收集72h尿液,取血液和一侧肾脏,测定铀含量,并进行肾功能检测和肾脏等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发现,急性贫铀损伤组死亡率为30%;使用促排剂后,8102组和F1组死亡率为0;T1、T2和DMSO组死亡率为20%。T2组尿铀含量增加,血铀含量减少,促排铀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各促排剂(p〈0.05),但肾脏铀含量增加;T1组次之,8102组肾脏铀含量降低。给予8102后,可使大鼠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大大降低,且能下降到与正常组相近的水平(p〈0.01)。F1组次之,但降低幅度不如8102显著。F2、T1和1r2组的肌酐浓度也显著降低。其余各组肾功能下降不显著。病理观察发现,T2组肾脏无明显损伤;8102和T1次之;F1和QU组肾损伤较重。这些结果说明,T2促排铀效果及对贫铀敏感器官的保护最好,并可改善肾功能,应具有作为贫铀促排剂的潜能。T1的效果次于T2。  相似文献   

17.
18.
中亚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及其在我国的找矿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前苏联发明创造地浸法采铀后,中亚砂岩型铀矿一跃成为具有世界级铀成矿域和铀矿工业类型的地区。其铀储量达百万吨之巨;论述了中亚砂岩型铀矿是地台活化区次造山带层状氧化带成矿。并简要论述其区域成矿特征,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开展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蕨类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方法测定了11种蕨类植物中8个稀土元素(La、Ce、Nd、Sm、Eu、Tb、Yb和Lu)的含量,并研究了稀土元素(REE)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蕨类植物叶中的稀土含量普遍较高。对于采自植物体不同部位的叶子,叶子越老,稀土元素含量越高。经球粒陨石归一化后,发现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主要是由母土性质决定的。然而,在植物从土壤吸收及输送过程中,稀土元素发生了某些不同程度的分异现象,分布模式曲线表现出与母土有明显的差异。如土壤中轻重稀土比为9.4,而芒黄叶中轻重稀土比为24—51,表明重稀土不易被植物体吸收输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