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会议在法国巴黎拉开帷幕,约150个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活动,世界的目光聚焦巴黎,人们期盼大会为应对气候变化、为实现共同的美好未来提出解决方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公平合理的气候变化治理机制》的重要讲话。当地时间12月12日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会议在法国首都巴黎通过会议成果和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12日注定将载入史册。这一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布尔歇会场圆满闭幕,全球195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它将成为历史上  相似文献   

3.
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0月5日宣布,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将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这份协定凝聚着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国际社会携手推进应对气候问题的努力,全球各国对此反响积极。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第二份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  相似文献   

4.
<正>经过近两周的紧张磋商,当地时间2010年12月11日凌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坎昆闭幕。会议通过了两项应对气候变化决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能源》2014,(11):1-1
<正>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上具有重要作用。该挑战的严重性需要中美双方为了共同利益建设性地一起努力。二、为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重申加强气候变化双边合作的重要性,并将携手与其他国家一道努力,以便在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上达成在公约下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一项议定书、其他法律文书或具有法律效力的议定成果。双方致力于达成富有雄心的2015年协议,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到各国不同国情。  相似文献   

6.
时下,“气候”这个原本中性的词汇,延伸至“气候变化”就立刻变得炙手可热,因为它不仅事关人类生存环境,也成为各国政治博弈的重要筹码。2009年岁末,“哥本哈根”则远远超出了其作为丹麦首都所涵盖的地理范畴,它已经成为192个国家元首于12月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大会的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大会南非德班会议闭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延期一天半后,于当地时间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闭幕。会议通过了四个决议,包括批准《京都议定书》工作组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启动绿色气候基金、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等。在会议伊始,各方均表达了按照"巴厘路线图"的要求积极落实坎昆协议,推动德班会议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中国能源》2013,(11):1-1
2013年11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在波兰首都华沙拉开帷幕。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出席了开幕式,并代表“基础四国”发言。苏伟指出,希望发达国家真正兑现承诺,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推动达成2015年新协议,帮助发展中国家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代表团参加此次会议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积极促成会议落实巴厘岛会议以来,历届气候大会所达成的决议和共识,而这其中的核心就是资金问题,即发达国家尽快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的承诺。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2016,(6)
正绿色低碳现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理念。去年年底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196个国家经过艰难谈判后对《巴黎协议》的内容达成一致;今年4月22日,这些国家齐聚联合国,见证了这一份全球性气候协议的签署。协议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各缔约方承诺,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各国对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都已做出明确的承诺,我国承诺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坎昆会议成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爽 《中国能源》2011,33(2):31-32
于2010年12月11日清晨落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及《京都议定书》第六次缔约方会议低开高走,在会前各界预期较低的情况下达成了包括一揽子内容的《坎昆协议》,得到国际社会的赞扬和一些国家的积极评价。坎昆会议取得的成果有利于国际社会恢复对多边体制的信心,但《坎昆协议》是中间产物,一些关键问题有待后续谈判最终落实确定。本文描述了坎昆成果的内容及各方反应,对《坎昆协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日后谈判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舟丹 《中外能源》2011,(12):73-73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  相似文献   

12.
《甘肃能源》2005,(2):45-46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13.
朱松丽 《中国能源》2015,(1):10-13,20
利马气候大会在目前政治基础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2015年谈判和巴黎会议奠定了基础。但成果中也有相当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某些字眼的解读可能千差万别,在某些方面还出现了倒退的情况,将导致"2015年协议"和《公约》多边合作机制的约束力越来越弱。  相似文献   

14.
<正>这次大会于2014年12月1日~12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共商如何制止地球变暖趋势,全球195年国家的代表共同商议、各国如采取具体措施以减缓地球变暖问题,并达成协议草案在2015年巴黎举行的会议上正式推出。  相似文献   

15.
舟丹 《中外能源》2011,(12):82-82
德班世界气候大会全称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七次缔约方会议。大会原定于2011年11月28日~12月9日在南非港口城市德班举行。但由于各方对部分焦点问题分歧严重,争执不下,最后将  相似文献   

16.
于宏源 《能源》2011,(12):33-33
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和《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就这次会议前的舆论来看,从BBC到《纽约时报》,西方媒体很少提及《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只有中国的报道始终坚持议定书和气候公约两个会议的形式。虽然只有一词之差,却反映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和美国对《京都议定书》上截然不同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2015,(12)
<正>综合类巴黎气候大会最终通过《巴黎协议》巴黎时间2015年12月12日下午7:25,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约200个国家外交官在经过13天的谈判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95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议》。《巴黎协议》在力度和总目标方面,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幅控制在2℃之内,同时也考虑到小岛国等一些国家的关切,将"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写入协议。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碳中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外能源》2007,12(4):51-51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由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自2015年12月《巴黎协定》达成已来,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推进城市减排进程,希望新气候协议能早日实现。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与美国,近年来也非常重视发挥城市在落实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标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两国都积极探索从城市层面落实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承诺,希望通过中美主要城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低碳减排行动,带动和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使低碳发展成果惠及两国及世界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26")在"加时"一天后,于2021年11月13日夜间在英国格拉斯哥闭幕.此时,距离令人欢欣鼓舞的《巴黎协定》达成已经六年.过去的六年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攀升,人类的碳排放预算日渐缩小,全球升温向着2.7℃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在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大流行的重创下召开的本届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步履艰难.但应对气候变化,毕竟是全球共识,在克服众多困难后,大会召开了,而且本次大会达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一揽子决议,开启国际社会全面落实《巴黎协定》的新征程.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在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为此次大会的成功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