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与其它化学实验室相比环境检测实验室可利用自身监测优势,通过灵活选择监控指标,实现对自身排放污染源开展自行监测。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梳理了环境检测实验室化学污染源的产生种类和排放途径,对污染源中主要污染物种类、监测指标的选取、实验室测试方法的选择以及检测质控等进行探讨,为开展排放污染源自行监测的环境检测实验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些年我国环境检测行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检测实验室中出现的废液管理工作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环境检测实验室的废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合理化建议,并以多种新型技术手段为废液的绿色化处理提供支持,以期实现对环境检测实验室废液的科学管理以及绿色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检测实验室废液带来的污染,为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纳米硫化铁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近二十年来纳米硫化铁在环境中的应用报道,综述了纳米硫化铁的合成方法、污染物去除效果和机理以及溶液组分对材料本身和污染物去除的影响。介绍了纳米硫化铁目前在环境中主要用于重金属离子去除(如镉、汞、铀、锝等)、氯代有机物的脱氯和难降解有机物的高级氧化等过程,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主要包括吸附、(共)沉淀、还原、催化氧化。指出虽然纳米硫化铁在污染物处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依然存在问题,如溶液中共存的阴阳离子和腐植酸会对材料的团聚、腐蚀以及污染物的吸附行为和处理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提出目前国内外对于纳米硫化铁材料自身性能研究尚未深入,材料在反应过程中及实际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值得深入。  相似文献   

4.
石仲  李玉江  张玉明  李宏军 《辽宁化工》2013,(12):1409-1411,1422
针对胜利油田413井废弃钻井液的性质,提出了对其采用破胶后再固化的工艺。同时通过对破胶剂、水泥、砂子等为主的不同固化配方的研究,获得了适合用于胜利油田413井废弃钻井液固化处理的最佳配方。该方法首先会对废弃钻井液进行一些处理,然后再进行固化,这样会使污染物的水溶性进一步的降低,在固化处理时,废弃钻井液中的污染物将很难被水浸泡出来,最终消除了固化物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煤化工是减少燃煤污染的有效途径,但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针对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不同,对其处理方法、治理技术、工艺分别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议。分别介绍了煤化工废水中有用物质的回收,生化处理方法以及深度处理方法。具体介绍了几种对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和混凝沉淀法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6.
对于油气井来说,其压裂技术与酸化技术是油田增产、增注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压裂酸化也是进行油气层改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压裂酸化施工作业中会产生一些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污染了施工地周边的水质、大气以及土壤等,所以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污染问题。本文通过对压裂酸化施工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列举了处理压裂酸化施工作业中污染物的方法,提出了进行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化学检测实验室对人员、设施、环境等造成危害的有效措施。本文从人员、安全设备、物料、检测方法、设施与环境等五个方面对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并结合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化学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环境监测站在我国现在的环境检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监测环境大气、水体以及固体中的各类有害污染物的成分、比例等。主要通过物理检测、化学监测等手法,其中化学监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局限性也多,会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的废液。面对这一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废液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处理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合成的金刚石膜电极进行电化学氧化降解处理污染物的探索工作。已成为环境电化学领域中最为关注的国际性研究热点之一。从电催化氧化降解技术处理污染物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适用于污染物降解处理的高效电极材料应具有的表面特性及其电化学性质。在综述了金刚石膜电化学研究以及应用于污染物处理的工作基础上,结合近期相关的研究结果,论述了金刚石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以及对污染物氧化降解的应用和降解机理。金刚石膜电极将是未来环保处理中非常适用、高效、稳定的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0.
徐静娴  黄瑞敏 《电镀与涂饰》2014,(24):1069-1072
海峡两岸电镀产业的产品、原料、生产方式,企业规模、数量、发展状态,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不同,故电镀废水排放标准也有所差异。对大陆GB 212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表2、表3与台湾《放流水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岸在重金属离子、化学需氧量(COD)、氰化物、氨氮等污染物排放指标中的差异以及在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和COD达标处理技术上的不同。本文可为了解大陆和台湾地区电镀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差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