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供氢剂与分散型催化剂对加氢裂化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实验室考察了复合使用不同供氢剂与不同的分散型催化剂对劣质减压渣油加氢裂化的协同作用,以改善渣油的深度加工。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的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复合使用不同的供氢剂,供氢剂的供氢活性较高,在高转化率下,对渣油缩合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大,在相同供氢剂下复合使用的分散型催化剂加氢活性越高,对渣油的缩合反应有更大的抑制作用。添加供氢前身物也可以起到与供氢剂类似或相同的作用,说明掺炼这两类物质是劣质渣油深度加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油砂沥青常压渣油供氢热裂化改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加拿大油砂沥青常压渣油(常压渣油)馏分油FA,FB,FC为初选供氢剂,对其氢转移能力进行了评价,优选出合适的供氢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优选供氢剂FB对常压渣油热裂化改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馏分油的相对供氢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B>FC>FA;相比于常规热裂化反应,供氢热裂化反应过程中的生焦诱导期延长3.0~4.5 min,改质油的斑点实验等级降低了1~2级(420 ℃,20~40 min),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和反应温度的升高,改质油的密度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此外供氢热裂化改质油总降黏率是掺稀降黏率的1.14~1.40倍。  相似文献   

3.
以中东含硫渣油为原料,在高压釜中进行不同反应类型和不同分散型催化剂的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分析产物分布及其中总硫分布。加氢活性高的催化剂具有较强的抑制反应产物二次裂解的能力,并且有较强的硫元素脱除能力。反应添加硫化剂对于含硫渣油的裂化产物及总硫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加入供氢剂抑制了缩合反应及裂化反应,同时促进了硫的脱除。  相似文献   

4.
低焦炭产率的渣油裂化催化剂CC-1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新开发的低焦炭产率渣油裂化催化剂(CC-16)的物化性质和反应性能。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使用该剂可以较多地掺炼渣油,为炼油厂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化学结构 及其裂化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B-L(Brown-Ladner)法和密度法,分析了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及其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化学结构;利用芳香性不同的溶剂对该尾油进行处理,在高压反应釜中评价了尾油、渣油和处理后尾油的裂化性能。结果表明,尾油平均分子结构中烷基碳率小于渣油分子,芳香碳率、芳环数和缩合指数大于渣油分子;尾油的裂化转化率比渣油低,缩合转化率比渣油高,对催化剂的感受性下降;采用低芳香性溶剂处理可改善尾油的反应性能,达到悬浮床加氢裂化循环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渣油催化裂化装置消除剂油比瓶颈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渣油裂化催化剂的性能要点 ,讨论了渣油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发挥、产品分布、汽油辛烷值等与剂油比的关系。指出渣油裂化一般采用氢转移活性低的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需要在高剂油比下操作 ;对渣油的裂化和提高汽油辛烷值也需要高的剂油比。现有一些催化剂循环量受到限制剂油比较低的装置可采用分段进料的方法 ,着重提高对渣油的剂油比。提出了现有几种装置提高剂油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反应釜中考察了单质钼的硫化对氘代异丙苯加氢裂化的影响、考察了Ni(NO3)2的硫化对叔丁基苯和正丁基苯加氢裂化的影响、以Ni(NO3)2为主催化剂的分散型催化剂的硫化对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o作用下氘代异丙苯侧链上的氢与环境中的氢发生置换的速度较快,Mo+CS2作用下苯环上的氢与环境中的氢发生置换的速度较快。Ni(NO3)2催化剂的硫化对叔丁基苯和正丁基苯分子中氢与环境中氢的置换,产生类似的影响。催化剂的硫化对不易发生自由基热反应的氘代异丙苯和叔丁基苯的氢解裂化反应和缩合反应都有促进作用;对易于发生自由基热反应的正丁基苯的缩合反应同样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正丁基的自由基裂化反应和氢解裂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以Ni(NO3)2为主催化剂的分散型催化剂的硫化,抑制了渣油的裂化,促进了甲苯不溶物的生成,因此,悬浮床加氢裂化过程中催化剂的硫化并不是必需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孤岛减压渣油供氢剂临氢减粘裂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压釜中对孤岛减压渣油供氢剂减粘过程进行了研究,认为供氢剂能明显减少气体生成量、抑制缩合反应的进行、提高以不生焦为限度的反应的最大转化率。并通过对组分的分析,对裂化反应可能遵循的途径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供氢溶剂对稠环芳烃氢化和α,ω-二芳基烷烃热裂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5种稠环芳烃作为重质矿物燃料中芳烃的模型化合物,分别以强供氢体四氢萘或弱供氢体十氢萘为溶剂,考察了它们在300-425℃时的氢转移,同时还考察了400℃时不同供氢溶剂对6种α,ω-二芳基烷烃热裂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氢转移不仅和溶剂的供氢能力有关,也受到芳烃受氢能力的影响,可以根据芳烃分子的超离域性(S^(R))判断这种影响,烷基桥联结构的碳原子数目和芳香环本身作为内在因素影响着桥联结构中C-C键的热裂化,强供氢体四氢萘并不能促进α,ω-二芳基烷烃的热裂化,反而明显抑制了1,3-二芳基丙烷中烷基桥联结构的断裂。  相似文献   

10.
脱碳工艺主要有焦化、溶剂脱沥青、减黏裂化和渣油催化裂化,对劣质原料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低油价下具有较强竞争力.焦化技术总体呈现大型化、灵活化、清洁化和组合化的发展趋势;溶剂脱沥青在超临界回收溶剂工艺开发成功后,经济上变得可行,以超临界溶剂梯级分离为先导的组合技术日益受到重视;减黏裂化技术较为成熟,供氢剂减黏裂化既可提...  相似文献   

11.
加供氢剂的减压渣油减粘裂化工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减粘裂化试验装置上,对胜利和辽河减压渣油在两种供氢剂存在下的减粘裂化反应产物分布以及产品性质进行了评定,实验室研究表明,采用供氢剂B时的减粘裂化汽油加柴油的总收率比不掺兑供氢剂和掺兑供氢剂A时增加了3~7个百分点,但是过程的生焦量也有所增加,而且柴油馏分与残渣燃料油的性质也变差.另外在工业装置上进行了胜利减压渣油供氢剂减粘裂化试验,减粘裂化工业试验表明,掺兑供氢剂B后胜利减压渣油减粘裂化汽油加柴油的总收率提高了4.55个百分点,减粘裂化柴油的十六烷值降低了12,供氢剂B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塔河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压釜反应模拟浆态床加氢反应过程,考察反应条件对塔河减压渣油加氢转化过程生焦率、转化率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渣油转化率及生焦随之增加;氢初压的提高对生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起初渣油转化率随之降低,当超过8 MPa时略有增加;反应时间的增加对渣油转化率及生焦都有促进作用;催化剂的存在可以抑制生焦反应,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裂化反应,应控制适量。综合考虑,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不宜高于430 ℃,氢初压7~8 MPa;反应时间40~60 min;催化剂的加入量2 000~6 000 mg/kg。  相似文献   

13.
以减压渣油为原料,催化裂化加氢重循环油和工业馏分油窄馏分为供氢溶剂,采用溶剂脱沥青-液相加氢组合工艺,可将减压渣油高效转化为轻质油。结果表明:焦化蜡油(410~430 ℃)、FCC油浆(450~470 ℃)、糠醛抽出油(430~450 ℃)、重循环油(410~430 ℃)窄馏分的供氢能力依次为2.28,2.61,4.86,2.73 mg/g,远低于四氢萘(7.90 mg/g),而加氢重循环油(0.948 7 g/cm3)供氢能力(7.42 mg/g)与后者相近;采用组合工艺,以加氢重循环油为供氢溶剂,减压渣油的综合转化率为90.84%,轻质油收率(质量分数)可达89.35%,焦炭得到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14.
油溶性分散型催化剂在重油加氢裂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克拉玛依减压渣油为原料,在实验室高压釜中考察了悬浮床加氢裂化分散型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的加氢裂化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性催化剂为基体的反应中,加入少量油溶性催化剂作为"诱导剂"可以改善反应状况,实现较高的裂化指标,转化率相对较高,生焦量相对较少,同时催化剂加入量较少。供氢剂的存在,进一步优化反应的裂化指标,表明供氢剂与两类催化剂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与抑焦剂对焦化反应产物分布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焦化原料油的金属含量和焦化反应产物分布发现,随着减压渣油总金属含量的增大,焦炭收率、气体收率都表现出递增趋势。特别是(镍加+钒)含量增大,焦炭收率、气体收率、气体中氢气含量递增趋势更为明显,表明减压渣油中镍、钒对生焦率、气体收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为了减少焦化反应产物中的焦炭和气体产率,增加液体油收率,根据生焦机理研究,以无灰非金属分散剂为主体,添加热裂解引发剂、抑制剂、抗焦剂、溶剂等多种组分复配成抑焦剂。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抑焦剂具有显著的抗垢减焦增液作用。在不同减压渣油中添加400μg/g的抑焦剂,可使焦化反应的生焦率降低0.80~1.10个百分点,气体收率降低0.55~0.81个百分点,液体油收率提高1.50~1.6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以塔河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油浆及预加氢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考察了原料油性质对油煤共炼反应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并通过连续进料装置加以验证。采用塔河减压渣油为原料时,油煤共炼反应难以在较高苛刻度下进行,在反应温度为(基准+30)℃时大于524 ℃组分的转化率为62.24 %时,生焦率为5.49%,影响反应的进行。加入FCC油浆后,油煤共炼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反应,从而提高重质组分转化率。加入预加氢的FCC油浆后,油煤共炼可以继续提高反应温度,在反应温度为(基准+45)℃时大于524 ℃组分的转化率提高至83.58%,生焦率为2.31%。在连续进料装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以劣质渣油,煤粉及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的油煤共炼工艺可以实现渣油和煤的同时转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四组分法从辽河减压渣油中分离出胶质、沥青质,分别考察了它们在分散型催化剂作用下的临氢热反应行为。结果表明,胶质、沥青质一方面要裂化生成较轻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要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较重的反应产物以及甲苯不溶物。渣油在临氢热反应过程中,沥青质是生焦的主要来源,其次才是胶质。比较了热反应生成的沥青质与原生沥青质之间以及热反应生成的胶质与原生胶质之间化学组成的区别,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沥青质和胶质较原生的沥青质和胶质分子结构缩合程度高,并且反应苛刻度越高,缩合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
在高压釜中,合成气气氛下考察了克拉玛依减压渣油在不同分散型催化剂作用下的裂化反应,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存在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扫描(SEM)分析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存在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生焦和抑制过度裂化,改善产品分布。催化剂和焦的XRD分析谱图中没有检测到钼的硫化物形式,而在二元钼钴复合催化剂的焦XRD谱图中检测到非化学计量的CoMoS_x;焦的SEM分析表明,催化剂的存在有利于抑制焦炭颗粒的长大,水溶性催化剂作用下焦炭颗粒最小,颗粒尺寸约1μm。水溶性二元复合催化剂的总体催化性能优于相应的一元水溶性催化剂和油溶性催化剂,所选用的几种催化剂的活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Mo/CoMo/NiCoNaphNiNaphCo(NO_3)_2,Ni(NO_3)_2AMT。  相似文献   

19.
重油快速热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型流化床实验装置,以恒源减压渣油为原料、石油焦为热载体,考察了反应温度、水油比、热载体藏量和石油焦改性等条件对重油快速热解反应气体产物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各操作条件对重油快速裂解产物分布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反应温度和对石油焦进行改性的影响最大;在反应温度660℃、水油质量比1.323、热载体藏量20g和采用KOH对石油焦进行改性的优化条件下,乙烯质量产率为13.91%,乙烯、丙烯、丁烯的总质量产率为23.00%,乙烯产率远高于其它烯烃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