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乳酸乳球菌乳亚种为发酵菌株,大豆黄浆水为培养基质,制作生物凝固剂;以生物凝固剂豆腐的感官指标、凝胶强度、得率和持水率为评价标准,探讨纯种乳酸菌豆腐生物凝固与传统黄浆水自然发酵凝固剂对豆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乳亚种生物凝固剂制作的豆腐感官评分为9.7分,凝胶强度为614.39 MPa,得率为151.08 g/100 g,持水率为95.47%,综合评分为227.96,凝固效果显著优于黄浆水自然发酵凝固剂。  相似文献   

2.
叶翠层  赵良忠 《食品科学》2007,28(8):168-173
目的:确定以不同含硒量的大豆为原料生产豆腐过程中硒分布特性;研究利用黄浆水乳酸发酵法生产富硒豆清蛋白酸菌乳饮料的可行性。方法:硒分析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富硒豆清蛋白饮料生产采用乳酸菌发酵法。结果:以硒含量分别为0.697、2.561、2.801mg/kg的大豆为原料生产得到的豆腐、黄浆水、豆渣的硒含量分别为:0.082、0.205、0.138mg/kg;0.462、0.760、0.507mg/kg和0.532、0.764、0.542mg/kg。豆腐生产过程中,以低硒大豆为原料生产豆腐,硒总回收率为75.59%,采用富硒大豆为原料生产,硒的回收率分别达到87.37%、87.20%,生产过程中豆腐、黄浆水和豆渣中硒含量占总回收硒的比率分别为39.1%~49.7%、23.92%~29.89%、26.1%~30.92%。利用富硒大豆为原料生产豆腐过程中产生的黄浆水可生产出富硒乳酸豆清蛋白饮料。  相似文献   

3.
在豆腐黄浆水中补加乙醇和葡萄糖发酵虾青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浆水中添加6g/L乙醇,可提高生物量、虾青素含量以及虾青素产量,但发酵周期有所延长;黄浆水中添加10g/L葡萄糖,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和提高虾青素产量。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黄浆水代替酿造酱油生产中的拌醅盐水,通过高盐稀态发酵制备黄浆水酱油。对黄浆水的化学成分及水质指标进行测定,并以传统酿造酱油为对照,对黄浆水酱油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浆水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富含碳源、氮源及无机盐,适用于酱油酿造。黄浆水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全氮含量分别为0.96、18.73、1.56 g/100 mL,均优于传统酿造酱油,且达到GB 18186-2000《酿造酱油》中特级酱油标准;黄浆水酱油游离氨基酸含量为49.79 mg/mL,且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13.26 mg/mL);黄浆水酱油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化合物77种,以醇类(839.93 μg/L)和酯类(808.23 μg/L)化合物为主。将大豆黄浆水应用到酿造酱油生产中,可增强酱油的风味口感,提高酱油品质,有效节约能源,为实现废弃物的高值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双菌发酵黄浆水制备豆腐凝固剂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豆腐黄浆水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备豆腐凝固剂。研究了黄浆水初始p H、乳糖添加量、发酵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等因素对乳酸菌产酸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培养基碳源及发酵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凝固剂培养条件为:黄浆水中乳糖添加量1.5%、黄浆水初始p H=6.5、接种量6%、培养温度37℃、发酵时间84h的条件下乳酸量为5.1g/L。在此工艺条件下豆腐出品率为196.43%,硬度为419.15g,黏聚性为261.42gs,蛋白质含量9.62%。与其他方法相比,方法具有提高凝固剂中乳酸含量,改善豆腐凝固剂功能性,同时提高了豆腐中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前言广州市区大豆制品厂,包括豆腐乳、豆腐、豆干等生产厂,每天有豆腐废水(黄浆水)约100吨,这些废水一般是稍经沉淀后即排放于下水道.这种废水经化验,其化学需氧量(COD)达20000mg/l以上,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造成环境污染,尤其夏天,废水贮池臭气熏天,厂区空气污染严重. 豆腐废水含还原糖0.12~0.13g/dl,总糖0.52~0.8g/dl.总氮0.07~0.08g/dl,可以培养微生物,获取单细胞蛋白,是一种综合利用的途径.南京市酿化厂利用豆腐废水添加糖蜜培养酵母取得良好效果.但未见有培养酵母后发酵废液如何经净化后排放的报导.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豆腐废水制取单细胞蛋白后,再将培养后的废液用活性污泥处理,进行生  相似文献   

7.
鼠李糖乳杆菌发酵豆渣、黄浆水产L-乳酸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渣和黄浆水逐步代替MRS肉汤培养基,利用豆渣和黄浆水的营养成分作为发酵培养基质,选用生长条件粗放、仅产L-乳酸的鼠李糖乳杆菌为发酵菌株.以活菌数、pH、L-乳酸含量为特征指标,确定豆渣与黄浆水的适宜比例,对豆渣、黄浆水生产L-乳酸工艺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完全适宜在豆渣与黄浆水培养基质环境中生长繁殖.豆渣与黄浆水比例(w/v)为1∶5,接种量为3% (v/v),葡萄糖添加量为4% (w/v),pH6.2,37℃,摇瓶培养24h,L-乳酸含量达到最大1.07%.  相似文献   

8.
为挖掘自然发酵酸浆水中的优势核心产酸菌,分别从云南牟定两家腐乳生产企业自然发酵酸浆水中分离筛选到10 株产酸菌株,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测序分析,并对产酸较高的菌株进行生长性能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牟定A公司生产腐乳的酸浆水中优势菌株分别为Lactobacillus fermentum(YQZ1)、Lactococcus raffinolactis(YQZ2)、Lactobacillus plantarum(YQZ3)、Enterococcus casseliflavus(YQZ4)、Microbacterium oxydans(YQZ5);云南牟定B公司生产腐乳的酸浆水中优势菌株分别为Enterococcus faecium(XJZ1)、L. plantarum(XJZ2)、Lactobacillus paracasei(XJZ3)、Enterococcus hirae(XJZ4)、L. paracasei(XJZ5)。对分离到菌株的生长温度、生长曲线、产酸能力、耐酸能力、耐渗透压能力进行分析比较。XJZ4最适生长温度为32 ℃,其余菌株、自然菌群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7 ℃。菌株XJZ2生长速率最快,菌株YQZ1、XJZ2繁殖能力最强。菌株YQZ1、XJZ2产酸能力最强,有机酸累积量最多,48 h产酸量分别高达43.61、50.91 g/L。菌株YQZ3、YQZ5的耐酸性最强,菌株YQZ1、XJZ2耐酸性良好。菌株YQZ4在NaCl质量浓度为4 g/100 mL时仍能保持菌体浓度(OD600 nm)为1.53,其余菌株在NaCl质量浓度大于4 g/100 mL时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菌株YQZ1、XJZ2具有较强的繁殖和产酸性能,用其混合菌种制备黄浆水,可缩短工艺周期、提升酸浆豆腐品质。  相似文献   

9.
豆腐黄浆水是制备豆腐时所产生的副产物,在自然环境下酸化并常被用作豆腐凝固剂。该文综述了豆腐黄浆水中营养功能物质及其酸化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并对豆腐黄浆水及其酸化微生物菌种资源在食品发酵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豆腐黄浆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豆腐黄浆水发酵阶段产物抗氧化成分和色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腐黄浆水中富含乳清蛋白、低聚糖、皂甙和异黄酮等物质。为研究豆腐黄浆水发酵食醋各阶段产物中功能成分和色泽的变化规律,为功能型酒液和醋液的开发与研制打下良好基础,该试验以豆腐黄浆水、黄浆水酒液和黄浆水醋液为原料,对其进行热处理、金属离子处理和光照处理,对总酚、总黄酮和色泽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3种处理方式会对液体中的总酚和总黄酮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并使色泽发生改变。其中热处理温度越高、热处理时间越长,损失越严重;Fe3+对抗氧化成分的损失和色泽的改变更显著;且在室内避光条件下抗氧化成分和色泽的稳定性最好。该研究对确定豆腐黄浆水及其发酵产品的加工和贮藏条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添加控制丙酸浓度考查了费氏丙酸杆菌发酵生产VB12的过程中丙酸抑制细胞生长的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利用树脂对发酵过程中丙酸进行了选择性吸附后细胞的生长和脱氧腺苷钴胺素合成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丙酸的浓度在10.0g/L时,对菌体细胞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在丙酸浓度积累到10.0g/L之前,利用树脂对其吸附分离出2.5g/L的丙酸后,生物量提高了37.5%,脱氧腺苷钴胺素产量提高了50.0%。该实验为实现丙酸的在线分离和丙酸/VB12高效联产的新型耦合发酵工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黄浆水为棕黄色,胶体混合物.因其含有大量丰富的有机物,故黄浆水成为综合利用关注的必然.文中介绍了黄浆水在简单处理后进行勾调酒,利用其强化窖泥保养和粮醅发酵,制作人工窖泥,己酸菌液驯化培养以及制作香醅等;利用黄浆水中的大量有机酸生产饮料、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生产酯化液;利用黄浆水进行沼气发酵等的应用,较全面体现了黄浆水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杜欣  李理 《中国酿造》2013,32(7):24
应用鼠李糖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豆腐黄浆水,分析了黄浆水和发酵黄浆水还原三价铁、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以及螯合二价铁的能力.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发酵黄浆水的还原力最强,显著高于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的黄浆水和未发酵的黄浆水;经过发酵的黄浆水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明显大于未发酵黄浆水,但是菌种和发酵时间影响不大;螯合二价铁的能力依次为鼠李糖乳杆菌发酵的黄浆水>嗜酸乳杆菌发酵的黄浆水>未发酵黄浆水,且延长发酵时间能提高其螯合二价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干酪乳杆菌、发酵乳杆菌、酿酒酵母对大豆黄浆水进行发酵,以乳酸菌和酵母菌活菌数为指标,研究糖蜜添加量、初始pH、接种量、接种比例、培养转速、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发酵液中活菌数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大豆黄浆水发酵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6%、接种菌种比例1∶1∶1、培养转速120 r/min、培养时间48 h、糖蜜添加量5%、初始pH 6.80,培养温度31 ℃,在此条件下大豆黄浆水发酵液中乳酸菌活菌数为3.18×109 CFU/mL,酵母菌菌数为4.1×108 CFU/mL。  相似文献   

15.
选择面粉、玉米粉、糯米粉、大米粉为参试天然促生因子,黄浆水为培养基质,产酸量、pH为考察指标。探讨不同天然促生因子、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最佳天然促生因子添加量对黄浆水自然发酵产酸的影响,研制一种豆腐天然凝固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产酸量进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面粉为最佳天然促生因子;黄浆水最适自然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接种量3%(v/v),发酵时间24h,面粉添加量7.5%(w/v),培养基初始pH 6.2,产酸量达0.8301g/100mL。  相似文献   

16.
以大豆黄浆水为原料,选用白地霉、扣囊拟内孢霉、解脂假丝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2∶1∶1∶2)作为发酵菌株发酵黄浆水。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法,对黄浆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SCP产量的因素大小顺序为初始pH、发酵时间、装液量;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碳氮比5、初始pH 6、装液量140 mL/250 mL、接种量6%、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42 h;经过优化后的SCP产量达到3.28 g/100 mL。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豆干成型产生的黄浆水中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以活菌数和酸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黄浆水发酵最佳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黄浆水发酵前后有机酸含量的变化。通过持水率、色泽、质构特性、人员感官评价来综合评价酸浆豆腐的品质。研究表明,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葡萄糖添加量0.8%,初始pH 5.5、接种量8%、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4 ℃。黄浆水经过植物乳杆菌发酵后,有机酸总含量增长了4倍,酒石酸、乳酸和琥珀酸含量增长幅度较大,但乙酸含量有所降低。与市售酸浆豆腐相比,试制酸浆豆腐凝胶强度和持水性较大,凝胶微观结构孔隙大,总体可接受性高。  相似文献   

18.
围绕沼泽红假单胞菌的高效培养和生产番茄红素的优化控制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酸钠、双乙酸钠、柠檬酸三钠或丙酸钠均可以作为唯一有机碳源支持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培养5 d后细胞浓度均可达到6×109/mL以上;如果采用乙酸钠作为碳源,添加0.1 g/L山梨酸钾和10 g/L氯化钠可以促进沼泽红假单胞菌的生长,培养5 d细胞浓度高达8×109/mL以上.进一步研究发现以丙酸钠为惟一有机碳源时,培养出的沼泽红假单胞菌细胞番茄红素质量分数最高达6.66 g/kg,比生长于乙酸钠的提高了77.8%.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深黄被孢霉YZ-124生产花生四烯酸的成本,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玉米黄浆水对发酵的影响,与葡萄糖培养基相比,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玉米黄浆水对发酵产量无显著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设计了响应面实验,研究了葡萄糖浓度、不同添加量的玉米黄浆水和初始pH对花生四烯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培养基条件是葡萄糖浓度为90g/L、添加体积分数为25%的玉米黄浆水、初始pH6时,花生四烯酸(ARA)产量达到最大,为3.11g/L.  相似文献   

20.
刘力  李理 《食品与机械》2015,31(2):11-15
为了获得优质的豆腐凝固剂,应用从自然发酵的酸浆水中分离的3个菌株(解淀粉杆菌L5、L6以及阿米塞毕赤氏酵母Y),分别进行单菌、双菌和三菌发酵试验,研究其产酸能力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两个解淀粉乳杆菌菌株均可在豆腐黄浆水生长产酸,其中菌株L6发酵豆腐黄浆水产酸能力更强,35℃发酵60 h后,酸度达到65.11oT,而3个菌株进行组合发酵时也有较强的产酸能力,在发酵60 h后,酸度也达到65.44oT。经过解淀粉乳杆菌L6发酵后,酸浆水还原Fe3+的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略有增加,螯合Fe2+的能力显著增强,在发酵48 h时达到54.45%;与L6不同,解淀粉乳杆菌L5发酵制备的酸浆水螯合Fe2+的能力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阿米塞毕赤氏酵母Y发酵制备的酸浆水具有良好的还原Fe3+的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以及螯合Fe2+的能力;当3个菌株组合发酵时,其产酸能力以及酸浆水还原Fe3+的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螯合Fe2+的能力均比L6+Y双菌株发酵制备的酸浆水强。综合得出,在发酵豆腐黄浆水产酸和抗氧化能力方面,单菌株L6最优,组合发酵时L5+L6+Y为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