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力推进能源节约,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当务之急。能源节约是基于我国国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保障能源安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工业用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推动及全民节能方面,能源节约潜力巨大。通过采取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整产业结构、制定有效节能政策、加强节能法制建设、倡导树立节约消费意识等措施,切实促进能源节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美国、日本、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现我国的节能工作重点将是在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水平等方面。分析国内几个特色城市的能源消费情况和控制措施,发现我国各地区的能源利用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可以有效控制能源消费。  相似文献   

3.
《热机技术》2007,(3):21-21
我国将加快推进30座新核电站的建设,以减少目前煤电为主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近几年来,我国推进节能减排的力度日益增大,并加快进行能源结构的调整,其中包括积极发展核电。我国要推进可持续发展,除调整产业结构及增加可持续能源的国家预算外,加快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也是重要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建言,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能源监督管理体制,统筹推进能源发展和改革。  相似文献   

5.
中国节能十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庆一 《中国能源》2005,27(5):15-23
当前,我国推进节能面临理念、政策和体制等障碍。节能和能源效率是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推进节能的最大障碍是体制性障碍。2002年,我国能源强度比非OECD国家高50%,物理能源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节能必须由政府主导。节能优先是把以最小成本向终端用户提供能源服务放在能源决策的首要位置。为此,应推行节能新机制、政策工具和激励措施,调整节能战略重点,政府机构要带头节能。  相似文献   

6.
我国能效问题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以能源经济效率指标与能源技术效率指标为基础,比较了我国与国外在能效方面的差距。结果表明,由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不同,以及工艺技术水平、设备规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还比较低,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为使我国的能效水平尽快提高,必须注重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调整;采用先进技术与工艺、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在节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实现不同发展阶段的节能目标,并应适时调整和完善我国的节能政策、法律法规及标准等。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在我国实施"节约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提出了推进"节约优先"发展战略的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全面落实节约优先的方针,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大力推进节能技术进步,加快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的节能政策国家计委交通能源司陈和平1节能政策中国政府在1980年提出了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能放在优先地位”的方针。基于上述方针,中国政府在过去的15年间采取了各种措施推进节能工作,已取得很大成绩。当前中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能源开发、利用及其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第三条节约能源是本省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节能工作应当理循市场导向、依法管理、多能互补、技术创新、降耗增效、持续发展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节能工作的领导,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制定节能规划和能源投资计划,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  相似文献   

10.
春原  秀彦 《上海节能》2004,(5):36-37,31
节能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各单位、部门应当加强节能工作,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节能技术进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单位产品能源,改善能源的开发、加工转换、输送和供应,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向节能型发展。而且,提倡ISO14000系列的获取、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求我们关心能源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