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电视台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对山东移动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大量发送商业广告短信的行为进行了曝光,为遭遇垃圾短信骚扰多年的消费者出了一口闷气.事实上,央视在去年的"3·15晚会"上也对垃圾短信进行过曝光,当时政府部门还以此为契机,对垃圾短信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治理.但为何一年之后,反而变本加厉?  相似文献   

2.
廖建军 《广东电子》2010,(19):118-119
随着我国手机用户基数的大幅增长,随之出现的垃圾短信、骚扰信息、黄色信息、诈骗信息等不协调、不和谐的色调亦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3.
围绕如何更加准确快速地解决客户收到垃圾短信感觉被骚扰问题,某移动公司先后新建立多套垃圾短信拦截系统,对垃圾短信实施拦截,并进行技术和业务优化,拦截范围逐步扩大,拦截手段也不断优化。本文通过对运营商“垃圾”短信治理过程中各种策略的演进、分析,探讨其中的利弊,然后提出后续治理策略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通信技术》2008,(2):64-64
江苏移动垃圾短信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新突破:省际垃圾短信监控系统于近日成功上线,将使占投诉量三分之二强的省际垃圾短信得到有效封堵治理。此前,江苏移动对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的识别和拦截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通过对不良信息进行"前封"加"后堵"  相似文献   

5.
《江苏通信技术》2008,24(2):17-17
为用优质服务回报社会、回报客户,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在全省启动"金牌服务满意100"活动,拉开了2008年服务提升工作的序幕。继续大力治理垃圾短信、优化清理资费套餐等广大客户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在江苏移动今年提升服务的内容之列。  相似文献   

6.
业界要闻     
《移动通信》2010,(17):90-91
2010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短信调查报告出台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组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办的2010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短信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用户每周平均收到短信43.4条,其中垃圾短信12.0条。垃圾短信占比27.6%。与上期相比垃圾短信比例下降9.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移动通信以其简便的特点赢得了用户的青睐,但号码与身份信息脱节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垃圾短信、色情短信、银联欺诈短信、骚扰电话以及“定制陷阱”、“退订难”、“收费不透明”等管理漏洞,消费者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很高,公众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对SP(信息服务提供商)的监控产生质疑,政府监管部门不得不出面干预,“手机实名制”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通讯世界》2008,(5):12-12
在日前召开的“2008阳光绿色网络研讨会”上,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正式成立,并公布了5种举报方式。12321举报中心是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原有互联网电子邮件举报受理中心的基础上筹建的。新的举报中心在原有的电话、网站、邮件受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短信和移动互联网这两种举报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新通信》2009,(6):63-63
通过设立垃圾短信拦截系统、完善投诉流程、开展短信低资费套餐治理、加强对合作伙伴管理等十大举措,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整治垃圾短信效果明显,一天可拦截十多万条垃圾短信,监控系统拦截准确率达99%。垃圾信息举报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5%。  相似文献   

10.
每一个手机用户,恐怕都有收到垃圾短信的经历,从代办证书到中奖信息,从产品信息到骚扰短信,归根结底,这些垃圾短信大多为欺诈信息和不良广告。中国是一个手机大国,更是一个手机短信大国,而目前的垃圾短信,已经成为变相的城市“牛皮癣”,不折不扣的社会公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并使一些手机用户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害。一段时间以来,垃圾短信似乎一直处于无人监管的逍遥状态,并未见运营商、监管部门采取过什么切实有力的措施,法律空白,监管部门的执法权,运营商的执法权利,等等,成为运营商和监管者任垃圾短信逍遥游的借口;消费者更是处于无计…  相似文献   

11.
小珍 《数字通信》2007,(6):94-95
将有趣的短信收藏在手机上,把有纪念意义的短信珍藏备份、不受垃圾信息的打揽……PPC智能手机实现上述功能非常简单,借用《短信大师》便可搞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移动通信》2009,(17):80-80
2008年,腾讯科技针对“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垃圾短信治理力度”展开网上调查,截至2008年3月,共有81837名网友参与此项调查,其中85.13%的手机用户表示垃圾短信“太烦了,恨不得砸掉手机”。根据调查结果,在接受调查的8万用户中,98.1%的用户每天都会收到垃圾短信,其中,69671名手机用户对垃圾短信深恶痛绝,占用户总数的85.13%;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移动联通都公布了垃圾短信举报电话,但大多数网友却对此并不积极,只有5.89%的用户选择将其“转发给移动或联通,进行投诉”,而选择“直接删掉”的用户比例则高达91.43%。  相似文献   

13.
2007年以来,各大运营商都通过技术手段对垃圾短信进行了治理,但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传播更新迭替,垃圾短信制造者的手段不断更新变化,不断寻找管理上和系统上的漏洞,近期发现这些垃圾短信制造者利用月初"1日"系统出账这个特殊时间进行大量垃圾短信发送,造成大量欠费;本文主要针对此问题对"1日零时"现象进行有效治理,并通过实现网间垃圾短信治理,优化垃圾短信拦截系统能力等多方面对垃圾短信问题进行了全面有效治理,使垃圾短信得到有效遏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通信》2008,10(6):35
几乎每一位手机用户都收到过垃圾短信,其内容大都并不于己相关,甚至是一些黄色暴力信息,让人深恶痛绝.将手机用户的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其行业性分门别类,选择性的给手机用户提供他们所关注信息的短信广告,在技术与市场方面做出创新,从而区分"短信广告"和"垃圾短信"的概念.这一营销理念在早期sp短信疯狂肆虐的年代确实为一则良方,然而为何人们对"垃圾短信"又再起争议?  相似文献   

15.
叶惠 《通讯世界》2008,(4):20-20
今年的3.15,垃圾短信成了众矢之的,在央视的曝光下,一些以发布垃圾短信赢取暴利的公司受到了“瞩目”,并在舆论的监督下被查处。这样的处罚大快人心,不过也有人提出被曝光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垃圾短信并没有因为一个“3.15”晚会销声匿迹,我们每天还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垃圾短信。  相似文献   

16.
时间:2009年3月15日 地点:山东 关键词:中国移动 垃圾短信 事件回放:如果你经常收到垃圾短信,可能是被运营商出卖了! 2009年3·15前夕,中国移动高调推出"防控垃圾短信骚扰"业务,美其名曰"信息管家".用户拍手称好,以为从此可以避免垃圾短信的骚扰,不料却遭遇当头一棒.央视暗访后发现,山东移动、海南移动部分分公司参与发送大量垃圾短信.  相似文献   

17.
wwccc 《移动信息》2014,(12):96-97
近期《连线》杂志的一篇报道透露出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超过三成的垃圾短信都是通过iMessage发送的!之前也有不少iPhone用户反映,手机会经常出现各类有关促销广告的垃圾短信,这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信息发送。对于这些垃圾信息的狂轰乱炸,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学会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曝光了中国移动所属的山东和海南移动公司关于大量发送商业广告短信和兜售客户资料信息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社会对垃圾短信问题的关注度自2008年的3·15后再一次被拔高,而与去年SP端口垃圾短信成为热点不同,此次矛头指向基础电信企业,多少带了点讽刺的味道。在2008年大半年,在工信部的直接要求下,基础电信企业为治理垃圾短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效果较为明显,但同时也暴露了垃圾短信治理的一些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建成 《通信世界》2008,(15):26-27
治理垃圾短信要建立必要的异常短信监控体系,在全网范围内做到监测工作的日常化、制度化,及时对垃圾短信进行拦截封堵。  相似文献   

20.
<正> 垃圾短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新公害,只要有手机,垃圾短信便无孔不入——每天少则1、2条,多则十几条的"短信骚扰",烦不胜烦!这些短信除了垃圾信息以外,大部分还包含了诈骗成分,几乎每天都有被骗案例小知识:何谓 SP在深入了解垃圾短信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知道 SP 是一个什么东西。SP(service provider)指移动互联网内容应用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负责根据用户的要求开发和提供适合手机用户使用的服务。当用户订阅了 SP 的服务之后,SP 便会定期向用户手机发送一些资源,当然这些资见诸报端,您怕不怕?如果有一个月您突然收到一张上万元的话费单,交?还是不交?难道我们不得不把垃圾短信这个公害带进即将到来的3G 时代?本文将告诉您防范垃圾短信的方法,帮您远离"短信骚扰"。源是需要付费的,扣费方式一般是按月结算。看到这里,您也许就明白了垃圾短信从何而来。很多垃圾短信都是由 SP 发出,希望因此获得手机用户的订阅。也有少部分垃圾短信是犯罪分子想利用人们贪便宜的心理而发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