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油气成藏动力学模拟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油气成藏是包括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以及保存和破坏各个环节在内的复杂过程,受多种地质因素控制,与生烃中心、古今构造、生储盖组合、沉积相带、储层岩性等要素的演化均有关系。成藏动力学系统是含油气系统理论的新发展,是一门刚刚起步的新学科。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有强大的计算机工作平台支持,模型研究与模拟研究结果的迭代反馈降低了地质解释中的多解性,是新一代的石油地质勘探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系统。该文介绍了油气成藏动力学的产生与技术背景、原理模拟系统。最后对成藏动力学的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我国油气资源潜力及勘探领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是一个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尽管一些长期勘探的主要含油气盆地的勘探程度较高,但剩余油气资源的总量还比较丰富,具有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资源基础。经过几十年的油气勘探,我国剩余油气资源的赋存条件变差,低品位资源所占比例增大,剩余资源的隐蔽性增强,勘探难度增大。未来我国油气勘探的领域还比较广阔,不仅有成熟盆地精细勘探、岩性、前陆及叠合盆地中下组合等四大现实领域,还有青藏、南海南部、海相碳酸盐岩及“低品位”资源等油气勘探新领域。  相似文献   

3.
上第三系是渤中坳陷及其周围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渤海海域经历了30多年的油气勘探,直到90年代,由于对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特殊性有了充分认识并用于指导实践,油气勘探才出现了重大转机,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特殊性表现在:渤海海域是整个华北含油气盆地发育、发展的归宿、渤海海域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郯庐断裂在东营晚期-第四纪是强烈活动期,调整和控制了晚期成藏,渤中坳陷下第三系比周围陆区下第三系多一套东营组下段一沙河街组一段烃源岩,渤中坳陷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与馆陶组发育浅湖相沉积,是华北含油气盆地上第三系储盖组合最佳的地区,渤中坳陷与周围呈环状展布的凸起和低凸起带,构成了油气成藏的特殊地质结构,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特殊性,决定了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是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找油气的主要方向是被生烃凹陷包围的凸起及其倾没带,包括分割凹陷和凸起的边界断层附近的各类反转构造,通过自营和合作勘探,相继发现了QHD32-6,NB35-2,CFD11-1,BZ25-1,PL19-3等一批大中型油田,实现了渤海海域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和转折,对海洋石油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保持我国东部石油稳产将起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过去十余年间,我国陆上油气勘探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满凹含油"论的提出为标志,勘探领域已经由以"二级构造带"为主转为以富油气凹陷为中心的全盆地勘探;有机质"接力成气"理论指导推动叠合盆地深层高—过成熟层系也取得突破,成为未来储量增长的重大接替领域。陆上未来找油气领域将进入3个并重发展阶段,即构造油气藏与岩性地层油气藏、深层与中浅层以及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资源并重发展。油气成藏理论的持续创新与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仍然是实现油气储量稳定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未来油气勘探重点领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近几年来的研究认识与勘探成果分析,未来几年中国石油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如下五大重点领域:大面积低渗透岩性油气藏、成熟区复杂隐蔽油气藏、前陆盆地复杂构造油气藏、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和渤海湾滩海第三系油气藏。  相似文献   

6.
上第三系是渤中坳陷及其周围油气勘探的主要领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渤海海域经历了 30多年的油气勘探 ,直到 90年代 ,由于对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特殊性有了充分认识并用于指导实践 ,油气勘探才出现了重大转机。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特殊性表现在 :渤海海域是整个华北含油气盆地发育、发展的归宿 ;渤海海域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 ,郯庐断裂在东营晚期—第四纪是强烈活动期 ,调整和控制了晚期成藏 ;渤中坳陷下第三系比周围陆区下第三系多一套东营组下段—沙河街组一段烃源岩 ;渤中坳陷上第三系明化镇组与馆陶组发育浅湖相沉积 ,是华北含油气盆地上第三系储盖组合最佳的地区 ;渤中坳陷与周围呈环状展布的凸起和低凸起带 ,构成了油气成藏的特殊地质结构。渤海海域油气成藏的特殊性 ,决定了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是上第三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 ,找油气的主要方向是被生烃凹陷包围的凸起及其倾没带 ,包括分割凹陷和凸起的边界断层附近的各类反转构造。通过自营和合作勘探 ,相继发现了 QHD32 - 6、NB35 - 2、CFD11- 1、BZ2 5 - 1、PL19- 3等一批大中型油田 ,实现了渤海海域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和转折 ,对海洋石油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保持我国东部石油稳产将起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经过几十年的油气勘探.剩余油气资源的质量进一步变差,低品位资源所占比例增大,剩余资源的隐蔽性增强,勘探难度增大。近日,我就近年来我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采访了我国著名石油勘探家赵文智等专家,重点对我国剩余油气资源潜力、分布以及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未来我国油气勘探的领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有利勘探领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七大含油气盆地之一,具有较丰富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与难度并存。该盆地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个成盆旋回,中生代断坳复合盆地形成了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油气系统,新生代大型走滑挤压盆地形成了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系统和三湖第四系天然气系统,燕山和喜山2期强烈构造运动使柴北缘侏罗系油气系统高度复杂化,新生代单旋回古气候演化与多期构造运动使湖盆演化、烃源岩和沉积储层发育特征、成藏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变得十分特殊和复杂。认为应围绕柴西第三系富油凹陷和三湖第四系富气凹陷,加强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同时加大柴北缘东段德令哈新区风险勘探力度,为实现战略突破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专利技术是度量研发活动的一项指标,可折射出某一技术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对全球油气领域专利技术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具有战术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石油企业制定技术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参考价值。据此,依据数量统计分析研究了全球油气领域研发活动态势、各国专利产出情况以及国际大石油公司、技术服务公司重点研发的领域和专利拥有量;分析了国外大公司的专利布局。文中认为,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研发活动多以石油工业下游为主,而技术服务公司则侧重于上游勘探开发领域;在布局上,前者侧重全面主要油气市场;后者则侧重于资源国。值得注意的是,研发活动向开放、合作、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以来,油气勘探的思路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第一次突破,从油苗到背斜理论;第二次突破,从背斜理论到圈闭理论;第三次突破,从圈闭理论到含油气系统。找油思路的变化促进油气勘探科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PROSPECTIVE PETROLIFEROUS AREAS IN THE EAST CHINA SEA BAS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ast China Sea Basin is a major Cenozoic basin, with a sedimentary fill greater than 10,000 metres in thickness. The evolution of the basin is divisible into four stages-down-faulting, fault-sagging, down-warping and draping. Tectonic movemen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episodes of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and tectonic units are divisible into longitudinal zones and latitudinal blocks. Various types of trap structure are present, including Tertiary sandstone traps, basement traps, and reef traps.  相似文献   

12.
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论述了组成西湖凹陷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分析了控制油气系统发育的主要因素,并探讨了该凹陷的油气勘探远景与方向。研究表明,西湖凹陷发育4个含油气系统,多属凝析油与天然气系统,其中平湖组—花港组系统为最主要的含油气系统,是本区油气勘探的主要对象。含油气系统发育受源岩、储层、盖层、构造演化、输导网络及保存条件等多种因素的联合控制;凹陷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具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应在寻找平湖组含油气系统和构造型油气藏的同时,加强对深部层系与非构造油气藏的油气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东海陆架盆地是发育于华夏板块之上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其下地壳性质与浙闽隆起区一致。盆地前第三纪主要发育侏罗—白垩系沉积,沉积岩主要分布于南部的台北坳陷内。中生代构造演化可分为早中生代坳陷盆地发育和晚中生代断陷盆地发育两个阶段,为下坳上断形式的中生代陆相复合盆地。盆地中生界具有形成油气藏的基本地质条件,其中中下侏罗统暗色泥岩及煤层为主要生烃岩系;上白垩统砂岩具较好的储集性能,储集空间以孔隙—裂缝型为主。  相似文献   

14.
我国陆上九十年代油气勘探形势认识及“九五”勘探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Since the period of the Enghth Five-Year Plan,important breaktrough has been made forpetroleum exploration in westem China A number of high-yield large-and medium-sized oil and gas fieldswere discovered in basins such as Junggar,Tarim,Trupan-Hami and Shaanxi-Gansu-Ningxia etc, so weredone around seabeach area of Bohai bay.These achievements benifit by prop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ies in China’s petroleuc industry “to maintain the production in the east and develop the resource in thewest ”as well as devoting major efforts to developing new and advanced technologiies on petroleum explo-ration.In oder to keep these situations continuously,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exploration in the western area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inth Five-Year Plan,along with making new prosecting in the easternarea,developing new and advanced exploration techniques,increasing esploratory investment of the westto reach30% of the total amount in Cina’s petroleum industry, and intensifying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5.
大民屯凹陷烃源岩中高分子量烃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民屯凹陷原油以高含蜡著称,对沙河街组低成熟烃源岩抽提物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揭示了高分子量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有机质的原始组成和沉积环境是形成高分子量烃类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烃源岩(TOC>3.0%)显微组成中类脂组的含量较高,岩石抽提物不仅总量较高,而且含蜡量较高,但在蜡的组成上以中分子量的显晶蜡为主,形成于弱还原环境。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烃源岩(TOC<2.0%)显微组成中镜质组的含量较高,岩石抽提物含量及含蜡量均较低,但在蜡的组成上高分子量的微晶蜡相对富集,形成于弱氧化环境。除正构烷烃外,岩石抽提物中还检出了含量较高的异构烷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量镜煤反射率资料对华北地台石炭—二叠纪煤系的变质区带进行了划分。煤系的埋深和地温是控制热演化的重要因素,煤系的油气生成与煤系变质区带密切有关。二、三叠纪已进入中高变质带的煤系,油气形成早,如无良好盖层大部均可散失;在新生代形成的中高变质带及其邻区,油气形成较晚,具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油气地质条件与油气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湖凹陷是目前东海陆架盆地突破相对较大的凹陷,是一个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的地区。西湖凹陷花港组具有较好的油气地质条件,存在多个油气源,以平湖组烃源岩为主,储层条件较好,发育区域性盖层。构造圈闭是西湖凹陷花港组的主要圈闭类型,以滚动背斜和挤压背斜圈闭为主,油气藏也主要为这2种类型。在对石油地质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对花港组的油气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西部以油为主,东部以气为主,主要的油气分布于西湖凹陷中南部的局部构造较发育区。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 the area under petroleum exploration has continually expanded. The Chinese petroleum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By 1988, crude oil production was 137 MM tons/year (2.74 MM b/d), and China was the world's fifth-largest oil-producing nation.
The petroleum geology of China has recently advanced in the following five ways: (1) in the study of non-marine facies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s; (2) in the study of tectonic types of oil-and gas-bearing basins; (3) in facies studies of Meso-Cenozoic lacustrine deposits; (4)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mposite megastructural oil and gas reserves in the Bohai Gulf Basin; and (5) in research on buried-hill oil and gas traps. Future in-depth petroleum-geological studies and continuing intensive exploration activities will ensure that further oil and gas reserves will be located.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收集中国陆上主要含油气盆地和油气田的勘探历史资料,模拟了它们的勘探效益变化趋势,并分析了我国油气勘探效益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探区的资源量情况是影响油气勘探效益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归纳出我国东西部油气勘探效益变化的不同模式,对于预测我国东西部含油气盆地未来的勘探效益变化情况和勘探决策的制订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从盆地地质特点方面初步探讨了造成我国东西部油气勘探效益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东海地质调查的回顾与含油气远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海位于长江口至济州岛连线以南,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省鹅銮鼻一线以北,东界琉球群岛。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东海的地貌单元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冲绳海槽与琉球岛架四部分。东海大陆架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大陆向海洋方向的自然延伸、倾没部分,地势平坦而水浅,是近亿年来我国长江等大江河缔造而成的浅海区,含油气远景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