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多异氰酸酯PAPI、阻燃剂TCPP和DMMP、硅藻土微粉等为原料,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硅藻土复合材料。研究了硅藻土和阻燃剂用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藻土用量增加,泡沫的密度和压缩强度增加,以低聚物多元醇总量100份、PAPI100份计,硅藻土用量30份,泡沫密度48 kg/m3,压缩强度192 kPa;阻燃剂TCPP和DMMP单用均可提升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但两种阻燃剂复配使用效果更好,当TCPP和DMMP按10份和30份复配时,得到的复合材料氧指数最高,达30. 5。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丁腈橡胶(NBR)/氯化聚丙烯(CPP)橡塑复合材料中添加协同阻燃剂三氧化二锑,制备了阻燃型NBR/CPP橡塑复合材料,考察了三氧化二锑用量对NBR/CPP橡塑复合材料硫化特性、力学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氧化二锑的加入没有降低NBR/CPP橡塑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当三氧化二锑用量为10.0份时,NBR/CPP橡塑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300%定伸应力和邵氏硬度分别增加了15.7%、112%和10.9%;复合材料的氧指数(LOI)随三氧化二锑用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当三氧化二锑用量为2.5份时,复合材料氧指数为27.4%,达到自熄级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与胶囊红磷进行复配,并添加树脂.制备阻燃EPDM/PP热塑性硫化胶(TPV)复合材料,对其性能及有机蒙脱土(OMMT)和硼酸锌的阻燃协效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树脂的加入有助于提高TPV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和阻燃性能.当阻燃剂用量为70份,即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的复配比为31.5/31.5、徽胶囊红碑用量为7份时,TPV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性能等级达到V-1(试样厚度0.8mm),物理性能和加工性能较好.阻燃协效剂的加入对阻燃性能没有改善且影响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十溴二苯乙烷(DBDPE)、四溴双酚A(TBBA)、溴代三嗪(Br N)为阻燃剂和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铝、硅酮粉、抗滴落剂等协效阻燃剂复配,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通过熔融共混挤出制备阻燃ABS复合材料,对比了这3种阻燃剂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力学性能、熔体流动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8%的DBDPE即可使ABS复合材料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热变形温度达到74.3℃,但DBDPE对复合材料拉伸、冲击性能及熔体流动性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当3种阻燃剂质量分数均为12%时,添加Br N的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等级达到V–0级,缺口冲击强度和热变形温度最高,分别为27.0 k J/m2和74.7℃,热稳定性最好,但拉伸和弯曲强度较低,在相同阻燃剂用量下,添加TBBA的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强度和MFR最大,分别为41.6,60.5 MPa和22.3 g/10 min,但其垂直燃烧等级仅为V–1级。  相似文献   

5.
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铝阻燃剂和氢氧化铝/磷氮复配阻燃剂,制得两种热硫化阻燃硅橡胶。考察了氢氧化铝用量对硅橡胶阻燃性能的影响,并研究氢氧化铝中引入磷氮阻燃剂对硅橡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铝的用量为110份时,硅橡胶阻燃等级FV-0,极限氧指数43%,邵尔A硬度68度,拉伸强度4.5 MPa,拉断伸长率269%,撕裂强度12.5 k N/m;当氢氧化铝/氮磷复配阻燃剂用量为75份时,硅橡胶阻燃等级FV-0,硅橡胶极限氧指数36%,邵尔A硬度55度,拉伸强度5.9 MPa,拉断伸长率480%,撕裂强度17.2 k N/m。,采用氢氧化铝/磷氮复配阻燃剂比单纯采用氢氧化铝阻燃剂的硅橡胶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废旧丁腈橡胶粉(WNBR)和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空心玻璃微珠(HGB)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改性,分别研究WNBR和改性HGB用量对WNBR/ABS和改性HGB/WNBR/ABS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NBR/ABS复合材料中,WNBR用量较小时,WNBR粒子与ABS基体相容性较差,界面结合力较弱;WNBR用量为20份时,WNBR和ABS相容性较好,断面较平整光滑。WNBR可以降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提高冲击强度。在改性HGB/WNBR/ABS复合材料中,改性HGB呈单分散状,没有团聚,分布比较均匀。改性HGB在用量低于5份时可以同时提高改性HGB/WNBR/ABS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用量为5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物理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弹性体为增韧剂,聚苯乙烯接枝马来酸酐(PS-g-MAH)为增容剂,聚磷酸铵、季戊四醇膨胀阻燃体系复配微胶囊化红磷为阻燃剂,制备了聚苯乙烯/高密度聚乙烯(PS/HDPE)无卤阻燃复合材料,考察了PS与HDPE配比、弹性体种类及用量、PS-g-MAH接枝率及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S:HDPE=75:25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至1.41kJ/m2;SEBS与SBS配比为1:1.7时,可使PS/HDPE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增至21.3MPa,冲击强度达到2.81kJ/m2;添加12份接枝率为3.7%的PS-g-MAH后,PS/HDPE/SEBS/SBS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了4.89kJ/m2。  相似文献   

8.
以未处理芦苇纤维及通过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处理芦苇纤维作为增强体,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物作为基体,制备了芦苇纤维/聚乙烯(PE)复合材料。探讨了不同偶联剂处理芦苇纤维对复合材料力学、加工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DPE和LDPE的共混质量比为30∶70、芦苇用量为30份时,所得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采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芦苇纤维/PE复合材料较未经处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29.3%,33.1%及31.5%,吸水率下降了47.5%,加工流动性有所提高,同时对热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经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微晶纤维素(MCC)为填料,三嗪系膨胀阻燃剂(CFA)与聚磷酸铵(APP)的复配体系为阻燃剂(C-IFR),聚乳酸(PLA)为基体树脂,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阻燃MCC/PLA复合材料,研究了MCC对阻燃PLA复合材料的力学、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的影响。力学试验结果显示,MCC加入使PLA和阻燃PLA均比纯基体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有所降低,对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影响小。MCC在小添加量时可以提高PLA复合体系的极限氧指数,MCC与APP具有的协同效应降低了PLA的燃烧速率,提高了材料的成炭性能。热降解动力学表明,MCC增加了PLA和阻燃PLA材料的活化能,提高了PL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同时MCC降低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0.
OMMT/PU/HTV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月辉  杨淼  温绍国  王麒  奚征 《橡胶工业》2008,55(10):588-591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钠基蒙脱土进行表面改性,制备有机蒙脱土(OMMT)/PU/热硫化(HTV)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HTV硅橡胶相比,OMMT/PU/HTV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提高;当OMMT/PU用量为2份时,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交设计法分析了聚磷酸胺(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作为一种混合体系对聚苯乙烯(PS)的阻燃作用。实验表明,酸源、炭源、气源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有良好的阻燃效果,PER对PS阻燃性能的影响显著。各个因子对材料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不同:PER用量是影响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APP用量是影响无缺口冲击强度的主要因素;MEL用量是影响缺口冲击强度的主要因素。当APP、PER、MEL 的用量分别为30,20,5摩尔份时,阻燃PS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LLDPE/EPDM复合材料高效阻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乙烯/丙烯/二烯)共聚物(EPDM)为基体,以经表面处理的氢氧化镁[Mg(OH)2]为主阻燃剂,微胶囊化红磷和自制阻燃剂S为核心的复合阻燃剂为阻燃增效剂,制备了阻燃性能优良的LLDPE/EPDM复合材料。重点探讨了Mg(OH)2与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效果及其对LLDPE/EPDM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与复合阻燃剂并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当MS(OH)2用量为40份、复合阻燃剂用量为5-7份时,可获得较高的氧指数和垂直燃烧FV-0级的高阻燃性,且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栗娟  沈梅  辛振祥 《橡胶工业》2006,53(8):463-466
研究单独使用氢氧化镁及氢氧化镁/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并用阻燃体系对氯化聚乙烯橡胶(CM)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氢氧化镁,随着氢氧化镁用量的增大,CM硫化胶氧指数增大,但氢氧化镁用量过大,CM硫化胶物理性能明显下降;与单独使用氢氧化镁相比,达到相同的阻燃效果时,采用氢氧化镁/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并用阻燃体系的CM硫化胶物理性能较好;采用配方优化设计系统确定氢氧化镁、氯化石蜡和三氧化二锑的用量分别为66.3,4.7和11.8份时,CM硫化胶的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用反向沉淀法制备酶解木质素/氢氧化镁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对丁苯橡胶(SBR)胶料的阻燃效应。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酶解木质素包覆氧化镁,酶解木质素/氢氧化镁并用比为1∶1时,复合材料的阻燃效应较好,800℃时的质量保持率高;100份复合材料(酶解木质素/氢氧化镁并用比1∶1)的与10份微胶囊红磷配合的SBR胶料燃烧成炭性好,阻燃级别可达到FV-0,阻燃性能和物理性能好。  相似文献   

15.
PET/GF阻燃耐电弧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制备了PET/GF阻燃性耐电弧复合材料,发现玻纤和溴-锑阻燃剂会降低PET复合材料的耐电弧性,但选择合适的增容剂可以提高阻燃剂粒子在PET树脂中的分散均匀性,提高了阻燃剂的作用效率,从而减小了阻燃剂的用量,使阻燃对材料耐电弧性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小,另外改变加工工艺或添加滑石粉也可提高材料的耐电弧性。  相似文献   

16.
低溴阻燃ABS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蓝方  陈宁  蔡燎原  张季冰  向明 《塑料工业》1999,27(3):38-39,45
本文采用十溴联苯醚(DBDPO)和三氧化二锑(Sb2O3)阻燃ABS,并分别用磷酸酯、钛酸酯、硅烷等偶联剂对阻燃剂进行表面处理,发现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复合物的阻燃性能逐渐提高,当溴比达到10%时,材料在空气中点不燃;在提高阻燃性能的同时,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所下降,尤其是冲击强度下降较明显。将阻燃剂用偶联剂处理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本文还采用了母料法制备复合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母料法可进一步改善阻燃剂的分散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天然埃洛石纳米管(HNTs)作为载体,通过在其管内负载阻燃剂氨基磺酸胍(GAS)得到功能填料HNTs-GAS,以制备低烟无卤阻燃丁腈橡胶(NBR)。采用热重分析计算得到HNTs与GAS的投料质量比为1/3时可达到质量分数6%的最佳负载率。添加122.3份(质量,下同)HNTs-GAS和5.7份GAS的阻燃NBR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为28.3%,垂直燃烧达到V-1等级,烟密度为105,具有较好的阻燃性。HNTs-GAS的加入能有效提高NBR的力学性能,与添加相同用量HNTs和GAS的NBR相比,添加HNTs-GAS后NB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分别提高了47.5%、36.8%和67.1%。  相似文献   

18.
郭涛 《广州化工》2014,(3):25-27
分别研究了基体树脂、Mg(OH)2、氮磷阻燃剂、红磷母粒、混炼时间对无卤阻燃电线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PR的增加和EVA的降低,材料的拉伸强度增加而断裂伸长率降低,且燃烧性能变差;采用国产Mg(OH)2的材料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略低于进口产品,但阻燃性能要优于进口产品;相比其他氮磷阻燃剂,IFR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红磷母粒的最佳用量为10~15份;最佳的混炼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19.
大分子界面改性剂对PA6/水镁石阻燃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测试氧指数,探讨了自制的大分子界面改性剂对PA6/水镁石阻燃性能的影响,并与偶联剂TC-114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加入大分子界面改性剂可以明显提高PA6/水镁石的阻燃性能,当大分子界面改性剂的用量为8份,水镁石添加量为40%时,阻燃效果最佳,氧指数高达37%,比用TC-114处理的PA6/水镁石的氧指数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膨胀阻燃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热塑性硫化胶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的加入方式对三元乙丙橡胶(EPDM)/聚丙烯(PP)体系硫化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加入不同膨胀型阻燃剂及协效剂硼酸锌(ZB)、有机蒙脱土(OMMT)对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硫化胶(EPDM/PPTPV)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动态硫化前加入APP或PER时,EPDM/PP体系不能进行硫化;当APP的加入量为30份时,EPDM/PPTPV的综合力学性能较佳;在EPDM/PPTPV中同时加入APP、PER、三聚氰胺(MEL)时,随着三者加入量的增加,体系的阻燃性能增强,但拉伸强度明显降低,三者的最佳用量为30份APP、10份PER、10份MEL,此时体系的黏度与纯EPDM/PPTPV相当;加入ZB或OMMT时,EPDM/PPTPV的拉伸强度降低,且加入OMMT体系的阻燃效果优于加入ZB体系;加入OMMT时,在低剪切速率下,体系的黏度减小;在高剪切速率下,体系的黏度增大;加入ZB时,在低剪切速率下,体系的黏度与未加ZB体系相当;在高剪切速率下,体系的黏度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