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浆液固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若干土坝劈裂灌浆现场试验资料的分析,论述了浆液固结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依据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浆液固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观点:浆液在灌浆期是渗透力作用下的固结过程,在回弹期是坝体侧向压力作用下的固结过程。并分别建立了灌浆期和回弹期浆体固结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对影响浆体固结的几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坝基有盖重固结灌浆对大坝混凝土施工进度的影响,在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大坝施工过程中,EL.127m以上固结灌浆6m孔采用Ⅰ序孔无盖重固结灌浆+Ⅱ序孔引管有盖重固结灌浆的施工方法。结果表明该施工方法减少了混凝土钻孔工程量及灌浆干扰,避免了在有盖重固结灌浆施工过程中损坏预埋件,满足了碾压混凝土连续上升的要求,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4,(10)
为了减少坝基有盖重固结灌浆对大坝混凝土施工进度的影响,在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下库大坝施工过程中,EL.127m以上固结灌浆6m孔采用I序孔无盖重固结灌浆+Ⅱ序孔引管有盖重固结灌浆的施工方法。结果表明该施工方法减少了混凝土钻孔工程量及灌浆干扰,避免了在有盖重固结灌浆施工过程中损坏预埋件,满足了碾压混凝土连续上升的要求,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4.
杨琪 《山西建筑》2002,28(1):65-66
结合赵山渡引水工程实例 ,对引水隧洞工程的施工过程 ,即洞室开挖 ,洞室衬砌、锚喷支护、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五个分部工程均作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对其工程特点也进行了分析 ,并根据其特点采用了相应的施工技术。经过质量检查 ,压力达到设计压力的 80 % ,透水率合格  相似文献   

5.
周建军  蒲来春 《山西建筑》2010,36(24):97-98
以某水电站大坝基础灌浆工程为依托,根据固结灌浆要求,就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试验情况,灌浆效果以及固结灌浆参数确定作了分析,实践证明了无混凝土盖重固结灌浆施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细微裂隙固结和补强灌浆材料的设计,MMA化学灌浆材料的特点,及其应用效果。MMA化学灌浆材料具有粘度比水低,能在-19~-23℃硬化,硬化后不收缩,强度高,粘结能力强,耐老化,浆液毒性低,硬化后不污染环境,施灌工艺简单等优点。用于基岩固结灌浆,能使弱风化岩体的参数提高到微风化或新鲜岩体的水平;用于混凝土裂缝补强灌浆,能恢复混凝土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7.
周波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6):48-49
对坝基渗漏、结构失稳等问题,一般会应用固结灌浆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使坝基稳定性和强度达到施工标准.以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坝基固结灌浆试验的相关要点,对提高大坝、水库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周波 《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6):48-49
对坝基渗漏、结构失稳等问题,一般会应用固结灌浆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使坝基稳定性和强度达到施工标准.以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坝基固结灌浆试验的相关要点,对提高大坝、水库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碱激发碳酸盐矿-矿渣复合灌浆材料模拟灌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碱激发碳酸盐矿-矿渣复合灌浆材料进行实验室模拟灌浆试验研究,获得实验室条件下灌浆工艺参数是:灌浆压力2.0~6.0MPa,保压3~5min;灌浆材料的优选参数是:硅酸钠溶液模数1.6,浓度35%,最优质量配比为:m(碳酸盐矿粉)∶m(矿渣粉)∶m(硅酸钠溶液)∶m[缓凝剂(固体)]=1∶0.43∶1.14∶0.0193,其灌注的砂柱体28d强度为8.7MPa,抗渗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燕山水库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红琦  邢芳 《安徽建筑》2011,18(5):101-102
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都是水工建筑物地基处理的主要方式,并被广泛采用,因此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水工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固结灌浆是对岩石的节理裂隙采用浅孔低压灌注水泥浆的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帷幕灌浆一直是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Jinping I hydropower st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hallenging projects in China due to its highest arch dam and complex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construction.After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am foundation,a few large-scale weak discontinuities are observed.The rock masses in the left dam foundation are intensively unloaded,approximately to the depth of 150–300 m.These serious geological defects lead to a geological asymmetry on the left and right banks,and thus some major diffculties of dam construction are encountered.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s of geological defects on the project are analyzed,followed by the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treatment design.Based on the analysis,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the weak rock masses and discontinuities are carefully determined,including the concrete cushion,concrete replacement grids,and consolidation grouting.They work together to enhance the strength and integrity of the dam foundation.Evaluations and calibrations through geo-mechanical model tests in combination with feld monitoring results in early impoundment period show that the arch dam and its foundation are roughly stable,suggesting that the treatment designs ar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The proposed treatment methods and concepts in the context can be helpful for similar complex rock projects.  相似文献   

12.
富水破碎岩体帷幕注浆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主研制的三维注浆模型试验系统,开展富水破碎岩体多孔分序帷幕注浆试验,获得注浆扰动下岩体多物理场演化规律:1被注岩体总压力及孔隙水压力变化强烈,历经急剧增长—峰值波动—渐进衰减—趋于稳定的变化阶段;2破碎岩体内部,浆液在隧洞拱顶和拱底位置发生优势劈裂扩散,同时引起洞周收敛位移;3注浆作用下破碎岩体压缩释水导致渗透性能显著降低,表现为分序注浆试验中超孔隙水压力激发程度逐次大幅提高。帷幕注浆试验结束后,揭露、分析了加固体内部特征,研究破碎岩体加固范围非均匀变化规律,归纳总结松散破碎岩体及泥质软弱岩体对应的渗透–劈裂型及微劈裂型两类注浆加固模式,揭示了劈裂浆脉形成的多重注浆叠加机制。基于以上研究工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固结岩体微观特征,研究表明浆脉–黏土界面具有三维结构,可划分为渗透型和微劈裂型两种类型,网络状微型浆脉的锚固作用增大了界面粗糙度和强度;界面靠近黏土一侧发育损伤裂纹,推测为固结岩体物理力学条件突变位置,为加固岩体潜在破坏环节。研究成果补充和完善了室内注浆模拟试验方法,探索了多孔分序帷幕注浆试验中浆液扩散规律及注浆加固机理,为类似地质环境下岩体注浆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二滩拱坝坝基弱风化岩体灌浆加固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对高坝建基面使用弱风化岩体,成为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及学科意义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工程的开挖量、施工工期和工程造价。在二滩拱坝的建设中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为了确保大坝的稳定性及经济性,要求对建基面附近的弱风化岩体进行加固灌浆处理,并研究其加固后的力学特性。本文叙述了灌浆后岩体力学特性的检测结果,并用断裂—损伤力学方法对岩体力学变化的机制做了理论分析。实测结果及理论分析表明,灌浆后岩体的力学强度有了提高,可以满足大坝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辉绿岩脉复合灌浆试验加固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代表性试验区,采用高压水泥–化学复合灌浆技术,对辉绿岩脉的灌浆加固处理开展灌浆工艺、加固效果和机制等试验研究。试验中对微细裂隙发育的辉绿岩脉进行高压水泥灌浆后再进行化学复合灌浆,水泥浆液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化学浆液采用固结性能良好的CW系环氧树脂。复合灌浆后的辉绿岩脉单孔纵波速度可达5 153 m/s,变形模量为11.4~21.8 GPa,试验区岩体的连续性、整体性及均一性改善显著。复合灌浆达到预期效果,辉绿岩脉力学指标满足建坝要求,灌浆工艺参数合理,可直接指导大岗山水电站基础处理施工。经初步探索,该复合灌浆加固岩体的实质可归纳为:固结灌浆改善了岩体结构面力学特征及其组合关系,使其整体刚度增大;微细裂隙的良好胶结,使其端部应力集中被降低或消除,岩体屈服极限增大,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5.
帷幕灌浆技术在既有土坝可溶岩坝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河南省方城县望花亭水库坝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对坝基渗流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桩号0 165~0 430坝段的大理岩总出露宽度为265m,第5,7层大理岩仅占坝址区大理岩总宽度38%,但渗漏量却占坝基总渗漏量的69.7%,由此形成落水洞、大面积沼泽地、管涌和接触冲刷等隐患。分别对坝基大理岩进行封闭式帷幕和悬挂式帷幕灌浆处理。按照初步设计阶段灌浆设计要求,拟采用常规的一次灌浆法或“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但灌浆试验表明在钻孔中止塞困难,绕塞返浆严重,造成土坝吃浆量很大,坝顶冒浆十分严重,对坝基进行灌浆非常困难。经反复试验,摸索出“孔口及坝体封闭、基岩内自上而下分段孔内循环灌浆”的灌浆工艺和灌浆方法。灌浆试验及灌浆施工结果表明,采用新的灌浆工艺后,虽然也存在不少施工难题,但灌浆效果很好。总结了这种新的施工方法的产生、试验情况、施工工艺、灌浆效果检查等,以便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德平  黄平  孙士颖  柏波 《施工技术》2012,(Z1):344-347
依托在建的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305m级世界第一高拱坝,在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运行水头高、坝基防渗要求高等不利条件下,进行现场超深孔帷幕灌浆试验。就超深孔钻孔技术、浆液性能研究、灌浆参数及灌浆工艺进行研究与总结,同时对灌浆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形成了一套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孔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堤坝劈裂灌浆技术是改善堤坝工程内在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然而目前对该技术浆液在坝体内的渗透固结机理尚不明确,无法对灌浆后坝体的防渗效果进行有效地评价。为此,假定施工工艺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针对灌浆孔间距布设与劈裂灌浆防渗实际效果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基于大型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采用Mohr-Coulomb Hardening本构模型,通过布设不同间距灌浆孔的流固耦合计算,研究了堤坝劈裂灌浆过程中浆液所产生的孔隙水压力、堤坝应力应变等分布规律,揭示了堤坝劈裂灌浆浆液在土体内渗流固结机理,探讨了其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评价了灌浆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孙明权  刘大海 《山西建筑》2009,35(2):354-356
结合实际工程,对天花板拱坝的坝肩开挖及地基处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提出了坝基开挖、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帷幕灌浆、基础排水、断层破碎带处理和岸坡锚固支护等措施,以使坝基满足稳定、应力、变形、抗渗和耐久性等各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张勇 《山西建筑》2009,35(16):365-366
针对某引水隧洞工程由于地质条件差,混凝土浇筑、回填灌浆、固结灌浆完成后,伸缩缝、施工冷缝以及混凝土局部出现大面积涌水或渗漏现象,施工中采用了聚氨酯化学浆料灌浆,并用中核CN2000A型堵漏材料封堵,CN2000B型防水材料做涂层,取得了显著的防水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