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废弃橡胶轮胎颗粒作为改良材料,对膨胀土进行改良实验,该研究对废弃橡胶轮胎颗粒混合土进行无侧限抗压、直剪、CBR及扫描电镜试验,研究不同橡胶颗粒掺入量下混合膨胀土的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橡胶颗粒的最佳掺量为20%时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剪切强度最大,考虑到经济性,作为路基填料时,橡胶颗粒的最佳掺量不应超过15%;扫描电镜实验结果表明,掺入量在15%~20%之间时粘结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2017,(5):90-95
为减少膨胀土所引起的工程地质灾害,同时实现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将不同配比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EPS颗粒)与不同膨胀势的膨胀土制成混合料,开展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改良膨胀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膨胀土混合料在吸水过程中无荷载膨胀率、有荷载膨胀率逐渐增大,且都经历了快速膨胀期、缓慢膨胀期和膨胀稳定期3个阶段;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膨胀土混合料的自由膨胀率、膨胀率和膨胀力随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掺量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膨胀特性指标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掺量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掺量对中膨胀潜势膨胀土收缩系数影响较小,而对强膨胀潜势膨胀土影响明显;从膨胀力改良效益角度考虑,中膨胀潜势膨胀土中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的最优掺量为5%,强膨胀潜势膨胀土中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的最优掺量为10%。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改良膨胀土的机理主要在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颗粒为膨胀土胀缩变形提供了空间以及柔性材料吸收了膨胀能量。  相似文献   

3.
土的颗粒组成对电阻率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的电阻率是土的基本物性参数之一,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结构特征等息息相关。土的固体颗粒组成是影响土体电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以膨胀土、黄土及掺灰改良膨胀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具有不同固体颗粒组成的土的电阻率特性,揭示其影响机制。针对黏土颗粒表面导电性难以测定的现实,引入间接测量方法,并通过试验获得膨胀土表面导电性的大小;然后,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组成的膨胀土-黄土混合物的电阻率大小,分析不同固体颗粒组成对土电阻率的影响;最后,通过掺灰改良膨胀土的电阻率测试,探讨掺灰率及养护龄期对改良膨胀土电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杜振江 《土工基础》2019,(3):326-330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于岩土工程回填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试验成果。根据国内外大量文献,综述了利用废旧轮胎改良砂土、膨胀土、黄土、黏土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不同掺量、不同粒径的轮胎在改良不同土质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效果。文献表明:粒径较大轮胎块的掺入在剪切面之间发挥了其本身固有的特性,增加了混合体的抗剪强度,而橡胶颗粒掺入土中是通过改善接触面上的摩擦特性增强土的剪切强度。轮胎与不同土体混合作为轻质土工材料用于岩土工程和路基工程,能够很好地改善土体强度、弹性性能、压缩性能。有关废旧轮胎在改良不同土的抗剪强度过程中的疲劳性、老化性和其对环境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艳林  巫益  许汉华  方芳 《江西建材》2023,(12):47-49+52
文中以红河蒙自市某工程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素土,石灰、粉煤灰以及水泥改良膨胀土的路用特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粉煤灰、水泥三种改良膨胀土的最大干密度均随着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石灰和水泥改良的膨胀土最佳含水率随着掺量增加而增大,粉煤灰改良的膨胀土最佳含水率则随着掺量增加而减小。三种改良膨胀土的膨胀量均随掺入比的增大而减小,CBR值则与之相反。从改良后减小的膨胀量来看,改良效果由好到差依次是粉煤灰、石灰、水泥;从提高CBR值上看,水泥效果更好,其次是石灰,粉煤灰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生物酶改良膨胀土压缩特性,通过一维固结试验,研究了生物酶、石灰、水泥改良膨胀土体孔隙比、压缩系数、单位沉降量与荷载变化规律。探讨了固结压力对生物酶、石灰、水泥改良膨胀土体压缩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酶、石灰、水泥改良膨胀土表现出不同的压缩性,主要反映在压缩曲线与压缩系数上;掺生物酶、石灰、水泥都能改善膨胀土的压缩性,其中,生物酶配比为1∶300改良膨胀土的压缩性最小;改良膨胀土的单位沉降量与荷载的关系可用幂函数来表示:si=bpai。  相似文献   

7.
根据膨胀土颗粒表面的带电原理、膨胀土的胀缩机理,用自行研制的阳离子型添加剂对膨胀土进行改性,详细分析了改性膨胀土的改性机理,通过不同条件对改良后的膨胀土进行保养前和保养后的强度及水稳定性试验,并和素膨胀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膨胀土的水稳定性大大优于素膨胀土,浸水后的强度高于对应素膨胀土;从添加剂的特性看,它对提高土体强度的作用不明显,但能大幅度地提高膨胀土的水稳定性;在加入添加剂的初期,土体的水稳定性不是很高,但随着龄期的增长,添加剂的作用愈加显示出来,并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石灰改良膨胀土重塑后的工程特性,进行了素土、石灰改良膨胀土及重塑石灰改良膨胀土在90%、93%及95%压实度下土体的固结试验及直剪强度试验,对比分析了3种土体的工程特性。试验结论显示:重塑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压缩系数α_(1-2)介于素土与石灰改良膨胀土之间,是石灰改良膨胀土的1.6~1.7倍,是素土的0.7~0.8倍。在上覆荷载较小时,重塑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及压缩性能接近于素土;在上覆荷载较大时,重塑石灰改良膨胀土的抗剪强度及压缩性能接近于石灰改良膨胀土。  相似文献   

9.
在交流电场条件下水玻璃改良膨胀土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Na2O含量、模数、通电电压和时间4个影响因素对改良膨胀土膨胀率的影响,得出了优化固化条件并初步揭示了其改良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改良膨胀土膨胀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Na2O、模数、通电电压和时间。Na2O含量越大,通电电压越高,生成的硅酸凝胶越多,改良膨胀土的无荷膨胀率越低;在一定范围内膨胀率随模数增大而增大,但达到极值点后会有少量降低,因为模数过高带来的大量SiO2会使土颗粒间连接不够紧密;随通电时间增加,改良膨胀土膨胀率先稳定下降再上升,存在下极值点;对比未通电与通电的试验结果表明交流电场条件对膨胀土改良效果有良好的增强作用。综合各试验结果得出最优固化条件为:Na2O含量2.4%、模数1.6、通电电压100 V、通电时间60 s,为电场作用下水玻璃改良膨胀土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砂石改良膨胀土工程特性随砂石粒径的变化规律,通过直剪试验、收缩试验、膨胀力试验、无荷膨胀率试验,分析了膨胀土抗剪强度、胀缩特性与砂石掺量、砂石粒径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砂石掺量增加,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有所提高,内摩擦角增大,黏聚力先增大后减小,膨胀土的胀缩特性逐渐改善,相同掺量下,掺砂石的粒径越大,膨胀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越大,胀缩特性改善效果越明显,掺入砂石粒径越大,胀缩特性得到改善并趋于稳定的砂石掺量越小,最优砂石掺量逐渐减小。建议不同粒径砂石改良膨胀土的最优掺量分别为:风化细砂40%,风化中砂30%,碎石25%。掺大粒径的砂石改良膨胀土更加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1.
对冻融循环作用后的橡胶颗粒混合土(RST混合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强度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28d养护龄期,虽然掺入橡胶颗粒的RST混合土抗压强度相对水泥土会降低,但是其抗冻融性能比水泥土强;冻融循环5次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大,掺有橡胶颗粒的试件强度的提高率明显强于未掺入橡胶颗粒的试件;冻融循环5次后,橡胶颗粒的掺入从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由于含水量的不同而导致的RST混合土强度的降低速率。  相似文献   

12.
孙婕 《低温建筑技术》2017,39(10):133-136
通过掺加不同粒径的橡胶颗粒研究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测试改性后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流动度、抗折抗压强度、24h竖向膨胀率和导热系数。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橡胶颗粒可以部分提高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流动度和24h膨胀率,影响水泥灌浆材料的部分强度,但基本满足国家三类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强度要求,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导热系数,改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保温性。综合水泥基灌浆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掺入橡胶组份D(即混合三种不同橡胶粒径的组份)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易双德 《山西建筑》2010,36(29):154-155
对橡胶粉粒的由来及橡胶沥青形成机理及控制指标、在道路建设中的应用现状、性能优势和推广障碍做了简单介绍,以帮助人们加深对橡胶沥青的了解,从而促进其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盾构隧道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垫止水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密封垫静态密封原理及交联橡胶的统计理论 ,对盾构隧道衬砌环缝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垫的膨胀性能及不同工况下耐水压性能进行试验 ,从而分析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垫的止水机理 ,并评述其在隧道中的止水能力 ;同时 ,为盾构隧道衬砌接缝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垫防水的设计、施工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granular rubber on the erosion resistance of Cement Soil (CS). Rubber powder was incorporated into CS where the Cement Content Ratios (CCR) of the samples were 10%, 15%, 20% and 25% at five different Rubber Particles Content Ratios (RCR) of 0%, 5%, 10%, 15% and 20%. The main tests included Erosion test, Permeability test and Crystallization test, and theses test resul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and mechanism of rubber particles on the erosion resistance of CS. Under the action of NaCl and Na2SO4 solutions, the mass and unconfine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ubberized cement soil (RCS) went up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CR. When the CCR is more than 20%, the increase of CCR has no obvious effect on the strength after the erosion proces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was stronger with bigger size of the rubber particles. Under the same depth, the chloride ion content of RCS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RCR. When the RCR is more than 15%,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rosion resistance with adding more rubber particles in CS. The reasons for increasing of erosion resistance of RCS can be summed up into three aspects: blocking capillary action, elastomer action and preventing crack propagation action. The effect of elastomer delays the time of cracks developing of CS. From the SEM test, it can be observed that the rubber powder hindere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cracks since it offered adequate restraint to prevent the shorter cracks from propagating. All 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rubber powd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rosion resistance of cement soil.  相似文献   

16.
改良膨胀土施工技术与改良土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黄淮河冲积平原区广泛分布弱~中等膨胀土,用这种土作为高等级公路路堤填筑材料时,必须用掺石灰的方法对土体进行改良,以提高土体的强度,降低土体的胀缩性。改良膨胀土施工采用二次掺灰工艺、合适的石灰拌和方法和碾压机械组合对提高改良土的碾压质量很重要。系列现场和室内试验研究表明:采用二次拌灰工艺能够使石灰均匀并易于碾压。尽管压实天然土的CBR强度不满足规范的要求,但改良土的CBR强度高,自由膨胀率低,无压膨胀量小。改良土的微观结构与天然土明显不同,土粒间连接增强,基本看不到单粒形态。  相似文献   

17.
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的工程特性,因而通常采用的有侧限膨胀试验具有一定局限性。采用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来实现对膨胀土试样压力的连续施加,使土样在合理的受力和吸水环境下,膨胀变形至剪切破坏;并根据相关物理性质指标转换公式,得到试样在连续性吸水过程中不同含水量与体积膨胀率的关系。改进后的三轴膨胀试验合理地模拟了膨胀土在一定埋深条件下其吸水膨胀的真实过程,科学地解决了分阶段有侧限膨胀试验不能实现同一试样吸水膨胀的连续性过程问题,试验结果更为准确,使得室内试验环境和工程实际达到较好吻合,对于研究膨胀土的力学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橡胶微粒掺量、粒径对砂浆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浆流动性随橡胶微粒粒径的增加而增加,随掺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回落;切削法生产的橡胶微粒配制的砂浆流动度总体上高于摩擦法。橡胶微粒砂浆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均随橡胶微粒掺量的增加而减小,摩擦法生产的橡胶微粒砂浆力学性能要好于切削法橡胶微粒砂浆。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索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废橡胶颗粒改性水泥基材料的塑性开裂和抗冲击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平板试验(包括分形维数分析)研究了橡胶砂浆的塑性收缩开裂性能,同时,采用ACI-544推荐的落锤法,研究了橡胶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用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25%的砂,能有效抑制裂缝的产生和扩展,显著提高砂浆抵抗塑性收缩开裂的能力。此外,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25%的砂后,虽然混凝土抗压强度较素混凝土下降了34%,但其抗冲击次数却提高了6.2倍。复合掺加橡胶颗粒和1kg/m3的高弹性模量PVA纤维后,混凝土抗冲击次数是素混凝土的8.3倍,为单掺橡胶混凝土的1.3倍。  相似文献   

20.
橡胶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群  冯凌云  翟敬栓  杨卫坤  袁宾 《混凝土》2011,(7):91-93,96
试验以C30混凝土为基准.用废旧轮胎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细骨料制成橡胶混凝土,研究碳化时间、不同粒径橡胶颗粒和掺量对橡胶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化3 d后,掺1~3mm橡胶小颗粒和60目胶粉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较基准混凝土最大减小了40%,掺3~6mm橡胶大颗粒的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较接近;碳化7、14d后,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