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泡沫整理法对涤棉织物进行单面防水整理,使其单面防水的同时反面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复配了稳定型泡沫防水涂层剂,并探讨了该涂层工艺的最佳焙烘温度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整理剂配方为防水剂与10%SDS溶液以2∶1混合,并添加CMC 10g/L,HEC 0.5g/L,PTF 5g/L,焙烘温度160℃,时间3min,效果最佳;织物带液率由传统整理的45%降至为26%,节约原料55%。  相似文献   

2.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和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纳米SiO2/有机氟改性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采用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乳液应用于织物防水整理,考察了整理剂浓度、焙烘温度及时间对织物防水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无皂乳液较普通乳液稳定性更好,当整理剂浓度为70g/L、焙烘温度及时间分别为160℃和3min时整理工艺最佳.处理后的织物表面被含有90nm左右的纳米SiO2粒子的聚合物薄膜覆盖,其防水等级为90分,水的静态接触角为141°.  相似文献   

3.
采用阳离子型抗静电剂DM3726与非离子型抗静电剂TN,将织物的感应静电压和半衰期作为衡量织物抗静电性能的主要指标,对这2种抗静电剂进行对比研究,得到前者抗静电性能优于后者.针对阳离子型抗静电剂DM3726的3个工艺参数——整理剂浓度、焙烘温度和焙烘时间进行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得出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整理剂浓度10 g/L、焙烘温度190℃、焙烘时间30 s.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研究BTCA作为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剂,探讨整理过程中各因素对织物折皱回复角,强力保留率的影响,经正交试验及分析得到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抗皱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BTCA120 g/L,NaH2PO240 g/L,焙烘温度160℃,焙烘时间4 min.试验结果表明,BTCA对亚麻竹纤维交织织物有良好的抗皱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亚磷酸二乙酯、丙烯酰胺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磷系无甲醛阻燃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麻织物的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整理中阻燃剂、催化剂、柔软剂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该阻燃剂针对麻织物的优化整理工艺为:阻燃剂350 g/L,催化剂30 g/L,柔软剂20 g/L,160℃焙烘3 min。  相似文献   

6.
以亚磷酸和乙二醇为反应原料合成了一种羟基磷酸酯型低聚物阻燃剂.该阻燃剂与交联剂丁烷四羧酸和催化剂次亚磷酸钠构成了阻燃整理体系,用于织物整理,得到无甲醛耐久阻燃整理棉织物,合成和应用时不需要特殊的工艺和设备.探讨了阻燃剂用量,交联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对整理织物的热解质量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可大大降低棉织物的热裂解温度,阻燃效果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可满足多领域对纺织品的阻燃要求.得到纯棉织物最佳整理工艺:阻燃剂用量400 g/L,交联剂用量80 g/L,焙烘温度180℃,焙烘时间3 min.整理后织物的损毁长度为123 mm,具有较好的阻燃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亚磷酸二乙酯、丙烯酰胺和乙二醛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磷系无甲醛阻燃整理剂,并将其应用于麻织物的阻燃整理,探讨了阻燃整理中阻燃剂、催化剂、柔软剂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对阻燃效果的影响。该阻燃剂针对麻织物的优化整理工艺为:阻燃剂350 g/L,催化剂30 g/L,柔软剂20 g/L,160℃焙烘3 min。  相似文献   

8.
相变纳米胶囊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自制的相变纳米胶囊形态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将自制相变纳米胶囊用于调温纺织品制备.研究了胶囊整理剂的附着量对整理织物热焓、透气性、毛效、柔软度等应用性能的影响,研究了整理焙烘温度和时间对胶囊耐洗性能的影响,优化了整理工艺条件,并测试了整理织物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胶囊固含量为20%时,采用粘合剂用量15 g/L,增稠剂用量10 g/L,轧余率80%,焙烘温度120℃,焙烘时间3 min等工艺条件,所整理织物具有较好的调温性能,其它应用性能如透气性能、毛效和柔软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允许范围内.整理织物经聚醚改性氨基硅油20 g/L处理后,透气性能、毛效和柔软度得到显著改善,而调温能力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表明采用自制相变纳米胶囊,通过合适的整理工艺可以开发出理想的智能调温纺织品.  相似文献   

9.
采用双三羟甲基丙烷磷酸酯盐抗静电剂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探讨了抗静电剂浓度、焙烘温度、焙烘时间以及涤纶织物耐洗次数对涤纶织物抗静电性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抗静电剂浓度为20 g/L、焙烘温度为170℃、焙烘时间为80 s时,抗静电整理效果较好;同时整理后的涤纶织物经50次洗涤后抗静电性能仍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含氟拒水整理剂(FG-910)对纯棉水刺非织造材料进行单面整理,使之具有亲疏水双侧结构,从而获得单向导湿功能。经分析可知,影响整理结果的有四个因子:整理液浓度、单位面积使用量、烘干温度和时间以及焙烘温度和时间。对这些因子进行分析,得出最佳整理方案为:整理液浓度40g/L,单位面积使用量为10g/m2,烘干条件为110℃×3min以及焙烘条件为160℃×2min。  相似文献   

11.
将聚氨酯与免烫树脂复配,代替单纯的树脂整理,对纯棉薄织物进行强力和平整度的测试.讨论了焙烘温度,树脂整理剂用量,聚氨酯EPD用量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烘温度为145℃,树脂整理剂F-Cl用量为30g/L,聚氨酯EPD用量为40g/L时,其整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13.
用水溶性环氧化物作为无甲醛抗皱免烫整理剂,对柞蚕丝织物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无甲醛整理剂———水溶性环氧化物(HY-001)可使柞蚕丝织物在抗皱免烫、手感风格等方面得到良好改善的结论。结果表明:树脂用量为150g/L,焙烘温度150~160℃,硫氰酸钾用量15g/L焙烘时间在5分钟时织物的干、湿弹性和白度达到最佳值,干缓弹性在焙烘时间为3m in时为最好,焙烘温度140~145℃时湿弹性达到最高,而干缓弹性在150~155℃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以自制的反应性阳离子水性聚氨酯对纯羊绒针织物进行抗起毛起球整理,研究整理剂对纯羊绒针织物整理效果及其服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理剂最佳的应用工艺下(整理剂质量浓度50g/L、浴比1:35、整理液pH5.5、40℃下处理20min、100℃烘干),可显著提高羊绒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其起毛起球等级从2.0级提高到4.0级,且织物的手感和白度等风格不受整理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种不同的乳液聚合方式合成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含氟单体含量、不同含氟单体及不同的乳液聚合方式对聚合物防水效果的影响,同时优化了所合成的含氟织物整理剂的最佳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当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05)用量占单体总用量为50%时,采用三阶段乳液聚合方法时合成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防水性能;含氟织物整理剂的最佳整理工艺为棉织物→两浸两轧(整理剂60 g/L,浸置时间25min,轧余率75%)→预烘(100℃,3min)→烘焙(180℃,3min).  相似文献   

16.
采用TF-620、HMW8871、Uhtraphil PA、NH-D20 4种吸湿排汗整理剂,在不同整理剂用量、不同整理温度和不同烘焙时间条件下,对涤纶织物进行整理,并对整理后织物与未整理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进行测试对比。结果表明,4种整理剂对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性能均有较大提高,但TF-620对涤纶织物整理效果最好,其最优整理工艺为:整理剂用量为60g/L,烘焙温度为200℃,烘焙时间为0.5min。经整理后,毛细高度由1.7cm上升到13.7cm,水分蒸发率由10.1%提高到99.7%;结果表明,经吸湿排汗整理后织物的表面电阻由1.08×1013Ω下降到1.31×107Ω;整理后织物经10次水洗,吸湿排汗效果仍然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精纺纯毛织物获得优良的弹性 ,在后整理的洗呢工序中采用以下化学方法对精纺毛织物进行弹性整理 ,步骤 :(1 )渗透剂 :NWB 2 0 1 ,用量 2 % ,常温洗呢 1 0min。 (2 )CO BRALM/A ,用量 2 5 % ,常温洗呢 1 0min。(3 )COBRALM/B ,用量 1 0 % ,常温洗呢 1 0min。整理结果织物纬向弹性可达到 2 2 % ,经向弹性达 1 5 %。工艺简单、稳定 ,弹性整理时间短 ,弹性整理结果明显。并对弹性整理后的精纺毛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 ,结果说明织物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醋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腈为主要原料,合成了性能稳定的核壳型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无醛免烫剂,通过红外光谱(FTIR)验证了醋丙共聚物的结构。结果表明,此醋丙乳液整理后织物水洗后DP级达3级,强力损失下降19%,白度下降5.6%。将醋丙乳液与甲醚化改性的N,N-羟甲基-4,5-二羟基乙烯脲(DMDHEU)树脂复配,对纯棉织物进行免烫整理的用量优化为:醋丙乳液50g/L,DMDHEU树脂30g/L,氯化铵3g/L,整理后织物的DP级达3.5级,缩水率<1%,布面释放甲醛未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