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洋污泥中筛选得到的Aeromonas sp.F3所产的胞外酶对胶原蛋白有水解作用。以海洋微生物Aeromonas sp.F3为酶源,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其所产的胶原酶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该胶原酶的酶解条件及热稳定性,并对该胶原酶水解鱼皮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Aeromonas sp.F3源胶原酶在50℃热处理40min之后明显失活,该胶原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8.6,金属离子Ca2+在0.5mmol/L时对酶有激活作用。该酶在其最适条件下,对鱼皮胶原有显著水解效能,其水解产物的分子质量在30ku以下。  相似文献   

2.
稻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和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种稻红壤中分离微生物菌株,经紫外诱变后得到了3株高效的稻秆纤维素降解菌株,分别为细菌YB20、真菌F9和YF15.经鉴定,菌株YB20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p.),菌株F9和YF15均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sp.).对3株纤维素降解菌株产酶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得到把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为C-K的特种人参皂苷糖苷酶,采用TLC、HPLC等酶活力检测方法对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菌进行了菌种筛选.结果表明,该菌大豆汁培养基中25 ℃发酵主要产生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Rg3的酶;35 ℃发酵主要产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F2和C-K的酶.3号菌产酶发酵时间短,一般为2~4 d;18号菌发酵时间长,一般为4~8 d.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Arthrobacter sp.No.3 GS 0202新细菌所产人参皂苷糖苷酶水解人参三醇类皂苷Rg1生成人参三醇类皂苷Rh1的能力,采用薄层层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菌的发酵条件及所产糖苷酶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0 ℃发酵条件下,人参皂苷酶的诱导物人参茎叶总皂苷存在下,该细菌产生较好.其粗酶...  相似文献   

5.
采用TLC、HPLC等酶活力检测方法对Arthrobacter sp.3、Rhodanobacter sp.14、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进行了菌种筛选。其中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发酵生成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Rg3、Rh2和苷元的特殊人参皂苷糖苷酶,Arthrobacter sp.3菌发酵产酶速度相对快一些。Rhodanobacter sp.14发酵主要生成能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Rd的人参皂苷糖苷酶。Rhodanobacter sp.14发酵生成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对丙酮抗性较好,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所生成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对丙酮抗性略差。综合各因素,选取Arthrobacter sp.3为目标菌种。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微生物sp.R9g产芦丁 α 鼠李糖苷酶的分离提纯及其酶性质鉴定。该酶能水解芦丁的一个 α 鼠李糖基,从而制备异槲皮甙。该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72kDa,且酶反应的最佳温度是40℃,最适pH值是5。  相似文献   

7.
从内蒙古科技大学校区内土壤、生活污水、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三株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优化培养后,培养液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率均可达到90%以上.通过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等试验,鉴定MBF-2,MBF-10微生物为固氮菌属细菌(Azotobacter sp);MBF-5微生物为气单胞菌细菌(Aeromonas sp).  相似文献   

8.
采用分子筛及离子交换法对微生物Absidia sp.R42g所产异槲皮苷-β-葡萄糖苷酶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异槲皮苷-β-葡萄糖苷酶的分子质量为62ku,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5.0。在50℃以下,pH 4.0~6.0,相对酶活力较稳定,Na~+、K~+、Ca~(2+) 3种金属离子对相对酶活力无影响;而在Fe~(3+)、Cu~(2+)两种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相对酶活力为零;酶反应结果显示该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分别为6.711mmol/(L·h)和18.89mmol/L。  相似文献   

9.
采用TLC、HPLC等酶活力检测方法对Arthrobacter sp.3、Rhodanobacter sp.14、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进行了菌种筛选。其中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ncter sp.20菌发酵生成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Rg3、Rh2和苷元的特殊人参皂苷糖苷酶,Arthrobacter sp.3菌发酵产酶速度相对快一些。Rhodanobacter sp.14发酵主要生成能把人参二醇类皂苷PPD转化为Rd的人参皂苷糖苷酶。Rhodanobacter sp.14发酵生成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对丙酮抗性较好,Arthrobacter sp.3、Rhodopseudomonas sp.18和Enterobacter sp.20菌所生成的人参皂苷糖苷酶对丙酮抗性略差。综合各因素,选取Arthrobacter sp.3为目标菌种。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微生物sp.G9产皂甙鼠李糖苷酶的分离提纯及其酶性质。该酶能够水解人参皂甙Re的C 6位末端上的一个α 鼠李糖基,从而制备人参皂甙Rg1。该酶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4kDa,且酶反应的最佳温度是40℃,最适pH值是5。  相似文献   

11.
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C-K细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得到把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为C-K的特种人参皂苷糖苷酶,采用TLC、HPLC等酶活力检测方法对Arthrobactersp.3,Rhodopseudomonassp.18菌进行了菌种筛选。结果表明,该菌大豆汁培养基中25℃发酵主要产生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Rg3的酶;35℃发酵主要产将人参二醇类皂苷转化成F2和C-K的酶。3号菌产酶发酵时间短,一般为2~4 d;18号菌发酵时间长,一般为4~8 d。  相似文献   

12.
两种菌产皂苷糖苷酶的性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微生物Absidiasp.D0d菌产的薯蓣皂苷糖苷酶(RhaD)和微生物Absidiasp.A3r菌产的黄芪皂苷糖苷酶(RhaA)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它们的酶性质做了比较。RhaD的分子质量是59 ku,最适反应pH是5.0,pH稳定范围是3.0~8.0;最适反应温度是40℃,在60℃以下稳定。金属离子Na+、K+对酶反应基本没有影响,Mg2+、Zn2+、Ca2+、Cu2+、Fe3+对酶反应有抑制作用。酶反应动力学参数Km为19.26 mmol/L,Vmax为1.23 mmol/(L.h)。RhaA的分子质量是54 ku,最适反应pH是5.0,pH稳定范围是3.0~6.0;最适反应温度是40℃,在60℃以下稳定,Mg2+和Ca2+对RhaA的酶反应没有影响,Fe3+、Cu2+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酶反应动力学参数Km为17.86 mmol/L,Vmax为1.18 mmol/(L.h)。RhaD只能水解与穿山龙薯蓣皂苷母环结构相似的异螺甾烷醇型的皂苷上的α-鼠李糖,不能水解pNP--αL-Rha。RhaA仅水解四环三萜环阿屯烷型的黄芪皂苷16上的α-鼠李糖,不能水解pNP--αL-Rha。  相似文献   

13.
两种菌产两种不同天然苷类α-鼠李糖苷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TLC法和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Absidia sp.G3g产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RhaG)和Ab-sidia sp.R9g产芦丁-α-鼠李糖苷酶(RhaR)的酶反应特性。实验结果表明,RhaG只水解人参皂苷Re的C-6位末端上的一个α-鼠李糖基,而RhaR能水解芦丁、橙皮苷、柚皮苷的α-鼠李糖基。两种酶反应条件中相同之处是酶反应最适底物质量浓度为1.0 g/mL、最佳反应pH 5.0,不同之处是RhaG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而RhaR则为40℃。  相似文献   

14.
从新筛选的AbsidaspF7菌中找出了人参皂苷酶。该皂苷酶能水解人参皂苷Rb1C 20位末端的一个β 葡萄糖基生成人参皂苷Rd的β 葡萄糖苷酶。酶的最佳反应条件:时间,4h;底物浓度,5mg/mL;温度,40℃;pH,5.0。  相似文献   

15.
鱼类3种病原气单胞菌耐药状况分析及主要毒力因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鱼类3种病原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对常用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3种病原气单胞菌对青霉素G、苯唑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杆菌肽等5种药物表现了基本一致的耐药性,对万古霉素、四环素、多西霉素等3种药物存在敏感与耐药的种间差异性。3种病原气单胞菌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毒力因子检测表明,3种气单胞菌均具有酪蛋白酶、明胶酶、淀粉酶、脂酶、DNA酶活性,且均不具有脲酶活性;嗜水气单胞菌及维氏气单胞菌具有卵磷脂酶活性,但杀鲑气单胞菌不具有卵磷脂酶活性;3种供试菌均在含质量分数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  相似文献   

16.
白头翁皂苷糖苷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实验对由Absidiasp.B00菌产的白头翁皂苷糖苷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了电泳纯酶蛋白,并对该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分子质量约为79 ku,酶反应的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5.0和40℃,在40℃以下,pH 3.0~7.0条件下稳定性较好;金属离子Na+、K+、Mg2+、Ca2+对酶反应的影响不大,而Fe3+、Zn2+、Cu2+对其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酶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vmax=0.16 mmol/(L.h),km=7.17 mmol/L。  相似文献   

17.
发酵产薯蓣皂苷酶的反应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酶法水解黄姜薯蓣皂苷分子上的糖基,使皂苷水解生成无糖基、高活性皂苷元的条件。探讨了4种菌株对薯蓣皂苷糖基的水解能力,筛选出1种薯蓣皂苷酶高产菌株Absidia sp.s00,用于水解薯蓣皂苷。通过薄层层析法分析得到薯蓣皂苷酶解最佳反应条件为40℃p、H 5.0,反应30 h。在此最佳条件下进行酶反应,1 g黄姜薯蓣皂苷底物水解后,酶解产物经分离纯化,得薯蓣皂苷元0.1 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为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硫酸铝浸渍活性氧化铝球(AIAA)是饮水除氟领域常用的吸附剂,它对氟的吸附性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静态吸附通过改变AIAA质量与氟溶液体积比(m(AIAA):V)(2~40 g.L-1)、氟的质量浓度(ρ(F))(2~100 mg.L-1)、pH值(4~10)、温度(11~33℃)和时间等实验参数,研究这些因素对AIAA吸附除氟的影响。在11~33℃的温度范围内、pH值变化为4~10之间时,当m(AIAA):V为20 g.L-1,3 h内处理ρ(F)为10 mg.L-1水溶液其氟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足以保证其满足饮用水的含氟标准。利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吸附数据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在ρ(F)为2~100 mg.L-1、pH=5~10、温度11~33℃范围内,Langmuir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而当溶液氟质量浓度为2~1 000 mg.L-1或2~100 mg.L-1且pH为4时,Freundlich非线性拟合模型是最优拟合方式。AIAA吸附容量随溶液氟质量浓度升高、pH降低及温度升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从20种土壤细菌中筛选出了对淫羊藿苷水解能力高的菌株Rhodanobactersp.GS3054.该菌株30℃下发酵3~4 d的发酵液提酶后对淫羊藿苷水解能力最佳;水解淫养藿苷成低糖基苷的最适反应条件为:50℃、pH 6.0、底物20 mg/mL,反应时间24 h.  相似文献   

20.
为得到纯的绞股蓝皂苷糖苷酶,对Absidiasp.GYP4r菌所产的酶进行了分离提纯,并对其酶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该酶经75%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DEAE-cellulose DE52阴离子交换柱分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提纯,得到纯酶,分子质量约为68ku。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40℃,在20~60℃稳定,最适pH为5.0,在pH 2.2~8.0稳定。Cu2+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a+、K+、Mg2+、Zn2+、Fe3+、Ca2+对酶的活性没有影响。该酶的米氏常数为14.20mmol/L,最大反应速率为0.46mmol/(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