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母亲的祝福     
18岁时,我成为一名矿工,生日那天母亲送给我一个美丽的玉坠.母亲说:"这是祖辈留下的东西,历经了几代人的手,有灵性,会保佑你平安无事的."虽然我知道它不可能有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法力,但母亲用红丝线系好,踮起脚尖往我脖子上挂时,眼眶中涌满的泪花却能时刻提醒我珍爱生命、好好活着.  相似文献   

2.
我咿呀学语时就跟着南方的外婆生活,到了该上学的年龄才回到了在东北的父母身边。敏感而又多疑的我总认为母亲偏心妹妹。我很倔强,母亲也很刚毅,针尖对麦芒,到了我的青春期时,我们母女之间的关系已紧张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母亲曾气恼地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说我偏心,我就是要偏心给你看!气死你!”在这之后,我很长时间都不再叫她一声“妈”。吵过,哭过,闹过,我一天天走向成熟。长这么大我从没和母亲有过半点亲昵的举动。照相时,依偎在母亲身旁的总是妹妹。我也曾想像妹妹那样把手搭在母亲肩上留个亲密的合影,手伸了伸又缩回来了,感觉很不自然…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菜地     
方咸达 《当代矿工》2012,(11):30-31
父亲是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与母亲在城乡结合部,种了几块菜地。 每到周五,父母都要来电话,问我来不来拿菜、什么时候来拿,他们好在菜地里现摘。每次我按照约定的时间赶到父母家时,母亲已早早地将西红柿、豆角、生菜、黄瓜分类装好了袋。  相似文献   

4.
在我还不到三岁时,母亲就离开了我。在那无知懵懂的年龄,记忆是一片空白,我对母亲没有一点印象。从故乡老辈那里断断续续地了解到,父亲和母亲的故事如同电影《山楂树之恋》一样。那时,父亲是一名地质队员,在湖北宜昌找矿时认识了母亲。因为父亲的家远在四川成都,他常年在鄂西山区探矿,居无定所,又比母亲大十几岁,所以他们的结合并不被外公外婆看好。出嫁后,母亲依然住在娘家,带着我和大我三岁的哥哥,与父  相似文献   

5.
父母的爱情     
长这么大,从没听见过父亲对母亲说"我爱你"。母亲也是如此。可以说,他们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没有鸿雁传书的相思、没有双手送出玫瑰时的激越与感动。但是,我知道他们有爱,细腻芬芳的爱情,历久弥香地缭绕在他们之间,在他们心灵的最深处。  相似文献   

6.
金启 《当代矿工》2008,(2):31-31
2007年清明,我回家了,去看母亲。母亲离开我已经4年了。2003年的暮春,在“非典”肆虐的时候,我接到三姐打来的电话,说母亲突然病了。母亲那年75岁。当天我正在参加一个同事的儿子的婚礼。我对母亲的病并没有在意,我知道,母亲的身体一直很硬朗,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是很少生病的。三姐在电话里说,母亲早晨醒来突然言语不清了,我以为是脑中风什么的,叮嘱三姐速把母亲送到医院。因为工作,因为“非典”,我没有及时回家看望母亲。我想等有了空再回家。  相似文献   

7.
陪母亲听歌     
母亲身体不适,把她从乡下接来,检查一遍无大碍,心情放松下来,晚上唠嗑时,我随口问母亲是否想听歌,她痛快地答:听听呗。我听了有些意外,因为上年纪人的都爱听戏,我没想到母亲也想听歌。  相似文献   

8.
鱼刺     
每次从滨海城市归来,都要为母亲带上几包鱼刺。母亲爱吃鱼刺,这是我6岁时就知道的。 6岁那年,我生病发高烧,母亲问我想吃什么,我不假思索地答:鱼。那年土地还没承包,我们姊弟又多,家里很穷。可母亲二话没说,当天卖了一只产蛋很勤的母鸡。  相似文献   

9.
人生如茶     
张嵩 《当代矿工》2005,(1):31-31
一年四季当中,我最喜欢过冬天了。因为每年冬闲时节,在农村的母亲就会到我家住上一段时间,待快过春节时,她再回家去。与其说喜欢过冬天,不如说想念母亲,想吃母亲做的饭了。因为母亲每次从农村来时,都会为我们带些土特产,玉米面、红薯、包粽子的苇叶等。于是从母亲来我家那天起,我们就可以吃上她熬的玉米粥和她擀的面条了,也能尝到母亲炖的猪肉粉条大锅菜了。尽管这些平日里我们也做,但不知为什么,吃起来就是没有母亲做的香。我最喜欢吃母亲腌的咸菜。秋天刚刚下来的萝卜、雪里红、麻山药等等都成了母亲腌咸菜的原料。母亲将这些菜精心洗净切…  相似文献   

10.
忆母亲     
二十四年前的那年冬天,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的母亲带着对儿孙的牵挂,不顾儿女的声声呼唤,永远地闭上了她的眼睛。从此,我失去了最爱的亲人。母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坚强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母亲39岁那年才生的我,两个哥哥都大我十多岁,我这迟来的女儿始终是父母一直的念想,掌上明珠也好,贴心小棉袄也罢,反正是享尽了父母的偏爱。  相似文献   

11.
母爱无声     
小时候,总觉得母亲不够爱我,也许我是女孩的缘故吧!那时候,特别羡慕对门的小勇,每天和他一块上学,总看见他母亲帮他收拾书包和衣物。  相似文献   

12.
我二十岁那年,在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下,走出家门,戴上安全帽,穿上深蓝色的工作服,佩带好自救器和矿灯下了井,成了一名采煤工人。从我上班的第一天起,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准时把熟睡的我从梦中唤醒。当我打着哈欠,揉着惺忪的眼睛时,母亲早已把饭菜端到饭桌上。  相似文献   

13.
曹正方 《当代矿工》2011,(12):27-27
周末,我常骑着摩托车带妻儿回乡下老家"蹭吃蹭喝",美其名曰"农家乐"。老家离城区不算远,骑摩托车20分钟即到。每到村口,就看到母亲用手遮住额头,站在一棵老樟树下四处张望。当我骑着摩托车来到母亲跟前喊一声"妈"时,母亲的皱纹舒展开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村里的张大娘告诉我,听说我们要回来,母亲像过节似的,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14.
忆苦思瓜     
记得孩儿时,我最怕吃苦瓜下饭。每当晚餐有苦瓜时,母亲总是另外炒点儿黄豆什么的让我“独食”。看到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我百思不得其解:苦瓜就是味道很苦的瓜,难道他们不怕苦……  相似文献   

15.
熟悉的身影     
正"红娃,第一次出远门,在车上要防着小偷,到学校别忘了给家里来个电话,报个平安",这是母亲在车站送我时再三叮咛的话。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远离家乡,想见母亲一面很难,每次一个人静下心来,就会想起母亲,想着想着眼泪便夺眶而出。现在回想起母亲的那些唠叨,已经不再厌倦,而是倍感母亲的用心良苦与爱子情深。伴随着轰隆隆的汽笛声,火车开动了,我试着模仿电影中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一棵普通的榆树,却长在了我的心里。时间回溯到1975年,那是我父亲遭遇矿难离世的第九个年头,我和母亲千里迢迢从老家赶到矿上。由于父亲去世时我尚年幼,没有印象。而母亲当时受的打击太大,恍恍惚惚已无从确认,只好求助老乡,费尽周折才找到父亲的坟。父亲单位的人在父亲的坟前立了一块木制的墓碑,可是很快就不见了。我和母亲要离开矿上,在给父亲上坟时,母亲瞅着父亲坟边的小榆树说:"记住这棵榆树,旁边就是你爹的坟!"  相似文献   

17.
我的母亲     
正大家好,我是华北科技学院土木b1 61班的聂有文,来自福建省三明市,那个四面环山没有一面朝海的地方。今天我要讲的是我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我的母亲勤劳勇敢,温柔体贴,敬老孝亲,是众人眼中典型的好媳妇、好女儿、好妈妈。回首曾经,我的母亲也是十里八乡的村花,上门提亲的人可谓踩烂了我外公家的门槛!众多追求者中,一名绅士以俊朗的外表、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我的母亲。他有多帅呢?比我差点,后来他成了我  相似文献   

18.
牵手     
星期天,我和老公带着儿子回了趟老家,母亲喜不自禁,逢人就说“女儿、女婿和外孙都回来了,这下我们家可热闹了”。看着母亲开心的样子,我感到很惭愧,心里酸酸的,我有好长时间没有回家了。  相似文献   

19.
工友情     
我的故乡在湖北武汉汉阳镇一个美丽的小山村。 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后,响应国家开发矿山的号召,转业来到煤城——河南省平顶山矿区,并在煤矿安了家。虽然家在矿区,可在勤劳朴实的母亲眼里,煤却珍贵得像金子一般。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年家里都要凭煤票买煤,全家每年最多能买八九百斤。母亲把煤当成宝贝,每天饭菜做好后,便用铁铲将煤倒入小石槽内,掺些黄土,搅拌好投入炉中。炉灰烧满清除时,母亲扒出炉渣,拣过来,挑过去,生怕没有烧透的煤核白白地浪费掉…… 母亲一年四季都用煤做饭。啥时候烧煤不用掺黄土,那该有多好啊!一天夜里,我梦见自己当上了矿工,火车吐着“祥云”,载着我  相似文献   

20.
上学后我才明白,中秋节原来就是老一辈所说的农历八月十五.我清楚地记得,每年快到八月十五时,母亲总是唉声叹气地说:"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直到现在我才真正理解母亲说这句话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