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乙二胺为原料,水作介质,先制得N,N‘-乙撑双邻苯二甲酰亚胺(EPB),然后经溴代及老化处理合成出白色阻燃剂N,N‘-乙撑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讨论了回流时间对EPB产率的影响及发烟硫酸中SO3对溴素的利用率、溴代产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老化前后EBT的热失重情况,此新方法不采用任何有机溶剂和有机助剂,成本低,污染小,产品纯度高,外观洁白,全程总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2.
十溴二苯乙烷阻燃改性聚丙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与三氧化二锑(Sb2O3)复合对PP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DB DPE与Sb2O3的协同效应,复合阻燃剂对PP阻燃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及其阻燃机理。结果表明DBDPE Sb2O3复合阻燃剂对PP有良好的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的合成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BDPE主要采用溴素法制备技术,通过优化合成、精制工艺参数,可以降低DBDPE中游离溴的含量,提高产品白度;应用研究表明,DBDPE可以完全替代十溴二苯醚(DBDP0),和三氧化二锑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和协效剂三氧化二锑(Sb2O3)制备了用于阻燃ABS的复合阻燃剂,研究了阻燃剂的复配比及其用量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增韧剂苯乙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ABS接枝粉料的用量对阻燃ABS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十溴二苯乙烷与三氧化二锑复配质量比为4:1时协同阻燃效果较好,其填加量为16份以上时,就可达到UL-94V-0级,阻燃剂的加入对冲击强度影响较大,而对其他力学性能影响并不明显;在含有20份上述复合阻燃剂的ABS中加入15~20份ABS接枝粉料时,冲击强度提高220%,阻燃性能略有下降,而加入相同用量的SEBS,冲击强度则没有提高,阻燃性能下降较大。  相似文献   

5.
以邻苯二甲酸酐和乙二胺为原料,水作介质,先制得N,N′-乙撑双邻苯二甲酰亚胺(EPB),然后经溴代及老化处理合成出白色阻燃剂N,N′-乙撑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讨论了回流时间对EPB产率的影响及发烟硫酸中SO3对溴素的利用率、溴代产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老化前后EBT的热失重情况。此新方法不采用任何有机溶剂和有机助剂,成本低,污染小,产品纯度高,外观洁白,全程总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十溴二苯乙烷(DBDPE)、溴-氮阻燃剂(FRBN)与三氧化二锑(Sb2O3)复配作为阻燃剂,蒙脱土(MMT)作为阻燃剂的协效剂。对ABS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DBDPE、FRBN分别与Sb2O3和MMT的协同效应,复合阻燃剂对ABS燃烧性能、热稳定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DBDPE/Sb2O3含量分别为16phr。MMT含量为3phr时。ABS/DBDPE/Sb2O3/MMT、ABS/FRBN/Sb2O3/MMT体系垂直燃烧性能达到FV-0级,且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十溴二苯乙烷协同三氧化二锑阻燃PE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采用新型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DBDPE)与Sb2O3复合对PE进行阻燃改性,研究了DBDPE与Sb2O3的协同效应,复合阻燃剂对PE阻燃性能、热解性能、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BDPE/Sb2O3复合阻燃剂对PE有良好的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8.
四溴双酚A的合成及其复合阻燃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双酚A(BPA)为原料、NaBr—KBrO3作溴化剂合成四溴双酚A(TBA)的工艺条件,并研究了TBA及其与三聚氰胺、磷酰胺-Mg(OH)2复合对PE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TBA的最佳合成工艺为n(BPA):n(NaBr):n(KBrO3)=3:8.8:4.4,室温反应5.5h,回流反应2h,得到淡黄色TBA,产率99.08%,熔点170~174℃;阻燃剂对PE的合适添加量分别为ω(TBA)=15%、ω(TBA—三聚氰胺)=15%、ω(TBA—磷酰胺—Mg(OH)2]=15%。  相似文献   

9.
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凌刚  周政懋  李响  吕景林 《塑料》2004,33(1):60-63
讨论了利用二苯乙烷直接溴代合成阻燃剂十溴二苯乙烷的方法。经过大量对比实验,筛选出了最佳反应条件:在选用催化剂H 1的条件下,n(C14H14)∶n(Br2)=1∶25,m(H 1)∶m(C14H14)=1∶20,二苯乙烷的滴加温度为10℃,反应时间为8h,在此条件下十溴二苯乙烷收率达97 1%,并利用IR、元素分析和TGA鉴定,确认了产品结构和性质,并研究了其在ABS中的阻燃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HIPS用阻燃剂的特点,十多种阻燃HIPS的配方及性能.文中讨论的阻燃剂有十溴二苯醚、1,2-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乙烷、四溴双酚A、Saytex8010①及得克隆(Dechlorane)Plus.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膨胀型无卤阻燃体系中协同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研究了膨胀型无卤阻燃体系中协同阻燃剂对聚丙烯阻燃效果及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协同阻燃剂的加入显著提高了PP 的阻燃性能,彻底克服了熔滴现象,合适的P- C- N 比例是形成优质炭层的保证;抑烟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PP 阻燃体系的熔体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三聚氰胺在膨胀型阻燃剂及阻燃塑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兴  齐鲁  狄海燕 《塑料工业》2006,34(Z1):262-264
综述了三聚氰胺用于膨胀型阻燃剂中的最新进展;论述了三聚氰胺在阻燃塑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氧化亚镍在RTB-IFR膨胀阻燃体系中的协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氧化亚镍(NiO)与膨胀阻燃剂(RTB-IFR,未添加协效剂成分)复配,应用在聚丙烯(PP)复合材料中以研究NiO的阻燃协效作用。探讨了NiO对膨胀阻燃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及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中单独添加20%RTB-IFR阻燃剂,PP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氧指数为31.8%,3.2 mm样条能通过UL94 V-0级。当RTB-IFR阻燃剂中加入5%NiO时,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明显得到提高,氧指数达到33.6%,1.6 mm样条即能通过UL94 V-0级。同时,NiO对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NiO的引入改变了RTB-IFR及RTB-IFR/PP体系的热降解过程,降低了PP复合材料的热分解速率,提高了复合材料高温时的残炭量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无卤阻燃ABS/空心微珠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膨胀型阻燃剂、空心微珠、膨胀型阻燃剂/空心微珠对ABS树脂力学、加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型阻燃剂对ABS有一定的阻燃效果,且与空心微珠存在协同作用;在ABS/膨胀型阻燃剂/空心微珠(80/20/20)阻燃体系中,加入5份的弹性体SBS时,可使ABS复合材料获得较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5.
膨胀型阻燃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晶晶  肖卫东  郝惠军  曹杰 《塑料工业》2005,33(Z1):210-213
综述了两类膨胀型阻燃剂(P-N膨胀型阻燃剂和膨胀型石墨)在聚烯烃、聚氨酯、环氧树脂和丙烯酸酯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陈先敏 《塑料工业》2014,42(9):109-112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红磷阻燃母料(RPM)与氢氧化镁(MH)协同阻燃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机械性能。并选取最佳红磷阻燃母料与氢氧化镁的配比,再分别与其他无卤阻燃剂如酚醛树脂、氧化锌、氰尿酸三聚氰胺盐、有机纳米蒙脱土复配来共同阻燃HIPS,并分别对其体系的机械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RPM/MH质量比为1,总质量分数为30%时,与7%的酚醛树脂或有机纳米蒙脱土复配,都可以使阻燃HIPS材料达到1.6 mm UL94的V-1级。  相似文献   

17.
磷硅阻燃剂协同效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张利利  刘安华 《塑料工业》2005,33(Z1):203-205
介绍了磷系阻燃剂、硅系阻燃剂及其协同阻燃体系的阻燃机理,回顾了磷硅协同阻燃剂在环氧树脂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乙撑双(四溴邻苯二甲酰胺)的合成及阻燃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筱梅  白克江 《塑料工业》1993,(2):46-48,41
本文研究了合成乙撑双(四溴邻苯二甲酰胺)简称EBT的工艺条件,并以该产品为主配制成添加型复合阻燃剂对环氧树脂(E—44)进行了阻燃处理,确定了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最佳阻燃配方。用氧指数法、水平燃烧法和热重法对其燃烧性能、热稳定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阻燃后的环氧树脂,氧指数增加10.5,耐热性提高20~30℃。  相似文献   

19.
新型阻燃剂的进展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刘玲 《辽宁化工》2003,32(1):26-29
论述了新型阻燃剂的主要种类、阻燃机理及应用,分析了无机阻燃剂的微细化、纳米化的阻燃效果,并提出了新型阻燃剂必将朝着无卤、消烟的复合型阻燃剂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了塑料的阻燃方法。着重阐述了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锑、红磷等塑料用无机阻燃剂的性质、开发现状、使用方法及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