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钱锋  沈君承 《时代建筑》2016,(4):154-158
20世纪20年代留学回国的毕业生将他们在西方所接受的建筑教育方式引入中国,发展出新型教育体系。其中对后期影响较大的分别是中央大学和东北大学建筑系。前者教学体系由留学于俄勒冈大学的刘福泰等创立,受到美国中西部主导的结合了"综合理工学院"特征并渗入部分现代思想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后者由梁思成创立,主要受美国20年代布扎体系主导下宾夕法尼亚大学影响。后期发展过程中,两种教学体系通过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师生人员的调整而逐步产生融合,并在中央大学形成了某种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进而影响中国其他建筑院校。文章试图追溯这一发展历程,以考察起源于西方的学科和教学体系在近代中国如何被引进和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沈攀  林广思 《建筑师》2021,(5):67-74
尚廓创作的桂林风景建筑对岭南乃至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其生平及其创作思想却鲜为人知.根据尚廓专业发展的三段重要历程,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分析得出尚廓主要受到了"布扎"体系和"现代主义"功能、空间、体形环境等思想的影响,并融合形成了以"建筑空间组合"为核心的创作思想,代表着中国第三代建筑师设计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大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展览的举办,已引起建筑学界学者对于布扎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影响及其历史价值的再度研究,进而也引发我们希望对西方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进程之关联性的重新认识。文章基于我们是否仍然应该在"规则"与"自由"间的矛盾中定义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的不可调和性这一追问,通过对法国布扎教育机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回溯,聚焦其代表人物的建筑观念和设计理论的源流关系及其学术争议.展开关于布扎传统与现代建筑发展之复杂关系的重新认识,为重构中国自身20世纪现代建筑发展进程的历史叙述,贡献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同济大学文远楼是公认的建国初期中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作品,文章对其设计者黄毓麟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现代建筑杰作——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二层琴房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历史研究。相对于文远楼以功能原则和抽象体块为特征的现代主义风格,文章分析了黄毓麟在琴房设计里探索现代建筑的另一条路径:以场地关系为导向的形体、功能思考.以材料为起点的结构体系、结构逻辑、构造形式与建造性的表达:以及空间原型和形式对传统民居的借鉴和转译。文童总结了黄毓麟"建筑整体完美性"的设计原则对布扎知识体系和现代建筑观念的融合,指出不能以技术进步和西方现代主义为唯一参照来构筑中国现代建筑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前往西方学习建筑的留学生回国后创立了早期的建筑教育体系和制度。当时最为集中的留学生群体是20世纪20年代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庚款"留学生,这个时期这所学校深受法国"布扎"体系影响,其教学和设计思想通过留学生的引入影响了中国的早期建筑教育体制。文章试图剖析当时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教学的基本特点,进而以近代中国的之江大学为例,分析这些教学方法和思想如何对中国院校产生影响,阐述其在中国移植与转化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6.
建筑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其传授的建筑设计工作方法,包括设计价值观、设计的操作程序、设计媒介运用以及语言描述体系。文章讨论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方法,包括作为中国建筑教育传统主体的"布扎"形式主义方法,20世纪90年代从苏黎世移植到东南大学的"现代建筑空间设计方法",以及2000年后在香港中文大学发展的"建构设计方法"。这三种方法的演绎尽管属于个人经验,但也部分反映了中国建筑教育过去30年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初至中期,西方国家的建筑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布扎"到现代建筑的转型。"布扎-摩登"强调两种力量相互交织的转换过程,一种上升的力量挑战和取代另一种衰退的力量。中国从西方国家引进建筑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同样的现代转型过程,只是中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环境而有自己特定的时间表和发展特点。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中西比较的方法来界定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由第一代建筑师所开创的中国近代建筑发展所呈现的既是各项建筑事业的创立,也是各种体系之间的传承;受到的影响既来自于西方,也来自于本土。文章以范式转型为基本视角,以毕业于宾大的第一代建筑师所接受的建筑教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法国、美国以及中国之间的建筑教育传播过程的解读,分析布扎建筑教育的内涵和原理,以及这一过程对于现代建筑理论发展的影响,从而揭示它对于中国当代建筑学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南京和上海两地成功举办的"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展引发了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布扎"传统的各种探讨。在重新评估"布扎"的影响时我们或许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布扎"原本是一所美术学校。它究竟是有名无实——只是建筑学的寄身之所,还是名副其实——赋予建筑学某种特质?若是后者,那么美术又是以何种方式来影响建筑教育?此外,这样的讨论对于我们当今的建筑教育又有何特别的意义?文章尝试就这些议题做出回答。  相似文献   

10.
杨廷宝先生(1901—1982年)是中国近现代最具盛名的建筑师和教育家,他也是最早受巴黎美院式建筑教育的中国留学生的代表性人物对于所谓的"布扎"建筑教育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建筑风格的层面——西方古典折衷主义建筑风格。文章则提出一个认识"布扎"建筑教育本质的新角度,即它的目的不是传授一种特定的建筑风格,而是一种推敲处理建筑的平面、立面、体量和空间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构图"文章借助"我们今天有机会成为杨廷宝吗?"这个假设性议题来引出对于"布扎"建筑教育的本质、当前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危机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薛颖 《南方建筑》2020,(1):20-27
摘要 探究 1910 年代接受美国布扎建筑教育的中国第一代留美建筑师——康奈尔大学吕彦直和杨锡宗的设计学理逻 辑的形成。通过分析吕、杨两位的设计作业和设计实践,尝试解读布扎体系下产生的设计理念,发现他们的设计风格 源于学生时代的布扎教育。美国布扎建筑教育促成中国第一代建筑师既善于引入西方古典复兴风格,又创新地引领中 国风格的形成。因此,美国布扎建筑教育影响了中国近代第一代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12.
蔡志昶 《新建筑》2010,(6):64-67
回顾了中国近代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渐进式"的传播历程,从教学的角度辨析了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早期40年建筑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教学特征。指出,"学院派"建筑教育与中国"渐进的现代主义"相结合是以一种改良的姿态成为特殊的现代主义背景下的"学院派",其表现是"学院派"指导下的"渐进式现代主义"的教学模式,其结果导致中国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误读。  相似文献   

13.
蔡志昶 《新建筑》2010,(5):99-103
西方古典建筑和古典精神是西方"学院派"建筑教育的核心。"学院派"建筑教育传入中国后,中国传统建筑成为其无法回避的主题。探讨了在"学院派"建筑学术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以东南大学(原国立中央大学)早期40年建筑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建筑在"学院派"建筑教育中的地位、教学方式、教学成果等。指出,"学院派"建筑学术思想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结合,体现了中国建筑学者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对外来学术加以改造,从而使之更加符合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4.
李华 《时代建筑》2009,(3):38-43
文章以对三本“教科书”——《建筑空间组合论》、《住宅建筑设计原理》和《中国建筑史》——的解读为基础,试图揭示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职业训练和建筑生产体系在中国的“布杂”基础,以及这个体系的现代性。就文章所论述的范围,“组合”——个“布杂”的基本工具和一种现代的构筑知识的方式——为整个体系的构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论述了印度自民族独立(1947年)以来的建筑发展状况,介绍分析了这一阶段在印度建筑创作实践中影响较为深刻的四位建筑师的作品,及其体现出来的地域建筑设计理念和创新精神。最后从文化、国情等角度对比了印度现代建筑与中国现代建筑(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不同发展过程,以此来阐述印度现代建筑对我国现代建筑发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赖德霖 《建筑师》2012,(4):10-16
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建筑的现代化过程中所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七位著名建筑家的实践与写作为例,考察中国建筑师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这七位建筑家是吕彦直(1894—1929年)、杨廷宝(1901—1982年)、林徽因(1904—1955年)、梁思成(1901一1972年)、童寯(1900—1983年)、刘敦桢(1897—1968年),以及冯纪忠(1915—2009年)。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宏观视野分析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建筑创作的独特背景对探索建筑的现代性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以微观的视角具体分析20世纪50~80年代一些具有现代性的建筑现象和作品。  相似文献   

18.
同济现代建筑思想的渊源与早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锋 《时代建筑》2004,(6):18-23
同济大学建筑系是一所具有现代建筑思想渊源的院系。该系在新中国建筑教育整体转向苏联复古主义和学院派体系之后,仍然坚持不懈地对现代建筑及其教育进行了探索,体现出独特的个性色彩。文章将同济建筑系的现代建筑思想及其教育发展放在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追溯其特点的渊源,并探讨其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下的系列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为研究美国“布扎”的学者提供参考书目和资料,并作简要介绍。这些书目分成四类:第一类关于“布扎”教育思想和方法;第二类关于各建筑院校情况; 第三类关于个体建筑师;第四类其他,包括了装饰艺术和美国建筑史的介绍等。四部分从不同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布扎”的建筑、建筑师、建筑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The concept of tropical architecture is one that was constructed in the 1950s to link the work of modernist practitioners in a number of locations outside the West. Tropical architecture has been represented as a form of critical regionalism, in that it offers a language based in the conditions of the non-western world. While this may be true of the movement in the Americas, in the case of the British colonies of West Africa tropical architecture was located within the networks of modernist and colonial culture as much as it was place bound. Tropical architecture was established in the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al circles of the 1950s through the use of the term in books and journals, a conference and a course of specialisation in London. These forms of support assisted architects to create modern architecture in far-flung sites, under difficult conditions. Despite this enmeshment of the peripheral sites of practice with the colonial metropolis through communications, tropical architecture was seen as something other than colonial architecture. The chang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pportunities at the end of the colonial period prompted architects to develop a post-colonial identity for architecture, which was done through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ir approach as one that could transcend national boundaries. Tropical Architecture in the Humid Zones , by Fry and Drew explicitly offers support for an imaginary architect who comes from a generic tropical zone. The influence of the metropolis on the culture of tropical architecture remained significant, even after independence. While the consistency of approaches that marked the work of the 1950s has been replaced by a multiplicity of attitudes to desig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curricula and research on African architecture share an emphasis on its climatic conditions. This content, in turn, ties the approach to authoritative sources in the West, giving it an identity that links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in complex and interdependent 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