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青海东部河湟地区自然气候环境与多元文化为背景,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传统民居应对自然环境所呈现出的地域共性与文化差异性,探寻民居生存智慧及本十建筑语言.结合河湟庄院新居设计实践,探索建立基于环境适应、技术适宜、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地区传统民居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土族传统民居"庄廓"是青海河湟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类型,该地区黄土地貌与高原严寒气候造就了庄廓民居厚重粗旷的地域特征,其中不乏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态经验。研究以青海东部土族聚居地区自然与民族文化为基础,分析土族民居聚落特征,总结传统民居所具有的地区自然地理和资源气候的生态适应性,结合土族新民居创作设计实践,从聚落规划、民族文化、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探讨土族传统民居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研究依据青海自然地理区划,结合青海全省传统民居实地考察,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及民族文化背景,分别对青海东部河湟庄廓民居、中部环湖游牧民居、西部柴达木绿洲民居、南部三江源碉房民居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指出不同地区所具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及资源气候条件,是地域民居建筑原型生成的主导因素,脱离本土自然环境的建筑文化是不真实的,建立在本地区自然资源气候基础上的建筑革新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以青海河涅地区乡土民居调研与设计实践为基础,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特征的差异性和共性,并归纳其本土语言,尝试从传统民居营建智慧延续、新技术与本土技艺融合、多元民族文化传承3个方面,建立“河湟特色民居”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果 《重庆建筑》2015,(1):17-19
堂屋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核心空间,这种核心地位不仅体现在空间布局上,更体现在精神依赖上。巴渝地区特殊的历史背景、复杂的地缘地貌、多元的地域文化造就了传统民居建筑的个性、特性与多样性。笔者通过对大量巴渝传统民居建筑的实地调研测绘,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探析了巴渝地区堂屋空间的核心地位体现方式。希望能以堂屋为载体,展示巴渝传统民居建筑技艺,弘扬巴渝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方洁  杨大禹 《华中建筑》2012,30(6):152-156
传统民居作为生活的容器,其平面格局是各民族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及风土人情最直观的体现,是不同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表达。不同民族的传统民居有着彼此不同的平面格局,而同一个民族因其所居住的具体环境不同,受居住地周边其他民族建筑文化影响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平面格局适应其生活。该文以云南不同地区的哈尼族传统民居为实例,对比其所在不同地域环境下形成的多种民居平面格局,具体分析其背景与原因,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哈尼族传统民居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以及其所包含的地域性与文化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湘西地区的苗族与土家族传统文化切入,延伸至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艺术特色,在对两个民族文化及民居艺术的简短介绍中,阐述地域文化之于建筑的重要性,并探究传统民族民居艺术与民族文化性格的深层联系。并为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毓劼 《住宅科技》2002,(10):40-41,46
中国传统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因其自然条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统的差异,使得各地的民居体现出多姿多彩的形象。  相似文献   

9.
榆林作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界区,自古受到多民族、多区域、多宗教文化的影响。榆林卫城建城至今已逾 600 年,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民居建筑也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形成融合多元文化、适应地域环境、独具特色的窑院民居与四合院民居。本文基于对榆林卫城内传统民居建筑的调查测绘和文献史料挖掘,探讨卫城中传统民居的分布与地域城市文化的关联,以及传统民居的格局、形制及装饰的地域适应性与多元文化融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甘青多民族地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特殊,传统聚落更新面临机遇与挑战,保护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和传承民族文化是聚落民居更新建设的重要任务。文章对甘青地区自然及人文环境进行总体分析,指出传统聚落更新应树立"多元共生、和而不同"的设计理念,同时提出整合设计方法,即将自然气候因素的"共质性"与民族文化因素的"异质性"以及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时代性"进行综合协同考虑。  相似文献   

11.
地处藏彝走廊的滇西北地区是我国民居建筑最具多样性的地区之一,井干式建筑则是其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的类型之一.本文以该地区怒、傈僳、普米、独龙、藏、白、纳西(及摩梭)、彝等民族的井干式民居建筑为对象,从空间布局、建造体系、文化象征3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多民族之间的比较分析.这3个维度以各自不同的形态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滇西...  相似文献   

12.
甘南藏族自治州属于多民族文化融合区域,不同的民族文化在这里传承并发扬,形成了这里特有的地域及民族文化特征。藏族文化对于当地传统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一些传统民居历经时间的洗礼流传至今,使甘南地区的历史脉络及文化特征得以延续,传统民居是保护甘南地域建筑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小城镇及村庄改建实践,将其中需要整治的大量民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民族与地域文化元素在传统民居整治中的保留与传承,以期为传承地域与民族历史文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广西城镇建设》2023,(7):89-95
<正>广西地处西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沿海、沿边地区。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世居民族的和谐相处,造就了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交融,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图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建筑形态。为持续保护和传承广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广西城镇建设》撷取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写的《广西特色民居风格研究》丛书中部分精华内容,缀集成专栏,通过对各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追溯,向读者展示各民族村寨聚落的选址、布局、风貌特色和民居建筑文化特点,探索广西古今建筑文化之间的共存及融合,从源本中系统地了解聚落及民居的起源、变迁及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
《广西城镇建设》2023,(5):109-113
<正>广西地处西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沿海、沿边地区。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世居民族的和谐相处,造就了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交融,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图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建筑形态。为持续保护和传承广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广西城镇建设》撷取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写的《广西特色民居风格研究》丛书中部分精华内容,缀集成专栏,通过对各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追溯,向读者展示各民族村寨聚落的选址、布局、风貌特色和民居建筑文化特点,探索广西古今建筑文化之间的共存及融合,从源本中系统地了解聚落及民居的起源、变迁及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广西城镇建设》2023,(4):93-99+92
<正>广西地处西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沿海、沿边地区。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世居民族的和谐相处,造就了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交融,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图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建筑形态。为持续保护和传承广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广西城镇建设》撷取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写的《广西特色民居风格研究》丛书中部分精华内容,缀集成专栏,通过对各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追溯,向读者展示各民族村寨聚落的选址、布局、风貌特色和民居建筑文化特点,探索广西古今建筑文化之间的共存及融合,从源本中系统地了解聚落及民居的起源、变迁及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广西城镇建设》2023,(12):81-87
<正>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广西地处西南边陲,是多民族聚居的沿海、沿边地区。汉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世居民族的和谐相处,造就了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交融,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图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为持续保护和传承广西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广西城镇建设》撷取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写的《广西特色民居风格研究》丛书中部分精华内容,缀集成专栏,通过对各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追溯,向读者展示各民族村寨聚落的选址、布局、风貌特色和民居建筑文化特点,探索广西古今建筑文化之间的共存及融合,从源本中系统地了解聚落及民居的起源、变迁及其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7.
颜培  成凯  杨京堂 《华中建筑》2021,(7):117-121
通过文献梳理及实地踏勘,对青海河湟地区传统聚落的文化空间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由"山水格局—乡村聚落—单体民居"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构成的传统聚落文化空间体系框架,并对该地区传统聚落文化空间的特征进行定性及定量解析.聚落的山水格局体现山水结构与民族文化特征,聚落的公共文化空间呈现宗教核心、民俗多元的特征,服务个体精神...  相似文献   

18.
王志蓉 《华中建筑》2006,24(10):170-173
迪庆州香格里拉东北部的格咱乡翁水村的民居建筑属中甸藏族高原民居,其村庄格局是中甸高原地带众多藏族村庄的一个普遍例证。本文在对其进行实地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和方法,分析总结了该地域的自然因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民族文化因素与当地村落格局和民居建筑的密切关联,初步探讨了该地区民居建筑.村落蒂观的现状问题和社会价值,对村落形态发展演变的空间架构和民居建筑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宁夏西海固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属于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过渡地带。这里民族多元、文化多样,乡土民居极具特色。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是影响与制约当地乡土建筑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海原县关桥乡关桥村的设计实践,深入分析当地民居特色与不足,针对新建与改造民居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和方案,以满足村民生产、生活及文化需求,为西北民族地区乡土民居建设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以怒江流域中游地区为例,通过对不同纬度、不同气候条件的多民族民居的调查,从建筑的地域性角度出发解析传统民居农业生产方式影响下的建筑观,并分析影响民居建筑地域文化发展的相关因子。研究发现,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多民族混居区的民居特色,不以民族划分,相反呈现出较强的地域共性;结合当前民居更新凸显的问题,提出怒江民居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