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下排气旋风分离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新开发研究的下排气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机理和阻力特性及 35t/h、75t/h循环床锅炉的炉型及其特点 ,介绍了该炉型对煤粉锅炉改造成循环床锅炉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准能公司发电厂1#炉的结焦问题,分析锅炉结焦原因,提出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经运行实践检验,证实了该措施的有效性,避免了1#、2#锅炉结焦,在以后的运行中,未发生锅炉结焦灭火、停炉事件。该措施值得为同类型机组推广。  相似文献   

3.
赵明波 《维纶通讯》2009,29(4):41-44
主要介绍密闭电石炉气净化技术的改进。指出了电石炉炉气净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结合采用的密闭式电石炉炉气净化系统,对其技术要点及运行操作要点做了分析介绍,并简要描述了该改造方案带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该公司沸腾炉两次改造的情况。第一次改造后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次改造后,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能源政策, 燃用优质燃料的高压煤粉炉被要求停机以改善环境。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逐渐成熟, 为煤粉炉改造为燃用劣质燃料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的改造提高技术。在详细计算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220t/h 煤粉炉改造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原有条件, 设计合理, 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6.
双压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低压锅炉炉水水质混浊、发黄,通过分析发现是由于锅炉汽包酸性腐蚀,造成炉水中铁离子含量过高所致。采取了炉水加碱处理,控制pH值在11±0.2范围内,相对碱度小于0.2 mmol/L,使炉水水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王来明 《中氮肥》2000,(3):35-36
0 前 言我公司热电厂WGC-35/5.3型链条锅炉,额定蒸发量35t/h,过热蒸汽温度450℃,锅炉热效率81%。该炉自1993年7月投运以来,运行效率一直偏低,主要存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1炉排部分易卡滞、起拱、跑偏、大量掉炉排等;2挡渣器(老鹰铁)易发生烧坏、站起等故障;3通风不匀、燃烧效率低、热损失大。为解决以上问题,公司1998年11月制定了锅炉综合治理的技术改造方案。1 锅炉效率偏低的原因分析根据锅炉的热平衡测试和对每次停炉的现象、原因进行分析,该炉易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如下。1.1 混煤经闸板挤压后形成的煤层非常密实,加之煤屑含量高达…  相似文献   

8.
《氮肥技术》1999,20(2):62-64
阐明了旧锅炉改造为燃渣锅炉,该炉既可综合利用,节省能源,又可减少炉渣排放量和改善环境污染等优点。结合小氮肥厂的实际工况,对旧锅炉进行因地制宜地设计,改造;并对投资概算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清洗世界》2021,37(1)
在化工生产中,锅炉属于重要热源设备,而传统炉水处理主要采用磷酸盐方法,对炉水品质造成极大影响,所以积极采用新型炉水处理剂。对此,本文介绍了当前锅炉水处理技术,分析了安阳化学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锅炉水处理现状,同时对于W系列处理剂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处理剂能够有效减少炉水排污率,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一台WNS型事故锅炉进行了调查。对锅炉结构及炉膛内部各部位进行宏观检查,并对锅壳和炉胆分别进行了硬度测试和金相分析。在排除制造缺陷后,根据事故现场、运行记录、当班司炉人员描述,确认该事故是由于锅炉缺水引起的炉胆顶部烧塌陷变形引起。最后提出要加强锅炉各系统检查,并按规定定期进行内外部检验。  相似文献   

11.
抛煤机锅炉炉内增拱对炉膛出口烟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抛煤机锅炉炉内增拱后的炉内燃烧性能。具体考察了炉内辐射层有效厚度、炉内平均有效系数、炉膛黑度等参数的变化对炉膛出口烟温的影响。证实了炉内增拱可较大的提高炉内燃烧强度,提高抛煤机锅炉的热效率和炉膛出口烟温。  相似文献   

12.
介绍该厂将SZD10—25/400型链条锅炉改为10t/h沸腾锅炉的经验,列举了改造设计的基本方案,应用各种经验数据进行各项结构设计和计算,还介绍了冷态试验和点火操作的过程。该炉经过一年的实际运行,各项工况参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操作比较稳定,煤种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应用历程及该型锅炉适应煤种广、燃烧效率高、灰渣含碳低等特点;分析了中型氨厂建75t/h型该炉消化气化炉炉渣的可行性,指出这样75t/h该型炉可年创效益475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14.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分为湍流床和快床2个区域,论述了由鼓泡流化床与从气力输送状态向循环流化术转化过程中的炉内流体动力学现象,研究了湍流床开始出现到完全转化为湍流化床及快床时,炉内气体速度变化的规律和相庆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叙述了该炉的技术特点,燃用福建无烟煤的运行情况,改造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巨化集团公司电石厂45kt/a密闭电石炉装置引进的一氧化碳炉气“干法”净化技术不过关,炉气被迫作“天灯”烧掉,浪费能源。进行了技术改造后,使电石炉炉气直接作燃料烧锅炉产蒸汽,实现了热能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我公司建于 60年代末期 ,是以煤制气生产合成氨的氮肥企业 ,经过几十年的扩建达到了年产合成氨 1 8万 t,尿素 2 4万 t的生产能力。公司热电厂原有锅炉 4台 ,均为 3 5t/ h中温中压煤粉锅炉。1 993年为消化造气炉渣 ,把 2 # 炉改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1 995年又新建了 5# 炉 (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 ,该炉投入运行后一直未达到设计要求。随着扩建完成后新老系统转入高负荷生产 ,热电厂供热能力更显紧张 ,加上改造后的 2 # 、 5# 锅炉出力不足 ,影响了用汽装置的正常运行 ,制约了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产品生产能力的发挥。此外 ,由于锅炉热效率低 ,…  相似文献   

18.
汽包锅炉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用于供应蒸汽,其炉水品质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效率与安全。为了科学有效地控制炉水品质,实现锅炉排污自动化,本文采用化学成分在线测控模块计算炉水二氧化硅、磷酸根、电导率、PH值,将炉水指标控制至某一平稳值中,同时借助排污流量测量与控制模块工具,解决了气液两相状态下锅炉水“测不准”的问题,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下控制炉水指标,实现了根据炉水溶解固形物的量来设定锅炉排污量的目标,提高了精准排污能力和自动化程度。实践证明,锅炉排污量每增加1%,循环水损失1%,燃料消耗增加0.12%~0.18%。本系统有效解决了锅炉排污量不准确和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高了汽包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且为设备的数字量化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超临界燃煤锅炉的燃烧特性,针对600 MW对冲旋流燃烧锅炉,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数值仿真软件研究了分级燃烧超临界锅炉内速度分布、颗粒轨迹分布、温度分布、组分分布特性及NO_x释放规律。采用标准k-ε模型和拉格朗日随机轨道模型模拟气相湍流流动和气固两相流动;对于固体燃料,借助离散相模型,同时采用非预混燃烧模型模拟煤粉在炉内的燃烧过程;对流项采用二阶迎风格式获得更加精确的物理解;考虑到锅炉炉膛温度高、辐射换热量大,采用P1辐射模型计算气-气和气-固之间的辐射换热量;对锅炉壁面附近区域的流动传热计算采用标准壁面函数法,节省内存和计算时间。结果表明:分级对冲燃烧锅炉截面速度呈对称分布,气流充满度好,燃烧稳定;旋流燃烧的方式使炉内出现回流区,加强了炉内气流与煤粉颗粒之间的扰动,强化了传热传质,同时延长了煤粉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煤粉颗粒的直径影响着煤粉在炉内的燃烧过程,粒径越小,煤粉颗粒在炉内的停留时间越短,影响燃料的燃烧燃尽和锅炉效率,但粒径过大,煤粉颗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入冷灰斗,影响锅炉的正常安全运行,因此,合适的粒径对炉内燃烧过程十分重要;沿炉膛高度方向,炉内烟气平均温度先上升后下降,在燃尽区补充燃尽风使温度小幅降低,到达炉膛出口截面烟气平均温度约为1 100 K;炉内各组分分布规律为:X=11. 093 5 m截面,沿炉膛高度方向,O_2体积分数先上升后下降,CO_2体积分数逐渐升高,CO体积分数先上升后下降;分级燃烧使炉内NO_x生成量整体下降,炉膛出口NO_x浓度约为385. 14 mg/m~3。  相似文献   

20.
王国安 《湖南化工》1996,26(3):42-44,48
介绍了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开发、应用历程及该型锅炉适应煤种广、燃烧效率高、灰渣含碳低等特点;分析了中型氨厂建75t/h型该炉消化气化炉炉渣的可行性,指出这样75t/h该型炉可年创效益475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