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被动房"的节能效果依赖于先进的节能技术,而灵活的设计能够提高节能技术的利用效率。从节能策略、设计手法两个的角度,对德国的海德堡列车新城"被动房"社区、奥地利因斯布鲁克"被动房"社区中的"被动房"建筑进行分析,为国内"被动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德国Peter Ruge建筑事务所在江苏长兴的节能"被动式房屋Bruck"项目将在今年5月份完成建设。"Bruck被动房"采用欧洲先进被动式建筑技术,与德国被动房研究所工程师Feist博士、德国能源署合作,按照德国被动房标准设计建造。与中国传统的住宅建筑相比,"Bruck被动房"可以有效节省95%的能耗。同时"Bruck"也是被动式房屋首次在我国南方潮湿和温暖地区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建筑节能的发展,被动式房屋(Passive Houses)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我国建设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也一直在努力推进相关工作。200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与德国能源署合作,在国内首次开发被动房——秦皇岛"在水一方"项目。对于被动式建筑,行业人士众说纷纭。有的说被动房不是德国节能建筑的最终形态,质疑国内被动房发展的必要性;有的说被动房应该改为主动式、近零能耗或者超低能耗建筑;还有的说被动房项目在国内寥寥无几,有如杯水车薪。总的来说,被动房虽然暂时发展较慢,其先进性是获得大家认可的,被动房在中国的发展意义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4.
被动房做为被动节能的典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积极追求的目标。而德国在被动房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和领导的位置。我院与德国合作设计了国内最大的公共建筑被动房——中德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房,通过此项目,对被动房理论,被动节能概念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对被动节能技术的实现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和实践,本文把我们在设计中体会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汉堡之家"将被动式超低能耗的"被动房"先进环保理念带到中国。近年来,随着人们节能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被动房越发备受关注,各地都在争相建造被动房,秦皇岛的"在水一方"、哈尔滨的"溪树庭院"、长兴的"布鲁克"和潍坊的"未来之家"等项目相继建成,并通过德国被动房权威机构认定,此外遍布全国各地的30多个项目也都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被动房已在全国铺展开来,为节能建筑未来的  相似文献   

6.
德国的被动房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具有超低能耗、超低碳排放量、超高室内舒适度等特点的建筑技术体系。德国的气候特征与中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具有相似性,因此,研究并建造被动房对于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外围护系统作为被动房设计的重点要素,对建筑的节能效率有重大的影响。以寒冷、严寒气候区的被动房项目为例,对被动房外围护系统进行分析与阐述,并以秦皇岛"在水一方"被动式住宅示范项目为例,进行能耗模拟与对比分析。提出适合我国寒冷、严寒气候区气候特点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外围护系统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建筑》2016,(5)
德国被动房极大地降低了建筑总体能耗,其冬季供暖能耗仅为普通建筑的10%,为我国节能建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首先简要归纳被动房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性;然后以"2014被动房奖"获奖作品为例(2015年未曾评选),分析其设计理念、设计逻辑和技术措施,提出设计和建造满足被动房标准的建筑并不意味着放弃建筑美学,反而可以促进建筑设计回归理性,为建筑形式、材料、技术的创新提供理性的依据;最后总结被动房对我国建筑节能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依据德国被动房研究所(PHI)提出的被动式节能改造(EnerPHit)标准,对天津地区某既有居住建筑的被动式节能改造效果进行计算分析。介绍被动式节能改造标准(满足能源需求标准、建筑部件标准二者之一,即认为符合被动房节能要求)与被动房规划设计软件(PHPP)计算原理。该既有居住建筑的被动式节能改造涉及改善围护结构绝热性能、加强气密性、新增新风机组。改造效果不满足能源需求标准,供暖需求、一次能源需求满足限值要求,制冷需求超标;改造效果满足建筑部件标准。被动式节能改造后该既有居住建筑符合被动房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7月7日,在中国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共同见证下,中德合作青岛中德生态园被动房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约,标志着中国建筑节能国际合作迈向以被动房为代表的新时代。"被动房"又称"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由德国人发明并推广。1991年,世界上第一个被动式房屋出现在德国达姆施达特市,目前已是国际认可的一种集高舒适度、低能耗、经济性于一体的节能建筑技术。概括地  相似文献   

10.
"被动房"的概念正式进入中国公众视野,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汉堡之家".而在专业人士眼中,"被动房"就是当今盛行于欧洲的最先进的节能房屋——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如今,作为"被动房"形象代言的"汉堡之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版,这就是中德合作"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秦皇岛"在水一方"住宅小区.在建的示范项目还有哈尔滨"辰能·溪树庭院"、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科研楼等.正是这些项目首开风气之先,试点示范了第一批中国式 "被动房". "被动式低能耗房屋"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国,是指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建筑物对采暖和制冷需求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1.
以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专家公寓为研究对象,将专家公寓示范工程与德国被动房指标体系、吉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65%)》技术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城建学院专家公寓各项设计指标在现有的吉林省节能65%建筑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满足德国被动房能耗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德国被动房理念开始传入我国。本文在介绍德国被动房指标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气象条件及建筑节能要求与德国的差异,提出了我国严寒、寒冷地区被动房的年采暖能耗限值,并分析了达到限值时,各气候区建筑的总节能率。  相似文献   

13.
<正>被动房不只是节能的东西,还有舒适性的指标,各位都在布鲁克酒店中体会到被动房带来的舒适性。其实在被动房里面包含二氧化碳的控制,温度控制以及新风控制,来保证被动房没有额外的气味。被动房不仅是节省能源,还节省运行费用。欧洲2019年所有新建筑都会变成被动房。一、被动房节能效果带来的省钱效益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在德国建立了第一个养老式的被动建  相似文献   

14.
冯凯 《砖瓦》2015,(3):66
<正>德国明斯特住房协会拥有的太阳能房屋是根据被动房标准建造的创新性安居工程。("被动房"建筑的概念是在德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低能耗建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1988年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阿达姆森教授(Bo Adamson)和德国的菲斯特博士(Wolfgang Feist)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他们认为"被动房"建筑应该是不用主动的采暖和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建筑。)其特点是建筑物坐北朝南,北面是用烧结砖砌筑的夹心墙,是符合被动房能耗和功能要求的卓越建筑。  相似文献   

15.
<正>被动式建筑指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就能达到舒适的室内温度,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不需要单独再另外安装供暖设施,即不需要"主动"提供能量的建筑。世界上第个被动房于20世纪90年代出现在德国,之后,被动式建筑作为一种低能耗和高舒适度的节能建筑,已在世界各地得到迅速推广和应用。2014年8月8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的"朗诗布鲁克"成为我国首个获得德国被动房研  相似文献   

16.
德国被动房研究所作为被动房研究和认证的权威机构,其官方发布的被动房数据库目前共收录全球范围内48个国家共3 867例被动房项目信息,其中有1 004个建筑取得被动房认证。被动房研究所分别于2010年和2014年举办"世界被动房大奖赛",从数据库中评选出优秀被动房案例并授予"被动房建筑奖"。本文针对被动房研究所官方数据库中的被动房建筑信息,以及两次"世界被动房大奖赛"共45例获奖项目进行分析,针对其基本建筑概况,技术进展,参数指标,和使用情况等内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被动房"建筑的概念是在德国上世纪80年代,由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阿达姆森教授(Bo Adamson)和德国的菲斯特博士(Wolfgang Feist)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他们认为"被动房"建筑应该是不用主动的采暖和空调系统就可以维持舒适室内热环境的建筑。按照达姆施塔特被动房机构公布的要求,建筑必须在年热能需求、热负荷、空气密度和基本能源需求等方面符合特定的标准,才能称为合格的"被动房"。  相似文献   

18.
<正>一、世界各国对高能效建筑的不同称呼我们通常认为"被动式建筑"是高能效建筑的唯一合法称呼,其实世界各国对此各有不同。瑞士称为"Minergie"(迷你屋),美国称为绿色建筑、绿色可持续建筑,有的国家称呼低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正能效建筑(主动房),被动房是德国惯用的称呼。由于我国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与德国合作,因此我们习惯称呼"被动房"。目前我国已经立项的项目达到了20多个,竣  相似文献   

19.
使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建设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业"十三五"规划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对于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产业化转型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作为国内第一栋钢结构装配式被动房建筑,在吸收德国被动房节能理念的同时,通过适宜性技术改造与创新,完成了装配式技术体系、被动式技术体系、室内舒适性控制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四大体系整合,实现了超低能耗的目标,建设经验可对国内同类型建筑以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20.
夏热冬冷地区被动房外保温系统应用经验总结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德国被动房节能标准要求而建造的低能耗建筑在国内不断涌现,通过朗诗长兴布鲁克被动房的应用实践,总结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工作经验,学习优异的节点处理做法,充实和完善国内的低能耗建筑节点设计。同时,采用节能设计模拟分析和工程经济数据的比对,论证在我国夏热冬冷地区被动房外保温体系沿用德国的超节能标准并不具有可取性。建议国内的科研机构针对不同的气候分区分别制定相适应低能耗建筑的外墙体传热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