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油井生产管道输送过程中采用电加热伴热技术来防止油管中原油凝固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技术。其以均匀放热,节约能源,操控方便,设计简单,无污染等优点著称。电加热技术在头台油田采油四区进行试验,继而投产使用已多年,文章对碳纤维电加热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阐述,对三相恒功率电加热系统的合理使用给出的建议与方法,为以后电加热的使用与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墨烯纤维在力学、电学、热学方面的优异性能,使其在导电纤维、电加热服装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了石墨烯电加热服装的电热性能和热舒适性能,对石墨烯发热织物的热稳定性能、功率密度、升温速度、发热均匀度等电热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暖体假人测试了服装的保暖性能。通过与碳纤维发热织物比较得出:石墨烯发热织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功率密度高、升温速度快、发热均匀性好。环境温度为5℃和-5℃时,石墨烯电加热服装的加热效率显著大于碳纤维加热服装,发热保暖效果优异;在低温-5℃环境下,石墨烯电加热组合服装仍能满足人体热舒适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玻璃纤维布和碳纤维布层间增强单板层积材地板。研究了玻璃纤维布和碳纤维布铺设位置对增强型层积材地板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涂胶量、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对增强型层积材地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得到较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玻璃/碳纤维布对称铺设时,靠近单板层积材地板表层铺设时对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强效果较在中间层铺设时的增强效果明显;分析可得层间增强单板层积材地板的工艺较优参数为:涂胶量160g/m2,热压温度110℃,热压压力1.2MPa,热压时间100s/mm;通过方差分析可得,只有热压压力对弹性模量影响显著,其他因素对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3月19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专家对南京明霖木业有限公司和南京欧创环境技术研究院联合申报的"一体化低温发热线缆电加热地板"进行了新产品鉴定。结果如下:1)地采暖电热地板开发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2)申报单位以合金丝低温发热线缆为主要加热材料,镶嵌于地采暖用实木复合地板背面,采用双温双控技术和即插即用欧洲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金属长丝作为电加热元件在纬编电热针织物中的应用,通过赛络菲尔纺工艺开发了棉/铜镁合金和棉/不锈钢复合导电纱,并与碳纤维进行比较,采用罗纹空气层加衬纬组织制作了电加热元件并联的3种电热织物,并对导电纱和纬编织物电热性能进行实测及数据拟合。结果显示:复合导电纱达到导电纱A类产品要求;在12 V电压时,棉/铜镁合金导电纱表面温度最高可达40.9℃;金属复合导电纱电热织物升温和时间、电压有关,电热织物的表面平衡温度与输入功率呈线性关系,温度达45℃以上时,电热织物电阻变化率低于2%,热稳定性好;相同条件下,棉/铜镁合金织物升温速度最快,输入功率最大,在4 V电压下最高温度达49.8℃;采用赛络菲尔复合导电纱开发罗纹空气层加衬纬的纬编电加热织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电加热辊的加热功率和载热油充满率的确定方法,并就电加热方式、电加热辊转速和开机预热时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电加热针织产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设计原则、功能设计、外观设计、工艺设计4方面提出电加热针织产品设计模式和技术路径。对比分析导电纤维纱线、针织织物、针织产品电热性能的评价方法和表征指标,探讨其共同点和差异性,分析利用导电纤维纱线制备电加热针织产品电热性能的影响因素。探讨电加热针织产品发展趋势,在未来研究中应着力于实现电加热针织产品智能控温功能,并结合人体生理学等其他学科深化对不同个体所需温度进行研究,加快电加热针织产品电热性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柯莹  张向辉 《纺织导报》2016,(11):122-123
电加热服是目前应用较多且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种智能加热服装。本文阐述了电加热服的主要结构:发热系统、温度监测系统、电源、用户界面;从面料电热性能测试、服装热防护性能测试、服装舒适性能测试3个方面综述了电加热服的性能评价方法;最后针对电加热服在结构和性能评价方面的不足,展望了电加热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CPLD控制的电加热系统的进行了抗干扰设计,分析了危害系统正常运行的干扰源,提出了一种抗电加热系统的干扰方案,有效地解决CPLD电加热系统的抗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广菊  苏云  田苗  李俊 《纺织学报》2023,(10):127-133
为研究电加热元件的调温机制及其对足部热舒适的影响,基于有限体积法建立了电加热鞋帮二维传热模型,考虑了多孔介质织物传热以及加热区与非加热区的二维传热特性。通过冷暴露环境下电加热鞋帮织物的调温性能测试,验证了电加热鞋帮二维传热模型,并与一维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维模型对于皮肤温度的预测偏差控制在2.59%~13.74%之间,随着鞋帮织物保暖性的改善,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皮肤温度的变化;相比一维模型,二维模型能够更加科学地模拟电加热元件的调温规律,加热片温度在初始升温阶段的预测偏差减小了2.99%~25.09%。电加热鞋帮二维传热模型可更加准确地表征其调温机制,对丰富电加热元件二维传热理论、指导电加热元件的参数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既具有电热性能又满足对三维表面具有一定适应性的电加热织物,采用定制纤维铺放(TFP)工艺设计制备直线形、正弦波形、锯齿形和尖角形4种镍铬合金丝排布方式的电加热织物,研究电加热织物的电热性能和半球成型性能。结果表明:10 V直流电压下通电30 s, 4种电加热织物表面最高平衡温度分别达到159.5、92.8、66.7和31.5℃,温度分布均匀;反作用力与镍铬合金丝排布方式密切相关;半球成型最终状态下,直线形电加热织物成型反作用力最小,表面褶皱和细观缺陷最少,且最大面内剪切角为32.26°;与未引入镍铬合金丝玻璃纤维基底织物相近,即直线形电加热织物半球成型性优于正弦波形、锯齿形和尖角形电加热织物。  相似文献   

12.
电加热服装的开发对拓展野外探索领域、治疗雷诺氏症候群等病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回顾电加热服装的发展进程,明确其主要功能,解析其测试手段及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选取市场常用的电加热服装,采用暖体假人测试、人体生理和心理测试,获取服装热阻、人体皮肤温度和主观热感觉,从活动状态、加热方式、人体部位和加热时间等角度,探析电加热服装的热舒适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档位可提高服装热阻,但电加热模块位置过于集中易造成人体皮肤温度分布不均,从而影响其热感觉。研究结果为电加热服装的设计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碳纤维为电热骨架、炭黑为导电桥梁、芳纶沉析纤维为辅助成形浆料,通过湿法成形工艺制备炭黑/芳纶沉析/碳纤维纸。结果表明,炭黑/芳纶沉析/碳纤维纸(炭黑含量10%、芳纶沉析纤维含量20%、碳纤维含量70%)在固含量15%的酚醛树脂浸渍热压处理后性能最佳,抗张强度1989 kN/m、撕裂度1057 mN、方阻1.5 Ω/□;在8 V电压下,所制备的炭黑/芳纶沉析/碳纤维纸电加热后表面温度最高可达242.5℃。  相似文献   

14.
为客观评价电加热服饰的加热性能,从市场上选择6款具有代表性的电加热服饰进行测试。采用红外热成像法和热电偶法对其电加热元件进行测试,以获得电加热元件的电路图、最高温度、温度变异系数及温差作为评价加热性能的指标,并根据服饰的日常洗涤要求,对试样进行水洗测试。结果表明:6款电加热服饰的加热电路设计试样主要采用了并联电路或含交叉电极的复杂电路;最高温度结果显示,有2款试样的最高温度大于50℃,超出标准限值;表面温度均匀性结果显示,6款试样的温度变异系数均小于10%,最大温差为7.5℃,最小温差为1.4℃,其中电加热织物的表面温度均匀性优于其他试样;以柔性织物为基底的电加热元件经过20次水洗测试后,织物外观无损,且能进行加热工作,具有较好的耐水洗性能。文章针对试验中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了对应的改进建议,可为电加热服饰的研发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林磊  王宏付  柯莹 《丝绸》2022,(3):68-75
为揭示电加热服的材料、加工工艺与热防护性能之间的关系,解析电加热服设计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文章首先对金属、镀金和非金属两个类别的电加热材料进行分别阐述并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接着介绍了电加热服的三种加工工艺,分别为直接利用电热丝制作、放置电加热片制作和涂覆电热薄膜或涂层制作.其中,直接利用电热丝制作电加热服加热均匀、直接高...  相似文献   

16.
我厂试制的第二台远红外通过式皮革干燥机在故障检测方面也作了较大的改进。能够使操作者或维修人员适时地了解整个干燥箱内电加热的工作状况:哪些电加热单元处在电加热状态;哪些处在停止电加热状态;还知道哪些是处在故障状态的。起到皮革干燥质量的保证作用;给维修查找故障点带来极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7.
可穿戴电加热元件在人体热舒适调节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电加热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促使电加热元件的加热性能得到不断提升,功能实现多样化。目前可穿戴电加热元件的研究除材料性能研究外,缺少研究元件与实际应用需求间的差距分析。为分析目前可穿戴电加热元件的可靠性及发展趋势,对不同材料的一维线性、二维平面及三维气凝胶状元件的制备工艺、性能、有害物质引入途径进行了讨论,发现先进的可穿戴电加热元件距离成熟的产品应用仍存在制备成本高、不耐水洗、柔性差、不透气及有害物质残留等问题。可穿戴电加热元件研究涉及材料选择、工艺制备、人体服用舒适性,但实际使用的可靠性,如元件的柔性、透气性、安全性及耐用性易在研究中被忽视。先进的可穿戴电加热元件满足使用需求的潜在解决方案为:综合应用不同材料以节约成本,优化制备工艺避免有害物质的残留,改进元件结构以提高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干燥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耗能环节,如何更加经济高效的获取干燥热源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一种热泵-电加热联合烘干机成功地应用于苦荞片烘干。苦荞片烘干前水分为19%,经过22分钟干燥,水分降为8%。在室温30℃,烘干温度100℃时,热泵COP维持在3.7,热泵-电加热联合烘干的热风成本为纯电加热的60.9%。热泵-电加热联合烘干机在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上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新型地板     
该地板目前有两个型号,一个是小龙骨型强化地板(A型),另一个是蜂窝夹层强化地板B型)。普利达地板与一般强化地板最大的不同在于,一般强化地板仅由地板部分组成,而普利达地板则是由地板部分和龙骨部分两大部分组成。对于二者的地板部分,普利达地板在基材上要比一般强化地板加厚了2~4mm,在  相似文献   

20.
综述国内外电加热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智能电加热服装设计的核心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传感技术、电子器件与服装连接技术、信号处理及系统通讯等技术及其应用现状。从舒适性、功能性、服用性、安全性等方面总结了智能电加热服装有待解决的问题。认为:电加热服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个性化调温、一体化织制、人衣交互、智能电加热服装功能升级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