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建筑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历史时期(1840—1949)是中国建筑急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由于封建经济结构的逐步解体,资本主义的侵入和发展,开始了一系列新的建筑活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反映在近代建筑活动上,也呈现出各方面的复杂性。中国近代建筑处于承上启下、中西交错、新旧并存、相互影响的过渡阶段。近百年建筑大部分遗存至今,仍为目前与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生产、生活所使用,对中国的城市建设有着直接的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本书以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发展进程为脉络,详述从原始建筑、夏商周建筑、秦汉建筑,直至明清建筑以及延续传统的近代乡土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活动特点。对各个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城市、建筑实例和技术、艺术成就,采取列词条的写作体例,分项逐条展开深入细致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张钦楠先生的《中国古代建筑师》一书以朝代为线索在不同章节涉及了魏晋唐宋文人对相应时期的建筑的影响,文章以此书为基础将中国古代文人对中国建筑之影响集中探讨,期以揭示中国古代文人之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程建军同志在最近获得了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的《中国古代建筑与周易哲学》专著中,直率地提出了“(中国古代)建筑首先考虑的是社会功能。社会需要、伦理礼制是第一位的,物质功能则是第二位的。如果可以把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一门学科的话,应该称为‘社会建筑学”’的观点。 这可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大问题,很难想象,在十几年前那个禁锢的年代,在那个只会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至令50多年阃,体育场馆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很值得研究探讨,仅就某些特点谈些个人肤浅看法,就教于读者和建筑界同行.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建筑师》是张钦楠先生"学习中国通史和文化史,寻找中国古代建筑师过程"的硕果(见《中国古代建筑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第1版,印数10000册, 18万字,282页,第267页后记).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建筑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光复 《华中建筑》1993,11(3):12-18
作者认为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可以找到各家的哲理,但没有一家哲学可以全面地概括建筑,文章乃从儒、道、墨家中关于建筑的哲理开始,探讨了一些不见经传的哲学成就。结论认为:实际上,中国古代各家哲学的建筑观共同点多,分歧甚少。  相似文献   

8.
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还给人以美的享受。建筑艺术性的发挥,留给人们的观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建筑材料的制约,尤其受到当代称之为“装修材料”的制约。 中国的古代建筑,早以金碧辉煌、色彩瑰丽著称于世。如北京的故宫、天坛和颐和园的古建筑好象是丹青妙手绘制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使人百看不厌、赞誉不绝。而这一切,又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不仅有发达的建筑技术,而且有许多建筑典籍和资料。这些典籍和资料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官方典籍这是由当时官方所颁发的关于建筑的制度技术、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等的典籍。《考工记》是其中最早的一部,大约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古代建筑特征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乔景顺 《山西建筑》2007,33(2):35-36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建筑的多样性、主、流、环境、木构架特色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以求深刻理解,古为今用,创造出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相似文献   

12.
《重庆建筑》2014,(11):19-19
牌坊:上刻题字宣扬忠孝节义,标榜功德的门洞式建筑。如:贞节牌坊。 阙:宫庙、墓门前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双柱楼观,如:宫阙。  相似文献   

13.
正信息时代的到来,随着经济建设和历史文化建设双向发展,在信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享受了新兴科技带来的优势,传统文化的延续性问题可能会被忽视,经历数千年的发展,留存至今的无数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建筑便是历史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古至今,建筑空间与人类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越来越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而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古代建筑室内空间的实物几乎没有留存,现阶段只能试图通过文献或是绘画资料辅助研究室内风格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陈伯冲 《新建筑》1992,(4):43-45
城市(建筑)空间,类似于语言结构,有其自身的文本结构特性。城市(建筑)语言有四大原则:①形式自主性原则,②城市空间原则,③类型学原则,④城市、建筑互参原则。近年南通城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徐猛 《山西建筑》2009,35(10):10-11
指出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始终是以尊重自然为前提的,崇尚天地、尊重自然,对自然资源既合理利用,又积极保护一直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主要特征,深入探讨了哲学思想对城市规划、传统民居、单体建筑方面的影响,从而提高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建筑展览》(北京明清部分)于10月11日上午在北京故宫午门楼上隆重开幕。 有关方面领导和建筑、文化界的专家、学者、工作同志共一千多人出席了开幕式。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阎子祥致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戴念慈为展览剪彩。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张百发和市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园林》2006,22(10):36-36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建筑防潮管窥蒋超群,蒋立群(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房产公司)(镇江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建筑湿害即建筑物由于环境和材料等因素造成的吸湿、过湿引起的建筑损害,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关注。酉方先进国家如联邦德国尤其重视隔“湿”设计。以西方古典建...  相似文献   

19.
刘雨亭 《华中建筑》2003,21(4):92-94,102
古代文献是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重要资料,但由于古籍分类中没有直接而明确的建筑类目,故对文献的查找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本文以《四库全书》的分类为线索,依四部大类详细论述了建筑资料在古籍类目中的分布情况,为方便利用,对相关重要分类的变化也做了适当说明。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就辉煌。本文仅就中国古建筑基础技术的发展和主要成就作一概略介绍。一、天然地基与夯土地基人类自诞生以来,从营造穴居到农业生产,一直在跟土打交道,对通常作为天然地基的土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我国殷周交替时所著的《周易》,已把土作为五种物质原素之一来研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