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线电工程》2020,(3):253-256
针对以太网交换设备的国产化需求,研究了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复位系统的实现原理,分析了以太网交换机复位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实现过程,提出了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复位设计方案,并给出了一种基于国产FPGA的千兆以太网交换机复位系统,通过软件对FPGA复位程序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设计符合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复位时序要求,能满足国产化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2.
近日,信息产业部以“信部科[2003]164号”文发布了“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等11项通信行业标准,简介如下: 1.YD/T 1255—2003《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在公网使用的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的技术要求,包括功能、指标、通信接口、通信协议环境要求。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在业界又被称为三层交换机,该标准列举了三层交换机必须实现的协议与功能。适用于公网使用的具有路由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Web服务器GoAhead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龙 《现代电子技术》2011,34(20):193-195
嵌入式Web服务器作为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控制管理核心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简单介绍GoA-head嵌入式Web服务器的基本特点,接着讲解了嵌入式Web配置管理功能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应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为实例,介绍了软件系统功能,并详细讨论了软件系统工作流程。针对电力系统中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交换功能参数的复杂性,提出了运用GoAhead中Goform过程实现复杂交换功能Web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TELNET协议是当今Internet应用最广泛的协议之一,尤其在使用UNIX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它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TELNET协议提供了在Internet上异质网之间传递数据和控制信息的重要方法,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启发意义。在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中,TELNET服务器是提供远程管理功能的必备部件,在其它各种网络产品中它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以太网交换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及TELNET服务器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介绍了TELNET协议的内容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以太网交换机和网桥等给出了定义。概述了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必备的功能及其接口的类型及要求。列举了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的测试内容并举例对测试方法进行了说明。对以太网交换机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应测试的补充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卢伟  黄本雄 《无线电工程》2000,30(5):18-20,24
介绍了交叉交换矩阵 GT-48300芯片的消息处理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 GT-48300的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的构造方式。  相似文献   

7.
以太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计算机性能和应用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对第三层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的应用.介绍了用MARVELL公司芯片为主芯片设计及实现的第三层千兆比以太网交换机,描述了交换机的各部分电路的设计和实现的功能,同时对其性能指标和实验测试结果的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肖毅 《通信技术》2002,(7):26-28
微引擎是一种可以实现网络数据高速转发的技术。简单介绍了微引擎的特点和内部结构,并说明了如何利用微引擎技术实现3层以太网交换机中IP包快速转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介绍高性能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与实现,重点讨论以太网交换机的核心技术及其软/硬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交叉交换矩阵GT-48300芯片的消息处理功能,提出了一种基于GT-48300的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的构造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种多网口EOC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鑫  刘连浩 《电子质量》2009,(11):24-26
EOC是以太网信号在同轴电缆上的一种传输技术,由于其无需重新布线,高速的以太网传输能力,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能实现基于IP的各种业务如高速数据业务,使得其在HFC各方案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一台EOC终端只有一个接口,使得一台EOC终端只能满足一种业务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一种EOC同轴以太网交换机来解决这个问题。文章研究并设计了能提供多用户接入的EOC同轴以太网交换机方案,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该系统能够进一步增强EOC在市场上的占有率。  相似文献   

12.
以太网交换机集群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以太网交换机在网络中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以太网交换机的有效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交换机集群管理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文章在国内起草的《以太网交换机集群管理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集群管理的设计与实现,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探讨了集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基于以太网的话音和数据通信系统的实现。该系统由一个高级终端、若干普通终端和一个以太网交换机组成。高级终端和普通终端都支持话音、非IP数据和IP数据。各种业务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终端的硬件结构基于MPC860T、DSP和FPGA,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使用VxWorks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采用广播技术和话音叠加实现多个终端间的电话会议功能。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2017,(1):116-120
为了在双上行组网的网络拓扑中避免形成环路,并进行冗余备份和快速倒换,传统方法是使用STP。但现有的STP的收敛速度慢,丢失流量较多,倒换时间较长,且协议复杂,会占用以太网交换机的大量资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双上行组网中实现主备链路冗余备份和快速倒换的弹性链路(RLink,Resilient Link)解决方案。对该方案的测试表明,能够实现预期的功能,并且占用资源少,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两路千兆以太网光纤传输系统,并使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和XILINX公司包含GTP模块的Spartan-6系列FPGA实现了该系统,着重介绍了系统各单元的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马晓军  莫非 《电子世界》2012,(14):39-39
本文介绍了88E6095芯片在电力以太网交换机的设计应用,介绍了电力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详细阐述了一款电力以太网交换机的软硬件设计。本设计的突出特点是安全可靠,有诊断跟自恢复的能力,满足电力系统的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詹驰 《电子世界》2013,(22):49-50
配电网自动化的通信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的基础平台,而EPON技术的发明及使用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与工业网络通讯更加接近,比如各种现场总线的互通互联、设备的冗余以及设备要求的实时性,所以它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经分析研究表明,EPON技术以及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实现简单、成本低廉,是适用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配电子站到自动化终端这个层面的一种比较优秀的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8.
徐川  张秀贤  张毅 《信息技术》2007,31(9):12-15
针对互联网技术中的交换实验系统的缺乏,在分析了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原理与电路设计基础之上,设计并实现了面向学习和实验的开放式以太网交换机。着重介绍了开放式交换机与以往的商用交换机的区别,并分别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介绍了开放式交换机的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9.
《电信网技术》2004,(7):75-75
美国网捷网络公司日前宣布,为其Edge Iron第2层以太网交换机系列增加了一款结构紧凑的8端口万兆以太网交换机。凭借无阻塞的160Gbit/s以太网交换机设计和每一个端口上的线速万兆转发性能,这款EdgeIron8X10G交换机是小型企业骨干、高性能集群和网格计算网络互联的理想解决方案。与现有的Edgelron第2层交换机系列相同,Edgekon 8X10G交换机具有一套先进的标准第2层交换功能和服务、冗余电源和业界标准的CLI。  相似文献   

20.
《通讯世界》2003,9(4):75
带智能网管功能的“Iscom”8口快速以太网交换机RC2008S采用基于SNMP/HTTP/Telnet管理网络等多种网络管理方式,可以实现网络远端管理,让网络在桌面也可以智能交换。2003年,“Iscom”在将最新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发的同时,将继续以顾客导向为开发产品线的基石,在产品开发上坚持两方面:第一是坚持对未来技术的把握;第二是面对中低端市场,以自身的特色吸引用户。这款8口的带智能管理功能的交换机是目前国内第一款8口上实现智能管理功能的以太网交换机,不仅使瑞斯康达公司自身的产品线得到了丰富,更重要的是为用户组建完全可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